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人神 >

第144章

人神-第144章

小说: 人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高处俯览下去,可见黑压压一片,宛如密密麻麻的蚂蚁。

沸腾的扬州城,城外是青山。

山高如塔,高高耸立着。

山顶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人。青衫磊落的黄梦笔悠扬地坐着,这个羽化道的大师兄,此刻衣着单薄,宛如一名落魄书生,但谁能想得到,他竟是三十三天最为出名的几位后起之秀?十岁成就散仙的大气运者?自幼梦见仙人授神笔,委实匪夷所思。

他既为羽化道的天下行走,行踪飘渺,前段时间曾短暂在冀州出没,但与赵峨眉一番斗法后,取道南下,来到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不外如是也。

黄梦笔逍遥自在,无所牵挂,到了扬州后更是日日奢华,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然而话说回来,他本就是神仙中人了。

此际,其远离城郭,来到城外的高山顶峰,盘坐在小亭子里。

在他对面坐着的,赫然为一名身材瘦小。面目丑陋的和尚——臭和尚,时隔多日,他仿佛变得更丑了些。皱巴巴的僧袍披在身上,异味更为浓重了些。

臭和尚,法号名副其实。

眼下,孤空寺的天下行走与羽化道的天下行走,便这边你看我,我看你,四目相对。

黄梦笔忽尔一叹:“和尚,你真是越来越臭了……”

臭和尚耷拉着眉目。合十道:“阿尼陀佛,一具臭皮囊而已,大师兄着相了呀。”

黄梦笔连忙摆手:“别介。我可不是你大师兄。”

臭和尚面露微笑:“羽化道大师兄,三十三天大名鼎鼎,谁人不知?”

黄梦笔晒然道:“和尚你是在损我?”

臭和尚又念佛号:“出家人不打诳言!”

黄梦笔嘴一撇,不以为然的样子,突然一提气。摆在石桌上的一壶酒便像被人把持住了一样,凭空提起,自动倒酒,将美酒倒入旁边的酒杯中。

顿时,有酒香飘溢。

黄梦笔鼻子一嗅,忽叹道:“这皇家御酒‘玉阳春’。味道是越来越假了。”似乎对酒水不甚满意。

等酒杯满了,嘴一摄,杯子里的酒水灵性十足地形成一道悬河。跳入他的嘴里,咕噜吞进去,咂咂嘴唇。

“和尚,你真不来一杯?”

臭和尚摇摇头:“出家人不吃酒肉。”

黄梦笔嘿嘿一笑,骤然一拍手。香风袭人,一道曼妙的身形乍然出现。却是一位妖娆美女,在荒郊野岭的山峰下,自夜色中踏步而来,如同凌波仙子。她一出现,立刻依偎在黄梦笔身边,温玉满怀,艳福无比。

“和尚,要不也给你来一位?”

饶是臭和尚定力非凡,此刻都不禁眉毛一挑:“大师兄,多年不见,你还是这副玩世不恭摸样。”

黄梦笔笑道:“一句话,要不要嘛?”

臭和尚正色道:“出家人不近女色。”

黄梦笔又倒了杯酒饮:“不吃酒肉,不近女色,果然没趣。你与那姓燕的,都无趣得很呀。”

“大师兄,和尚见你,只想问一句,你帮不帮我?”

黄梦笔回答:“关于在冀州的事,飞剑杀人,而且杀的还是知州子侄,我一早知悉。只和尚见疑于知州大人,无缘无故成为通缉犯,的确冤枉。我知道你想查什么,但你更明白,我不会问燕非侠的。”

臭和尚叹息一声,沉默下来。

黄梦笔顿一顿,又道:“况且,我很快就会出东海的了。”

听闻到“东海”两字,臭和尚的身子居然轻轻颤抖了一下,显然触动良深,片刻吟道:“红尘千丈,东海万里;长岛浮沉,若出其里。你真得相信那方天地玄黄顽石印就藏在东海宝库中?”

黄梦笔面露一丝苦笑:“到了这个时候,我只能信,我们都只能信。你又不是不知道,赵峨眉已经出海了。我再不过去,就没戏唱了。”

“那燕非侠呢?”

黄梦笔一耸肩:“不知道,谁知道呢。”

臭和尚心有戚戚然,对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蜀山第一剑,总是存在太多的神秘,难以触摸。关乎行事准则,更是无常得很。否则他怎么会怀疑对方,就是在冀州当街飞剑杀人者?

又或者,他总是认为就算不是燕非侠,凶手也应该和蜀山有关联才对。

只是,谁知道呢?

悬案如山,就算他都查不出来,只得求助于黄梦笔——这个世界的神仙,没有谁能无所不能。

转身望远方,一片灯火辉煌,那是扬州城,扬州城在过年,看起来,那片灯火是那么的遥远,仿佛两个世界。

莫名的,一声叹息出口。

ps:

感谢书友“老周老周”“兄弟好烦”“有谁共鸣77”“mygoddie”“哈佛街”的慷慨打赏!

第两百零八章邀请

夜渐深了,街道市肆之上狂欢的人群开始变得零散稀薄,各自归家,准备休息。

“哥哥,我们也回去吧。”

该逛的地方基本逛完,喜欢尝的东西也尝遍,可谓尽情尽兴。

“嗯,好的。”

叶君生自无意见,与她离开内城,朝着外城的民居所在的位置走去。一路上遇见不少同是住在外城的人们,笑语不断地走着。热烈地交谈着今晚的所见所闻,心情愉悦。

对于忙碌的生活而言,年关或许是他们最为轻松的日子。

“君生,你竟在这里!”

猛地一声惊喜的叫声,随即一人疾步过来,一脸惊动兴奋之色。

叶君生很快也认出了对方,唤道:“天辰,你怎么也来了?”

刘天辰,同隶属观尘书院的廪生,与叶君生同班。在书院中,除开黄超之外,就数这位与叶君生交情最好。想当初,面临楚三郎的咄咄逼人时,刘天辰不为所动,非常坚决地站在叶君生这边。

其人出身普通,算是寒士。或许正因为此,才养就凛然的气节,并且视同样为寒士的叶君生为知己吧。他文章做得不错,言之有物,属于实干派。对于他,叶君生也是欣赏的。

没想到,从冀州到扬州,千里迢迢,居然会在除夕之夜重遇上。

“天辰,没想到你也来扬州了。”

刘天辰呵呵一笑:“你南下后,过得几天,愚兄左思右想,终于下了决定,权宜当是游学,便也跟随而来。”

遇上叶君生,他心情大好。

他却不属于受邀行列。无缘参加才子竞赛,奔扬州而来,更多的在于旁观性质,等于游学,长见识。

其实像他这样的读书人不在少数,相信过完年后,将会掀起一股高峰,涌入扬州城来。

互相寒暄几句后,叶君生问:“天辰,你现在住在哪里?”

刘天辰回答:“我扬州有一个认识的朋友。在内城的,便借住他家中。”

“如此甚好。”

又是一番朴实的对答后,由于时间关系。依依惜别,相约明天再聚一聚。

他乡遇故知,可算一喜事。纵然叶君生脾性淡泊,但一缕高兴之意不可抑止。

一夜无话。

第二天叶君生早早起床,嘱咐妹妹几句。然后独自出门,进内城找刘天辰说话。

昨晚之际,两人便约好在一间名叫“乌山居”的茶楼碰头,因此不费多少力气便见上了面。

除了刘天辰外,还有一人在场,正是刘天辰的朋友。张姓,字“山宗”。初次见面的客套自少不了,不提。

待到上茶。以及各式点心,交谈就在写意的氛围内展开。其实并无甚要事,只是日常的闲话而已。

张山宗忽道:“君生,愚兄听天辰说你乃是北方第一才子,不胜敬仰。明天有一场文会。还请你能赏面参加。”

新春佳节,各大州府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文会。属于文人骚客的一大盛会。作为江南重镇,扬州自然不会例外,只会举办得更加堂皇盛大些。

对方开了口,叶君生目前也无甚事务,略一沉吟,便答应下来,问道:“久闻江南才俊如林,这文会定然宅紫嫣红,竞争激烈吧。”

张山宗一笑:“那倒是……不过扬州文会,某些规矩或许与北方不同。”

“哦,愿闻其详。”

当下张山宗便细细道出,果然别有讲究。

这扬州新年文会,都是各大名门豪族分别出头举办的,大大小小,同时会有十几场,而每当有佳作出世,又会有专门小厮抄录下来,骑着快马奔走交流,品赏。

因此,看起来松散,山头林立,但相互间有竞争角逐,就看哪一家所出的作品最好,夺得头魁。

这般文会规矩,一切费用皆由举办的家族支付,为了吸引有实力有名气的才子进来,还会设定丰厚的奖赏。比如说某人的作品出色,博得一片喝彩声,不但能出位,还会获得奖赏,可谓名利双收。

当然,通过举办文会,豪门家族同样大有收获。人心、名望、影响力,皆有得益,反正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便是了。

久而久之,竞争甚至白热化。文会的举办,俨然与本身的实力水平,以及地位影响力挂钩,事关面子,远远超过了文会本身的涵义。

天华朝,始终属于“以文治国”的制度。

听完张山宗的讲述,叶君生连连点头。与此同时,他还知道明天要参加的文会,隶属郭家,要去到郭家的庄园中。

这郭家,在扬州中声名赫赫,与西门家、周家三足鼎立,分量十足。

文会属于民办,形式总体甚为松散自由,原则上,只需秀才身份便能进入,享受免费的饮食。至于有无作品出手,并无严格要求。所以张山宗邀请叶君生和刘天辰来,合乎规矩。

更别说叶君生本身并非泛泛之辈,早有词作传到江南这边来,流传甚广。比如《念奴娇》《水调歌头》这些,张山宗亦是拜读过的,深感惊叹。正因此这个缘故,他一听刘天辰说起,即刻便要一起过来见面,介绍认识一番。

拉拢叶君生去参加文会,本就是张山宗的最大来意。只要叶君生有所表现,出得风头,那他与有荣焉。

敲定了主要的事,其他都是闲聊了。到了中午时分,吃过午饭,这才告别。

“君生,明天文会将在午时开始,届时你早些过来,还在乌山巨碰头,然后愚兄带路去。”

叶君生笑道:“有劳了。”又与刘天辰作别,才开始返回民居中。

刚迈入门口,就见到妹妹迎上来,嘟着小嘴道:“哥哥,你终于回来了,等得人心焦。”

“嗯?什么事?”

叶君眉悄悄朝屋里一指,压低声音:“那严掌柜又来了。”

闻言,叶君生呵呵一笑:“他来是好事呀。”

进入屋中,果然见到穿得厚厚实实的严掌柜坐在小厅里头:“严掌柜,新年好呀。”

“哎呀叶公子,你回来了。”

严掌柜连忙起身回礼。

“严掌柜来找我是?”

叶君生试探着问道。

“恭喜叶公子!”

严掌柜非常喜气地抱拳,长揖鞠躬。

叶君生一听,摸不着头脑,如果说对方又来找他买字,都是情理之中,可突兀冒出来一句“恭喜”,那喜出何来?

“严掌柜,此话怎讲?”

严掌柜笑呵呵道:“其实老朽是来送请柬的。”

“请柬?”

叶君生更加云山雾里:貌似他初来报道,人生地不熟,谁会来请?

严掌柜洞悉到他的疑惑,不敢怠慢,赶紧拿出一张红色请柬来:“请叶公子过目。”

叶君生接过,打开一看,不禁哑然:原来这封请柬,是郭家发来的,署名郭家三小姐。个中内容,正是请他明天过去郭家庄园参加文会云云……

这是……

略一思索,便问:“严掌柜,这郭家?嗯,扬州有几个郭家?”

严掌柜失笑道:“叶公子,扬州向来只有一个郭家呀,名门大族,很是了得。”

一个郭家,那么张山宗邀请所去与眼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