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胭脂扫峨眉 >

第36章

胭脂扫峨眉-第36章

小说: 胭脂扫峨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蛋!你不要命了么?快点上马!”
  高子岑惊讶地抬起头,只见马上的那个黑甲的少年将军,向他伸出了手,西下的的残阳正好落在她脸上,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你?”
  他迟疑了一下,随即伸手握住了那只手,一用力,蹬上了马身。
  紧跟在辛衣身后的,是隋军的一千骑兵。士兵们双腿牢牢的夹住马腹,身形微侧,箭上弦,右手拉开弓,瞄准城上,蓄势待发。
  “放箭!”辛衣果断地下出了指令。
  两千支长箭瞬时发射了出去,形成一片巨大的黑云向天空中激射而去,冲如狂风暴雨一般,接连不断的呼啸着,砸落到城墙顶上。
  站在渊盖苏文身后的侍卫大惊失色,立即飞速跑上前,举起了盾牌。猛烈的长箭连续撞击在盾牌上,巨大的力量使得士兵们不得不双手握盾,退了一步。
  借着这一阵箭雨的威力,隋军早已退出几百米远。高句丽士兵不敢出城追赶,只能在城上愤怒的叫骂。
  轻骑队一路急行,眼看已靠进隋军大营,辛衣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这家伙,不要命了么?”她声音里带着极大的怒气,“竟然一个人追上去,你当这战争是儿戏吗?”
  高子岑身体僵了一下,却没有吭声。第一次,他竟没有反驳她的责备。
  马儿一路奔驰,他还从来没有与她靠得那样近,近得仿佛能感受到她身体的温度,听见她的心跳声。这感觉,生涩而微妙。
  “你为什么来救我?”良久,他问出这样一句。
  “笨蛋!”她又骂了一句,“不来救你,难道看着你死吗?”
  天边不知道何时已经挂满了片片红霞,绚烂燃烧,映红了两人的脸膛。
  “这一次,看在你杀敌有功的份上,我暂且不论你无视军纪之罪。再有下次,军法处置,绝不留情!”辛衣回过头,瞪他一眼,随即又道:“你受了伤,回营后,好生养伤去吧。”
  “遵命!”高子岑答了一声。
  辛衣大为意外。她本以为他会反驳,没料想得到这样一句回答,那语气里更听不出有何讥刺之意。她又惊又惑,一时竟楞在了当儿。
  新城诱敌之战,隋军灭敌一万余人,更折损了对方一员大将,可谓是大获全胜。如果说浑河一战,还有偶然的成分在内,那么多日来辛衣一连串精心的战术布置,则完全显示了她的军事才能,众人无不对那个年轻的主帅心服口服。
  “高大哥!你也真是厉害,居然一个人追到敌人的城下杀了他们的将军!哈哈!痛快!”罗士信坐在高子岑的伤塌前,笑得那样爽朗。
  那边的钱子豪冷笑道:“这叫什么厉害,我说是匹夫之勇才是真的,两军对垒如此卤莽冒失,这那是战士所为。这一次要不是将军亲自出马救你,你这条小命恐怕早就没有了。”
  高子岑眉头一皱,却没有说话。
  罗士信却接口道:“说起来,将军这次也真是够意思,居然为了属下亲自冒险。”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钱子豪笑道,“这就叫做收揽人心之策。将军这一涉险救人,军营的兄弟们哪个不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战场之上,要的就是这个。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啊!没想到将军年纪轻轻,居然还如此想念周全,难得啊,难得!”
  钱子豪连说两个难得。帐篷里却是一片寂静。高子岑脸瞬时白了,罗士信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你说,将军他这么做是为了收买人心?”罗士信急道。
  钱子豪一笑,拍拍他的肩,“年轻人,学着点吧。这权谋之术,用兵之道尽有相通之处。你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说罢,大笑着掀开帐门走了出去。
  罗士信朝他的背影狠狠瞪了一眼,道:“我可不相信,将军会对我们用什么权谋之术,我看这家伙纯粹就是在诬陷。高大哥,你也不会相信他的鬼话吧!”
  他回过头,却惊讶地发现,只一瞬间,高子岑原本神采飞扬的眼里突然便不见了所有的光芒。
  “原来……是这样吗?”
  高子岑喃喃说道,手掌不自觉地紧紧收拢,身上的伤口也随着一痛。
  本来,就该是这样吧。
  他,又在期待些什么呢。
  夜晚,朔外的风吹得营帐扑扑着响。
  忽然营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门帘被人从外面掀了起来,那个黑甲的少年将军走了进来。高子岑抬起头来,却正好看见盔甲下那张俊秀如玉的脸庞,在灯火的映衬下,竟是说不出的动人。
  辛衣抬头一笑,手一扬,朝他迎面掷去一个物事,高子岑愕然接住,摊开来一看,却是一个青瓷小瓶。
  “这是上好的金创药。”她笑道:“早晚各用一次,伤口很快就会痊愈了。”
  她的笑,明郎俊爽,宛如洛阳城内怒放的牡丹,灼目绚烂。
  他的心,不知怎的,却突然加快了。
  “不劳宇文将军费心了。”高子岑生硬地回答道,“我不过是一个小卒,哪里用得了这样珍贵的药。”
  辛衣眉一皱,盯着他,说道:“我给你用,你就拿着,废话什么。”
  “将军的收揽人心之策已经达到了效果,不用在我身上浪费时间,我死不了!”他的声音冷得象结了冰一般。
  “你说什么?”辛衣脸色一变,“收揽人心之策?”
  她直直望着他,他却避开了她的视线。
  “原来在你心目中,我竟是这样的人!”
  “难道不是吗?”
  “你以为呢?”她反问一句,怒了,掀开门帘,大步走了出去。
  他手中紧紧握着那个青瓷小瓶,狠狠一拳砸在毡毯上,“该死的!”
  他明明不是想说这些。
  可是为什么,话到嘴边,便成了针刺。
  ————————————————————————————————————————
  “后方的军粮还是没有补充到位吗?”
  辛衣合上粮草官呈上的单册,眉头紧锁。
  “回将军,我们已经派人去催促了,可是却迟迟没有音信。”
  “没有音信?”辛衣眉一挑。
  粮草官惴惴道:“黎阳负责调运粮草的官吏说什么最近盗贼四起,专门抢劫军粮,故而不能按时发放……”
  “胡说八道!”辛衣一掌击在案上,将那粮草官吓得退后三步。
  黎阳负责调运粮草的官吏?辛衣脑子忽然闪出一个名字,她转过身,急声问道:“那粮草的官吏可是杨玄感?”
  “正是杨大人。”
  原来是他。辛衣心中顿然一惊。莫非,他已经要有所行动了吗?
  “目前的存粮还可以支撑多少天?”
  “最多二十天。”
  “二十天?”辛衣重复着这个数字,低头陷入了沉思。如此一来,作战方略也要随之改变,诱敌之计再不可用,唯今只有以速战夺城,否则,时日一久,粮草不济,恐怕难以支撑。
  她正在沉吟间,忽然,营外传来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划破了寂静的天际。
  “出什么事了?”辛衣大步走出营来,已有士兵来报。
  “回将军,前方发现一人一骑,正往此处而来。”
  “哦?”辛衣站上山坡,举目眺望,却见前方滚滚尘烟,一匹黑色的骏马急驰而来,马是那样快,以至于根本就看不清楚马上的人。
  “前面的人,站住!”
  站岗的哨兵已经大声喊了起来,却不见那人慢下来。
  辛衣望着那由远及近的人影,心中却是一动。
  哨兵见那马来得急,当即拿出弓箭对准前方,大喝道:“停下来!”
  “等等!”辛衣的话音刚出,箭却已经离弦而去。
  只见马上那人不躲不闪,右手一挥,马鞭一卷,羽箭顿时落地。这一手,宛如行云流水般,干脆利落。
  那人勒住马儿,抬起头,傲然一笑,俊朗飞扬,宛如天边傲人的骄阳,绚烂耀眼,几乎使人睁不开眼睛。
  “李世民?”辛衣惊呼一声。
  一寸还成千万缕
  “你怎么来了?”辛衣往前行了几步,望着马上的少年,又惊又喜。
  “杨玄感反了。”
  这是李世民对辛衣说出的第一句话。他纵身跳下马来,还没顾得上擦一下额上的汗珠,缓和一下急促的呼吸,便迫不及待地对她说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辛衣身躯微微一震,吁出一口冷气:“他,果然反了。”
  风,呼啸着吹过两人的耳梢、脸颊,那彻骨的寒意透过厚厚的铠甲传入了辛衣的身体。
  “我替父亲押运军粮前往辽东,刚行得几日,便得到了这个消息,所以我就……”
  “所以你就丢下运粮队,一个人赶到了前线?”辛衣替他说出了下面的话,声音里竟不自觉地带上了怒气。不知道为什么,他那沾满尘土的衣、满是疲惫的脸、额上滚动的汗珠……眼前所有的一切,都令她生气。
  “我们当初不是说好了吗?”李世民微微一笑。
  “什么?”辛衣楞住了。
  “你领军出征,我负责盯住杨玄感,如今他有了行动,我自然要第一个通知你。”关外的寒风中,李世民的笑温暖而明亮,就如同冬日阳光,轻轻洒落在辛衣的心上。
  她恼怒的瞪着他的眼睛,良久。笑意,最终还是慢慢在唇边浮现。忽然她重重一拳砸在李世民的肩头,嚷道:“你这小子!真是乱来!”
  两人相视而望,笑得畅快而适意。
  军营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中军牙帐内,诸将领俱已到齐。
  众人的视线齐齐落在帐内那个神采飞扬的少年身上,诺大的营帐内,只听见他的声音在回荡:
  “当初,大军刚出征没多久,杨玄感就以水路多盗贼为借口,不断推迟粮草的发运时间,甚至扣下远征军的军粮,再过没多久,他又派人召回随出征的弟弟杨玄纵、杨石,从洛阳召回李密,并且在黎阳大事召集人马,造反之心,早已经昭然若揭,我劝父亲写了一封奏折,向皇上禀明这一切,却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如今,杨玄感反旗一举,四方从者如轵,短短几日,军队的人数已达十万之众,如此下去,恐怕局势会难以控制。”
  “可是,我大隋军制严明,除紧急情况外,任何人都无权征召兵马。杨玄感又是如何召集到这样多的人马?”钱子豪疑惑的问道。
  “他的办法,就是诬人造反。”
  李世民此言一出,众人具是一楞。
  “他派出亲信,冒充远征军使者,声称来护儿将军造反,乘人心浮动之机,进入黎阳县城,大抓壮丁,同时飞报诸郡,以讨伐来护儿叛军为命要求调发军队,前往黎阳会合。他以此杀三牲誓师,起兵反隋。”
  “荒唐!”罗士信听得此言,早已经按捺不住,一掌击在案上,怒道:“贼喊捉贼,这个杨玄感真是无耻之极!”
  辛衣沉吟片刻,抬起头问道:“反军的策略如何?他们会先进攻什么地方?”
  李世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却反问了一句:“如果是你,你会先进攻哪里?”
  “如果是我?”辛衣一笑,走到地图前,目光盯住一处,缓缓道:“袭据涿郡,扼临榆关,断其退路。”
  “不错!”李世民望着辛衣,眼中流露出欣赏之意,道:“如今大军出征,远在辽水之外,离幽州还有千里之遥。远征军南有大海,北有胡戎,只有一条归路,如果反军长驱直入蓟城,断其归路,高句丽又从后夹击,不出十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