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历史罪 >

第21章

历史罪-第21章

小说: 历史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有一个叫张富昌的男子,在围捕队伍中当了士兵,他一脚踢开太子的房门,新安令史李寿赶紧将上吊太子取下,太子已经断了气,眼里没有一丝光亮。曾经的父子情,曾经的希望,曾经的梦想,都化为灰烬。
  太子死后,汉武帝封赏了捉拿太子的人,封李寿为邗侯,封张富昌为题侯。
  太子刘据的“叛乱谋反”史称“戾太子之变”。他终究没有逃出厄运的掌心。至此,太子刘据和生母卫子夫皇后一系的势力也彻底消亡,汉武帝晚年的蛊惑连环案就此告一段落。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八月二十日,发生了地震。同年九月,平定太子之乱时擒住太子手下大将张光的商丘成被任命为御史,再查巫蛊案和太子刘据谋反一事,最终得以结案。
  结案陈词
  由巫蛊案引发的太子刘据谋反案,经过一年的调查,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九月,汉武帝才最终查明,江充所判的巫蛊案大多查无实据。这时,高寝郎田千秋上奏劝谏汉武帝。高寝郎这个官职是负责管理寝陵。于是田千秋对汉武帝说,高祖皇帝托梦,说儿子擅自调动父亲的军队,并不是想造反,只是为了自卫,罪责不过是鞭打,不至于承担过重的罪过。
  汉武帝听信了田千秋的劝谏,为太子*,专门修建了一座“思念宫”。在太子的死难之地湖县又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意在为太子招魂。
  看起来,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死充满了感伤和悔恨,但是刘据死后,汉武帝赐他谥号为“戾”。“戾”就是罪的意思。“戾太子”就是有罪的太子,这算是汉武帝给太子刘据的盖棺定论。从这个定论可以看出,在汉武帝的心里,太子始终还是有罪的,并不无辜。还有一种说法,说太子刘据之死是汉武帝处心积虑一手策划的,这说法也接近于扯淡。汉武帝晚年的症结在于他信奉巫术、猜疑心重,而又刚愎自用。因而,他的晚年一直在惊恐、荒唐中度过。汉武帝享年70岁,算是中国历史上寿命和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渴望长生不老,渴望成仙,无限的贪欲加无限的权力,导致无限祸乱。
  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可是之后不久,汉武帝因为一件小事,又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关进掖庭。掖庭就是宫中的监狱。之后,汉武帝在云阳宫赐死了钩弋夫人。说来也怪,钩弋夫人死的那天,发生了沙尘暴,风沙迷了人们的眼睛,仿佛追悼钩弋夫人。
  汉武帝驾崩后,八岁的刘弗陵登基。是为汉昭帝。大司马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殚、左将军上官桀三人为辅政大臣。
  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后,在首辅大臣霍光主持下,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是个不争气的孩子,荒淫无度,在位27天就被霍光废掉,改立前太子刘据的嫡长孙刘病已为帝。刘病已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折腾了18年之后,汉朝的天下又重新回到刘据一系的手中。18年,一个循环。
  

拓跋珪“弑母立子”—(北魏)(1)
晚年的北魏王朝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情绪失控,焦躁不安,喜怒无常,多疑暴虐。他甚至“嘿”药,迷上了一种叫做“寒食散”的药物,这种药物类似于后世的兴奋剂。拓跋珪服药之后,情绪异常激动,不吃不睡。这期间,他又疯狂地迷上占卜炼丹。等到丹药炼好,自己也不吃,先给死囚犯吃,用他们来做实验。很多死囚就提前“安乐死”了。即便如此,拓跋珪也没有放弃,他一如既往地求仙访道,寻觅长生丹药。
  很明显,他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病症,以至于他不相信任何人,觉得所有人都具备谋害他的企图,譬如说对方的一个表情的变化,一个动作,一个步伐的加快或减慢,拓跋珪都会狐疑,这个人是不是正在策划一起阴谋?
  更恐怖的是,有时候大臣在他面前,他忽然想起以前不愉快的事,当时就把人杀死,尸体就摆在天安殿的前面。
  为什么拓跋珪到晚年的时候,心理会变得如此不正常?
  这是精神压力的问题,拓跋珪这一生都在刀光剑影和钩心斗角中生活,他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危险。生长在这样一种环境,人很容易养成暴躁的性情。可以这么说,拓跋珪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这要从拓跋珪童年开始回顾,他的童年是相当尴尬的。
  北魏王朝的前身是代国。拓跋珪是代国末代国王什翼犍的孙子。实际上,代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国家,那时它还只是一个鲜卑族部落联盟,还未被列入十六国的范围之内。拓跋部、贺兰部、独孤部等是这个联盟里势力比较大的几个部族。由于世代通婚,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就来自贺兰部。就在拓跋珪出生几个月前,代国就发生了叛乱,拓跋珪的父亲拓跋珪和叛乱者格斗时受了重伤,不久就去世了。
  拓跋珪死了,其妻贺氏背后还有强大的贺兰部势力,为了继续笼络贺兰部,什翼犍把怀着身孕的儿媳收为自己的妻子。几个月后,贺氏生下了拓跋珪的遗腹子拓跋珪,后来又陆续与什翼犍生下了三个男孩,名字分别是拓跋仪、拓跋烈和拓跋觚。
  如此*的婚姻,鲜卑人并不在乎,但中原人士不能接受。拓跋珪是在贺氏改嫁给什翼犍之后出生的,所以当时其他国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什翼犍的儿子。于是拓跋珪就在这种尴尬境地里成长。
  公元376年10月,代国的军队被前秦打得大败。什翼犍、贺氏和拓跋珪等王族逃离家园。就在逃亡的路上,什翼犍的另一个儿子寔君发动叛乱,他杀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又打算向其他人动手。在这个危急时刻,贺氏在贺兰部臣属们的支持下决定先发制人,她把什翼犍抓了起来,以拓跋珪缚父请降的名义向前秦军投降,希望获得他们的保护。
  前秦军队平定了寔君的叛乱,将什翼犍等皇族送往长安。当时的君主苻坚对寔君杀害兄弟们的行为既鄙视又愤怒,当即判处他车裂的死刑。可是苻坚对于敌国贵族又十分优待,他认为什翼犍是个落后不开化的野蛮人,就让他去长安的太学里学习礼仪。苻坚的目的是要让什翼犍认同前秦的统治方式,等到那时,再让他回去统领代国,这样一来,他就能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劳。然而,什翼犍离开长安的那一天就去世了。
  对于拓跋珪,苻坚则把他和贺氏都流放到了蜀地。虽然当初是以拓跋珪缚父请降的名义投降,但当时的拓跋珪年仅6岁,一个6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把国王捆去投降,这一切的决定都出自于贺氏,不孝的罪名落到年幼的拓跋珪头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拓跋珪“弑母立子”—(北魏)(2)
代国灭亡后,在代国旧臣燕凤的建议下,苻坚将代国分成东西两部管理,西边归刘卫辰统领的匈奴铁弗部,东边归刘库仁统领的鲜卑独孤部,目的是让这两个部族相互制约,达到势力上的均衡。而什翼犍的孩子基本都被处死了,只剩下拓跋珪。燕凤这时又提出要培养拓跋珪,让他长大后回代北去做首领,苻坚同意了这个建议。
  于是,幼年的拓跋珪又从蜀地回到了长安。长安的富庶和文明,是拓跋珪人生的第一课。在流落异乡数年后,拓跋珪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这个转机来自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苻坚因为统一北方的道路一帆风顺,不听皇族和大臣们的劝告,执意要和东晋决战,统一整个中国。于是,他派兵南渡,之后才发现,东晋的国力和军队实力仍然存在。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被谢安指挥的东晋军队杀得大败。前线与后方一片*,贺氏与拓跋珪母子趁机随着寄居长安的前燕贵族慕容垂前往北方的中山,一起回到代北,来到独孤部。
  但是不久之后,独孤部发生内乱,刘显成了独孤部的首领。刘显是刘库仁的儿子,他想恢复当年部落联盟的规模,并成为新的盟主。但独孤部毕竟只是当年的联盟成员之一,昔日的君主什翼犍的后人还健在,15岁的拓跋珪显然比刘显更有资格成为联盟的新首领。于是,刘显预谋除掉拓跋珪,但拓跋珪的姑母又是刘显的弟媳,把刘显的行动泄露给了贺氏。当天夜里,贺氏将刘显灌得酩酊大醉,天亮时分,等刘显酒醒,拓跋兄弟已经逃到了贺兰部。
  此时,长安传来一个消息,苻坚已死,强大的前秦政权分崩离析,臣服于他们的势力和部族也趁机脱离统治,中国北方又陷入了混乱状态,这给拓跋珪带来人生的第二次转机。
  公元386年正月,鲜卑联盟重新建立,各个部落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牛川召开大会,推立拓跋珪为代王。
  不久,拓跋珪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建元登国,建都盛乐,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魏。
  而独孤部的刘显,并不甘心。他打算利用什翼犍的小儿子窟咄,去动摇拓跋珪的王位。
  窟咄带领独孤部武装侵入拓跋珪的领地,在新成立的联盟内部引起骚乱。一些不够忠诚的部落开始动摇并倒向窟咄一方,还有人打算捉拿拓跋珪去送给窟咄以表示忠诚。在贺氏的辅助下,拓跋珪避开独孤部军队的锋芒,率领忠实于自己的部众转移到贺兰部,同时向后燕请求支援。
  后燕是慕容垂建立的国家。窟咄依附的势力是西燕,那也正是后燕的死对头。亲属关系和利害关系加在一起,慕容垂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拓跋珪一方。在慕容垂的支持下,拓跋珪打败了窟咄的军队。窟咄失败以后,刘显的力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独孤部发生内乱,拓跋珪的魏军与慕容垂的燕军利用这个机会,联合打击独孤部,大获全胜,刘显逃往西燕,独孤部的人口和财产都被燕魏联军瓜分。
  两次战争之后,拓跋珪经济实力也增强不少。登国六年冬,西燕刘卫辰的儿子直力鞮率领将近十万军队攻进魏国南部,包围了拓跋珪。拓跋珪以兵车为营稳扎稳打,竟然反败为胜,直力鞮只身逃走。拓跋珪越战越勇,乘胜追击,从五原渡过黄河,杀掉了刘卫辰及其子弟宗党五千多人,尸体把整条河都染成了鲜红。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后燕消灭了西燕,北魏也清理好了周边环境,这两支北方最大的势力终于又要开始一场生死较量。

拓跋珪“弑母立子”—(北魏)(3)
公元395年5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担任主帅,带领重兵攻打拓跋珪,企图消灭魏国。但慕容宝缺乏军事才能,又轻率浮躁,骄傲轻敌。拓跋珪则避开慕容宝主力部队,开始转移作战,把人口畜群都迁到黄河以西,故意让慕容宝拿下了五原郡。慕容宝更加得意,率领大军一路赶到黄河岸边,意图造船过河。慕容宝不知道,他这时候已经中了圈套。拓跋珪在河边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又悄悄派出三路大军包抄到慕容宝军队的侧翼和后方,从中切断了通往中山的道路。
  公元395年9月,慕容宝大军造好了船只,正准备向对岸进发。河面上忽起飓风,几十只船被吹到对岸,船上的人被魏军轻易抓获。由于中山是通往后燕的道路,已被魏军阻断,中山的使者一来就被魏军抓获,拓跋珪借此制造谣言,说慕容垂病故,以扰乱慕容宝军的军心,慕容宝也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夺去,索性焚烧船只,撤军回去。此时,气候变得异常寒冷,河面都结了冰,拓跋珪指挥两万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