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

第32章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第32章

小说: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伸出胖手攀周蒙的肩膀,小男孩的母亲要去排队,趁势托孤,周蒙只好喂  小男孩薯条鸡腿吃。  李越大口喝可乐,别看是这么小的小男孩,才势利呢,专找漂亮阿姨玩儿。  “张讯的老婆也快生了,就是这个月底。”  “那么快?”周蒙记得张讯是去年八一建军节结婚的。他们这些人,说结婚就都结婚,说生就都生了,曹芳也  快了,预产期是下个月5号。  李越一笑,说:“张讯现在调我们记者部了,老出差,他这次下去有一个多月了,过两天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  周蒙给小男孩撕着鸡腿说:“是吗,李然出差也快回来了。”  李越眼睛死死盯住喝了一半的可乐,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要命的是,周蒙自己一点儿不觉得。  那个小胖男孩还纠缠着她。  李越说:“我去趟洗手间。”  转过身,眼睛就湿了。  小宗在医院里接到李越的电话,他老婆正在做B超。  “……我本来想跟她说一声我调回北京了,可是看她那个样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小宗心里又更难过几分,他难免觉得自己也有一份责任。  “李越,你说怎么办?”  不等李越回答,小宗老婆吴蔚从B超室出来了,吴蔚捧着肚子叫:  “宗禹宗禹!”小宗的大号只有老婆称呼着。  小宗赶紧扶住她。  “是双胞胎,一男一女。”吴蔚说着就哭了。  “怎么了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小宗给老婆哭得六神无主。  “我,我害怕开刀。”吴蔚眼里闪着泪花又笑了。  小宗吁出一口气,对着手机讲:“李越,赶快恭喜我,我老婆怀的是龙凤胎。”  “啊,恭喜恭喜。”  转天星期六,小宗是下午四点多去周蒙家的,他估计,这个钟点她该起来了。  “小宗。”看到他周蒙是高兴的,毕竟那么长时间没见了。  小宗环顾室内,别看有一段日子几乎天天见面,他没一个人进来过,她也没请他进来。  周蒙穿的是一件小碎花的旧衣裳,小宗不记得看她穿过带花的衣裳,她通常穿单色的特别是白色的。可是这件  碎花的旧衣裳,在这个暮春的下午,窗外的浓阴浸染着雨后的氤氲,给予小宗难以磨灭的记忆。  小宗心里疑惑,她看起来没有一点儿不正常的地方啊,要说有,也只能是太美好了。  “刚下来的新茶,特别好喝。”  她双手端给他一玻璃杯刚沏的热茶。  “好喝吗?”  “好喝。”  周蒙挺奇怪,小宗从来没有这么寡言过,莫不是舌头短了一截吗?  “帮我搬电视,行吗?”  小宗站起来。  “那还有不行的?往哪儿搬?”  “搬我屋里,老想搬,可我跟阿姨两个人就是搬不动。”  她这句话又让小宗恻然,那就是说,她这里平时也没个人来,除了阿姨。  电视是24吋的松下,挺大挺沉,小宗和周蒙两个费了老劲儿才把它搬好摆正。  周蒙很高兴:“这下我可以躺在床上看电视了。”  小宗把天线接上,看到他从日本给她带回来的小人偶孤零零地站在一边的书架上。  回到客厅,周蒙说:“其实我住一间房子就够了。”  小宗确实看到另外两间屋子房门紧闭。  “要不,”小宗想了想,“找个女孩儿跟你一起住?我们单位就有一个,家在外地,嫌集体宿舍条件不好,你  还可以收她一点房租。”    

第十三章:换个活法(3)
周蒙摇摇头:“好朋友都不能在一起住,何况是不认识的人。”  也许是心理作用,小宗觉得她瘦了,他知道,她一个人中午是绝不会好好吃饭的。  小宗看看表,有五点了。  周蒙看他看表立刻说:“你该回家了吧?”  “不急。我今天特意来请你吃饭的,待会儿把李越也叫上。中山路刚开了个傣家楼,有跳傣家舞的,边吃边看  ,挺有意思的。”  周蒙又摇摇头:“不了,今天我要陪我妈妈吃晚饭。”  小宗直起身,膝盖一顶,杯子倒在桌子上,茶水一条线地流了出来。  他的眼泪只管慢慢地淌下来。  “周蒙,你要明白,不管是你妈妈还是李然,都不会再回来了。”  她看他一眼,递过面纸,不安地小声说:“你怎么哭了?”  不说还好,一说,更让人心碎。  “我明白。”过了一会儿,她说。  当晚十点多,小宗敲开了李越宿舍的门。李越同屋的女孩已经睡了,李越披上风衣把门一带。  “出去说。”  到了楼下李越问:“怎么样?你跟蒙蒙谈了?”  小宗点点头:“她大致上同意去北京了。”  “那就好,换个地方很重要。”李越是经验之谈,不然你想,她这个北京人民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分到外省来  ?  “她说不想再当老师了。”  “当然,中学老师有什么当头?北京找工作又不难,她还可以考研究生,选择很多。”  “李越,”小宗闷头抽着烟,问,“你说周蒙一定要去北京吗?”  “那你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给我一支。”李越不动声色。江城就这么大,她不止一次看到周蒙坐在  小宗的车后,当然喽是没有跟李然在一起那么嗲,跟李然,周蒙都是坐在车前头的。小宗对女孩子是没的说,  可他毕竟是有老婆的人。  “她到北京会吃苦头的。”小宗说着直叹气,“在这儿,至少我还可以帮帮她。”  “小宗,你不要糊涂,你这不是帮她你是害她。”  “李越,我不糊涂。”小宗大声地,然后是心平气和地说,“以前,我是糊涂。”  “你爱她?”  他不敢对自己说的话,别人帮他说出来了,小宗有一刹那的失神。  “小宗,你是有老婆的人,还有那对龙凤胎呢。而且,”李越狠了狠心,“周蒙可不爱你。”  “李越,有没有这种可能?”小宗转过头来,圆眼镜后面目光真挚,“即使不爱一个人,也会喜欢看到他。”  这是小宗吗?那个瘦小单薄琐碎的南方男人?  “有可能。”李越有一点了解。  “我也喜欢看到她。”  “仅仅喜欢?没有欲望?你会不想?”  在夜色中李越都能察觉出小宗一下子面红耳赤的。  小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可是他说:“我对不起李然。”  小宗的本意是,毕竟是通过他,李然才认识了杜小彬。  李越却是另一种理解:“别逗了,你是对不起你老婆。”  小宗叹气:“我什么也没做啊。”  要说美人,小宗的老婆才真正是大美人呢,美得像一张画。  “你可别跟我说你老婆不理解你。”李越警告他。  小宗笑笑:“你猜怎么着?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我老婆说的,她现在最喜欢说:宗禹,我越来越不理解你了。  ”  “蒙蒙呢?蒙蒙就理解你了?”  小宗接下来的一句话,李越印象至深。  “她什么都不说,我知道她都理解。”  真正让周蒙下定决心去北京的,还是另一件事。  1995年国家住房体制改革,江城是试点,而精仪所又是江城的第一批试点单位。  来找周蒙谈话的是精仪所副所长和房管科长,副所长周蒙多次见过,四十出头,姓黄,她妈妈以前总是一口一  个“小黄”。  显然房管科长是唱白脸的,一上来就说,她家这房子按照中央某文件,她是没资格买的,如果她真要买,价格  是两万多块。  小黄在一边歉意地解释,让她买房子已经是照顾了,至于方老师的工龄补助,因为,这个……就没有办法再照  顾了。  房管科长又说,这房子明年所里就要拆,重新盖六层楼的宿舍。  周蒙问,如果房子拆了我住哪儿呢?  小黄说可以给你安排一间过渡房,在集体宿舍里,反正她是一个人嘛。不过以后你如果要住同等面积的新房子  ,价格上要追加一点。  “小刘,大概加多少?”  “黄所长,还没细算,最少要1万吧。”  黄所长更加歉意地看着周蒙:“你看,周蒙,是不是需要跟你爸爸商量一下?我们过两天再来。”  3万多?那不用商量了。  房管科长冷着一张脸:“咱所里定的,买房款从今天开始,两个星期内交齐。”  这样不把人放在眼里的冷脸,周蒙要到以后才见惯见熟。李然以为她一辈子都不会懂的世故人心,从现在开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换个活法(4)
,在随后的一年里,她全懂了。  当下,周蒙还是和颜悦色地说:“房子我不买了,我爸爸的意思是让我教完这学期就去北京。”  是她爸爸的意思,却是她哥哥拿的主意。  跟周从诫不同,周离不是一开始就想让周蒙到北京来的。首先他觉得妹妹的性格和生活习惯都跟不上大城市的  节奏。其次家里也不好住,两室一厅的小单元,周蒙一来爸爸就得睡沙发,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情况不同了,爸爸住到丈母娘那儿去了,所里盖的新楼也快封顶了,周从诫去年评的博导,周离今年评上  了讲师,他们家怎么也得分套三室两厅。  不过最终让周离改变态度的还是小宗的一个电话,按小宗的讲法,周蒙已经有点儿病态了。  周离没把小宗的电话告诉周从诫,何必让老人担心。  周从诫是早就想让女儿到北京来,可工作呢?尤其难办的,户口呢?王心月提过可以帮忙,也只是提提的。  周离一句话就给他爸吃了定心丸,周离说:“要什么户口?嫁个出国的,直接拿美国户口算了。”  周从诫尚有余忧:“周蒙好像不太想出国吧,她又是学中文的。”  周离一哂:“不想出国?到时候就想了。学中文,那还不等于什么都没学?”  离开江城去北京,周蒙始终是犹豫的,即使到最后,把家里该卖的卖了该托运的托运了,都上火车了,她心里  还是觉得她要回来。  她没有回来,但她是想回来的。  后来,都在美国了,周蒙有时候还会想,也许哪一天,等她四十岁或五十岁的时候,可以退休了,她真的会回  来。不一定是江城,但一定是江南的小城。在地理上周蒙并没有归属感,从她父亲的籍贯说,她算浙江宁波人  ,不过她从来没有去过宁波,连她爸爸都几十年没有回去了。生在蒙城,长在江城,可是她连一句本地话都不  会说,在江城她们家是没有根的。  不过等在美国买了房子,拿了绿卡,又慢慢地申请公民了,周蒙渐渐意识到她回不来了,也不想回来了。  似乎是为了不给自己留退路,似乎是为了逼着自己离开,周蒙一早就把她去北京的计划跟语文组的老师说了。  不久外组的老师就知道了,再不久校领导也知道了,等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连她班里的学生都来问她了。  问她的是她的小班长,很可爱聪明的一个小男生,圆圆脸大眼睛,好像一只白皮肤的大熊猫。  周蒙断然否认。  其实周蒙最留恋的就是这一班学生,到底花了些心血倾注了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个班上的小孩子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的故事,才刚开了个头。  只有看着别人的故事,才会暂时忘记自己的故事。  周蒙当老师的体会是:改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初中的小孩子。她只做到了理解。  离开江城的那天是个下雨天。  上午周蒙最后一次去四中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