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千年有约 >

第110章

千年有约-第110章

小说: 千年有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出身,每个文川家族的人都会有这种尖刺状的佩饰。”说完兄妹二人将他们项链上的尖锐之物拿给大家看。



到此时盛有木他们才明白,文川兄妹如宝贝一样一直戴在身上的那并不好看,而且有些安全隐患的黑色的尖状物的原因。大家将他们前后的行为联系起来一想,觉得她并没有撒谎。而且对他们这种寻祖,认祖的执着,也是有种感动。通仔又问道:“听起来没错,也理解文川秀行急切的心情,并且冒险抢先进入石洞的动机。只是你为什么还要找你们的人来对付我们呢?”文川秀行忙说道:“我没有叫他们来,只是我们身上带有卫星定位系统,家族里的人才能知道我们的位置,给予一定的保护。这次他们知道方位后,也是在暗中派人保护。只是你们那时怀疑我,将我们围住了。而且”他看了一下盛有木,然后继续首:“而且有木君当时发出了那么可怕的红光,他们才以为我们有危险,才现身前来解危,这都是一场误会。”



事情搞清楚了,通仔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我说,木娃,我一直想问,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总算等到了。你不是说用法术对付常人,不是一个正直的道法中人所为。你那么正直,怎么当时就想用法术对付他们了呢。”盛有木笑道:“谁说我要用法术对付他们了。我一开始就怀疑文川秀行先进去过了,等那狗咬龙头被砸死,那就&;#15154;中的更加的肯定了。知道那条通道已被破坏,不能通行了,当时很失望。后来见了石壁上那个大大的兑字,它有地陷之意,才叫大家赶紧撤出来,躲过一劫。这各处测试出来的方位都是兑,其中就暗藏玄机。于是在外面找到了兑位,兑又代表泽,有水之意。我就用火法反启之,真的就突然地陷,来到了这儿。”原来一切尽在盛有木掌握之中,他也早就知道文川秀行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那你还暗示他们把我们围了起来,我当时也紧张了。”文川丽枝不解地问,“我只是叫你们聚在一起,我好施法,是他们会错意了。”大家都笑了。一阵温热的气流冲上来,他们就感觉到随着那气流上升了,然后是更强大的气流袭来,在这无重力的状态,他们产生的加速度可就很大了。照这么越来越快的速度,会不会撞上那些坚硬的石壁,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大家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死火山



 速度越来越快,真怕这磨擦生的热将衣服点着了。裸露的肌肤很痛,不会就这么地燃烧起来吧。这样如火箭一般的上升了几百米,推测应该是到了山的中腹部位吧。渐渐地他们就感应到了重力的方向,因为此时他们快速的向上飞行,下坠的血液让他们的四肢肿胀得难受。终于速度也在重力的作用下慢了下来,最终他们如浮出了水面的木块一样,停在那里不动了。



四周的景色不在是星星点点夜空,而是一个五彩斑爛的变幻着极光魅影的穹顶,如一个超大的帐篷,将他们笼罩在下面,让人顿生渺小之感。这种自然的极光,只会在地球的南北两极才会出现,奇怪的是这里也有。



这种奇幻的光影,让人于陶醉中失去了自我,时间无情地流逝,莫非他们就要在这迷幻中流连至死。恍然如梦中,盛有木被一种力量唤醒,此时才感到虚脱得简直不愿意醒来。难道这些幻景看一下也如此消耗人的精力,里面一定有未知的东西在起作用。



他拥有法力,能够感受到那来自遥远时空的某种呼唤,让他在危急之中醒来。在这么多次的探险中,也有过多次的经历,在危急时刻,总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帮助自己。是那千年前的未见过面的师父映真子,或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画仙映月烟,这种心灵相通的力量真的是太神奇了。盛有木先自己运功调息了一会儿之后,然后再将每个人唤醒。



所有的人都感到疲惫不堪,靳兰心有些后怕地对盛有木说:“幸好你把我叫醒了,开始还觉得这景象极美,可是慢慢地就如睡着了似的,又好象是在做梦。在梦中奔跑着去追逐那些变幻的光影,想停也停不下来,特害怕,自己就这么被累死了。”其它人也都有同感,并问盛有木这里到底是咋回事,一会儿又失重,一会儿又超重,然后又失重。最后更可怕,差点做梦累死,这种死法讲起来都要被人笑话的。



对这些怪现状,盛有木刚才在调息之时经过冥思苦想,也大概得出了个结论。原因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是由于这莲花峰独特的构造引起的。他们起初上莲花峰时,在进入其中时就领教了它里面超强磁场的威力,而且他们当时还以五星戴月阵进入的。这种强磁场的产生都是因为莲花峰那利于吸收外界能量的结果,同理这里面的空间无重力,也是它的强磁场影响了地球在这里的引力的原因。



“这里的星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仔的问题最多,盛有木又继续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就如在强电场中有尖端放电的电晕现象一样,这里超强的能量仅通过磁场的方式还无法完全发躲出去,也就如电晕现象一样,在那些尖凸的石头上以光能的形式将能量消耗了。而这种能量的释放又不是连续的,所以才有了象星星一样的闪烁。



“怎么忽然就有强大的热流往上冲呢?而且到了一定的高度好象重力又有了。”盛洁一本正经的样子,真象一个向老师请教的学生。这时盛有木也不谦虚了,就做一回为他们解惑的都是吧。为了免得他们问得没完没了,他索性将他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他就说:我们先前站的地方,据我推测,先前我们站的那个兑位以前应该是个天然的洞穴。大家听了都是大吃一惊,为了不打断他的话,都没有说话,听他继续往下说。



盛有木继续说道:当初映真子发现了莲花峰的秘密后,应该从这个洞里将好友齐望岳运进去安葬,他的路线应该和我们一样。后来他出来,就设了一个迷局,也就是那个山洞。他用磁石将下去的那个洞口堵上了,并用兑位所对应的水法将它封闭了起来。他还怕后来之人不明白,所以在那石壁之上书了一个大大的兑字,写与有心之人看。由于石头有磁性,所以当我们落下去后,那些石头又被这里面强大的磁力反弹了上去,重新封闭了洞口。他的这个推测后来得到了映证,文川家族的人得知消息后曾经派人来将那些积雪铲去,并没有找到有什么地陷的痕迹。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这里有如此大的空间,如一个诡异的地宫。从莲花峰主峰的外形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上万年的死火山,它最后喷射出来的不应是岩浆,而是某种灼热的气体,使山体最后冷却下来后就形成了这样的中空的样子了。至于那些热流,也是这里超强的能量产生的,它们这样的一涨一缩,就如呼吸似的,千百年来将里面有毒的气体全都置换了出去。我们才能在这里呼吸生存,也说明了这里还有另一个出口,也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做的。中途又有了重力,那是因为中间的这个空间形状没能让那些能量形成共振的磁场,重力也就没有被抵消。这种重力也消减了我们上冲的速度,最后平安地又到了此处的无重力的空间顶部。最不可思议的是,有重力的空间的距离是如此恰当,既没有大到让我们停留在那个重力空间上不来,也没有小到让我们不受控制地直接就撞上了石壁。这发着极光魅影的穹顶,是由于它们承受了下面上来的所有能量流的冲击,在那石壁上进行了能量的大量转换,才形成了那样的壮观场景。我们感觉累和疲惫,也是因为承受了这些能量流的结果。



他的话把大家所有的疑问都解决了,原来这里是个死火山,听起来叫人有点害怕的,果然没有人再问什么。毕竟承受这些能量流不好,得赶紧找到洞口出去,不然有性命之忧。这时那些热流明显地下沉了,果然从某个方向传来了丝丝凉风,让他们惊喜不已,那就是通向外面的出口。在这无重力的状态运动起来非常的困难,不得不一点点地挪到石壁边上,靠脚蹬石壁的惯性,一点点地朝那进风的地方移去。



第一百六十六章 路



 到了进风的地方一看,果然有一个圆圆的光滑的洞口。这一定是当初火山口被冷却的熔岩封闭以后,非常凑巧地残留下的一个供内部气体扩散的出口。借着这里面那些光线的照明,可见这洞直而深,通向那遥远而未知的远方。



这是仅有的出路,容不得他们选择,盛有木第一个攀上了洞口。才往里走了几步,明显地感觉重力又有了,这让他们行动起来方便了许多。待大家全部都上来后,盛有木这才拿出了手电,带领大家往里走。



洞壁非常地光滑,如打磨过一样,这是那些熔岩通过这里和千百年来风蚀的结果。途中轮换着出现两种方向的风,一进一出,在转换之初,非常地猛烈。他们一到变风之时,不得不停下来,怕被那风刮倒了,这内外空气的交换竟如此的强烈,他们想象不到。这样走走停停地,终于看见了前方出现了一丝光明,出口就在前方。生存的希望大增,他们都不顾疲乏,加快了步伐。



到了洞口一看,他们的热情如同遭遇了外面的风雪一样,全都冷却了下来。原来这里是在莲花峰的主峰的峰顶上,再往上走不远,就应是那死火山口了。望着陡峭的而高耸的石壁,任凭他们再会攀岩,对于这种山壁,也会无能为力的。这时真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境地了。往上走相对要容易些,可是下来就很麻烦了,到处都是冰雪,稍有不慎,就会滑落下去。



行动不得不停了下来,盛有木想,如果映真子当初要上山顶,不可能从这儿上去,一个人上去都挺困难,何况还要带着齐望岳的棺木呢。这就说明,还有另一个隐密的通道上去。这通顶之路又在哪里呢?为什么么非要上山顶去看呢?其实这也是盛有木的一个预感,如果齐望岳真的就葬在莲花峰,决不会葬在其它侧峰和主峰的内部。侧峰形散而气短,主峰内部气太强而损主,都不宜作为阴宅吉地。唯一可用之处就是在主峰的峰顶之上,那里定有另一番不为人知的景象。



如果当初映真子不是从这外面上去的,那么这进出山体的唯一通道的这个圆洞,途中一定另辟有上山之路。盛有木在这个光滑的圆洞里来回走了两趟,均没有发现异常之处。难道是自己猜测错了,或者是真的没有识破映真子的玄机,在这里迷了路。如果强行从外面上山,自己倒可以勉为其难,可是其它人能否上去就难说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是决不会如此地让朋友们冒险的。大家都坐在洞口,商议对策。望着远处的一片银妆素裹,仿佛天地之间,这里就成了死寂的世界的唯一还有生气的孤岛。这时才真正的体会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圆洞呈内高外低之势,所以外面的雨水根本进入不了里面,才保证了千百年来那个大空间内部的干燥。只是这洞口处有明显地被水流冲涮的痕迹,在光滑的洞内非常明显。这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个疑问。



盛有木顺着水流的痕迹往里走,走了几十米远,这痕迹到此为止,没了踪影,这水的来路也太奇怪了。大家在那里冥思苦想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