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无上神兵 >

第398章

无上神兵-第398章

小说: 无上神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南神情淡然,踏空一步步往众道童、侍女布下的法坛行来,漫山弟子俱都屏气凝神,静等教主开讲道门妙法要诀,一时间满山只听得风声、树声,连一声嘈杂人语都未曾有。



紧随身旁的道童风雪手捧黑白太极神剑、道童无月端着火红先天无极法牌,无月性喜热闹,此时见得满山人海如潮的盛况,小脸上露出兴奋之色,直向杨南叫道:“小师叔,你看这偌大玉清峰上上下下挤得满满当当,只怕十数万也下不来,今日这盛况可谓空前绝后了。”



杨南微微一笑,道:“无月,依你之见,这十数万五族修士有几个能修成正果?”



无月怔了一怔,细细打量了满山道士、妖魔、飞禽走兽一番,只是摇头道:“依我看,万年之内,能成仙者只怕万中取一也是侥幸吧?”



杨南摇头叹道:“十数万之中,最后仅能有十几人成仙,仙路之难,可见一斑,天道之难,难不在修炼道法,而难在不得造化!”



“难在造化,而非在道法?这又是何等道理?”



无月正疑惑之际,杨南已独自立于法坛之上,目顾四方之众,朗声问道:“何为道也?”



这一声轻问似天雷轰鸣,在众人耳旁嗡嗡响起!



众人见教主登坛不讲妙诀、不论道法,却只是问了这样一个答案各异的问题,一时间不禁俱都一愣,杨南却微微一笑,接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十二字道尽我道真谛,先代祖师成就不同、解道观点各自不一,道门因此分为兵法二宗,兵法二宗历代祖师修为境界又是不同、阐释大道各有不同,二宗遂分为道家兵阵武玄巫、法术丹尸符十派,千万年来十派历代高人又生岐义,十派遂成百家争鸣、分支无数之况,方当此境、回顾源流,吾亦要问一句:‘何为道也?’”



道家根源,在于始祖大神盘羲,盘羲将自己对天地宇宙的感悟汇作一个道字,方是世间道家的根源。



不过,盘羲大神从未著书立作、阐述大道,后代子弟屡有俊才修成正果,留下的见解却各有不同,这才成了今日世间道门纷杂繁乱的宗派由来!



众修士听得杨南讲述道门分支根源,俱都心生感触,顿时不由得连连点头。



杨南神色淡淡的道:“且不论百家分流、不讲十派要岐,今日我便讲一讲这兵法二宗分岐。



大道如一,亘古未变,兵宗主破灭、干刑杀、除旧法,其精义在于破而后立、灭而复生之道,大道循环不休、生死幻灭方是常理,是故,兵宗历代祖师皆是破而后立、成就真仙不灭。”



兵宗主破,故而以兵炼体、破天成仙。



法宗主生,故而借天地万物为自然之法,顺天成仙。



两种主张各有妙处,历代祖师留下无数典籍各据论点、各有说词,后世弟子看得越发混乱,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一名法宗道士听得心中一动,遂出声道:“敢问教主,兵宗主灭,法宗主生,生灭合一可是大道?”



“生灭仅是轮回,而非大道……”杨南轻轻摇头道:“大道岂是容易,生死二字亦如兵法二宗,只是大道表象,世难有不灭之物、难有永恒之境,推及根源,不外乎大道如斯,众皆不明而已,汝等只知表象,不知根源,纵然修得高强法力也是道心难明、仙道难成。”



众人悚然一惊,这才知道为何人界修成正果者极是稀少,这好比大海行船,船虽极大坚固、粮水充足,但不明彼岸何处,终有一日要陨灭海中!



群道暗暗心服之际,一名年长道士肃容问道:“敢问教主,何为根源?”



杨南微微而笑,道:“朝花夕逝、草木枯荣、生老病死,此皆天地自然之象,代代涌出、代代而逝,何物不灭,何物方是根源!若得根源,成道必然!



论及根源,便不得不谈本源之力,论及本源之力,则不得不谈造化之妙!”



众道士听得杨南阐述大道根源,心中俱都一振,杨南不讲道法妙诀,其将剑锋直指天道本意,无疑是在茫茫苦海之上点起一盏明灯,为后来者点明未来努力方向。



杨南竖起手指,意态庄严的道:“我辈修仙,意在超脱生死轮回,探寻大道至妙,此乃逆天之举,众生皆入轮回,何独修仙者例外?是故,逆道者亦是大道、成道者亦是大道,大道之中亦有大道、魔道之中亦是大道,推及极远,众生皆道、处处皆道,是故,道无名、人有心,有心皆善恶、善恶即生灭……



生灭乃众生俱有之力,二力轮回,方有生死,超脱生死,方是造化,故,吾有一篇,名为造化,愿述与诸君共鉴……”



杨南讲了一个很好的开场,于是才开始讲起自己心中的大道本义来。



杨南虽然出身兵宗,游历世间也见识过道家各派不同的观点理念,诸派修炼法力大同小异,但运用法力却是各有不同,对待大道本义更是差之千里。



此时通天法会上所讲的不是法力运用,而是真正的大道本义!



杨南若不是一开场就直指根源,引起众道共鸣的话,这些来自不同派别的道士岂能心服?



大道有三,创造、平衡、毁灭!



万物皆有生机、毁灭,却无平衡之力,所以,终难超脱轮回、得成仙道!



握有平衡造化之力的杨南对平衡神力的领悟极是深刻,对他来说,天下修士是人身也好、妖身也罢,同样都存有善恶、生灭道心。



善占多数,则生机大盛,恶占多数,则灭意激增。



善恶非是世人眼中的善恶,生灭也极难分出好坏。



人身肉胎如同天地宇宙,善恶生灭即是本源二力,正因为这两股源力争斗不休、彼此失衡,才使得仙道难成、道心难明!



凡人生机盛则长寿,灭机盛则幻灭,生灭二力,众生皆有,唯有造化神力却潜隐难寻,唯修道者方有一窥奥妙之机会。



正文第四十一章节造化无穷!



修士苦修法力、锤炼神通,为的不是凌驾众生之上,而是窥得一丝造化天机成就不灭长生!



然而,握有这一丝天机,方才可能成就真仙妙境!



成道之关键,在于平衡、完美、和谐之真身,而非在于法力、术法、妙诀。



世间修士苦修法力、粹炼法宝成就圣境之后,飞升天界之时却抵不住那九天雷劫疯狂撕扯泯灭之力,推及根本,无非是肉身只有二力而无三力平和所致!



任你法力再强、神通再横,没有造化之机,也成不得仙,做不得神!



造化玄机,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纵观各派历代飞升祖师,最后无一不是修得一丝平衡神力、达到肉身、元神极度平衡完美境界才真正成就真仙!



始祖玄帝已逝,历代飞升仙人只修得一丝造化之力,却不明造化之理!



其实,真仙境界,只是完美仙躯的第一步!三力平衡,久远无尽,造化越大,成就越高,所谓功德、法力、神通俱都包融其中。



众生之身俱蕴藏三种至极力量,众生皆可成仙,只是或多或少、略有偏颇、各有机缘罢了。



功参造化,晋至极致,完美无瑕、永恒不灭!



杨南将这番机缘凑巧领悟得来的大道至理统称为:‘造化篇’



融会贯通、身心俱和、境界大成,方可造化天地万物,方可成为天地之大造化,此造化述诸文字,便是短短一百二十字的造化篇。



造化无穷、无穷造化



造化篇一出,群道失色,千古之中从无人能将成道归诸于造化之上!



纵是大能佛祖、精深老君也只茫然成仙、悄然成道,而不明其中道理!



杨南这一篇造化却将成仙成神的根源讲得明明白白,隐然间超越了老君、佛陀那一教之祖的无上地位!



玉清峰中,上上下下各族修士默默诵记杨南口述一百二十字的造化妙诀,脸上个个露出欣喜之色。



这一百二十字造化妙诀乃是杨南在虚空古阵中领悟得来,推演开来,何止千字万字?众人得了此篇,最后成就如何,还是要看各人的造化。



这造化篇为众生点明了成道的关键,也成就了杨南一代道门祖师的不灭地位。



众修士得了造化篇一百二十字之后,越加推演,越觉神妙无穷,造化篇讲的不是什么道法妙诀、神通法术,但却几乎将世间诸般至理大道融为一炉,依此要诀,就是一个毫无法力的人也可能修成大造化!



此造化或可瞬间成仙,或可神通无边,或可道心不灭,若真能得窥造化一二,未来成就可谓无可限量!



这等惊世骇俗的无上妙诀,实是令人倾倒不已。



通天道会从正午持续到傍晚,杨南传了造化篇之后,略略提及各派修士修行精要、法术演变之道,众修士听得如痴如醉,恋恋不舍。



当晚霞已染红半边天空之际,杨南方才一挥袍袖,洒然笑道:“诸君已得吾造化篇要诀,籍此修行,他日造化不小,吾法尽付众生,今日就此作罢,且各自归去吧!”



众修士见教主罢讲,一齐露出惋惜愕然神情,不过,大道本义杨南已经讲得明白,前路何方也一一指明,更传授了无上妙法造化篇,总不能叫杨南一个个去教他们如何修炼、如何成就道心、如何使得三力平和、肉身完美吧?



“弟子敬谢教主所赐!”



杨南下得坛来,众修士齐齐躬身执弟子之礼后,方才三三两两散去。



杨南回到玉清殿中,眼眸却越发清明起来,这造化篇一百二十字只是妙悟所得,其中深意有时连他自己也未必真正明白,遍传天下,偿还众修士之情时也有益于宏扬道法、阐述真义,这一举两得之事,他如何不肯做?



从今日起,造化一篇奠定了杨南道门不世祖师的不灭地位,凡研习此篇之修士,无不要对他执弟子之礼!



这等荣耀,实非一门一派祖师所能比拟!



‘至道冥冥、约不可期,妙不可言、形不可摧,是故,造化之功……’



玉清殿中,满殿昆仑本门道士俱都目露思索之色,口中如痴如醉的念诵造化篇所载的句句真言,修为越高深之士,越是觉得个中滋味无穷无尽,大有天道深不可测之感。



与杨南同辈弟子胡远、任安、火莲、虚腾等新一代尊者俱都闭着眼眸苦苦思索,这造化篇虽连起总纲三十六字只有一百五十六字,但这每一字、每一句似有无穷含义,穷尽智慧推演开来,却是越演造化越是无穷之象!



这一百二十字妙诀、三十六字总纲,推演开来,却是千字、万字、万万字,其中意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杨南好笑的望着这满殿痴人,不由摇头苦笑,造化篇只是他偶然得来的领悟,其中根源他只解得三分罢了,这些道士初得妙篇,虽知其中妙境无穷,但想悟得其中真谛,又岂是容易?



若有人真能解得造化奥妙,只怕威能比肩始祖二帝也未必不能!



嗡……



一声钟鸣悠悠响起,如黄钟大吕般的钟声震醒了沉醉造化篇中的众人,众人见杨南坐于殿中,望着自己这些人正一脸意味深长的神情,不禁暗叫一声惭愧。



想得造化真义,眼前便是著此神篇之人,不去问他,却只是苦苦思索,岂不是痴人一个?



胡远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