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

第44章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44章

小说: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当然情愿来山阳,都想着你呗!只是环夫人和李夫人都不想让她们来,舍不得哪。”
  “那卞夫人就舍得下你吗?”
  “我娘明理,懂得我的心。”
  “你舍得老人家吗?”
  “俗话说,金凤凰,尾巴长,跟着男人忘了娘。为了找到你,我谁也顾不得了。”
  刘协亲着她,抚摸着她。谁知过了一会儿曹节竟然在刘协的怀中睡着了。直到赵兴把马拉轿车赶到山下,又上来找到身边,刘协才把她叫醒。
  赵兴:“皇后娘娘,快下山吧,夜里有寒气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修城伏虎(1)
访僧
  清早,山阳公夫人曹节刚起来,王业的夫人刘琰就到府上来向她问安。见到曹节,刘琰行跪拜之礼道:“小女子刘琰特来向皇后请安,皇后万福!”
  曹节急忙扶起她:“王夫人快快平身,以后可再不要称我皇后,我是山阳公夫人,你是山阳国相的夫人,咱两个是平等的,你也不必来向我请安,咱两个人是同路到山阳来的,也算有缘分,你比我小一岁,以后就让我喊你妹妹吧。”
  刘琰:“我是一个独生女,能有你这么一个姐姐,那我真是高攀了,我作为妹妹,不是也得经常来给姐姐问安嘛!”
  曹节:“妹妹也是初来乍到,昨夜睡觉可好吗?”
  刘琰:“哎哟,别提了,一夜没睡安稳。”
  曹节:“我在路上来时就看出来了,王业和你感情很好,你给姐姐说句实话吧,是不是昨天夜里太亲热了。”
  刘琰:“可不是嘛,他夜里把我折腾得可不轻哩,临起床还又叫我陪了他一次。”
  曹节:“这是好事,妹妹若怀孕生孩子,姐姐我给你接生。”
  刘琰:“不瞒姐姐说,我心里就想要个孩子。”
  曹节:“我给你说个办法,你身上来后那十天半月时间,可要抓紧哟。”
  刘琰:“姐姐懂得这么多,为何你不快速要个孩子呢?”
  曹节:“我们有刘康一个孙子就行了。”
  这时,刘康正好睡起来了,他向曹节道:“二奶奶,你领我上山玩吧?”
  曹节:“可以呀。”
  刘琰:“姐姐,我就告辞了。”
  曹节:“妹妹,咱一块儿去吧,昨夜登山赏月,那儿本来可以俯瞰全城,但是夜不观景,看不清,正好白天咱们再去观赏一下吧。”
  刘琰:“好吧。”
  她们领着刘康到了太行门,守卫的兵士道:“辰时未过,不能开门,你们再等一等吧。”
  刘康:“太阳升起老高了,怎么城门还不开?”
  刘琰:“孩子想出去玩儿,你们早开一会儿门有什么关系?”
  守卫:“我说不行,就不行。时辰不到,我们谁也不敢开门。”
  一个猎人:“就这一座北门,又迟迟不开,太不方便了。”
  一个药农:“这规矩真该破一破了。”
  一个樵夫向她们道:“谁说也没有用,我领你们从西门出去吧。”
  曹节:“好吧。”
  刘琰:“这山阳城一共有几座城门,西门远不远?”
  老樵夫:“这山阳城的北门楼,正对着太行山,所以叫太行门;东边有两座城门,偏北的叫东阳门,偏南的叫通汴门,因为出城上大道可通汴梁城。南边城墙上的南门城楼四层,登到楼上可望到黄河,所以叫做黄河门。城西边也有两座门,偏北的叫西明门,偏南的叫望洛门,也叫望京门。可以西望洛阳。我们现在就绕到西明门上山去,不远。”
  刘康感到很奇怪,他就问道:“老爷爷,那为什么西门能开,北门不能开呢?”
  老樵夫:“这是多年来传下来的规矩,太行门前晌不过辰时不能开,后晌一到酉时就关闭。”
  刘琰:“为什么太行门关得那样早,开得这么迟?”
  老樵夫:“这里面有个传说,你们不像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
  曹节:“那就请老人家给我们讲一讲吧。”
  老樵夫:“传说这座山阳城,最早为战国时的魏文侯所建。他筑城的目的是为了北防燕、赵,西抗强秦,所以,从此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奇怪的事情是:国君派来的邑令和长官都干不长久,非死即病。后有个特别聪明的邑令,很会动脑筋,他被派到这里,上任之前,先派心腹之人来这里作了调查,并带来了一个风水先生。结果发现,太行山上有一座虎头峰,好像一只石虎,虎口正对着山阳城,山阳的谐音,是‘山羊’,山羊处在虎口之下,怎能不被吃掉呢?所以几任邑令都难干下去。这个邑令就按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城门下埋了一块大石头,叫垫牙石,老虎咬了这块石头,就折断了牙齿,所以山羊得以保全。这个到山阳任职的邑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山阳干了较长的时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修城伏虎(2)
刘康:“以后石虎又伤人没有?”
  老樵夫:“后来这里又来了一位邑令,以为埋了垫牙石,坐轿出入不便,就派人把垫牙石挖出来扔掉了,结果这个邑令又患了一场重病,险些丧命,很快离开了这里。接着又来了一个邑令,下令干脆把北门关死不开,后来遭到百姓反对,才规定下一条严格的开门关门制度,延续至今。”
  刘康:“现在还怕石虎吗?”
  老樵夫:“信不信,这是大人们的事情,你是小孩子,不用担心石虎把你吃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节和刘琰却不约而同都为自己的丈夫担起心来,都怕自己的丈夫受到石虎的意外伤害。
  曹节:“刘琰妹妹,你相信这个传说吗?”
  刘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不信吧,万一真正应验了,就会吃亏的。山阳公一来山阳,不是就大病一场嘛!”
  曹节:“那咱去藏梅寺请教一下智行禅师,他是一位高僧,看有何好的解决办法吧。”
  刘琰:“你认识大师?”
  曹节:“一说不就认识了。”
  曹节和刘琰去拜会智行禅师。大师看她们风度不凡,就向她们道:“二位女施主到来,使寒寺蓬荜生辉。敢问二位女施主为何事而来,贫僧自当效力。”
  曹节:“请问大师,这山上的石虎真能在夜里进山阳城伤害人吗?”
  智行大师:“叫贫僧说来,那是不会的。”
  刘琰:“那么为什么太行门还不敢正常开门呢?”
  智行大师:“请二位施主,只问与自身有关的事情吧。”
  二人齐道:“这事与我们有关,与我们的亲人有关。”
  智行大师:“我冒昧地猜一猜吧,你们莫非是山阳公夫人和山阳国相夫人吧?”
  二人:“是的,大师真有眼力。”
  智行大师:“我有个建议,请你们回去各自向自己的丈夫讲一讲,就是在太行门两边,各再开两道城门,分别命名为元、亨、利、贞门,百姓出入自由,客商来往方便,城门都有兵士把守,即使真有虎豹侵扰,也必然会被擒拿。”
  刘琰:“这样石虎就不会伤人吗?”
  智行大师:“人们四出擒虎,只怕石虎躲还来不及呢。”
  曹节:“山阳公也正有增开城门、方便百姓之意,正合大师之言,我们回去说说。”
  智行大师:“谢谢两位施主,欢迎常来。”
  曹节:“还有一事求教,只是不好启齿。”
  大师:“施主请讲。”
  曹节:“如果夫妻在一块儿时,男的很快就软下来,这该怎么办?”
  智行大师:“贫僧知道施主之意了,可以让丈夫服食枸杞子炖怀山药,就会好起来。当然,还得保持心情愉快和坚持锻炼身体。”
  曹节:“谢谢。”
  刘康在一边:“山药好吃,我也爱吃。”
  曹节:“好,回去买了山药,也让你吃。”
  曹节回府向山阳公刘协讲述老樵夫所说的故事,还有智行大师的建议。刘协道:“我同意增开城门,但一下子修筑四座城门,或许是八座城门,资金从何而来呢?”
  曹节:“大师说了四座,就不能少开;如有可能,南边也可再开四座。我要拿出私房钱,卖掉金银珠宝,所有贵重物品,都要换成钱,来修城门。”
  刘协:“我在许都把皇子四宫,命名为乾元宫、咸亨宫、吉利宫、万贞宫,现在还以元、亨、利、贞,命名四门,这好吗?”
  曹节:“城门修好,由你命名。”
  刘协让赵兴去把王业和李固请来商议。王业委派主簿章文负责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李固委派从事郎官王耐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刘协非常高兴,他提出来,希望在年底完成修门的主要工程。
  捐资
  山阳公夫人曹节捐出私房钱,增开城门。动工之后,此事轰动了整个山阳城。
  城中许多商家联合上书刘协和王业、李固,表示愿意捐资增开城门,修复残破城墙。百姓们也都纷纷自发参加修城劳动。
  

修城伏虎(3)
曹节向刘协道:“主公,我有个想法,可否把山阳城包成一个砖城?”
  刘协:“夫人,你气魄好大哟。”
  曹节:“我总觉得包成砖城好。你想,山阳土城,已有几百年历史,有的地方已经残破,若遇到大的山洪暴发,会被冲塌,修好砖城,便无此忧。再者,山阳地处邺城、长安、洛阳、许昌、谯城五都之间,客商来往不断,修好砖城更便招商,还有城中商家住户愿意捐资,都是想有个平安的居住环境,修好砖城,迎合民心。”
  刘协:“这样一来,就会把你的所有积蓄花光,我于心不忍,再者,你哥哥若是怀疑我另有图谋,那就更麻烦了。”
  曹节:“你考虑那么多干啥呢?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快乐。”
  刘协:“那咱还得再去和王业商量。”
  他们到了山阳国相府里,见了王业,说了修城之事,王业道:“开门修城,那还得修路,资金不够时,该怎么办?”
  刘协:“若是资金不够,就以我的名义借债吧,以后用我的万户田税俸禄来偿还,直到还完为止。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王业又派主簿章文到督军府去请李固,共商修城之事。李固提出意见:“在下以为,尽管我们是自筹资金,也得向朝廷报告。
  山阳公刘协点头表示赞同。
  王业:“那就有劳将军回京向朝廷禀报吧。顺便还可以把你的夫人接来山阳。”
  不久,修城的大工程,就开始施工。由章文任总指挥。
  章文是个十分认真细心之人,把太行山上所采条石,垒墙基时都要求在一角刻上主管匠人的姓名,各地窑场所烧的汉砖,都要预先在装窑之前刻上窑名,以便确保不出豆腐渣工程。
  章文设计新增四个城门,都建筑为四层门楼,门头匾额,由山阳公刘协用汉隶书丹刻在青石上。从西到东为:元和门、亨通门、利民门、贞安门。每个门匾上方,还各镶有一块造像石。元和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位大将,在马上拉弓搭箭,准备射击;亨通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各握一柄钢戟,赤膊奔驰向前;利民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挥动青龙偃月刀,待机斩杀;贞安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手执蛇矛,双目圆睁,口中好似喊出有震天之声。
  刘协问章文:“造像石上所刻四位大将都是谁?”
  章文:“不具姓名,没有确指,留给游人们去猜测吧。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