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

第26章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26章

小说: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1狈蕉园读桨倮锎Γ幸蛔凶鑫诹值拇笊帧V荑で鬃栽谒妗侗呦晗腹鄄欤缓笮赜谐芍竦卦诖瞬枷绿炻薜赝坏炔芫牡嚼础
  正在这关键时刻,曹操的决策出现了平生以来少有的几个失误:一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杀掉了深谙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二是把战舰用铁链连接,组成连环船;三是相信黄盖诈降,使周瑜火攻之计得成。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二十二夜间到十一月二十三拂晓时刻,曹军的战船受到了周瑜的火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曹操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只带少数人马败走华容道,若不是关羽仗义,放他一条生路,他也就没命了。他回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整修关羽的旧宅院和他夜读《春秋》的阁楼。他这样做,一是为了表示对关羽仗义放行的感激;二是表示必将再次征讨孙权和刘备,若再得关羽来降,还请他住在故宅。他让把关羽的汉寿亭侯金印还放在原来的地方,派人专门进行护卫,如同关羽还住在里边一样。
  曹操心情不好,偏头痛病又犯了。献帝刘协让华佗去给曹操诊治。华佗扎了几针,立即见效,曹操的偏头痛止住了,他向华佗道:“都说你是神医,你用针灸之法也见效,可是不能去根,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华佗:“别的办法也有,只是要担风险。需先使用麻沸散麻醉,然后用利刃劈开脑壳,取出风涎,再施药缝好头部,方可治愈。”
  曹操:“你是不是与皇上合谋害孤!”
  华佗:“丞相莫要多疑,皇上正是嘱咐我要认真给你治病的。”
  曹操:“休得狡辩!有劈开脑袋治病的吗?”
  华佗:“有的,我曾为人破肚扒肠,劈头开颅,治好头痛疾病。丞相若不愿治,也就算了吧!”
  曹操喝道:“我不会上当受骗,死在你的手里。来人,把华佗押到曹洪处审问!”
  曹洪派人对华佗严刑拷打,一无所获。华佗因受刑过重,夜里竟死在狱中。曹操得到报告,心中很是后悔,命人把华佗安葬在颍阴城北十五里处的大河边上。
  一代神医,就这样长眠在许都的大地上。
  卞夫人对于华佗的不幸去世,心里也感到很难过,他刚刚救了自己女儿曹节的性命,好人怎能这样不得好报呢?可是她也只能在内心埋怨丈夫,而无法向曹操说明详情。
  

曹进三女(1)
惊世
  黎明时分,天色未亮,相府的院子里静悄悄,屋里还是模糊的。曹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已是睡不着觉了。他向躺在身边的卞夫人道:“赤壁之战的失败,给了我一个沉痛的教训,可是我不会一蹶不振,偃旗息鼓;相反,我要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我准备回老家谯县制造轻舟,训练水军,再征孙权、刘备。”
  卞夫人:“再好的骏马,也得歇歇鞍,你的身体能行吗?”
  曹操:“没事,我今年才五十五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昨晚你不是都体会到了,说我宝刀不老嘛!”
  卞夫人:“你要回谯县,我给你安排一下,把尹夫人和她的儿子何晏留在许都相府,你带杜夫人及曹林、曹菊去谯;我与环夫人、李夫人,带着曹宪、曹节、曹华等人都回邺城。这样,你无论去到哪里,都有人照顾。”
  曹操:“就听你的安排吧。”
  卞夫人在刘夫人、丁夫人去世后,就成了曹操的正妻。再说她还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个儿子,还有曹节一个女儿,刘夫人为曹操生的长子曹昂在宛城战死之后,次子曹丕就成了老大,是曹操的得力助手。因此卞夫人的话,曹操也是很听的。另外,卞夫人为什么要把尹夫人和何晏留下呢?还是因为她根据情况分析,那天夜里强暴曹节的人就是何晏。她因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心情不好,这事就没有敢再给曹操说明,免得增加他的烦恼。
  以后较长一段时期,曹操在谯县训练水军,也在邺城玄武池大练水兵。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西北隅建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铜雀台,离地面二十七丈高。台上殿阁鳞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周围廊亭斗角,石栏玉柱,巧夺天工。铜雀台殿顶置有铜雀一座,高一丈五尺,远远望去,舒翼若飞,铜雀台由此得名。曹操住在里面,不仅代替天子拟发诏书,凭雄才以注释《孙子》;而且还广交社会贤达,运筹帷幄,以谋统一中国之大业,泛会建安文士,著诗论赋,提倡文学,意图不朽之盛事。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去汉中打败张鲁。九月,曹操又亲自带兵西出潼关,渡过渭水击败马超、韩遂,马超逃往西凉,关中平定。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春天,曹操回到邺城。为了嘉奖他的功劳,汉献帝刘协特别下诏书,准予曹操如同西汉开国名相萧何那样,朝拜时唱礼者不直呼他的姓名,入朝时不用小步快走,还可以不脱鞋子,佩戴宝剑上殿。而曹操这时也把邺城周围较近的十四个县,划归魏郡管辖,亲信董昭等人上书献帝,要求给曹操晋爵为魏国公。献帝刘协感到十分为难,就召见尚书令荀彧,征求他的意见。尚书令荀彧道:“丞相地位再高,仍是皇帝臣僚,但魏国公则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在名义上也脱离了皇帝的直辖,这样不妥。”
  献帝问:“这该如何是好呢?”
  尚书令荀彧:“我给曹公写一封信,打消他这个念头。”
  于是,荀彧写信劝曹操:“曹公,你原来兴义兵奉戴天子,为的是匡正朝廷,安定统一国家,如今上下一心,取得建安初治的好形势,更应秉忠贞之诚,退守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求封魏公。”
  曹操看了很不高兴,但面对尚书令荀彧的反对,他也不敢一意孤行。不久,曹操南征孙权,特别以正式行文邀请荀彧到谯县劳军,并借口留住他,不让其再返回许都。曹操还免去了荀彧尚书令职务,让他的侄儿荀攸代替他为尚书令,让荀彧改任光禄大夫,并参丞相军事。曹操向濡须口出发,荀彧借口足部宿疾复发,留于寿春。曹操派特使赠给他一盒食品,荀彧打开后,发现盒子里只装了一个铁饭碗,空的,没有食品。曹操本来是想向他发出一个警告,而他推想曹操不再采纳他的意见,无法再与相谋,就饮药自尽。曹操在前线听到他的死讯,颇为后悔。
  献帝刘协在许都听到噩耗,痛哭流涕,向伏后道:“一颗巨星陨落了,新的灾难也会降临到朕的头上来。”
  

曹进三女(2)
伏后:“听说荀攸也是贤达之人,他来任尚书令,你很好对待他就是了。”
  献帝:“尚书令也由曹操来委派,朕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主,岂有此理!”
  伏后:“人心难测,不可不防。有事也只好多听听荀攸的主意。”
  荀攸到了许都,献帝赐宴,热情接待了他。献帝称赞荀攸:“颍川荀氏家族,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英才辈出。曹公对你叔侄二人,也多有褒扬,爱卿接任尊叔之职任尚书令,实乃朕之大幸。”
  荀攸:“丞相之言,吾不能不从。我叔在世,丞相曾对他说过:‘你真是我的张良呀!’一事相违,竟然搭进了性命,我又能比我叔父何如呢?我叔父是曹公五大谋士之首呀!”
  献帝:“你们荀氏祖坟八龙冢,在颍川人所共仰。应把你叔父荀彧灵柩安葬在八龙冢坟地才是正理。这事应该由你来办理。”
  荀攸:“臣遵旨。”
  献帝:“曹操要晋爵魏国公,这事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荀攸:“臣若完全站在曹公对立面来说话,下场恐怕也只能和我叔父一样了,这样对皇上也是有害无益的。我建议皇上封曹公的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作为丞相的副手,曹公早就打算这样做的,谁也阻止不了。皇上可再封他的儿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曹林为谯侯,这样,可以缓和一下矛盾。”
  献帝:“曹公和你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荀攸:“他也只是暗示罢了。”
  献帝:“这事朕可下诏,满足他的要求。”
  献帝回到后宫,把与荀攸所谈之事,向伏后一一述说了一遍,伏后道:“曹操的儿子们都加官晋爵了,而你自己的四个皇子呢,还不该封王吗?他们都十五六岁啦!”
  献帝:“我也正有此意。朕即下诏封刘熙为济阳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海王,并册立刘熙为太子。”
  伏后:“这就对了,我还要着手选太子妃呢。”
  献帝:“你不说我倒忘记了,有一次议郎高勋亲自向我说过,愿意把他的女儿高桂,许配给刘熙呢。”
  伏后:“回头让我见一见,如果高桂让我满意,咱就准备给太子成婚。”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春正月,曹公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在长江西岸的营地,俘虏孙权的都督公孙阳,然后回军,四月又直接回到邺城。御史大夫郗虑向献帝刘协道:“曹公又立了新功,皇上还得有所表示啊。”
  献帝:“如何表示?”
  郗虑:“他的儿子们都已经封侯了,皇上若不封曹公为魏公,恐怕咱们君臣在这里日子都不会好过的。”
  献帝:“嗨!只要能统一国家,就封他魏公吧。”
  这年五月,汉献帝刘协派御史大夫郗虑,持着皇帝的符节到邺城,册封曹操为魏公。曹操接旨后,立即开始建魏国的社稷宗庙,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的官职。
  御史大夫郗虑要回许都,去向魏国公曹操辞行,曹操突然提出:“郗公回许都,请为孤办一件事,曹某决定:把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一起送进宫中,给皇上当夫人。今请你为媒,禀告皇上,让皇上派人来聘娶。”郗虑听后,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天才道:“曹公是戏言吧?”
  曹操:“儿女终身大事,怎能儿戏?”
  郗虑:“魏公这样又是为何呢?不怕别人议论长短吗?”
  曹操:“我上为皇上,下为黎民,替自己的女儿择婿,怕谁议论?”
  郗虑回到许都,向献帝刘协奏明此事,献帝道:“这件事朕不能答应,朕怎么会能一下子纳娶曹公三位女儿呢?再说那曹华年龄也还太小。”
  郗虑:“曹公办事,惊世骇俗,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臣想他把三个女儿送进宫中,总不会有加害皇上之意吧?如果皇上坚决拒绝,让曹公美意落空,下边要发生什么事情,可就不好说啦!请皇上三思。”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曹进三女(3)
献帝让御史大夫郗虑暂回休息,又让赵兴传来尚书令荀攸,向他说明事情原委后,问道:“荀爱卿,曹公有此惊人之举,你说是善意,还是恶意呢?”
  “善意。”
  “善意何在?”
  “足见曹公对陛下心存厚爱,寄予厚望。”
  “朕有什么地方值得曹公厚爱呢?”
  “以微臣看来,有三点:一是有建立平安国家之志;二是有选择依靠曹公之明;三是有忧民、爱人、羞恶之心。”
  “曹公对朕又有何厚望呢?”
  荀攸接着说:“以微臣看来,也有三点:一是希望与曹公坚持合作,完成国家统一大业;二是希望日后遇曹丕争权,自家人勿要互相残杀;三是希望与曹氏三女白头偕老,有个好的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