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 >

第11章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第11章

小说: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日本大使馆再邀请他。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37)
“今天又在写什么,还是威尔斯太太说的那本。。。恩,步兵的小册子吗?我听她说不是已经完成了吗。”朱丽亚为孩子添了些菜,转头问他,她们同样是来自路易斯安那,最近她已经和威尔斯太太成了好朋友。 

  “噢,是的,那本书已经译完了,其实主要是因为有好多的军事术语和条令,要不然那些教授们会比我做的更好的。顺便说一句,布尔少将很满意。”罗伯特喝了点葡萄酒,布尔处长已经离开这里去了补充兵部队,并且晋升了少将。 

  “你知道,现在德国人又开始进攻挪威了,还有丹麦。他们使用了一些新的战术,直接把他们的士兵用降落伞空投到了奥斯陆,然后再利用他们扶植的一些人建立政府。上一次我的那份备忘录被交给了马歇尔参谋长,因此这次布尔处长离开前让我写一份关于这场战役的新东西。” 

  “罗伯特,法国的情况怎么样,我们又要向上次大战那样了吗?”她更关心自己的母国。 

  “别担心,朱丽亚,我们不是有200万的部队,还有甘末林将军吗?现在英法军正在挪威北部和德军战斗,法国暂时还没有问题。”罗伯特微笑着安慰朱丽亚。 

  实际情况比上次大战会糟的多,但罗伯特并不想让妻子担心。4月9日,德国舰队先于英法波联军首先抵达了挪威外海,尽管由于岸防炮火和挪威海军的努力,德军的海上登陆并没有安计划完成,但却在吉斯林分子的掩护下,完成了大规模的空降登陆,并迅速占领了挪威南部的大片土地,挪威政府和国王应为哈康七世拒绝投降,被迫向腹地撤退。丹麦则在国王的呼吁下,完全放弃了抵抗,他们只有几个轻装的步兵师。一天之内,伤亡只有2人这场战斗就结束了,虽然实际上保住了自己的中立地位,却也使得斯坎地那维亚半岛区的局势继续的倒向了德国一边。 

  马上就要到5月了,历史上这个月里,法国紧坚持了1个月就被迫战败投降,万余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至英国。尽管此时还有些人对和平保有幻想,但事实上,欧洲的最终战役已经开始了。 

  不管罗伯特怎样向妻子隐瞒,进一步恶化的消息还是不断的传回华盛顿,作战计划处也开始制定一旦法兰西战役开始后有关的援助物资计划。罗伯特却在担心着另外的问题,有关闪击战的问题在他的有意提示下,已经得到了军方的更多关注,原本要到43年才会出现的隆美尔《步兵进攻》的英文版本也已经开始印刷。但等到挪威战役开始他才发觉自己忘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德国在这次战役中首先开始使用的空降作战。 

  任何一个关注过二次大战的人都不可能不重视在诺曼底盟军登陆作战中进行的空降作战,3个半师的英美军被空投到了科唐坦半岛的战略要地,并取得了重大成功。但这次还并不是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那却是一次并不太成功的“市场…花园”作战,尽管在空降初期,盟军就顺利的接应了美军的82和101空降师部队,占领了埃因霍温,但英国的第1空降师和波兰部队却在阿纳姆惨败,弹尽粮绝,最终损失近万人,盟军完全丧失了在1944年结束战争的希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战前的情报不完善,没有获知当地SS第5装甲军的驻防,更可怕的是当时从法国调防的一个师正在火车上通过战区,却并没有获得注意也没有被空中拦截,结果直接从铁道上对82空降师的侧面进行攻击,直接导致了美军的大量伤亡。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38)
尽管后世还有着几次类似的空降作战,但罗伯特却更重视在荷兰战役中盟军的成败关键。很多时候他在想,如果盟军的侦察足够完善,通讯联系也更加可靠,在作战初期如果能够得到更充分的物资准备,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结果呢?德军在挪威的战斗引起了他的回忆,罗伯特决定把自己曾做的总结和思考写下来,交给参谋部,使空降在未来的战争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不过考虑到目前自己的身份和工作,罗伯特并没有脱离时代太多,他只是就在奥斯陆发生的战斗,以及可能会在战争中出现的更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做了展望。但却是以自己的军事后勤的角度来描述这一切。 

  而这就是他最近几天所做的工作,他决定尽快的完成这一切,争取在法兰西战役发生前交到参谋部中,尽管战役难以避免,他也无意去揭露一个月后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空降兵突袭,战争和历史毕竟有着其自身的轨道,但他却希望可以在未来的欧洲战场上,使更多的指挥官能够了解接受空降作战,使更多的士兵们能够活到胜利日的那一天。 

  在这篇新的备忘录中,罗伯特提出了几个新的观点:首先,空降作战离不开绝对制空权的支持,至少也是部分时间在决定性战场的相对制空权,否则空降战斗就无法进行。 

  其次,为了达成空降的隐蔽性,必须在开战前进行大规模的战术欺骗,以达成突然性。 

  第三,空降区域的选择非常重要,它要有良好的登陆场,并靠近机场和重要港口,以方便空降兵能得到物资补充;另一方面应远离敌装甲部队的驻防区。空降兵只能凭自身所携带的有限物资弹药作战,以及缺乏重型火力,这决定了其在降落后初期最危险的敌人就是装甲部队,尽管此时闪击战的理论也刚刚得到重视,但他还是提出要加强单兵反装甲武器的开发,以及发展可供直接空投的轻型装甲车辆,并加大配套的大型运输机的研究。 

  第四,空降部队必须得到陆军地面部队的紧密配合,空降兵的劣势在于缺乏重型武器和无法长时间作战,这都要求他只能在一定的作战半径内使用,并在最多48小时内必须和陆军地面部队会合。否则只会造成空降部队的重大伤亡,单纯的依靠空降部队,除了能够在类似奥斯陆这样的敌方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否则无法完成规定的战术使命。 

  第五,整个空降战斗中必须保证充分的物资弹药供应,这不仅依赖于空降部队对机场的控制,以及陆军部队的即使跟进,同样的也需要在开战前就进行大规模的物资储备,并能够在战斗早期通过空投和机场补充,在战斗中期为跟进的地面部队提供前进补给点,以利于其快速推进,还包括了为替换空降部队,或者在战斗不利的情况下,必须提供的撤退用交通工具。罗伯特绝不想在自己以后担任后勤军官时,再出现荷兰前线的空降兵会因为无法撤离弹尽粮绝而最终投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39)
当然,以上的这些只是他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这一切都要靠充分准确的侦察和情报的支持。另一方面,罗伯特也或多或少的提及一些未来战争中的因素,比如海湾战争中,82空降师出动千架次的直升机在地面部队前方100多公里的沙漠建立了前进加油补给区。第一次海湾战场上,联军派出空降小分队侦察敌人导弹基地,然后引导空军精确轰炸。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提供空降的战术教官和情报官,以及武器物资补充,指挥当地亲美部队发起的袭击。同样的,他也以后勤军官的身份,列出了一系列敌军空降兵部队可能会袭击的目标,油库,机场,通信中心,战役支撑点,指挥所,桥梁,铁路枢纽等等,当然,这已经部分的属于特种部队的范畴。 

  紧赶慢赶的,罗伯特总算在4月最后一天把这份空降作战的备忘录交给了新任作战计划处长杰罗少将,他只是提到这是他对挪威战斗中关于后勤地带如何防御空降兵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不管杰罗将军是怎么看,或者马歇尔参谋长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份报告,此刻罗伯特只想把一切都暂时放下,静静的等待法兰西战役的开始。这些天他会一直陪在朱丽亚的身边,和她一起面对祖国即将遭受侵略的日子,欧洲的黑暗还会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此刻,还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第2个年头。 

  离开处里,罗伯特看到天空又下起了雨,昏暗的天空中,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国会山上的万家灯火,对于所有人来说,夜,还很长。 

  ……… 

  今天完成3千3百字,看来本周5万的目标可以顺利达成了:)放票的包包我就放这里了,大家踊跃啊。 

  明天我会晚点更新的,偶保证过周末更新两章的,明天二更所以会时间长一点,顺便还要多打点字存起来,下周够5万字,我就可以参加新书榜了,大家也继续支持我啊,投票!投票!

  第十六章 两个人的祖国

  
  五月的第一个星期,罗伯特和朱丽亚没有听到一点好消息。英法部队一直在后退,刚刚在挪威战斗了3天的盟军就被迫离开了那里,从4月27日希特勒正式向挪威宣战开始,到4月30日盟军就结束了在挪威的冒险。他们没能阻止德军推进,而且令人无法理解地没能达到它的主要目标——将德国人从纳尔维克和特隆赫姆驱逐。那样至少他们可以依靠海上的优势,切断挪威南部到德国的海上航线,这样德国人就无法获得他们发动战争所必须的瑞典铁矿石了。 

  眼下这支准备得很糟糕的部队正在Namsos,受到斯图卡不断的俯冲轰炸,而且,既没有高射炮也没有大炮(装船的时候把它们落下了),正在冯&;#8226;法尔根霍斯特将军的部队面前不断撤退,而在纳尔维克和特隆赫姆的爱德华得&;#8226;迪特尔将军的第169山地师也已投入了战斗。英国的将军们面对着他那些可怕而坚强的阿尔卑斯连队,那些连队尽管人数被对方远远超过,但很容易就拖住那些试图驱逐他们的盟军部队并对其加以毁灭。 


1939从新奥尔良到柏林(40)
比大英帝国在战场上的失败更严重的是此时在国际外交所面临的一连串突如其来却也理所当然的困境,在最近的新闻里,罗伯特得知,罗斯福总统派往欧洲的副国务卿在罗马没有任何收获,意大利领袖拒绝了对其不要卷入战争的劝告,并声称德国人在欧洲不可战胜。而爱尔兰却紧急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他们要求保证自己的绝对中立,尽管他是英联邦的成员。更严重的是这最终影响到了王国本身。5月8号,张伯伦首相孤单的走出了他的办公室,英国人需要一个新的首相了。 

  罗伯特最近常常在夜晚静静的陪坐在朱丽亚的身边,搂着妻子陪她一起消化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为她的祖国担忧。这是一种很灰暗很阴沉的气氛,尽管他清楚的知道战争的发展以及胜利的未来,但他却同样深深的沉浸在妻子的这种感伤中,尤其是这天他在广播中听到了遥远的亚洲,日本军队开始从信阳出发,进攻湖北北部攻克枣阳时,他甚至完全不由自主的躲在了小客厅里痛哭流涕。在汉江的岸边就是他的家乡,而此刻他却只能在遥远的异国,仿佛一个陌生人般的只能从新闻中感受祖国。 罗伯特又一次想到了要返回祖国去,加入自己的军队去为自己的家乡战斗,但是流完泪他却只能把这些都放在心底,此生除了对祖国的爱他还必须要承受更多的责任。罗伯特明白自己要继续去战斗,他将在另一个战场上为了同样被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