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尊荣 >

第34章

红楼之尊荣-第34章

小说: 红楼之尊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她却没想到,当黛玉之父林如海回京述职后,一切都变了,也在这时,她才隐隐察觉自己心头一直存在的心思是什么——嫉妒!
  只是黛玉回府即时,她与黛玉的关系也没有走向恶劣,那一点点嫉妒,也随着日子的推移而渐渐消散,她本以为她与黛玉的关系也就如此了,不远不近,正正好,谁想今日一趟林府之行,却打破了她的自欺欺人!
  别说惜春这样的公侯小姐一直都瞧不上她,她虽明白却不放在心上,不如她便是不如她,权当惜春等人是嫉妒了,可如今看到黛玉,她才真正明了,真正的公侯小姐,绝不是她一介皇商之后可以比拟的,她可不似旁人驽钝,一看到林如海和贾蓉对那两名男子的态度,她便清楚了那两名男子的身份——瞧人家父亲侄子交往的是谁,是堂堂皇子!!再想想她哥哥交往的是谁,是一群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戏子娈童!
  她越是两厢对照,越是不甘,越是不忿,越是难以压制心头的热毒!
  想到这里,她突然停了脚步,在莺儿疑惑的目光中,淡淡地道,“我们去姨妈那里!”
  宝钗这里突然转去了王夫人房中,那边湘云领着翠缕,蹦蹦跳跳的,心情极好地回了潇湘馆。
  湘云本是个英阔开朗之人,并不喜欢潇湘馆的精致秀气,倒是对探春和宝钗的住处甚是喜欢,然在王夫人的授意下,蘅芜苑已分给了宝钗,而贾母为了让她住得与宝玉近些,便只让她住了潇湘馆。
  宝玉如今在女色上虽然不减怜香惜玉之心,到底还是少了那些香艳旖旎之意,比方吃胭脂、摩挲丫鬟脖颈等行为,又有金钏儿之死在前,越发与女孩儿们远了,只对湘云这个儿时玩伴还是很好的,满府里也只有他们两人的关系亲近些,湘云因此得意,自然看不上满嘴“姑娘家规矩”、自己却常常独身待在宝玉内室的宝钗,纵然宝钗有意拉拢,湘云仍是看不上。
  今日在林府惜春下了宝钗的面子,湘云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十分幸灾乐祸的——叫你整日装贤惠,惜春妹妹可是有个二品大员的侄子撑腰的,也是你一个皇商之女惹得起的?
  湘云虽然单纯,却不笨,在叔父家后院也是见多了那些妻妾争斗,因此看了那册子,嘴上说不信,其实心里是信了,她生性豁达,倒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只是惜春的话刻薄却也近理,难免让人多想——她叔父堂堂史侯还有几个庶子女,宝玉还有两个庶弟妹,薛家一个都没有,可见那主母的手段了,宝钗被这样的母亲养大,谁会当她真正大度了,那番话果真是说得冠冕堂皇,却极其不负责任,若误导了在座的姐妹,日后过得不好,难道还能找她算账不成?
  这么想着,却把平日忌惮宝钗的心越发做了十分的厌恶,这厢进了潇湘馆,还没喘口气,便有丫鬟来请她去见王夫人,她刚刚在心里对宝钗起了嫌隙,对宝钗的姨妈王夫人自然没什么好感,只是想到宝玉,却也不能怠慢,便磨磨蹭蹭去了。
  她却没料到,这一去却是为自己解了一个天大的灾祸!
  湘云纵是讨厌宝钗,顶多在心中鄙视一番,却从未想过出手对她做什么,她从未想过,一个闺阁女子,平日里姐姐妹妹亲亲热热地叫着她,哪怕她知道是假的呢,心中未尝没有半分触动,可就是这么个人,刚在林府还与她们说说笑笑,转眼就能想到这么恶毒的主意,要把她往死里算计!!
  耳中一声声地传来那两个表面上无比慈悲和善的人的你一言我一语,心头便如冰天雪地似的。
  “你这孩子,真真是可人疼的,知道孝顺长辈,宝玉那么多姐妹,可也只有你记得日日来陪我说几句话,好孩子,你这般贴心,可教姨妈怎么舍得离了你!”
  “姨妈这么说却是见外了,姨妈待我之情,堪比母女,可教我无以回报!日日伴在姨妈身边,劳姨妈指教,却是我的福气。再说,那旁的姐妹,到底不是亲的,姨妈也不必烦恼,宝玉兄弟如今越发出息了,将来自会孝顺姨妈,姨妈享不尽的福还在后头呢!”
  “你这孩子,就会宽慰人,什么享不尽的福啊,如今就生生把我愁死了,虽说宝玉出息了,可眼看他年纪渐长,没有人为他把持后院如何是好?偏老太太看上那个,过于活泼了,自幼没有父母教养,规矩上果然差了,哪户人家的主母能是那样性子,没得害了我宝玉,想起来真是愁人!”
  “姨妈一片慈母之心,宝玉兄弟自能体会,我冷眼瞧着,宝玉兄弟也不过是拿她当妹妹罢了,并无他意,若姨妈不放心,不若像个法子,让她嫁不了宝玉便罢了,她叔父虽是侯爷,可若是她自己不争气,她叔父也不好为她争辩的,老太太那里,自不会为了外人,伤了祖孙之情。”
  “唉,真真是个好丫头,能为长辈分忧,她也不是娇滴滴的孤女,便是出了事,想来伤心一阵子也罢了,断不会寻死觅活,到时补偿她一些银钱首饰也罢了,只是这法子,却不知该如何呢。”
  “姨妈却是多虑了,如今贾府也不是只有宝玉兄弟到了适婚之龄,我们今日去林府,出门时却看到了东府的蓉哥儿,如今出落得越发出息了,听说那边的太太也在为他张罗,虽说辈分上不大般配,蓉哥儿又是续娶,可一来,从老太太那里论,辈分上是差了一辈,可到底没什么血缘远近,这事儿在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是常见,没看那皇家的叔侄也能同娶一家姐妹么?二来以蓉哥儿如今的身份,年纪轻轻便是二品大员,将来位列一品也是指日可待的,配个公候千金也差不离,且蓉哥儿命硬了些,一般人只怕弹压不住,只配她克父克母的命格,正正合适。”
  “这般一说,倒是让我想通了,这可不正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好姻缘,蓉哥儿是个有出息了,配她也不委屈了,只却不知如何和老太太开口……”
  “姨妈可是关心则乱了,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对眼呢,哪里让宝玉兄弟邀蓉哥儿进来,两厢儿一瞧,若有意了,再跟老太太提也不迟!”
  “这倒是,要他们自己喜欢才是真的,要他们自己喜欢……”
  湘云偷听到这里,两眼冒火,浑身乱战,心突突乱跳,若不是翠缕拉着,便要瘫倒在地了!
  她只恨不得一脚踹了那房门闯进去大骂两人,又想把两人揪出来,祈祷老天劈两道雷下来治治恶人,可到底是个姑娘家,又是寄住在人家的,她便是有万般委屈,也做不到不顾形象地撒泼!
  便是婶子给她委屈受,也不像如今这般可怕,思前想后,竟不知如何是好,两行热泪便滚了下来,捂着脸,不顾心惊胆战地立在一边的翠缕,转身疾走,翠缕不敢大声呼喊,匆匆跟了上去,她也听得明白,心中又气又恨,不知如何安慰主子,也忍不住学她主子抹起了眼泪!
  湘云本不是黛玉那般忍气吞声的人,她待要去找贾母为她做主,可一来并无证据,二来住在人家,怎好生事?她一个小姑娘,虽则比旁人聪明了些,乍遇到这般阴私之事,难免手足无措,又想到这两人口中所谓的“法子”,不禁心中连打寒战,心头一团乱麻!
  她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哭得可怜,主仆俩这般往潇湘馆去,正被满腹心事的迎春撞了个满怀。
  




48

48、第四十七章 浑水 。。。 
 
 
  迎春因湘云的泪水吃了一惊,她本不是热心之人,然见到这般情状,也不免开口询问,湘云又不是心中存得住话的人,两人回到潇湘馆,湘云便哭哭啼啼把听到的对话学了一遍,迎春只听得心惊肉跳,不敢置信,却也知湘云绝不是撒谎之人,她又没有主意没有话语开解,只陪着湘云哭了一场,两个小姑娘都是满腹凄凉,坐立难安。
  湘云到底想得开,哭了半晌,终究擦了擦泪珠,恨声赌气道,“我也不管这许多了,明日就秉了老祖宗回家去,这里又不是姓史的,我一个客人,竟好意思这么算计我,说出来的话,那是当家奶奶和大家闺秀能说出口的么?我父母双亡便是命硬,她们死了儿子死了父亲还是贤惠的?翠缕,你现在就收拾,我们明儿就回去,这里是一天也待不得了!!”
  迎春见她急火火的,忙劝道,“你且别急,老太太疼你,难道还能让你受了委屈?况这过了年,好容易接你来住,这才几天,老太太怎么舍得你回去?这并不是你的错,可若急忙回去了,让你叔父婶子心里可怎么想你?依我的,你回还是回老太太一声,平日里便不出门子罢了,听到她们请蓉哥儿来,你便缩在屋里不出来,装病也好,有事儿也罢,她们还能特特地拉你见外男?”
  湘云思来想去,明白迎春说的是正理,不由得又要落泪,“往常人都说二姐姐最是寡言老实,如今我才知二姐姐是真心为我的,那口蜜腹剑的给二姐姐提鞋也不配,她专讨好了这一府人,同样是客,竟做得比主人还大方,如今又胡乱挑唆……”
  迎春叹了口气,她是不爱管事,可这番话听在她耳里,也不由得感同身受,再想那两人平日为人,不由得暗自心寒,连湘云都要算计,她一个有父母形同没父母的庶女,以后又怎么办?
  却说两姐妹提着心等了又等,却不曾见贾蓉来过这边,两人便疑惑起来,湘云只怕自己听错了,迎春却从未放下过一天心,她到底是明白荣国府私下龌龊的。
  至元宵十五,这天一过,年也算过了,因而格外热闹,宁国府一系本就心中不满,贾敬自是托词,连城里都没回来,自在郊外道观里过得逍遥,贾珍托病也未露面,自领着房里有名分的姬妾们唱曲喝酒,贾蓉便代表宁国府男丁来了这里,尤氏也作为女眷过来作陪,只淡淡的,便如寻常做客一般,却不似往年热情。
  凤姐因尤氏当初那推心置腹一席话,也有所悟,虽仍旧放不下府中大权,却也知保养身子了,只她一向体虚,月事数月未来也是常事,并未放在心上,十五当天,刚坐上席,问到那酒菜味道,当场便干呕起来,阖府俱惊。
  贾母忙忙派去请太医,因大过年的,着人带着厚礼,太医自是不敢怠慢,也就来了,一诊之下,果是喜脉,把个贾母笑得合不拢嘴,贾琏结婚这些年,不过得了一个大姐儿,如今凤姐又有了喜讯,当下喜得晕乎乎的,被外门里兄弟侄子逮着灌了好一通酒,凤姐多年期盼,突然有了准信,自是心花怒放,整个人容光焕发,越发光彩夺目。
  因这一喜事,这一天更添了热闹喜庆,那台上的戏酒便换了那儿孙满堂的,喜气洋洋,那些有头有面的丫鬟婆子俱上前来给凤姐贺喜,贾母唯恐凤姐累了,忙让人扶她去一边歇着,后续的事,若照往年的规矩,自是王夫人接手,尤氏帮衬着,偏偏尤氏只是围着凤姐道喜,一句不提帮忙,凤姐感念尤氏提点,也不去点破,王夫人亦有管家之才,却不及凤姐爽利,后面安排便多有疏漏,不得不离席去安排。
  众女眷听着评书,相互逗趣说笑,老爷少爷们在外头一起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盈耳,趣味别有不同,因此两方都没注意不见了一些人!
  忽听后面“稀里哗啦”一阵响动,正间隔在评书停顿的时候,远远隔着距离,也隐隐传到前方女眷耳中,贾母耳朵却还利索,模模糊糊听到了一些,皱着眉头问身边的鸳鸯,“这却又是怎么了,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