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开元风流 >

第107章

开元风流-第107章

小说: 开元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起……”秀兰深深低着头,觉得自己真是给王维带来了麻烦。

    王维一点都没放在心上,他这时却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询问道:“对了,你愿不愿意在这书店打杂,我让这里掌柜教你读书习字吧。”

    秀兰却猛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惊喜。

    这种被人感激的感觉,王维觉得还不错,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无偿帮助别人,而是他喜欢这种帮助别人后,收获的感激度,大概这也是一种jīng神追求吧。

    秀兰眼圈忽然红了,哽咽道:“我愿意……王公子,真的太谢谢你了。”

    王维觉得这看起来憨厚老实的少年,感动起来的模样倒也挺可爱的,这算不算可爱的男孩子?

    他依旧温和的笑了笑,对诚惶诚恐的掌柜交代了下,然后鼓励的拍了拍少年的肩,便转身离去了。

    秀兰望着王维那飘然的背影,心中酥酥麻麻的,明明知道自己与王维之间的身份宛若天堑,甚至王维还当她是个“少年郎君”,可她依旧忍不住对王维产生爱慕之心。

    “咳……别看了,王公子这是要去参加探花宴了。”掌柜对秀兰和颜悦sè的说道。实则他心中倒是挺羡慕这个运气不错的小家伙的,居然能够让王维瞧上眼。

    “我知道,王公子是一榜第三的进士嘛。”秀兰作为“进士团”中的一员,自然知道王维底细,她心中确实为王维感到骄傲,每年那么多人考科举,能中的也就二三十个,而王维却能跻身前三,实在太让人佩服了。

    “不止如此,人家王公子刚刚还拿了吏部关试的第一,别看这位王公子年纪轻轻,以后怕是在官场上大有作为。”

    掌柜也是个读书人,还做过私塾先生,见识自然不少,他来这里做掌柜,一是王维出价让他心动,二是他本人也是个书痴,什么书都爱看,王维这书店中,有不少都是市面上没有的书,其内容之新颖,让他看得如痴如醉,所以他挺喜欢这份工作的。

    “王公子这么善良的人,如果当了大官,一定会让我们百姓过得更好的。”秀兰十分坚定的说道,只是这话未免幼稚。

    掌柜呵呵一笑,也不多说,年少的人总是单纯的,他们有人坚信世界是无比光明的,也有人认为世界就是完全黑暗的。

    就这样,秀兰成为了书店中一个打杂的小厮,如果说大气一点,那就是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业基本上是可以逆天的……

    虽然并没有工钱,但却包吃包住,算是学徒工的待遇,不过这已经让秀兰非常满意了。

    秀兰回家将这事告诉父亲后,自然得到了父亲的赞赏,这家里少了一个吃饭的人,压力也减少很多,秀兰并没有将王维的消息透露出来,她觉得这是自己与王公子之间的秘密,她会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王维的。

    ……

    被轰出去打一顿的赵三郎与刘紫烟,看起来伤的并不重,以至于他们还有jīng力来这杏园看热闹。

    赵三郎依旧十分光鲜,与之前没什么两样,但被打得浑身都有些发软,而且心理上依旧受到极大的打击,他觉得那个男人轻描淡写的打发了他们,那种从容优雅的姿态,简直让他生不出任何报复的想法。

    不是不恨,而是不敢恨,但他现在依旧对那个男人的身份十分好奇,到底是谁呢……为什么紫烟的那个穷邻居,会认识这样的大人物。

    这是赵三郎最不爽的地方,没事装什么平民啊,还穿得那么低调,真是晦气!

    刘紫烟现在也十分后悔,她的脸上还肿了半边,若不是她嘴贱当面反抗王维,也不会遭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对待这种身份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王维向来觉得无足轻重,随手让下人收拾了,反倒是像崔临之那种有身份的权贵子弟,他倒是很愿意亲自去打打脸,踩个一脚。

    在杏园门口下了牛车,这两个人顿时脸sè一变,只因他们又发现了某个让他们噤若寒蝉的人。

    让他们更加胆战心惊的是,围绕着那个人的许多人,一看就是新科进士,很明显那人也是进士!

    这让赵三郎暗暗松了一口气,也不过是进士,虽然rì后注定是有品级的流内官,但如果没有后台的话,一辈子做个郎官也就到头了。

    结果却不小心又听到有人口称“摩诘老弟”,赵三郎一下子就被镇住了,原来竟然是那一位!

    王维,王摩诘!

    这个名字的分量实在太重了,由于王维本人挺注重对自己的炒作和舆论宣传,导致他的名声传得很广。

    寻常人可能只知道王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诗人,为人挺具有侠义jīng神,可赵三郎这种也能算是在国子监读书人,却更知道王维的底细,那可是太原王氏的嫡系名门公子,后台不要太大啊!

    太原王氏四个字就可以把赵三郎吓住了,实际上如果更上层次的人,就会知道,王维这一房基本上已经与太原王氏闹翻了,王维本人那个名门公子的身份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却只是一层遮羞布而已。

    但却不会有人因此轻视王维,因为很明显,王维就算褪去名门公子的身份,可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长安获得了偌大的名声,将自己的人脉网更是经营得十分不错,背后隐隐还有一个超级大佬……

    不过虽然是一层皮,但这层皮的用处却很大,如果没有这层皮,还真的就进不了某些圈子,这就好比三国时卖草鞋出身的刘备,每每都要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而就连当今圣上,也要说自己的祖先是李耳……

    刘紫烟在知道王维的身份后,那原本肿胀的脸,就更加臊得通红了,她可真的没忘了自己在秀兰面前吹嘘自己是多么了解王维,还好她没有说自己与王维能搭上关系……

    不过就算这样,王维刚刚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却一点都不认识,还眼拙的以为他是个平头百姓……这得有多丢脸啊!

    刘紫烟现在后悔的要死,因为她居然还对王维那么不敬,这要是被女子学院的那些王维的狂热爱好者知道了……她已经不敢想象那种严重的后果了。

    不过为什么秀兰会认识王维?这太不符合常理了!刘紫烟心里又惊又妒的想着。

    两人在这里见到王维后,自然连进杏园的兴致都没了,虽然看起来王维一点都没有在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可若是这位大人物又突发兴致了那可怎么办?他们在王维面前,真心是被随意碾压的存在。

    ===========

    求收藏票票~~~~~~
130、探花使
    ()    王维与诸位进士有说有笑的进入杏园,从这太学之中整个杏园的建筑结构上,可以看出它的匠心独运。

    进入大门后的两侧小院分别为“松师”、“梅友”,喻园主崇尚松柏的挺拔、梅花的高洁;东西两侧各二十八间的长廊,廊壁上镶嵌了许多名家名作,供游人在散步中时时习咏。

    长廊的两端各有一个望亭,与杏林四角的小亭相互呼应,体现出主人幽雅清新的情趣。

    园中四角的四个小亭上,分别镶有“披风”、“枕霞”、“景星”、“庆云”的匾额。

    披风、枕霞——反映出主人寄情山水、向往淡泊宁静生活的心境;景星——天空代表了祥瑞的星座,相传舜治天下,有景星显现于空中。庆云——五彩祥云;相传尧帝时,天空出现庆云;以上两词均为对圣君治理国家、人民盼望盛世升平的愿望。

    这二十多位进士其实也分了几个小团体,其中有两个小团体关系并不好,一个自然便是以新科状元为首的杜绾,还有一个则是一榜第二的范崇凯。

    结怨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当rì杜绾高中榜首后大言不惭的话,让范崇凯心生怨怼,一般有才的文人都比较高傲,范崇凯也不例外,而这两个小团体在殿试之后的平康坊买醉狎jì时,又起了冲突。

    还好是文斗,最终两人也没斗出个什么高下来,大概是因为两人写文的水平确实都非常厉害,但这作诗的水平,就不怎么样了,那些艺伎也都是比较圆滑jīng明的人,怎么可能得罪某一方,只能一个劲的和稀泥。

    这就导致范崇凯与杜绾的关系更差了。

    范崇凯本来还想拉拢同样被杜绾“黑”了的王维,结果才发现王维这家伙居然没有参加这种高中后的狎jì活动,这简直是不上路子啊……

    作为同科进士,怎么能如此孤僻,还想不想在官场上混了?

    但此时范崇凯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小瞧这个王维了,看到王维这么快就融入到那个由年龄比较大的进士或xìng子比较平和沉稳的进士组成的中立团体中时,他不得不佩服此人的交际手段。

    正在与王维交谈的,是年近四十的徐安贞,像这种上了年纪的进士,多年的科举生涯,已经完全磨去了他们的傲气,所以王维放低姿态,很容易便能与他搭上关系。

    况且徐安贞是比较擅长五言诗的人,王维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两人仅仅聊起诗歌,就能形成良好的气氛,在一边与徐安贞聊时,王维也没忘了这个团体中的其他人,他掌控场面的能力,真的非常出sè。

    王维的名声本来就不错,在近距离与王维接触后,发现他的xìng子,似乎与传闻中的一样,确实非常容易相处,而从他的口才,就能看出他胸中的才华。

    本来这个较为中立的小团体中,有不服气的自认为自己满腹经纶的进士,在言语中各种引经据典,想以此来迫使王维露出窘相,结果王维却极其从容的同样引经据典以对,几轮言语交锋下来,便让那人深深折服了。

    有时候人与人的交往,还真的不仅仅是看哪个后台大、人脉关系强,而是看本身的素质与修养,具有“硬实力”的人,往往可以凭借本身的魅力与其他人搞好关系。

    在与这些较为中立的进士们搞好关系之后,王维依旧非常从容的向杜绾、范崇凯两人打了个招呼。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两人对王维都隐隐有些排斥,但依旧十分有礼貌的回礼了,像这种比较在意自身形象的年轻文人,也许私下里会争斗得比较激烈一些,但在这个比较隆重的探花宴上,却也表现出了符合自己身份的态度。

    接着不少礼部的官员都到来了,虽然首相宋璟未到,却来了一个副相苏颋,这已经是让进士们十分激动的事情了。

    在司仪的主持下,进士们在杏坛拜完孔夫子后,又拜谢了座师,然后有专人弄来了二十多匹马,每个进士将骑马游遍长安,遍折万花,诗云:“chūn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便是指这样的活动。

    这探花宴是由大家推选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充当探花使,由他们骑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长安各大名园,去寻觅新鲜的名花,并采摘回来供大家欣赏。

    “探花使”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这一活动的趣味xìng、娱乐xìng。它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