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273章

贞观大闲人-第273章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圣眷正隆之时,冲着亲家的面子,李素也不能不帮忙,于是,笑到最后的人只有许敬宗。

    然而许敬宗虽然坏,却坏得很坦率,这也是李素对他恨不起来的原因。

    许敬宗没想到李素会如此反感这门亲事,随即又打听到程家小公爷正满长安的打听泾阳许家的底细,不得不说,许敬宗还是非常有危机意识的,察觉到李素这一番动作后,许敬宗顿时觉得不妙,如今他只是个小小的从六品司马,他惹不起卢国公府,甚至连李素这种末等小爵都惹不起,事情超出了他的掌控,必须及时悬崖勒马。

    于是许敬宗非常痛快的把自己送上门,前因后果说清楚,态度也摆得很端正,没错,就是我算计你了,今天来赔罪,要杀要剐随便你,反正一百多斤就撂这里了。

    从阴谋者到混不吝,角色转换得如此自然,毫无ps痕迹……

    李素真的对他恨不起来,他怕的是伪君子,但却很欣赏真小人,这种人不会时刻用“道德”俩字来恶心别人,而且坏得很自然,坏事自然干得不少,得逞了,暗暗得意一番,被人戳穿了也不尴尬,老老实实承认这次状态不好,没发挥出正常水平,坏事没干成功,下次再来过。

    跟这种人打交道其实挺不错的,不累。甚至连提防心都不必有,自己倒霉了第一个先问他,是他干的,顺手给他一嘴巴,不是他干的,……那就真不是他干的。

    当然,对许敬宗恨不起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李素知道困扰自己多日的麻烦暂时解决了,既然登了李家的门,泾阳许家那边的烂摊子,自然由许敬宗去收拾,如果收拾得不利索,李素不介意动用一下关系,把他当成自己来到唐朝后的第一个敌人,而且是生死大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都是聪明人,话说到一半就够,许敬宗的表情很坦然,脸上没有任何被道德心谴责的愧疚,仿佛只是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一下路人然后道个歉。

    李素说话也不遮掩了,笑着指了指许敬宗:“你给我找了个很大的麻烦。”

    许敬宗陪笑,此刻他已不敢再拿李素当十几岁的小娃子看了,很正经的平辈相交的态度。

    “所以许某今日来赔礼,而且以后也不会有麻烦了。”

    好了,李素等的就是这句话。

    多余的话不必说,李素接受了赔礼,甚至也接受了许敬宗递来的友谊之手,抛开李素个人对他的欣赏且不说,像许敬宗这种人若主动要求跟你做朋友,最好不要拒绝他,否则以后命中必有劫数,当然,这种人被归于哪一类朋友。则看个人修养造化了,反正在李素心里,许敬宗可以成为守望相助的利益朋友。可以共享福,但绝不能指望他会与你共患难。

    反过来也是,许敬宗将来若陷入什么掉脑袋的大麻烦里,李素一定也是掉头跑得最快的。

    获得李素的友谊很容易,许敬宗今日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惊喜,他没想到这位刚刚被封了爵的少年竟和他如此……臭味相投?

    许敬宗甚至有点淡淡的后悔,早知这人与自己如此投契。何苦布那么一个复杂的局,直接登门。大家喝杯白酒交个朋友,爽利多了。

    说笑几句后,许敬宗试探着说起他去年被贬官之事。

    李素认真想了想,道:“许司马可知上月我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

    许敬宗急忙点头:“此战传遍长安。以五万敌二十万,乃我大唐近年少有之大胜,而李县子所创的震天雷更是大放光彩,令长安军民敬仰不已。”

    李素点点头:“震天雷这东西,确是我所创,秘方我已献予陛下,此物陛下甚为看重,前些日召我进宫奏对,陛下似乎有意设一个火器局。专司研制火器之用……”

    许敬宗闻言两眼大放光芒,情不自禁坐直了身子,眼中冒出无法掩饰的权欲。

    李素笑道:“其实陛下有意任我为火器局监正。但我性子太懒散,况且火器这东西太危险,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

    许敬宗飞快接口:“许某愿为李县子分忧!”

    “火药配制是我大唐的绝密,陛下必然要任用绝对信任的人,我可代你向陛下举荐。但陛下用不用你,真不是我能左右的。”

    许敬宗笑道:“不瞒李县子。当年陛下还是秦王时,许某便是秦王府的学士,颇受陛下赏识,如今陛下所信宠者,皆是秦王府时的旧部,然则卢公,卫公,英公等皆是征杀大将,赵公长孙,房相又是肱股重臣,秦王府旧部余者不多矣,许某若能得李县子举荐,陛下定然不会拒绝。”

    说到这里,李素不由好奇起来:“既是秦王府旧部,陛下应该对你恩宠无加才是,许司马何以被贬官?”

    许敬宗仿佛猛然被人揭了疮疤似的,表情变得黯然起来。

    长长叹口气,许敬宗道:“去年贞观十年,长孙文德皇后薨逝,陛下诏令举国服丧,许某的心情其实也是万分悲痛的,文德皇后确是古今第一贤后,可惜天妒贤后,竟中年崩丧,实是老天无眼……那日丧礼之上,众臣在太极殿外跪地哭丧,许某也在其中,哭得情不自已之时,抬头猛然发现当时的率更令欧阳询哭得眼泪鼻涕横流,那张脸扭得实在是……”

    说到这里,许敬宗的俊脸也开始扭曲了:“实在是,实在是……乱七八糟……”

    李素不解了:“一张脸有鼻子有眼,怎会乱七八糟?”

    左右环视一圈,许敬宗顺手抄起自己衣裳下摆的绸布,双手狠狠一拧,然后呈现给李素:“李县子请看,当时欧阳询就是这般模样……”

    很直观的形容,李素瞬间秒懂,然后……他的脸也开始扭曲了。

    许敬宗黯然叹道:“那张脸,实在是太可笑了,许某当时真的无法克制,喷然大笑出声,就是那一声笑,被御史台的御史们参得生不如死……”

    说完许敬宗不知是不是又回想起了欧阳询当时的模样,一年过去了,欧阳询那张脸的笑点似乎仍在,许敬宗忽然噗嗤一声,接着悚然发觉自己太失礼,于是急忙双手往面前的矮脚桌上一趴,把脑袋深深埋进去,发出不知是笑是哭的嚎声。

    “许某对不起文德皇后,许某是罪人啊哈哈哈哈哈……”

    ***********************************************************

    ps:许敬宗因长孙皇后丧间大笑而贬官,这是真事,非我杜撰。。没错,他就是这么奇葩。

    再p再s:求月票!!捉急死了。。。给张月票提提神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乡愁
    许敬宗趴在桌上肩膀一耸一耸的,实在看不出他在哭还是在笑,李素冷眼欣赏他的演技,忽然理解为什么许敬宗会被御史参得死去活来了,现在这副样子,真的很可恨。

    许敬宗趴在桌上哭(笑?)了很久才抬起头,悲痛状仰天叹了口气,眼角确实有泪花,只不知是哭出来的还是笑出来的,李素在考虑要不要去举报他,让李世民大怒之下把这混帐一撸到底,永世不得翻身。

    “让李县子见笑了,下官乃性情之人,文德皇后在世时贤良无双,朝野赞颂,臣民皆沐感慈恩,真真是无愧古今第一贤后,如今皇后崩逝一年余,朝臣们思之犹自落泪啼泣不已。”

    李素也只好作悲痛状,前堂内一老一少同台共飙演技,悲痛过后互视一眼,分明察觉彼此露出一抹坏人惜坏人的目光,很知己。

    好了,大家都是同一类人,再演没必要,于是同时收功。

    “李县子,若陛下设火器局,下官只任少监即可,监正还得由李县子亲掌,大唐从无设火器局先例,而且震天雷这东西,亦是李县子亲手所创,由李县子掌火器局,正是相得益彰,火器局定能陛下开疆辟土再立新功,李县子将来封公列侯指日可期,那时下官也好跟着李县子沾点光彩……”

    李素摇头:“陛下封我县子之爵已是错爱,我这人懒散惯了。且胸无大志,况且我年纪尚幼,难以服众。火器局监正一职恐难为任。”

    许敬宗目光闪动,斟酌了一下措辞,才缓缓地道:“李县子,恕许某直言,这世上从来没有懒散悠闲的人,农户忙劳作,商贩忙买卖。织工忙织绸,匠人忙盖屋。文官忙政务,武将忙统兵,就连万乘之尊的皇帝陛下,也要忙着平衡朝臣。兴农励工,威服万邦……”

    许敬宗盯着他,叹道:“就连和尚道士,每日也要忙着诵念经文,侍奉道君佛祖,李县子你看,世上哪有真正悠闲之人?李县子尚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况且于国大有功劳,陛下待县子以国士。正是皇恩圣眷正隆之时,何故竟生迟暮之心?”

    李素无辜地看着他:“因为我懒啊……”

    许敬宗:“…………”

    这个理由……真的很欠抽啊。

    **********************************************************

    送走了许敬宗,李素的心全然放下。耳边却不停回响着许敬宗临走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这句话许敬宗说得很认真,李素也想得很认真,首先他在怀疑许敬宗劝自己当官的目的,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在坑他,还是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其次才是思考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看。踏入官场多麻烦,多耗心神。别人随便说一句话都得仔细琢磨,仔细推敲,任何一个同僚跟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思之再思,提防这句话是不是陷阱,自己该不该信这句话,如果信,能信几成……

    好累,李素想了又想,想得瞌睡了,当官果然很损耗脑子,这还只是跟官场中人说了几句话就累得不行了,以后若真踏入官场,很有可能长睡不醒。

    许敬宗走后,李素果真睡了个午觉,醒来时神清气爽,而且心情很不错。

    泾阳许家的麻烦解决了,多交到一个坏朋友,而且……似乎很久没见到东阳了。

    起床后在家里搜罗了一圈,从厨房里找到昨天提前用盐和高度酒腌好的一大块生羊肉,李素用柴刀细心劈了几十根细竹签,然后将羊肉切细后串在竹签上,又寻了一些细盐,蒜子,小茴香,也就是孜然,长安东市的胡商摊子上大把大把的卖。

    所有的调料和羊肉串包在一起,李素匆匆往河滩边跑去。

    东阳果然坐在河滩边,自从认识李素后,这个习惯几乎风雨无阻,如果河滩边有个打卡机的话,东阳已拿了小半年全勤奖了。

    反倒是李素最近常常瞎忙,来得断断续续的,东阳从来也不责问他,李素来了大家便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顺便发一阵呆,一下午就过去,李素若没来,东阳便独自坐一下午,待到夕阳西沉时再回府。

    她真的是一个很安静的女子,像幽莲一般,从来不适宜长在喧闹的俗世中。

    东阳见李素今日来得兴冲冲的,稍稍惊讶一下后,杏眼笑成了弯月。

    “手里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