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

第4章

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第4章

小说: 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从这样一个在草原政治中极其边缘的地位中成长起来,没有任何坚实的基础可以支持他获得领导地位。更糟的是,任何他刚刚获取的支持都随时从他的指间滑落,变成了对抗他的势力。这些反复无常的草原部落,不仅仅教会了他军事战略,更重要的是让他终于明白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蒙古联合体中的政治结构。那些苦涩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不要过于信任任何一个部落甚至任何一个亲人,连叔叔和兄弟都曾经与他的敌人站在一起。他们在某一年选他为汗,在下一年就抛弃他。他认识到这些古老的风俗必须被打破,这些狭隘的部落组织应该为了整个联合体的需要而被重新编组。传统观点认为,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未来政治结构的设想是基于建立一个最终以征服世界为目的的国家而考虑的。但最新的看法是,这个新的组织结构只不过是为了保持对游牧骑兵的控制而设计出的方案,这支游牧骑兵在1206年建立的当时大概还不足十万人。

    传统上对于部落首领的忠诚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可靠的。根据《蒙古秘史》,在成吉思汗早年生活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当他的父亲死后,他父亲的百姓纷纷抛弃他和他的家庭。在他为了生活奋斗的那些年中,成吉思汗发现是那些自主选择追随他个人的人提供了最可靠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人形成了他军队将领中的核心,也是随后的政治基础。有两种基础关系发展起来:一种是安答,也就是结拜兄弟,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联盟,彼此发誓忠于对方,相互援助,包括个人和家庭都要在兄弟的要求下提供帮助。这种关系在新的帝国结构下逐渐消失了,替代它的是那可儿,即某个宣誓效忠的人。那些宣誓成为那可儿的人忠于他们的首领,并在战争中证实自己的信念。一个那可儿可以获得奖赏,作为一支军队分队的将领,这支军队所获得荣誉和大部分战利品都归其所有。然而任何不忠的那可儿都不会获得怜悯。在成吉思汗为他的军队建立起的新制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他的家属成员在其中都没有位置。除了朮赤之外,无论叔伯、侄甥、兄弟、儿子都没有。后来,当蒙古军队不断扩大,他才勉强在家庭中分配了一些小分队。但他始终不愿意把重要的职位分派给家庭成员,并且对亲属总抱有极端怀疑的态度—有人甚至会说他是偏执狂。在他的整个奋斗史中,成吉思汗杀死或威胁要杀死大概有一打那么多的亲戚,因为怀疑他们在密谋反叛或者在影响力上超越他,有些是真的,有些纯粹子虚乌有。另一方面,他却对那些没有亲属关系但在战争中被证明忠于他的人极其信任和慷慨宽容。
第11页 :
    成吉思汗还发展出一种怯薛制度,即个人侍卫,包括七十个白天侍卫和八十个夜间侍卫。随着他的势力增长,侍卫的人数比最初的建制增加了大约十倍,当他最终成为整个蒙古的君主时,侍卫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由十个千户组成。侍卫成员来自将领们的儿子或弟弟,增强其对新帝国的忠诚。作为怯薛的大量年轻武士继续晋升后将在新帝国的政府部门任职,而不必对传统的部落效忠。他们的职责除保护君主外,还包括为各种特殊的帝国职位提供出色的武士和使者。这种新发展起来的军队建制意味着传统的部落军队首领不再存在,替代他们的可能是其他部落的将领。成吉思汗甚至准备把整个部落军队全部打散分开和其他单元重新组合,尤其是对那些在过去表现出不可信任的部落。这种策略非常有效,随着时间的流逝,旧的部落逐渐分散最终消失了。如果没有得到明确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允许从一个军事单元移入另外的单元,违者处死。纪律非常严明,权力高度集中,所有人都被集合训练,相互配合作战,而不是各自为阵。任何私吞战利品或者私斗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惩罚。成吉思汗的目的是建立一支以每一个蒙古勇士的个人忠诚为基础的军队,这支军队所效忠的对象就是成吉思汗本人。艰辛的奋斗史教会了他,帝国必须以个人的追随者为基础。其中的关键是绝对专制。

    成吉思汗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将领,其声望来自于他随时准备比他的敌人冒更大的风险。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别无选择,他无处可去,他必须获得胜利,因为一旦失败他将被再次抛弃。胜利则会为他带来忠诚。1206年成为成吉思汗时,他三十九岁,人至中年,已经度过了大半生。现在他已经站在了帝国的顶峰,而这个帝国在几年前根本还不存在。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一支军队的首领,而这支军队需要更大的目标。新的目标暂时还没有出现。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得继续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