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女帝娉兰 >

第11章

女帝娉兰-第11章

小说: 女帝娉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儿想了想:“只有些谷子小米。”
  那也只能熬粥了,我吩咐道:“你去煮碗粥来,再切几片咸菜。”说着却觉得于礼不合,便叫住她:“算了,还是我自己煮吧,你去外面告诉当值的宫女,别让她们过来。”
  定儿道是,退下了。
  到了厨房,才发现内里只有一袋小米。又想他身为皇上,平日里自是山珍海味,天下吃绝,便也只轻轻淡淡煮了碗粥,又切了几片咸菜,点了醋提味,就端了回去。
  进门时他仍是半阖着眼靠在椅子上,似是睡了,呼吸沉稳均匀,胸口起起伏伏。
  我将托盘放在了桌上,轻轻唤他:“皇上。”
  他并未动,似已睡熟。
  我解下了先前他披在我身上的披肩,轻轻给他盖上,又想起夜风寒凉,便要去关门,可刚一转身,手就被他抓住了。
  “刚刚睡着了。”他淡淡笑着,瞧见了桌上的粥盏,便问:“煮的什么?”
  “厨房缺了材料,只一碗清粥。”
  我还未答完,他已拿起汤匙含了一口下去,眼睑略沉,细细的品着,像是想从那粥里尝出什么别的滋味一般。
  “你心里有事?”过了许久,他放下了碗,抬头问我。
  我略微一愣,他已将粥碗推到了我身前,依旧淡淡的笑道:“你尝尝看。”
  我依言尝了一口,立时怔住,急提了口气跪了下去:“臣妾疏忽了。”那粥中的米粒,还是夹生的。
  “臣妾再去煮。”我端了碗,想重新来过,却被他按住了。
  “不必了。”他的笑容温润如初,只从我的手中端过了粥碗,道:“我饿坏了。”
  一碗清粥,半碟咸菜,他却吃的宛如人间美味,我心中隐隐不忍,生生的又多出了几分心疼。
  只怪那粥,竟是夹生的。
  待雕花瓷碗现了底,他才将汤匙放下。
  我知道他吃的不好,也不敢多言,连递了帕子给他净手。
  此时宫中打了更鼓,以至三更。
  外面的露气,渐渐重了起来。
  “你为何要躲着我?”被他拉着到了床边,他的十指修长细致,比希琰多了几分柔软。
  我垂着头,只道:“臣妾不敢。”
  他握着我的手略微用了力气,之后又松开,道:“你知道,我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对你。”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只觉得心乱到了极处,怕是一开口,就是一个错误。
  他的手松开了,然后顺着我的手臂,慢慢移上了肩膀,又从肩膀,缓缓的移到了下巴。
  我只觉得灯火一暗,他便已倾身细细的吻了上来。
  他的唇是万分温柔的,而我却觉得又万把刀重重的割在了心上。
  就听他在我耳边呢喃道:“我只想要你是我的妻子,而并不是皇上的妃嫔。”然后便是一个恍惚,自己已被他压在了床上。
  枕榻间只染满了龙檀香气,辗转间他像是渴望着什么,一双细致的手在我从我脖颈间缓缓而下,接着我便觉浑身一凉,衣服已被他全部挑了开来。
  外面的寒冷冻得我瑟瑟发抖,双手只能无力的抓着床单,他的吻从我的唇间移开,蜿蜒而下,渐渐落在了脖颈,胸口,动作是那般的轻柔爱怜,逼得我泪水几要涌了出来。
  他是我堂而皇之的丈夫,我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而且,也早已过了洞房花烛。
  但天意弄人。
  我以为他是他,可他又不是他……
  这让我心里又怎能放的下……
  感到他的手已抚上了腿侧,即将往内里移去,便不由得惊呼了出来:“子煌!”
  他果然停住了动作,我睁开眼,就瞧见了他黑耀石般的眸子里转闪过千般颜色,有不解,有迷茫,有失落,还有神伤。
  我咬着下唇,心中本是有千万话想说,却又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喉咙动了动,也只道出了个“我……”
  他不说话,帐外的烛火落了他一脸斑驳。过了许久,他才从我身上起来,一件一件,拾起了我的衣服,从亵衣,到中衣,细细帮我穿好,系紧了带子,才又躺回了床上。
  “朕乏了,你安歇吧。”
  夜半凉。
  外面的门并未关,股股的夜风吹了进来,挑的锦帐起起伏伏。
  我些微感到有些冷,却又不敢动,只半侧着身睡在床榻边沿。
  知道他还没睡,只是背对着我不说话,我想我怕是已伤了他。
  又躺了半刻,手臂寒凉难耐,便忍不住抚着搓了搓。刚动了两动,就觉得后背一暖,他的手臂已揽住了我的腰侧,再一动,身子便完完全全的被他抱在了怀里。
  我略微有些挣扎,他却收紧了臂膀,道:“别动,我只想抱抱你。”
  我心中温热仿佛有鲜血流过。
  他的怀抱温暖至极,我却难以成眠,直到天际将明,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恍惚间只感到一个温柔如水的吻,轻轻落在了我的额头,那一刻,我心中却只剩了难耐的苦涩……
  第二日,来了消息,齐太后祭祖还朝,宫妃美人均要在承安门外接驾。
  想起了先前子煌所说礼物的事情,便寻思这送什么礼物好。
  齐太后本是贵族之女,又为后二十多年,自是见了不少珍奇异宝,送的朴素了,怕是太过失礼,送的贵重了,又显得父王太过虚华。琢磨了一下午,才拿了主意。
  唤了定儿去尚食居拿了面粉蔬果,和了面,打算做几个饺子送过去。
  定儿有些为难,道:“主子,这怕是不妥吧。”
  我并未解释,只多加了瓢水,将那面团,又弄得稀了……
  过了辰时,各宫妃嫔,已候立在了承安门外。
  承安门是内宫南门,出去便是外宫,汇集着各路行政衙门。
  子煌早已领着群臣在外宫门外候驾,站在我身前的只皇后一人。
  每过半刻,便有个小太监回来报,告知太后的鸾驾到了哪里。来来回回二十多次,终是有了齐太后进了宫门的消息。
  按理来说,父王应算是扶持皇族一派的,齐太后要我入宫为妃,大概也算是一种拉拢。但拉拢归拉拢,信不信任又是另外一回事。
  父王是忠良之士,而齐太后也是精明之人,现在朝政如此乱,她自会加着万般的小心。如今要看的,就是她究竟对我父王信任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将近巳时,终是瞧见太后的鸾驾。
  跪拜接迎,又是一派繁杂的宫中礼仪。我跪在地上,稍稍抬头,便见了位身穿明黄凤袍的中年女子,被子煌扶着站在了大红的长毯上。
  那就是齐太后。
  在先帝时缝补朝政的女人。
  四十上下的年纪,身上却含了几分风霜意味。
  面色很和善,点头微微笑着,亲身扶起了跪在首位的皇后,然后对我们道:“都起来吧。”
  我依旧打量着她,心中不知怎地,就是想从她身上读出来什么似的。
  齐太后却是在打量着皇后,她脸上的笑容未变,只含笑着道了句好,尔后眼神略微一偏,就不着声色的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只觉浑身一凉,也来不及收回自己的视线,便只干硬的垂下了头。
  她的神态语气自始至终,都没有过丝毫的改变。
  “皇儿啊。”她道:“你大婚的时候我刚好在西郊祭祖,咱们家的这些媳妇,我也没好好的瞧过,不如这样,你就每天省下些时间给我,让我好好跟她们絮叨絮叨。”
  子煌恭敬的道了是,齐皇后又往前走了两步,又道:“你瞧瞧,你瞧瞧,我就说你有福气,这么些个入画似的女子都成了你的媳妇,不过啊,我老了,眼睛怕花,你就叫她们一个一个的去我那宫里,陪我解乏,知道了么。”
  子煌道是,扶着齐太后又往里走了去。
  接着是安顿,请安,一些繁琐的事宜,又围着说了些话,就散了。
  而自始至终,子煌却是未瞧过我一眼。
  回了寿德宫,便有小太监过来,说是等太后见完皇后,便要传见我。我心里暗暗有些担心,不是为别的,只是对这位老太后隐隐有些惧意。怕她立时就能看透了我的惧意……
第13章
  此时暮色刚昏,西边隐隐压上了几团厚云,空气中夹带了些潮湿的凉气,怕是要有雨水过来。
  定儿探出头望了望,关切的道:“主子,天凉了,要不要奴婢给您回去拿件衣服?”
  我往宫内看了眼,心想不知太后何时召见,怕定儿一走又不合规矩,便摇了摇头道:“不必了。”
  之后又过了许久,也未见有太监过来通传,心中有些纳闷,却也不好找人来问,一直到了酉时,才见着福喜领了小太监端了盘棋上去。
  “公公。”我叫住了他,问道:“太后有没有说何时见我?”
  福喜的脸上似有一愣,才回身似的给我请了一安,“淑妃娘娘,太后仍在跟皇后娘娘说话,要不,您先到厢房里歇歇?”
  我心里一下子转了千回,却也不敢轻易猜测太后的意思,只跟福喜道不用了,他才恭敬的领着那个小太监打着帘子进去了。
  内里燃的应是龙檀香,一打开帘子便有股令人晕眩的气味迎面扑来,我微微有些恍惚,定了定神,才发现廊道外面已静静的下起了雨。
  春雨。
  细碎的像散落的冰屑。
  晚风略微一拂,便涌了进来,沾了人满身潮腻。
  沁入骨子里,还真是有些寒凉。
  又等了不知多久,远远的听见宫中打了初更。
  福喜挑了帘子退了出来,见到我就意外的哟了一声。
  我动了动已经僵硬的身子,问他:“太后可有说,什么时候见我?”
  福喜躬下了身子,道:“太后正和皇后娘娘下棋。”然后抬起头问我:“要不奴才给您问一声?”我瞧的出他脸上的表情很淡,像微微散了层细砂一般。
  我也立时明白了,略微一笑,道:“不必了,我再等等吧。”
  福喜退下去了,只定儿替我委屈,道:“主子,您为何不让公公给传一下?”
  我摇了摇头,只轻声叹了句:“你不懂的。”
  太后自然知道我早就侯在了外面,福喜也明白让我久候是太后的意思,就算通传了,也不过是个结果罢了。
  齐太后是个做什么都有目的的女人,她如此难我自然也有她的道理。她大概想看看我这个将王之女大概是个什么性子,有多大的忍耐。
  我想,她定是有所目的的。
  定儿自是不会明白其中的缘由,她苦恼的蹙了蹙眉,便只偷偷往外站了站,替我挡下了那些不断涌入的夜风。
  外面打过了二更。
  屋内桔黄色的灯光透过镂花格子照了过来,显了几分暖意。而廊道上的青石板却因早被雨水打湿,也只清冷的反着那灯火。
  终于,屋内起了几声响动,然后帘子一打,便瞧见董皇后从内里走了出来。
  她鬓角的金步摇微微晃动,流闪着种华贵的光泽。我连忙躬身一礼,道:“淑妃见过皇后娘娘。”
  她扶我起来,脸上还是那盈盈的笑意,见我衣衫潮湿,便有几分自责的道:“让妹妹在此侯久了。”
  我连道:“只是刚到而已。”
  她笑了笑,转身欲走,迈了两步又想起了什么:“对了,那芙蓉珍珠粉,妹妹用得可好?”
  我略微一福:“皇后娘娘赏赐的东西,自是极好的。”
  她方去了。
  这时福喜走了过来,对我行礼道:“娘娘,太后说她乏了,要您先回去。”
  我一愣,眼角的余光倒是扫到了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