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林园炒股秘籍 >

第9章

林园炒股秘籍-第9章

小说: 林园炒股秘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①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②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③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4)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5)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所以,对应收账款应当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你无法判断这笔钱的未来究竟会怎样。

另外,应收账款数量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比如:新兴铸管,其应收账款都是各地的自来水公司延期付款,自来水公司属于市政基础工程部分,就算其经营发生问题,但涉及民生问题,政府部门会用财政进行弥补,所以不用担心他们还不上钱,新兴铸管多年来都能够顺利收回。再比如云天化的应收账款也是由于和用户的货到付款方式形成的,所以,基本不属于赊销等方式,只是销售收入的确认“滞后”了,收回自然不成问题。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产品销售不畅造成应收账款多,这就要小心了,说明企业的产品市场销路有问题,只能采用赊销来消化库存,提高周转率,因此不管其他财务指标变得有多漂亮也掩盖不了未来前景可能变坏的信号。

6。预收款——越多越好!

预收款与应收账款恰好相反,预收账款是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账款的指标,属于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科目。按照权责发生制,由于商品或劳务所有权尚未转移,所以预收账款还不能体现为当期利润。但是,预收账款意味着企业已经获得订单并取得支付,所以只要企业照单生产,预收账款将在未来的会计期间转化为收入,并在结转成本后体现为利润。

因此,预收账款的多少实际上预示了企业未来的收入利润情况,对于估计上市公司下一个会计期间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先收款后发货”不仅避免了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产能闲置、营销费用高企问题,而且规避了“先发货后收款”中存在的坏账可能。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或所属行业竞争力或景气程度的提升。

预收款多,说明产品是供不应求,产品是“香饽饽”或者其销售政策为先款后货。预收款越多越好,如贵州茅台长期都有十几亿元的预收款,2005年末预收账款占公司主营收入的39。26%,2006年第三季度时预收账款达到23。76亿元,表明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谈判力,这个指标能反映企业产品的“硬朗度”。由此看来,该公司在未来几年要做的事情就是开足马力生产,因为仅预收账款就让其赚得盆满钵满。

挑选公司的六大财务指标 三、怎样对待造假账的公司

即使你仔细研究了企业的财务报表,也难保会买到“李鬼”式的企业,他们欺骗你的主要手法就是“造假账”。

在草木皆兵的中国股市,林园建议,投资者在选公司时,最好选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名企业。林园选的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招商银行、上海机场等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国营大企业,人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得到,它们主营业务突出,现金流充沛,每天都在为投资者赚钱,它们的领导人没有必要去造假,造假的机会风险与企业的破产风险比要高得多。

实际上,作为谨慎投资者的代表人物,林园会在全国选择三个居住于不同的城市的专业人士,帮他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指标给企业挑毛病。这三个人并不认识,得出的分析结论也不一样,然后林园会综合他们的意见,做出投资决策。当然这三个人分析的不仅仅是林园将要买入的目标公司,还包括竞争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打算买五粮液,也会分析茅台;打算买招商银行,同步分析民生银行;打算买上海机场,顺便研究深圳机场……最后林园还会让他在深证的老师在财务数据上把关。

这么多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林园买入的一些公司经过分析很可能有造假的嫌疑,但不是做多而是做少。林园买入的公司,据说很多都“隐瞒”利润(少报)。实际上,隐瞒利润往往使投资者会有“意外”的受益。

林园喜欢选那些每年都能赚钱,而且账上有大量现金的公司,因为这些“腰间硬朗”的公司没有必要造假账,相反,它们的现金流还能够让投资者有意外惊喜,如茅台股改时流通股东每10股实获20。66元现金(含税),多么丰厚的一笔意外之财啊。

曾有传言,上海机场有造假账的嫌疑,问题的焦点出在货运量与利润之间没有合理的比例关系。林园认为那是这些人没有好好看报表,上海机场的运行效率高,没有错。结果是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13%;每股收益0。387元,与预期相符,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业务量增长。上半年飞机起降和旅客吞吐分别同比增长18%和21%,浦东增幅继续超越虹桥;二季度单架次航空收入1。27万元,回升到2005年水平;收入和净利润增幅仍然低于业务量增幅,主要原因仍然是机型变小、人民币升值及非航收入增长缓慢。航油公司投资收益保持平稳,二季度投资收益5867万元,基本与一季度持平。7月份航油销售价格单向提高290元/吨,有助于下半年航油公司收益的回升。因此,业务量的增长,证明上海机场有很好的运作效率,可以处理这种增长。

前些年的确有“银广厦”、“蓝田”这样一批造假的骗子公司,但大部分公司的账是真实的,伴随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今后,造假的公司会减少。躲避造假者的另外一种方法是,远离一些主业不清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主业都不清楚,那么它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主业就是在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改革创新都可以在主业上发挥,而向其他领域延伸必然面临较大的风险,显而易见的是另外一些领域同样有很多成功的企业,所以,企业能产生多少收益就值得商榷了。

台湾大学刘顺仁教授出版的《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是林园常常推荐给股民朋友的、专门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的图书。书中用讲故事的手法,利用非技术性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褪去财务报表报难懂的外衣,即使没有任何财务背景的普通股民也能轻松读懂企业财务报表背后的含义。尤其是书中第11章还专门提出“避开财务报表陷阱的九大贴士”,是识别假账的九大法宝。它能帮助投资者学会结合财报数字和非财报信息,避开财报陷阱,作出安全、有效的投资,保护自己的投资收益。简单介绍如下:

1。注意股价“利多下跌”的警讯

所谓“利多下跌”,是指在有利润增加的消息的情况下,股价却并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与趋势相反的滑落。这其中很有可能是公司本身隐藏某些隐蔽的问题。投资人应特别注意股价下跌背后所隐藏的负面消息,以避免地雷股爆发所造成的巨额亏损。

2。注意公司董监事等内部人大举抛售股票的警讯

董监事是公司重要的决策者,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为清楚,所以他们对公司的持股比率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当这些内部人开始大量抛售持股时,说明他们可能认为股价已经超过公司该有的价值。

3。注意董监事或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警讯

大股东或董监事等内部人常滥用决策权,利用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公司资金作为非营业之用。内部人用公司的名义筹资,资金成本及其他财务风险却由公司承担,这种情况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深远,必然会损害一般投资大众的权益。

纵观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公司资金占用的情况相当严重,为促进信息透明,达成公平交易,有的证券交易所特别将各公司资金占用状况列于上市公司“诚信记录”中,以便投资人查询。

4。注意公司更换会计事务所的警讯

会计师的工作是依据查核后的结果,对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意见。会计师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恰当表达公司状况,会出具无保留意见;反之,会依情节轻重出具修正式无保留、保留或否定意见;若会计师因故无法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查核,则会出具无法表示意见。通常,会计师在签发意见之前必须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当管理层不同意会计师的看法时,就可能做出更换会计师的动作。另外,公司出现舞弊嫌疑时,会计师为求自保,也可能拒绝查核,造成公司被动更换会计师。

如果一个公司在亏损年度频频更换会计师,甚至会计师事务所,可视为财报作假的警讯之一。有关公司更换会计师的说明,可于各大财经报刊杂志或证交所网站内公司重大讯息处察看。

5。注意公司频繁更换高层经理人或敏感职位干部的警讯

高层经理人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学术研究显示,公司频繁更换高层经理人隐含着负面信息。除更换高层经理人外,更换相关敏感职位也是一个警讯。这类敏感性职位,比如董事长秘书等,是最能了解公司实际状况的关键人物,如果是被迫换人,或许隐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投资人应详加查证。

关于经理人的更换,投资者可于报刊杂志或证交所网站中查询。

6。注意集团企业内复杂的相互担保借款、质押等行为的警讯

集团企业(或称关系企业)是指若干法律上独立的企业,因为某些特殊关系而结合的企业体,而特殊关系包含彼此持股,或是多家企业的董监事为同一人等。

虽然集团间的各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就企业经营上,经营者往往将集团视为一个整体,追求整体性的利益,因此可能会牺牲集团中部分企业的利益,以成就其他企业的利益。较常见的手法包括集团间企业相互担保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