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109章

贞观大闲人-第109章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恋爱的心情很不错,月儿悄悄爬到树梢时,差不多也到了该各自回家的时候了,可二人仍静静地倚靠在一起,都舍不得分开。



  “要不……我们在村里四处走走?”李素眨着眼提议。



  “好。”东阳笑着点头。



  农户人家睡得早,生活习惯很好,这个时间家家户户已闭门睡下,李素和东阳倒也不怕人看见,二人手拉着手,慢慢在村里的乡陌小径上走着。



  十来名侍卫远远跟在后面,不敢离他们太近,对这二人手牵手的举动,侍卫们也很明智地选择了视而不见,既然已发誓对公主殿下效忠,从此便算是公主真正的部曲了,公主的一言一行他们只会维护和保密,绝不会干涉。



  东阳两眼发亮,冰凉的小手握在李素的手里,不时微微颤抖,神情却颇为紧张地东张西望,嘴角偶尔掠过一丝兴奋的笑意。



  相比坐在河滩时的宁静和惬意,东阳似乎对牵手漫步更有兴趣,特别是幽会般的刺激感令她心跳加快,生平从未有过的兴奋。



  李素倒是很平静,在前世,男女牵手漫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换在唐朝似乎太过惊世骇俗,在与东阳没有名正言顺的名分前,能给她的,大概只有漆黑的夜晚下的牵手了。



  村里果然一片宁静,偶尔传出几声狗吠蛙鸣,二人静静地走着,漫无目的的闲逛,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腿有点酸,却都不喊累,偶尔有默契地同时扭头,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交换一个幸福的甜蜜的微笑。



  实在走累了,二人也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刻,李素正打算将东阳送回公主府时,前方传来一道颇为熟悉的咳嗽声。



  二人一惊,赶紧同时松开手,横着移开数步,后面的侍卫也加快了脚步走上前。



  漆黑的夜色里看不清轮廓,李素大声喝道:“谁在前面?”



  “喊啥喊,皮子痒咧?嗯?”



  李道正负着手,缓缓朝二人走来。



  李素傻眼:“爹?这……这么晚了,咋出来了?”



  “睡不着,去地里看看庄稼……”李道正说着话,已走近到二人跟前,目光一瞥,看到李素身旁无比局促不安的东阳,不由一楞:“这是谁家女娃?”



  李素额头冒汗:“她……她是,东阳公主殿下。”



  “啊?”李道正大惊,脸色顿时变得跟月光一样白。



  虽然东阳被划封到太平村已大半年了,可她平日里基本不出户,出来也只在河滩边坐一坐,村里根本不去,太平村的乡亲见过公主的屈指可数,李道正自然也不认识。



  *********************************************************



  PS:昨晚是不是只有一更?码字码糊涂了。。。算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打个广告:



  推荐一本修真小说,书名《仙赏》,



  仙,仙人,神仙;



  赏,欣赏,赏鉴。



  阖家遭人陷害危急关头成仙的陆渊,为揭破庞大的文物走私圈子,设下重重迷局,抽丝剥茧,终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且看一个仙人如何游戏人间,降妖伏魔,赏鉴古玩,醉卧花丛,携美逍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计
  李道正没见过东阳,同样,东阳也没见过李道正。



  以前去过李素家几次,但每次去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趁着李道正下田,小宫女绿柳远远跑到田边望风,东阳这才偷偷摸摸做贼似的潜进李家,待到绿柳跑来示警,东阳又慌慌张张跑远。



  今晚,在这惨白黯淡的月光下,李道正和东阳鬼使神差般迎面遇上。



  李素无语仰望苍天。



  若是有黄历的话,黄历上一定记载着今日忌出行,诸事不顺,宜安葬,特别宜葬那种刚谈了恋爱便牵着手满村子得瑟的某县子……



  “公主殿下?东阳公主?”李道正呆呆注视东阳半晌,然后看了看东阳身后一群魁梧壮硕且面目不似善类的侍卫,李道正立马相信了。



  浑身一哆嗦,李道正双膝一软,便待给东阳下跪。



  “草民李道正,拜见公主殿……”



  东阳也吓坏了,急忙伸手去拦,忽然觉得于礼不合,又飞快缩回手,然后又觉得任由李道正跪下去于礼更不合,又重新伸出手……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东阳急得泪水在眼眶打转,焦虑的求助目光马上望向李素。



  既然和李素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东阳便已打定主意此生非李素不嫁,若是任由李素的爹跪她,虽然礼制上说得过去,但是公爹跪拜未来的媳妇,却也属于不孝,东阳急哭了。



  最后还是李素眼疾手快,一把将李道正的胳膊扶住,即将落地的膝盖被李素一架一提,重新站了起来。



  “爹,别多礼了,都熟人,大唐不兴跪的……”



  李道正两眼一瞪:“咋不兴跪咧?公主啊,皇帝陛下的女娃,咋不兴跪咧?”



  “爹,孩儿觐见皇帝陛下时也没跪的……”



  李道正粗声道:“那是你没礼数,陛下懒得跟你小娃子计较,我能和你一样么?该跪。”



  说着李道正膝盖又一软,李素咬着牙将老爹使劲又一提……



  “爹,真的……不用跪!”李素也快哭了。



  “要跪!”李道正执拗得像头犯了倔劲的老牛。



  父子俩一个拼命跪,一个使劲提,算是扛上了。



  东阳吓得花容失色,情急之下终于想出了办法。



  “别跪了别跪了,我,我……不,本宫要回家……不,要回宫……回府安寝,来人,快,本宫好困,回去了回去了。”



  说完东阳转身便走,侍卫们也急忙将东阳团团围侍住,众人在惨白的月光下逃命般跑远。



  漆黑的小路上,只剩李家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沉默良久,李道正皱起了眉,低声嘀咕道:“这位公主殿下……咋怪怪滴咧?”



  李素陪笑:“可能不太习惯见生人吧,爹,咱们回家……”



  “不对!”李道正终于回过味来了,看着李素的目光顿时有些不善:“这么晚了,你跟公主殿下在一起做甚?”



  “聊国事,公主殿下是天家之女,孩儿是天家之臣,在一起聊国事不是很正常么?”李素面不改色地说瞎话。



  “一男一女,大晚上的聊国事?”李道正眉头越皱越紧,目光也越来越严厉,冷冷注视李素半晌,忽然一脚将李素踹得一趔趄。



  李素抿了抿嘴,没吱声。



  “知道为啥踹你吗?”李道正声色俱厉地道。



  “知道。”



  “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李素笑了:“也知道。”



  “知不知道你在惹祸?惹大祸!”李道正语声带了几分颤抖。



  “不是惹祸,孩儿有计较。”



  李道正瞪着李素,良久,神情索然一叹,喃喃道:“难怪你要退亲,难怪十里八乡的女娃你都看不上眼,原来……”



  抬头看着儿子,李道正充满了黯然:“公主啊,真龙之女,生下来都是浑身冒着仙气的,是那么容易娶的么?素儿,爹对你一直是放心的,你也一直很争气,给我李家门楣添了光彩,但是这一回,你做错了!”



  李素转身看着东阳离开的方向,也叹道:“爹,谁叫我和她已遇上了,世间唯情不可理计,是福是祸,我担着便是。”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皱着眉批阅奏疏,神情越来越严肃。



  登基十一年了,论才干,李世民是个完全合格的皇帝,就连最挑剔的魏徵,大多数时候也是对皇帝陛下颇有赞誉,不得不承认,如今已是贞观盛世之始。



  但是论运气,李世民便差了许多,也不知是不是真有因果报应的说法,玄武门兵变,踩着手足兄弟鲜血登基,从贞观元年开始,大唐天下几乎每年都有天灾,洪灾,蝗灾,瘟灾,旱灾,如同轮值一般每年轮着来。



  天子不仁,残杀手足而致天谴,却祸及无辜百姓,类似这样的说法在市井坊间流传多年,早已不新鲜了。



  李世民其实很想令史官篡史,令民间禁言,然而,想做个英明君主,怎能篡史?怎能禁言?只好捏着鼻子无声认下这笔帐,而且还要摆出一副圣明天子胸襟博大的恶心模样。



  去年冬天的天花瘟疫过后,刚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轻松日子才过了半年,如今河北道又传来噩讯,今年入夏后,瀛洲幽州邢州等十三个州府久不降雨,遂成大旱,庄稼成片死去,显然今年颗粒无收,难民盈野数以十万计。



  十万计的难民从家园逃出,直奔关中而来,这十万人,既令李世民痛心,又是他的大患。



  搁下笔,李世民发出长长的叹息,心烦意乱地揉了揉额头。



  殿门外,宦官轻悄的脚步由远及近。



  李世民不耐烦地盯着殿门,冷冷道:“何事?”



  宦官见龙颜不悦,吓得跪地惶然道:“回禀陛下,吐火罗国使者进长安朝觐,献罕见大东珠一颗,奴婢请圣裁。”



  “一颗东珠?”李世民嘴角扯了扯,把接下来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不管怎么说也是友好邻邦,要的是朝觐的态度,不在乎礼物轻重。



  “既然只有一颗东珠,便赐下去吧,赐给……”李世民捋须沉吟,脑海中不知怎的浮现东阳那张俏丽而柔弱的面孔。



  那个安静的,从来不争宠,永远只是静静站在角落神情清冷地看着皇子公主们撒娇的女儿,这些年了,他从未给予过任何关爱,有时候甚至连她这个人都想不起来,如今也该补偿她一番了,似乎……东阳已十六岁了,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吧……



  李世民脸上露出莫测的微笑,朝殿门外的宦官挥了挥手,淡淡地道:“这颗东珠送去东阳公主府,朕赐给她了,再赐一些宫里的丝帛,吃食和首饰,一并送去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
  世情如猴子爬树,上面的猴子往下看,全是一张张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全是一个个红屁股。



  李世民赐珠给东阳其实只是一时之兴,他这一生的生育能力太强大,儿子生了十几个,女儿生了二十几个,大大小小加起来四十多人,其中有儒雅者,霸道者,也有跋扈者,刁蛮者,唯独东阳最老实,这跟她的出身有关,毕竟她的母亲当初只是秦王府的一个侍女,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有一天无意在府里看见,忽然有了冲动,于是当即颠龙倒凤,后来才有了东阳。



  再后来,李世民弑兄杀弟,抢夺皇位成功,东阳的母亲也被接进宫里,不痛不痒封了个下嫔,可从那以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宠幸过她,而东阳,自出生便与母亲住在清冷幽寂的宫里,说是天子血脉,却是倍受冷落的血脉,宫人势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