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龙境秘踪 >

第413章

龙境秘踪-第413章

小说: 龙境秘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糟糕的是水和食物也损失了一大半,燃烧弹,强光弹也全部耗干,手雷还有两枚,留下的子弹也不多了。天气又渐渐热了起来,在沙漠里,在这种温度下,估计我们很快就成了肉干。不用选举,没有人异议,陈世安代替我成为这些人的首领。

和陈世安他们同来的那位包着头巾的阿拉伯人是他们的向导,叫卡齐。他告诉我们,往右方走不多远有一个叫托区的小镇,托区是当地牧民的土语,意思是水井的意思,那里有一个原来伊拉克军队的基地,那是北面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之间长期暴发冲突的前线,后来逐渐废弃。

如果速度足够快的话,我们会在今天中午到达哪里,哪里有水,很有可能有废弃的武器,甚至有食物,但最起码哪里可以有房间遮挡太阳。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李大哥告诉我,狼群在暴雨前离开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放弃了捕食我们,没有了子弹,我们再一次相遇,我们拿什么抵抗。

没有了帐蓬等物品,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有了负重,虽然有伤员,但伤都不重,所有的人都咬着牙,用最快地速度前进。

费舍因等人也在这附近居住了很长时间,却对这块沙漠没有一点印象,那位向导却对这里非常熟悉,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找到的。

天气越来越热,而头一天持续的惨烈的战斗让我们体力消耗殆尽,我们的速度并不快,全身酸痛,仍然是砂砾和乱石掺杂的,大家走起路来散漫,队伍拉的很长,长的让人担心如果遭到袭击,我们这只队伍将会轻易的全军覆灭。

我在寻找三郎,他并没有主动和我说话,而是显得闷闷不乐,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沈飞是他的亲信,左右手,却想不到为了陪我冒险而送了性命。我一直认为三郎和四姑娘明争暗斗争,面和心不和,却没想到,为了我,三郎的亲信却送了命。

我无想去安慰他,却找不到任何语言,但幸运的是,在沙子滚烫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前面出现的一个城镇,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影影绰绰可以看到大片的椰枣林,中间似乎还有几座不小的楼房。

所有的人精神一振,顿时加快了速度,陈世安大声呼喊,让大家散开,保持间距,这些江湖大豪个个听命,没有半点异议。

我也有些奇怪,陈世安在体制内只是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象他这样人的如过江之鲫,可另一方面在江湖上他的地位极高,李金刚,金猿这样的高手供他驱使,天下第一大会的总舵主甚至有意衣钵相传,其它骄傲的门阀大家对他也极为客气,这内外的反差大的让人无法接受。

脚下的石头烫的人生疼,整个沙漠如蒸笼一般,不管有多少汗水,瞬间既被蒸发,身上的衣服硬的象石头一样,沾在身上,仿佛随时能把人烫熟。

陈世安挥了挥手,李大哥、卡齐、三郎三人齐出,三人迅速接近了小镇,李大哥身体看似肥胖,实则非常灵活,如一头狂奔的猎豹,三郎身形轻颖,如在林间自由飞翔的燕子,但我最注意的是卡齐,他跟在这两大高手身侧,身形丝毫不逊。

过了约有十分钟,陈世安下令大队继续前进,镇里早就空无一人,满地是垃圾,有生锈的机械设备,有废弃的车辆,巨大的石块,倒塌的墙壁,破烂不堪的房屋,在这些垃圾堆上到处是枯黄的沙漠植物。

在卡齐的带领下,我们快速前进,接连穿过两处街道,在镇的中心竟然是一处有相当规模的椰枣林,一进椰枣林,顿时感到一股久违的清爽和凉快,在椰林中间,芦苇丛丛,几只水鸟快速飞起,这里竟然有一处小型湖泊。

众人大喜,不是说这是水井吗,这水井也太大了,小白龙大叫一声,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水溅到我身子上,冰凉寒冷,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然后听收小白龙一声惨叫,从水里钻了出来,象个猴子一样,一窜一蹦,我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小湖泊里有什么吃人怪兽,赶紧捡了一块石头,拿在手中。却见小白龙指着湖泊,脸色苍白:“冷冷,这简直就是一个冰窟窿。”

他虽然穿着衣服,但水一侵,整个身体仿佛透明一样,谢依和加米拉纷纷背过脸,何笑呸了一声:“这么大的人,怎么一点不知道害羞。”

第四十一章马鞭清真寺

小白龙闻言,立即用手捂着下体,象猴子一样蹦到一棵椰枣树后面,众人哄笑,小白龙伸出个脑袋:“这水凉死了,不服你们跳下去,你们还好意思说,怎么只看别人的下面。”

我伸出手,水冰凉刺骨,在这沙漠核心的小镇中,怎么会有一个寒冷彻骨的湖泊,虽然他的大小比许多公共游泳池大不了多少。附近并没有高山,不可能是雪山融化形成的,也没有听说地下有寒冰层这一说法。

卡齐告诉我们,这座湖泊北面有座两层小楼,就是这个镇子的中心,一个小的清真寺,而甜水井就在这清真寺里面,我们跟着他,绕过湖泊,果真有一处不大的士清真寺,园形层顶,精致的宣礼塔,雕着花纹的环廊,这人的英语十分流利,但有一点土国的口音。

在这清真寺正中心,一个不大的建筑,有点象中国寺庙里的白塔,只是更圆润一些。从清真寺到湖边,有一个用石头铺成的小路,直达椰林深处的湖泊。

但是这座清真寺却破烂不堪,塔上面也被人凿去了外壁,仿佛被人揭去了一层皮。卡齐神色变得极为黯淡,而赫思远一个箭步上前,抓着了卡齐的胳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马鞭清真寺?”

卡齐脸色微白:“你也知道马鞭清真寺?”他说这话无异于已经承认了这就是马鞭清真寺。赫思远顿了顿脚:“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著名的清真寺不可胜数,但只有马鞭清真寺不见踪迹。想不到却躲在这神秘的沙漠里,躲在这小镇里。”

赫思远告诉我们,据说,四大哈里发的阿里时期,阿拉伯人在征服底格里斯河流域时,曾经战败,当时的哈里发与众人被困在沙漠里,士兵军心动摇,哈里发把手中的马鞭插入沙石中部,如果真主安拉保佑他们获得胜利,就让这根马鞭涌出泉水,让它生根发芽。

结果第二天清晨,插马鞭的地方果真涌出了一汪清泉,泉水冰凉,不但救了众人,也让这地方成了绿洲。后来,阿拉伯人在这里修建了清真寺,取名马鞭清真寺,其真实的名字应该叫阿里清真寺,我们眼前的小圆塔下面就是所谓的甜水井,马鞭清泉。泉水通过地下暗道流入湖泊,供整个城镇使用。

随后不久,阿拉伯人开始了内乱,这座清真寺便被渐渐遗忘,想不到却我们这些人发现,不知道是不是真主的保佑,我们也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这里破坏的很严重,卡齐告诉我们,他上次来到这里是十几年前,他做为一个军官,奉命往这里送后勤给养,很有幸来到这个清真寺进行礼拜,这也是军官的特权之一,哪时的这座清真寺金壁辉煌,墙面上到处是黄金和宝石,就连塔顶上也不例外。

但我们并未在清真室停留,而是来到附近的一处房屋,这是一处非常漂亮的房屋,虽然也很破败,被杂草,垃圾还些椰枣树的叶子覆盖,但能看出来,这里曾经有漂亮的网球场,游泳池,露天晒台。

卡齐告诉我们,这座小镇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居民,所有的人都是军事人员及其家属,而这里就是基地军官们的俱乐部。它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当时统冶者的二儿子来此视察时下塌的宾馆,因为在名义上是统冶者的二儿子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

我们面面相觑,这个小镇上怎么会派出领导人的儿子前来驻守,难道这里的战略地位真有如此重要。

由于湖水的温度,在这椰枣林周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气循环系统,这里的温度要比沙漠里阴凉很多,湖水虽然冰凉,但却可以饮用。在这个别墅的地下室里,有一个军火库,虽然这里在废弃前,许多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但并不包括武器。

在这个国家里,武器便宜的令人吃惊,一枝崭新的AK74才要一千多人民币,这个国家里人均拥有三枝枪。在面临战败时,原来的统治者打开了武器仓库,加上周围各国流入的武器,还有美军在黑市上的贩卖,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常规武器之国。

由于已经废弃了一段时间,有部分枪都已经生锈,可见平时的保养并不好,但剩下的也足够我们使用了。这里的枪种类很多,美英法俄以色列的应有尽有。

陈世安让我们拿统一种类的枪,子弹可以通用,这样能使武器效能最大化,这里的枪最多的还是俄制的AK系列,可惜的是这里没有什么燃烧弹、照明弹之类的,他让肌肉宋和邻一名欧洲人各背了一枝大阻,美国的MA82A1,他认为在关键时候,这种枪比手雷等物品更有用。

老实说,人是一种非常胆小的动物,一有枪和子弹,我们心里顿时有了底。在这种环境中,没有武器,你会感到你是裸身在行走。在这里还有军服,老式的伊拉克共各国卫队的军服,但面对衣服,陈世安却很犹豫。

我能理解他的犹豫,在这个国度里,天上有美军的卫星和无人飞机,如果沙漠里突然出现一只前政权的共各国卫队,恐怕几十分钟内将会有无数个导弹的炸弹从天而降,把我们炸成肉未。

陈世安非常有耐心,他说要在这废弃的小镇里停留两天,一是休息,二是补充物质,就把这个军官俱乐部做为我们临时的营地。没有人反对的意见,因为我们确实需要休息,需要补充体力。

在这里并没有找到食物,但有椰枣,那是非常好的食物,高能量,高糖分,正好能用来补充体力,水和椰枣就算我们的中午饭了。

休息了一阵,陈世安把我们重新分了组,他,龙天远,三位女士和费萨尔留守,我,肌肉宋,那位欧洲面孔叫拉塞尔的人,赫思远一组,小白龙,卡拉,三郎、施运兴、李大哥一组,分头进行搜索。

我们两组依军官俱乐部为点,我们组以顺时针方向前进,李大哥一组以逆时针方向前进,在天黑之前一定要撤回俱乐部。四个还可以用的单兵通话器我们两组各分配一个,留着的夜视仪也配备给我们。

第四十二章躲避

我对陈头的命令不以为然,我们在这里只是想休整,有椰枣,有干净的水,找到了足够的枪支弹药,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一切都已经齐备,没有必要在把整个城镇搜寻一遍,这种时候分兵实在说不上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万一再一次碰上狼群怎么办。

但我还是闭上了嘴,我在此时的地位很奥妙,闭上嘴也许能多活几天。自从沈飞死后,三郎就沉默了许多,虽然不再挑我的刺,却也不愿多和我说话。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可是我却找不倒什么话来安慰他,也许在他眼里,我什么也不算,远远不能和沈飞相比。

这名义上是一个镇,但真正居住在这里的只有两种人,军人和军人的家属,通过建筑物可以明显看出,总体上这些建筑物的风格非常俄国化,或者是前苏联化,到处是板楼,但这种板楼中间却夹杂着一些非常西方化的建筑物。

小镇的外围有几外三层楼房,构筑成了一个环形防御工事,但整体上来说,这并不是个军事重镇的样子,没有想象中的明碉暗堡,没有互相连通的掩体。我能看出来,小镇上的士兵撤离时非常匆忙,许多机械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