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赶坟 >

第5章

赶坟-第5章

小说: 赶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被沿用至今。
  民间流传洛阳铲,是由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这样就做出了第一把洛阳铲。
  胡万岁数大了体力也大不如前了,像探墓穴挖盗洞也不会亲自去干都留给他带的三个徒弟来练手。这一次找到了元代古墓的大体位置,徒弟们也就用洛阳铲向下探。
  虽说这墓室埋葬的并不是特别深,但是这上面的封土层着实是硬的厉害像添了什么特制的秘药一般,光是用洛阳铲探墓室的位置就用了一天时间,如果是挖一条盗洞的话少说也得一个多礼拜,还得是夜里偷偷的挖,白天难免不会有人经过这里,如果被人撞见挖盗洞,那可就不好说会发什么事。
  胡万带着徒弟们就先回到县里去休息,暂时不对那座元代古墓动手,就在这期间听说附近有个专门给人打井的铁铲吴。众人提到铁铲吴那都是一个劲的称赞,说他那双铲使的厉害,挖一口井最多只用一天时间。胡万当即就想到可以利用此人帮自己快速的挖一条盗洞进元代古墓,等挖到了墓室拿走了值钱的陪葬品,然后就在里面把他给宰了封死盗洞,那就神不知鬼不觉。
  老吴以为是打一口风水井,一直挖到墓顶才觉出不对劲,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心知晚了,再听胡万的一通话不禁吓的有些腿软,那时候盗墓贼如果被抓到了那可就是要掉脑袋的,自己哪有那份胆量,只能贴着盗洞瘫坐在墓顶。
  这时候胡万的一个徒弟也从上面下来,拿铲子将盗洞底附近的泥土都清走了可以看清一大片墓顶的石砖,下面顿时宽敞不少,胡万和徒弟随即撬开了墓顶露出一个可以容人进入的盗洞。
  老吴一直看着他们清土撬开墓顶,心想着得赶紧逃出去,但原本系在自己腰间的绳子也被胡万给夺走,现在只能待在这里哪也去不了。他曾经听说过那些盗墓贼特别的凶残为了一点随葬品都会争的你死我活,恐怕胡万那老头利用完自己就会在这杀他灭口,顿时是吓的浑身发抖。
  胡万在墓顶破开了一个洞口,把马灯伸进去照亮,里面空间不小马灯的光亮还不足以将墓室内全部都看的清楚,这时胡万瞅见坐在一边的老吴瑟瑟发抖,就笑着说:“吴老弟你这是怎么?还没见着财宝就兴奋的直哆嗦了,你说你这点出息。”
  老吴听胡万跟自己说话,但没听懂胡万说的是什么意思,就赶紧说:“胡爷这井都挖好了,那没我什么事我就上去啊。”说罢就要去抓绳子。
  从上面下来的那个徒弟是个秃头,虽然不是很胖但却面生横肉,那面相看着挺吓人。此刻老吴刚伸出手要去抓绳子就被那个秃头反手给擒住,接着一脚踹倒在地险些从墓顶的洞口掉进去,老吴捂着自己被踹痛的肚子不停的叫唤。
  胡万放下马灯蹲下身对着老吴说:“吴老弟你着什么急上去,咱还没进墓室拿宝呢,这放在眼前的真金白银都不要了?这样吧,你先进去看看情况如何,我随后就进去。”
  老吴听的一愣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人抬起脚大头朝下的从洞口扔进墓室里。
  


 第六章 空墓与金钱蛊惑

  老吴被胡万的徒弟大头朝下从墓顶的盗洞就扔进墓室内,虽然这墓室并不是很高,老吴在下落的过程中虽然也尽可能的护住头部,但还是被摔的很惨,后背不知撞在什么凸起的物体上,疼得他是满身都是冷汗。
  周围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只能看见头顶盗洞口的亮光,两个脑袋时不时探出来看下面的情况,老吴在墓室里渐渐缓过了口气,双手后撑爬到边缘将自己依墓墙而坐。
  老吴依着墙休息了一会,他刚才被摔的不轻在加上被突然扔下来也是被吓坏了,脸上不知是血还是汗水顺着脖子都流进衣服里,这时候脑子也反应过劲来。想到刚才自己是被人从上面的盗洞扔下来的,不由得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挨千刀的,他娘的想摔死我,我要是死了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
  老吴骂骂咧咧的喊了一段时间,胡万听到不仅不生气反而还乐了,对墓室里的老吴喊道:“吴老弟你果然是一条真汉子啊!居然能为老夫先进墓室打探情况,你的恩情老夫永世不忘,你死了以后那每年的祭日老夫一定多给你烧些纸钱。”
  胡万这通话差点没把老吴气死,明明是他把自己扔进来的,这家伙说的就跟老吴自己跳进去的一样,便又要张口去骂,还没等开口就见从墓顶盗洞口扔下来一根绳子,垂在地面上,从上面依次的下来的两人,正是胡万和他那秃头徒弟。
  老吴一见人下来了,也不敢去骂,赶紧缩紧身体躲在光亮找不到的暗处,生怕刚才把胡万给骂火进到墓室就要对自己动手。
  胡万刚才把老吴推下去主要是为试试墓室的空气质量,听老吴没啥事还有力气在叫骂,就知道墓中没有能致人死亡的有害气体,便就和徒弟顺着绳子下到墓室里,进去之后也没有去寻找老吴,只是用马灯在周围照亮观察墓室。
  胡万提着马灯站在中间,嘴里发出一阵冷笑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哪是什么元代古墓,这里的墓葬风格那分明应该是隋朝以前的。”
  那秃头不懂就问:“哎师傅,这怎么又成隋朝以前的呢?当地人不都说那是元代的古墓,难不成是咱们挖错了,误打误撞进到这个隋朝以前的古墓吗?。”
  胡万说:“你他娘的除了知道吃还知道什么?那元朝是什么?那当朝的皇帝官吏都是蒙古人,你什么听说蒙古人有厚葬这一说?
  据老夫所知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不同于中原汉族的厚葬久丧,而是薄葬简丧。蒙古旧俗,人死后,如果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就被秘密地埋葬在他们认为是合适的空地上。埋葬时,同时埋入他的一顶帐幕,使死者坐在帐幕中央,在他面前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盘肉和一杯马乳。此外,还埋入一匹母马和它的小马,一匹备有马笼头和马鞍的马。另外,他们还杀一匹马,吃了它的肉以后,在马皮里面塞满了稻草,把它捆在两根或四根柱子上。因此,在另一个世界里,死者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住,有一匹母马供他以马乳,他还有可能繁殖他的马匹,并且有马匹可供乘。
  至于重要的人物,他们死后则秘密地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把草、根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挖一个地下墓穴,再把尸体放入墓穴,放入如上幕帐等必要的东西。相传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
  尤其成吉思汗的王陵具有代表性,相传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他地方无任何异样。
  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鸣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鸣处进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所以这个古墓就算我看走了眼不是隋朝以前的,那也绝对不会是元代古墓,而且这个附近也根本不会有元代的墓葬,丹凤县一直流传的古墓应该就是这座无误,那为什么都说是元代古墓那老夫就无从得知了。”
  这些话说完不仅是秃头听蒙了,连躲在一旁的老吴都傻眼,这胡万老家伙虽然心肠极度阴险歹毒但着实是懂的很多,不禁在心里有些敬佩他。
  老吴躲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只想等会瞅机会跑出去,刚才的功夫他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墓室内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米,自己所躲的地方正好是墙壁的凹陷处,但是只要往外移动一点就会被马灯的光亮照到,也只能先在这里缓缓气。
  还没等老吴想到对策,就听那秃头喊了一声:“妈了个巴子的,怎么棺材里就一个死人再什么都没有。”
  过了一会就听胡万那老迈的声音说:“哎呀,看来还是有高手早我们一步,这墓室里霉气不重,似乎还能感觉到有风,恐怕那高人早已经打通一条盗洞进到这座古墓中取走所有的明器,咱们算是白玩了。”
  老吴听他们这么说憋不住笑出了声,心想:“你们这就是遭报应了,迟早都得来的,这一次算是轻的,下次直接让你们死在墓室里,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那才能解恨。”
  老吴笑的这一声被胡万听见了,秃头走过去从凹陷处把老吴给拽出来对他说:“你他娘还躲着偷笑,我让你跟这老干尸来个合葬。”说罢就掏出一把短刀就要给老吴抹脖子放血。
  没想到这时胡万却出声制止“秃脑壳你等会,我还有话要对吴老弟说。”随后蹲在老吴身边,拽住衣领把老吴给提起来一些,呵呵一笑说:“吴老弟,看在咱们比较有缘的份上,我不打算让这秃脑壳杀你,而且还要给你一笔钱就当是辛苦费嘛,总不能让你白帮我挖一口深井,你说如何啊?”
  老吴当时被刀架在脖子上已经是裤裆里走水,鼻涕眼泪也都不受控制的往外流,当听到胡万说不杀自己,还要给自己钱,赶紧说求胡爷饶命啊,说什么都行啊。
  老吴深睡了一觉等再次醒过来那已经是几天后,至于自己是如何回从盗洞里出来怎么回到自己家的已经是想不起来,他只记得胡万最后说想发达就去找他。用手在口袋里一抹,急忙坐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他看着手里的钱眼睛都直,就算挖一辈子井也不能赚上这么钱啊,但最后听胡万的意思,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钱,便就陷入了深思。
  穷怕了的人对摆在面前的金钱诱饵是根本无力抵抗的,老吴甚至都忘了胡万想在墓室里杀自己,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数不尽的钞票,想着如果自己以后有很多钱,那就再也不会受人白眼,也不用一辈子受苦,自己的父母也将会过的更好,他此刻就是鬼迷了心窍竟主动去县里找到胡万。
  ------------------------------------------
  (修)
  


 第七章 陕西财主

  丹凤县土门镇人口不多,也是赶上今儿天阴,估摸着憋了一场雨,街道上也没多少人在闲逛,要么是回家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