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乱清 >

第278章

乱清-第278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商办、官办,或者说,不论“私有”还是“公有”,关卓凡以为,像中国这种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计划经济”。



  工业化早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原始积累,需要引导甚至强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工业里面,此非“计划经济”不能办。“公有”固如此,“私有”亦然。原时空的日本、韩国,在其工业化形成和所谓“经济起飞”阶段,莫不如是。



  “计划经济”的实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以做保障。像现在的朝廷,名义上君主乾纲独断,其实是几架马车勉强拼在一起拉货,随便一个所谓清流的折子都可能打消一项重大国策,是根本没有能力保障“计划经济”的实施的。



  而中国守旧力量无比强大,连“地球是圆的”都无法想象,不可指望通过辩论、讲道理神马的来说服他们支持改革,只能硬干,反对者须以铁血手段清除,这个也非高度集权不能行的。



  比如修铁路、架电报线,难道非得辩清楚这些个东西不会“妨地气、害神元”才办得?



  那还能办成什么事?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关卓凡认为,“流血”没错,但可怜的谭嗣同把话说反了,要流的,应该是反对变法者的血。



  为此,关卓凡甚至不排除发动一场规模适度的内战。



  至于“启发民智”什么的,根本缓不济急。宣传很重要,但以中国之现状,所谓宣传只能自上而下强行灌输,指望自下而上形成足以影响大局的舆论,完全与虎谋皮;民间自发的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宣传,死水微澜,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这些,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工业化一定会动中国最强大的一个阶级——地主和士绅阶级的奶酪的。



  两汉以来,这个阶级才是中国两千年来的真正的统治阶级,皇帝不过是他们的一个代言人。



  清朝后期,支持爱新觉罗家族为核心的满洲贵族集团的统治的主要力量,已经不是旗人,而是汉族的士绅和地主阶层。这一点,慈禧和恭王,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当满清贵族集团可以代表汉族地主士绅利益,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就可以维持;一旦汉族士绅地主认为你不能代表我的利益,比如你弄个什么“皇族内阁”出来,爱新觉罗家就得下台滚蛋了。



  这个阶层,控制着资金、土地、劳动力,还有基层政权。



  工业化需要的,恰好是资金、土地、劳动力。另外,工业化是一种高度分工、有序组合的生产活动,必须通过基层政权,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动员和组织。



  你有的,我都想要。



  关卓凡自问没有能力将这个阶层连根拔起,如何控制、削弱、演化这个阶层,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与之共存,是关卓凡今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这个“控制、削弱、演化”的过程再小心翼翼,也会引发激烈的反应和冲突,甚至战争。



  这一切,通通需要“高度集权”。



  欲行“高度集权”,关卓凡就必须先取得国家的最高权力。



  这条路上,其他的都好说,唯有一个障碍,或者说是“心理障碍”:慈禧。



  毕竟,她也算是“他的女人”。



  这个时候的慈禧,对国家来说,所作所为还是很正面的。



  简贤任能,支持汉员和洋务,能够控制住自己对于奢华享受的欲望。



  慈禧聪明天生,但囿于学识见闻,她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她当然不可能成为商鞅和彼得大帝,但关卓凡认为,比之学识更丰、见闻更广的恭王和李鸿章,慈禧差不到哪去。至少,恭王和李鸿章等人需要的支持,她都给了。



  原时空慈禧的变化,发生在慈安暴崩、她成为唯一的太后、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



  慈安暴崩,慈禧的嫌疑是很大的。但原因绝不会是传说中的什么慈安以咸丰生前“密诏”相迫,慈禧乃毒杀慈安。



  政治不是唱戏,皇帝临死前的责任是指定好接班人,做好接班的安排,没有更多的了。妄图介入自己死后多年才可能产生的最高权力争夺,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是严重的“越权”,是对后代皇权的严重侵犯。



  皇权发展到清朝,分际已经非常明确,皇帝会小心不越过应有的界限。咸丰又不是强势的皇帝,不可能做这种小说家言的荒唐事。



  关卓凡认为,原时空,安德海的死,才是逼迫慈禧萌动杀机的最重要原因。



  安德海出京,一定是得到慈禧的允许的。但安德海一离开慈禧的直接庇护,皇帝、恭王、地方督抚便行动起来,紧密配合,像宰一只鸭子那样,杀掉了安德海。



  其中,也能见到慈安若有若无的影子。



  事前,没有任何人跟慈禧打任何招呼。



  谁都知道,安德海是圣母皇太后最亲信的人。他再罪大恶极,招呼总要和圣母皇太后打一声吧?



  这个“圣母皇太后”,到底有多少份量呢?



  可以想见慈禧的震撼。



  她一定会把这件事看成某些人对自己的严重警告。如果自己不如某些人之意,如果某些人真的动了异样的心思,自己这个所谓的圣母皇太后,完全会被轻松地送入冷宫,甚至,可能有更加不堪言之事。



  原来,上有慈安,下有恭王,现在,多了一个皇帝,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和自己怎么都不对付。



  这几个,眼看着都成了自己的敌人。



  怎么能够不寒而栗?



  彻底消灭落入那种可怕下场的可能性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掌握最高的、绝对的权力。



  这个权力在哪里?在慈安那里。



  那么,怎么拿过来呢?



  太简单了。



  关卓凡想,换了我,也受不了这个刺激,也禁不住这个诱惑啊。



  慈安的死因,应该在那个时候就种下了。



  “绝对权力”这个东西,犹如毒品,沾上了就戒不掉。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无效,主政者当然要负责任,要求更彻底、更激进改革的人士当然会要求更换主政者。于是,为维持手中的“绝对权力”,慈禧不可避免地向保守派寻求支持。



  这个时候的慈禧,才真正走向了时代和国家的反动。



  关卓凡想,这一切,最好都不要发生。



  如果慈禧能够在接触到绝对权力之前就退出政治的核心舞台,对她好,对慈安好,对国家好。



  政治这种事情,还是留给男人来做吧。



  毕竟,你也算是我的女人。



  想的很美,有实现的可能吗?



  关卓凡叹了口气,他没有把握。



  回到国内,入军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有几块地盘、几个位子,要想办法抓在手里。



  在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全面的改革之前,要想办法维持轩军的战斗力。



  轩军不能歇下来,要找仗打。战争是维持战斗力的最好方式。



  这些战争,都是应该打甚至必须打的,至少,产出都比投入高。



  还有,轩军的军装和仪注,必须完全按照西式军队的来,不打一点折扣,不搞初到美国时的“对外美军,对内大清”那一套了。



  这一点很重要。军装、仪注和战斗力密切相关。近现代军装的意义之前讨论过,不再赘言;近现代军队的仪注,其实反应了近现代军队的纪律和层级的内核:尊严、平等。这是士兵们的勇气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两支军队:一支军队,下级挺胸昂首给上级敬礼,上级还礼;一支军队,下级见到上级就磕头打千儿,上级心请好的时候抬手虚扶一下,说一声:“起来吧。”



  请问,哪一支军队有战斗力?



  而且,这可以在心理上将轩军和国内其他军队区隔开来,培养轩军一览众山小的自我意识,增强轩军的荣誉感,这些,能够有效抵抗周围环境对轩军的下拉作用。



  总之,和刚到美国的时候刚好倒过来,对外什么仪注再说,轩军内部,只要穿了军装,百分百美军范。



  说不定会有人啰嗦,但压力一定要顶住,“西法练兵”,这就是“西法”。



  下一个阶段,轩军发展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海军上了。



  想到即将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铁甲舰队,关卓凡就浑身发热。



  原时空,海军既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耻辱。这个场子,由我来找回。



  还剩下什么呢?嗯,那只高卢鸡,那头约翰牛。



  对法国,关卓凡已经有了一套预案,并已开始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对英国,关卓凡希望,在自己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启衅之前,日不落帝国已经由于某种原因,被相当程度地削弱了。



  听起来天方夜谭,但事在人为。



  毕竟,我是大预言家。



  写了满满的三页纸。放下笔,关卓凡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吐了一口长气,闭上了眼睛。



  然后,睁开眼睛,擦着一根火柴,凑了上去。



  烧焦的纸张蜷曲起来,火光跃动。



  好吧,咱们回家。



  *RS
第一章 先办胜保
  大致是关卓凡刚到萨凡纳的时候,他的密折到京了。



  小小一个黄匣子,上了锁。慈禧找出对应的钥匙,打开锁,取出密折,展了开来。



  说是密折,其实是利宾代笔,极精神的一笔颜体字。全折寥寥数语,掐头去尾除掉套话之外,最重要的不过十余字:“慈恩深重,臣不敢以私害公。”



  慈禧的面上浮出笑意,这种委婉但坚定的姿态,是在她预料中的。



  第二天,军机叫起,定下了拿办胜保的章程。



  这个差使,交给了荆州将军多隆阿。多隆阿部此时驻扎在豫西浙川,他奉了密旨,兼程北上,用的名义,是援救潼关。



  当时同州、朝邑一带,回乱最烈,距天下重险的潼关,不过数十里之遥,回匪如果拼了命,一日可到。而西捻正在往西窜扰,如果捻回合流,潼关的局面就非常危险了。万一潼关不保,由西北而中原,必全局糜烂。



  朝廷屡次饬令胜保东援同、朝,但不知道胜保到底吃什么吃坏了脑子?只在西安日日置酒高会,滥作威福,今天打打谁的军棍,明天瞅谁不顺眼,上本参奏。急如星火的军情、朝廷的严词督促,一切置若罔闻。



  非但如此,他还生出新的花样,奏请以陕西巡抚“帮办军务”。如果奉准,陕西巡抚就成了他的名正言顺的部下,他的“札”,就更加理直气壮、挥洒自如了。



  慈禧和恭王终于压不住火,连降三道谕旨,口气一道比一道严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