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人神 >

第198章

人神-第198章

小说: 人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的事,纯属个人所为,跟臭和尚所问起的怪异,当无关系。

第三百章第一

今天叶君生起个大早,洗漱完毕,处理完些琐碎事情。过不多久,早晨出去买菜的叶君眉回来了,挎着一篮子的菜,面色有些垮。一问之下,才得知一夜之后,等在门外面的大户人家的小厮,貌似又多了些。

此处四合院,地方不小,可居所里只住着叶氏兄妹,没有奴仆之流。从里到外,皆亲力亲为,难免有些不方便。尤其对外应付的那些琐事,更是棘手,无法放开手脚。

看来,是时候暂且出去避一避了。

叶君生想着。

吃过早餐,做完锻炼功课。门外忽地人声鼎沸,很热闹的样子。

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可不是公榜日期,明天才是呢。

叶君眉出到院子,把门打开一个缝隙,朝外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见到外面黑压压一片,人头涌涌,起码数十人之众。她赶紧又关了门,跑来跟哥哥分说。

嗯,怎么回事?

叶君生皱一皱眉毛,迈步出去,把门打开。

“哗,门开了。”

“叶君生,果然是叶君生。”

“对,就是他,在扬州,我见过。”

喧哗声起,如浪潮起伏,场面一下子轰然炸开。

目光一扫,见到他们都是斯文装扮的读书人模样,看着面容,有几分脸熟,大抵为同届乡试的士子考生。

再看远一些,两边巷道处人影拥挤,为数不少。

骤然间,人潮两边分开,让出一条路,就听到一人高声嚷道:“叶君生。某等要向你挑战!”

赫然为江南三代才子之一的杨江帆,在他身边,数名同伴前呼后拥,增添气势。

“好戏要上演了。”

“意料之中呀,依我看,来者绝不仅仅只得一个杨江帆,肯定还有人。”

“那是当然,大家得知天下第一才子在此居住,自然争先恐后而来。”

议论声不绝于耳。声音很大,想不听到都困难。

听他们的语气,绝非是来“膜拜”的,看热闹的成分很重。自古文无第一,才子间相互不顺眼的情况比比皆是。现在倒好。叶君生居然得了个“天下第一才子”的偌大光环,即使是圣上御赐,不服气的人也不知凡几。

此种心理,从才子竞赛结束的那一刻,便疯狂滋生。然而那时候叶君生脚底抹油,出乎意料之外地扬帆出海而去,却无形避免了许多的烦忧。等悄然来到京师。深居简出,别人自不知道他住在这里。

再之后,便是关键紧张的乡试。

乡试,本身便是最为激烈。最见功夫的竞赛角逐。等考完后,一身轻松,留在京师等榜单公布的众士子,前所未有的无聊起来。

这不。当有小道消息公布了叶君生的居处。他们顿时像打了鸡血般,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反正一大早便涌过来看个究竟。

见到叶君生露面,大伙儿终于肯定,消息没错。

群情汹涌,叶君生很快想清楚个中因由,还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昔日在书店,因为《灵猴传》的问题,杨江帆与叶君生便有了些龌龊,现在相见,分外眼红。

杨江帆吃吃冷笑:“叶君生,你何德何能,妄称天下第一才子,莫非当我们都是死的吗?”

他一贯自诩清流,不喜追逐名利,故而当初决定不去扬州参加那天下才子竞赛。然而事到如今,心中忿然,对于叶君生很看不惯,因此开口就要挑战,要与叶君生进行文斗。

这一开口,一众士子立刻唯恐天下不乱地起哄起来。

叶君生嗤笑一声:“阁下哪只耳朵听说叶某自称天下第一才子了?”

杨江帆顿时一怔:想一想,这倒是事实。人家可连圣上御赐的牌匾都没有去领取呢,此举传开,当时为之哗然。有心理晦暗的,都想着叶君生太狂,胆敢藐视圣上颜面,一不小心估计会招惹龙颜大怒,莫说才子名誉保不住,只怕身家性命都难保。

熟料后面事态发展,让人大跌眼镜,华明帝居然毫无动静,并无问罪之意。

咚咚咚!

猛地有鼓声开道。

围堵着来看热闹的士子们纷纷侧目而视,就见到一对衣甲鲜明的侍卫前来。

“不好,莫非是来抓人的?”

“大家快跑呀!”

有胆小的,第一反应,以为是己等人数众多,围堵街道,惊动了京城卫队,要来驱逐抓捕了。

要知道,这可是天下脚下的京师,岂容乱来。

“不对,不是的。”

“大家不要慌。”

“咦,他们抬着什么东西?”

只见侍卫中,抬着一副东西,长条形,约莫六尺长,两尺宽,上面用黄绸布盖着,看不到里面的事物。不过从外形看来,像极了一副牌匾。

队伍当中,还走着一名宫中打扮的太监,手执拂尘,分外惹眼。

他们过来,人群自动退避,让开路子。

来到四合院门口,那太监扬一扬拂尘,对着站在门口的叶君生,瞧了几眼,忽而堆上脸容:“敢问公子可是叶君生叶大才子?”

叶君生也有些疑惑:“不敢当,小生叶君生。”

太监呵呵一笑:“如此正好,某家魏姓,今奉圣上旨意而来。”

什么,竟然是圣旨?

周围许多人顿时陷入呆滞状态,茫茫然。

魏公公又道:“此乃口谕,圣上特别交代,叶公子不必跪拜,主要是来送牌匾的。没问题的话,你便接受了吧。”

一拍手掌。

两名侍卫抬着那长条事物走上前去,巍然不动,要等叶君生亲自揭开黄绸布。

果然如此。

华明帝折中用了这一种非正规的方式来授予牌匾,其中多少有些不愿大张旗鼓的意思。只没想到,在场突如其来地出现这么多士子考生。

叶君生微一沉吟,伸手将那张黄绸布轻轻揭开,登时露出牌匾阵容。

这一副牌匾,乃是用上架的香檀木打制而成。纹路图案,巧夺天工,美轮美奂,一看便知出之名匠之手。

牌匾中心内容,是五个光华熠熠的金字——真正的金字,用黄金临摹上去的。

六个字。

“天下第一才子”

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灿烂,晃得人眼睛都花了。尤其留白处的那一方印玺,朱红欲滴,令人不敢正视。

羡慕、惊叹、妒忌……无数炙热的目光,开始在牌匾上流连,最后却慢慢地,全部聚焦在叶君生身上。

杨江帆的双眸,简直要喷出火来。

第三百零一章意气

之前众士子皆起哄,不愿承认叶君生“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然而此时此刻,皇帝却命人送来牌匾,御赐金字。金灿灿的,真实而晃眼。众人顿时哑口无言,不敢吭声。

能怎么吭?在大庭广众之下,否定叶君生,不等于否定皇帝了吗?

稍不注意,说错了话,祸从口出,那可是要咔嚓一声,人头落地的。

叶君生毫不迟疑,接过牌匾。后面叶君眉已笑吟吟地,拿出几串钱,酬谢魏公公一行。

一番仪礼过后,魏公公等告辞离去,回宫复命了。

这时候,围在院子外面的士子们却仍然未散,要看杨江帆还有什么动作。

杨江帆面色有些架不住,大声叫进入屋中的叶君生出来。

“你们在此胡搅蛮缠,真当叶某好欺负么?”

叶君生神色一沉,喝道。

杨江帆不甘示弱:“叶君生,明天你可有胆上状元楼?诗词丹青,不过小道尔。所谓才子,亦为虚名。”

叶君生眉毛一扬:“哦,你要如何?”

“明天乡试公榜,定一世功名。我已与雪海、晓峰等相约好,坐在状元楼上等快马捷报,你敢来否?”

杨江帆掷地有声。

原来如此。

这也是历届乡试科举的一种惯例,就是一班自信满满,彼此不服的士子们互相约好,在公榜之日来到状元楼上坐好,等待喜报。

在天华朝,乡试录取并不讲究地区限制名额之类,而是每一届有一个总数额度,大概比例会在十取一这样。

看起来很乐观,其实大不易。皆因获取乡试资格,本身就相当困难。在地方中要经过一番比拼。经历多次的院试府试,成绩优越者才行。不过这些流程,叶君生都基本跳过了,顾学政大笔一挥,直接批点,别人更不会有质疑。

乡试中举,和殿试一样,同样有排名之分。成绩越好,捷报来得越晚。至于头名“解元”,当然属于压轴的。

事实上乡试的排名之争远不如殿试那般为人所看重。然而殿试是在金銮大殿上直接举行的,圣上金口开,状元探花定。少了许多民间色彩。在这点上,和乡试的快报相比,倒有些逊色,不够喜闻乐见。

相信明天,除了坐镇在楼上的一班士子。楼下更不知有多少围观者。

“有何不敢?”

叶君生的回答果断坚决。

“好好,就等你这句话。”

杨江帆客套性地拱一拱手,转身离开。

他一走,其他人便知今日出不了什么热闹了,要看热闹,明天才是重头戏。于是也一哄而散。要提前到状元楼定位置了。

人群散去,却并未清静。还有不少探头探脑的小厮们在周围徘徊,另外。居然还有人眼巴巴守着,居然是要等叶家倒垃圾,拣废纸笔墨的。

叶君生,少年成名,蜚声跃起。自从夺得天下第一才子之后。声名更是达到一个巅峰,市井之间。津津乐道。其字其画,行情水涨船高。最为关键的是,他流传出来的真迹数量并不多。早期一些作品,因为笔力还有欠缺,而且印章用了别名等一些原因,价值自是大打折扣。

一直以来,想要找叶君生求字求画的人比比皆是,无奈叶才子成名后居无定所,行踪飘忽,等闲找不到人。

毫无疑问,在京师的住址行踪被曝光后,肯定有不少人登门来求字求画。

这就是拥有声名的好处,想昔日初出茅庐,不得不卖字为生,却易陷于无人问津的窘境。当功成名就,汲汲以求的一切,皆唾手可得。

关了门,返回屋中,叶君生心里思量:是时候买些奴仆小厮,安排门面了。

叶君眉问:“哥哥,你怎么答应他了。他叫嚷,尽管让他叫嚷,理他作甚。”

叶君生呵呵一笑:“你对哥哥没信心,怕明天会输?”

叶君眉忙道:“怎么可能,只不过觉得不值得。”

叶君生双眸眯了眯:“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昔人有诗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非吾辈所求。这人嘛,意气横生,该雄起的时候,就不能萎缩。”

叶君眉听得一知半解,只觉得很厉害的样子,不住点头。

今日果然多事,先后好几拨人拜访。其中李逸风等不能退却,相谈之际,李逸风提及叶君生身份走漏之事,很可能是太子殿下那边故意所为,要将水搅浑,弄乱,施加压力等。

叶君生一笑置之,很是坦然。皆因他不可能隐世埋名一辈子,曝光就曝光了,当为宣传。

傍晚时分,又有客来到,却是西门二公子夫妇。他们中午到的京城,处理生意上的事务。

两家联姻,生意做到一块去了,好生红火。

在其中,京剧团也火起来了,在各大州府规模上演,演的正是那不被看好的《红娘传》,却意外地赚到满堂红,口碑杠杠的。

这个话本,有违套路,却正因为如此,演出了新鲜感。尤其对于许多平凡的少女而言,红娘的成功非常有代入感,故而看得很是着迷。

话本成功了,演出的利润随之滚滚而来。

西门二公子携眷而来,主要还是给叶君生分钱。五五分账,当初说定的。虽然这第一笔银子不算多,可毕竟也是数目。

现如今,乡试可是考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