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渔夫传奇 >

第233章

渔夫传奇-第233章

小说: 渔夫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船回来,你们卫家不摆几桌?”村书记开玩笑道。

    卫父却当真地点头:“肯定的,到时候书记你们一起来喝两杯。”

    一个好酒的村委脸上立即现出喜意:“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村长等人苦笑摇头,暗道这家伙真是酒鬼!要不是他的确有点能力,对处理村里一些事物比较上心,大家都要免了他职了。

    其实嘛!这村干部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好职位,权力没有多少,在乡下也没什么油水捞,工资更是当没有,一年就象征式地发两千多补贴。

    下午一点多,渔人湾的沙滩汇集了很多人,有老有幼,男女皆有,都望着外面的大海,好奇的脸上也存在几丝期待。

    接到电话,卫航得知唐德辉等人已经将渔船开到附近海域,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回到渔人湾。这消息被传来,全村人一半以上跑过来看热闹。

    “你们看,到了,到了!”一个视力好的家伙立即大声喊道,手指指着渔船出现的地方。

    卫航看过去,一艘白色的渔船模糊地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渔船慢慢接近,大家才见识到这艘渔船的庞大。

    “好家伙,这么大一条船,难怪要几十万。”

    卫立信这一刻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这船以后就是他卫家的,别说整个唐家村,就是整个风岐镇,这条船也是第一大船。

    “航哥,一会我们可以上去看看吧?”一个年轻人问道,语气中有点恳求,也有期待。

    卫航点头:“可以,不过,不要一窝蜂上去,分批上去参观。”

    这也是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大家能理解,村书记跟村长立即给大家打预防针,还让大家排队,有秩序参观,每次登船不得超过三十人。

    船慢慢停靠在新建的码头,张勇从船上走到码头上面,从唐德辉手里接过粗大的绳子,将船栓在码头的桩上。

    “这次辛苦你们了。”卫航跟张勇他们说道。

    “航哥你这是哪里话?咱们几个都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听说,咱三个离开这两三天,航哥你又大发了一笔,今晚不请喝?”张勇咧嘴一笑。

    “行,今晚设宴,请大家蹭一顿。”这事情,卫父早有了决定,有关的食材都到镇上预订,还通知了村里擅长厨事的人,晚一点过来帮忙。

    随后,唐德辉他们请卫航他们上船,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最后到驾驶舱着重介绍那位掌舵的师傅。

    “霍师傅你好!这一两个月就得依仗你了。”卫航跟霍师傅握个手。

    霍师傅则是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这一两个月我还得靠老板你吃饭呢!”

    老村长带着村民在船上参观,发出一阵阵惊叹声,有了这一艘航海神器,以后卫家不愁好日子了。

    真是抱歉,前面上传的时候搞错,漏了很多内容!现在重新上传这一章!真是太抱歉了!阿弥陀佛,佛主会原谅我的!
 第三十八章 修码头
    唐家村广场上,好几辆落后的车辆停在边上,一群人陆陆续续从车上将各自的大海蟹搬下来,到卫立信哪儿过称,唐大富在边上算账付钱。本来死气沉沉的渔村,这几天逐渐恢复了生机。

    “大富佬,我这海蟹你不多给一点?这些个头都很大的。”一个外乡人大声说道。

    他是隔壁村的,跟唐大富比较熟,经常喊唐大富作大富佬。说起来,两人还是同学。当然,指的是小学同学,两人都是没有上过初中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初中同学的。隔壁村是一个小村落,只有几十户人家,有一个分校,到了四年级,都要到唐家村小学上学。

    唐大富哭笑不得,这家伙那堆海蟹,就只有一个特别大的,估计有两斤重,非常少见。

    “这一个你捉出来吧!我给你一百块算了。”唐大富开口道。

    这种那么大的,他们通常都是分出来,价钱要高很多的。黄经理也开了口,这种那么大的,都是论个算,可以给两百五十元一个。这种个头的,人家黄利生通常直接销售给高级酒店,利润直接翻倍。

    “好,你说的。那这个大龙虾呢!我听说你们也是收的。”那人将那个特大的海蟹捉出来,然后又擒住一个大龙虾。

    说来也是他运气好,今天出海居然捉到一个巨无霸,跟手上这个高级货。

    “大龙虾比较贵,每斤一百五十,称一下吧!”唐大富当然不会放过大龙虾的,这利润才是最大的,可惜就是量少,每天收到的不足二十个。

    “你们这公道多了,以前镇上那些家伙都是一百块,还是论只算的,奸商!”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这话说得卫立信等人脸色稍微别扭一下,总感觉这话对他们也有点讽刺,毕竟他们也赚很多。

    卫航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回来歇一会就下海。搞定上网的事项之后,招呼上方振等人,带上工具,去找老张工。

    “你们要建一个码头?”老张工正在门口抽烟,他的老伴则是不远处修补渔网,手法娴熟,家里的小孩子在边上打闹。

    “没错,我买了一条比较大的渔船,原来的小码头停靠不了。”卫航也不隐瞒,反正这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唐家村。

    “有多大?吃水多深?”不愧是搞建筑的,立即将关键问题问出来。

    一个码头的建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比如:码头吞吐能力、泊位水深、泊位数量、岸边装卸机械效率、库场面积、堆存货物周期,以及前后芳散集货物的搬运能力的硬件。

    当然,一个小渔村的就不用考虑那么复杂,甚至连一些地理因素也可以忽略。

    “二十七八米长,吃水两到三米深。”相关的数据,张勇他们早就跟他确认过。

    老张工也被吓了一跳:“那么大的船,你小子野心不小呀!花了不少钱吧?”

    也没等卫航回答,他继续说道:“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码头倒也不难,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人手也足够,你那里几个人都是干活的好手,手脚快一点,明天就能建成。”

    卫航大喜过望,连忙追问,需要些什么材料,他马上去采购,尽快将码头弄好,明天张勇他们就要将船从海上开回来。

    “不急,材料种类我能说出来,但具体要多少,还得到现场测量过才知道。嗯!既然你那么急用,那我们现在动身吧!”老张工也不拖延时间,起身往屋里走,将测量尺等工具带上,招呼几个平时一起做事的人就走。

    路上,他跟卫航解释,那么大的钢制渔船,最外面,也就是码头跟渔船接触的那面,必须要用钢筋水泥桩才行,延伸到岸边的则可以用木桩,上面铺木板,但要足够厚的。为了避免渔船跟码头摩擦,对渔船造成伤害,还得在外面挂上一些橡胶车轮,可以找一些废弃的。

    整个工程,也就是打桩是最难的,其他的不值一提,没什么技术含量。

    “水泥桩镇上有现成的,可以去拉几条回来,价格可能会贵一点,具体要多少我不知道。建这种规格的码头我是第一次做。”老张工对卫航说道。

    “明白,等你算出具体的数量,我立即去拉回来。”不在行的卫航只能点头。

    所谓:术业有专攻嘛!别看这些老人没怎么读书,但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米还多,经验丰富,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技术可是顶尖的,不是一些纸上谈兵的“高学历人才”能比拟的。

    “对了,你回去让你家里杀个鸡,拜一下海神,一会开工的时候烧个鞭炮。日子就不用担心,我看过,今天是开工的好日子。”老张工补充道。

    这些习俗,他们还是很在意的,尤其是老人,都是非常讲究的。

    “这个我晓得,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身为乡下人,卫航当然不会忘记这么一个程序。

    “那就好。准备将码头建在哪里?”来到海岸,老张工指着延绵的海岸线,询问道。

    “你老人家有好主意吧?”

    老张工赞赏地看了眼卫航,暗道:你小子真是鬼精!

    “除了原来的小码头,还有两个地方比较适合,风水也很好。”老张工用手指点出来。

    其中一个地方就在小码头的附近,相隔只有五十来米,那儿往大海出去,有一条安全的航线,没什么礁石阻拦。另外一个地点比较远,在西村那边,距离上千米。

    三番思量之后,卫航决定将码头建在近一点的地点,看着那破旧的小码头,他打算顺便更新一下,算是替村子做件公益事件吧!

    “很好,既然你那么有心,这次我会尽力帮你搞好这个码头。”老张工欣慰地说道。

    这几天,卫航替村子谋福利,他们老一辈都看在眼里,非常满意。可惜,卫航家的老头子去得早,没能看见自己孙子出息的时候。

    别看老张工年纪大,但手脚麻利,很快测量出各种数据,计算出所需要的材料数量跟规格,列出一张单子给卫航。

    拿着材料的单子,卫航马不停蹄,立即赶回家,带上银两,匆忙赶到镇上。

    他刚走,消息就在村子传开。得知卫航买了一艘二十多米的大渔船,还准备修建一个大型码头,就是原来的老码头也出钱顺手修一修,大家都在感叹卫航的大手笔。

    这事情惊动了老村长跟村书记他们,亲自跟着卫航的老妈,带上祭品,一起到妈祖庙祭拜,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村里两个码头以后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感谢anna0626跟奶茶的娃娃两位铁杆的打赏!因为前面有位道友退出了新书榜,我们顺理成章地上前了一位,继续努力!明天三更!求收藏推荐,收藏在这两天应该能达到三千!菩萨保佑!
 第三十七章 安装固话
    到了下午,总会陆续有其他村子的人开着摩托车,甚至单车,拉着一桶、一袋的大海蟹进入唐家村。下了省道,走上一条坎坷不平的泥路,大家都下意识将车速放得很慢,生怕震伤车后面的大海蟹。

    刘道深是航山村的村民,他们村跟唐家村一样,也是世代打渔为生,村民都不怎么富裕。以前,收获的海产都是拉到镇上去。听说,唐家村有人高价收购大海蟹,价格足足比原来镇上高了五六块钱,大伙都不愿意往镇里跑了。

    村民事先在村里称好自己那份大海蟹,然后统一由刘道深用他的拖拉机王拉到唐家村。这也是无奈之举,很多人就只有那么几斤、十来斤,总不能也跑那么远吧?刘道深就每人收取两块钱的车费。

    欧国良跟刘道深不同的,他的脑子灵活一点,在自己村统一收购,价格仅仅比唐家村给出的低一块钱,然后自己也赚一点。

    “唉!这段该死的路要是能修好点,那就谢天谢地了。”刘道深看见前面又是一个大坑,足以坑死人那种,不由叹口气。

    坐在旁边位置的一名中年人,是他们航山村特派跟过来,一起帮忙搬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