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蒋四小姐 >

第605章

蒋四小姐-第605章

小说: 蒋四小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当年要不是工人们饭都吃不上,工厂也不至于破败成这样。”

走入了冶炼车间,看着那被拆的七零八落的炼钢炉,出了大件的拿不走,其他的一些小零件,什么小轴承,甚至是螺丝什么的都被人拆走拿去给卖废铁了,这位老李厂长不由得感叹着说道。

李逸帆也是模糊的回应了一声,确实如果不是把人给逼急了,谁愿意这样缺德,把谋生的家伙事都给裁掉了啊?

“这座炼钢炉,还是当年咱们和苏联关系好的时候,他们支援咱们的呢,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玩意,咱们才炼出第一锅刚,当年年产量是五万吨,后来有陆陆续续的添了不少设备,咱们的年产量提高到八十到一百二十万吨。。。”

老李对这个工厂很有感情,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指着其中一个炼钢炉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一听这话,走到这个炼钢炉的铭牌哪里用手把铁锈刮了刮好好看了看。

草,老毛子果然是没安好心,这个破钢炉,居然还是日本人当年的产品,看年代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当年老毛子帮忙解放东北的时候,可没少从这里拆东西,好东西全都特么的拿到他们哪里去了。

后来这玩意肯定是被老毛子淘汰之后,转手在给咱们当卖好的,只可怜咱们那时候什么都缺,就是这个破玩意,咱们还当宝呢。

也难为了这家企业,这么一个历史文物,他们居然一直用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李逸帆的心里是唏嘘不已。。。

“李先生,你可能是对这些东西看不上吧?不过咱们也有不少好东西呢,当年xxx工程咱们厂可是参与了的,后来那个项目没能成型,但是很多设备却留下了,那些设备,我都好好的存放着呢,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李逸帆一听这话,顿时有点激动了,xxx工程,那可是当年国内著名的大工程,原本是要自己搞打飞机的,可惜后来某位鼠目寸光的领导一句话,造不如买,直接就把工程给废了,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可惜了。

787。高级顾问

“哦?是吗?当年李老还参与了那个工程呢吗?”

跟在这个老头的身后,往里面走去,李逸帆忍不住问了一句。

“可不是,当年全国多少专家和工厂都在为了那个工程是摩拳擦掌呢?那时候我还是这个工厂的厂长呢,一年到头可是没少跑京城,和浦海去参加会议,当初为了解决一些特殊金属材料的冶炼问题,国家还特批了全国各地的几家企业一笔资金,从国外采买了一批特殊金属冶炼的设备。当年为了准备这个项目,我还特地去了德国几次,采买回来不少机械设备呢,只可惜后来这些机械设备都没能用上,项目就黄了。再后来我退休了,这些设备,因为特殊性,也就没用上,毕竟使用这样设备冶炼出来的产品,国内的很多企业都用不上,出口咱们又没有优势,后来。。。哎。。。不说了。。。”

李本初老人刚开始说起那些往年的事迹的时候,还是带着那么一股精气神,可是当后来说道工厂逐步的走向没落的时候,他也只能是长出一口气,神情也逐步的从最开始的兴奋,走向了落寞了。

他这样的心情,李逸帆还是能够理解的,一行人之后也没怎么说话,直接就转到了这冶炼车间后面的一个车间里,然后就看到了摆放在车间中央的几台大型机械。

这些机械都是用土办法保存的,外面包着厚厚的稻草防潮,里面的机械里的老远还都能够闻到一股机油的味道。

“这是当初我废了牛劲。从德国克虏伯哪里引进的二手中频真空炉。你们别看他是二手的。可是保养的很好,用起来。。。。。。这是我从日本新日铁哪里引进的低频真空炉,也是二手。。。。。”

前面摆放着三四台保养的很好的真空炉,都是为了生产各种特殊金属而专门准备的,李本初老人在介绍这些真空炉设备的时候,也来了精神,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态度萎靡,在解说起这些设备的产能和用途的时候。更是精神奕奕,好像在说自己的孩子一般。

“这些设备,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而言,即便是现在也并不落后,现在国内的特殊金属冶炼情况,可以说是一团糟。目前我国的特殊金属,基本都是在靠进口,而国内自己的特殊金属冶炼能力,几乎为零,国家对这方面也不重视。毕竟自己在搞研发的话。这需要很大的投入,成本太高。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不愿意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毕竟进口来的特殊钢材价格其实也不贵,而我国的特殊金属型材,现在国内的市场需要也就是每年二三百万吨,如果年景好的时候,也就是四百万吨左右,数量实在是不大,所以大家都不太愿意搞这个。尤其是鞍钢,宝钢那些企业,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企业啊,真是鼠目寸光,他们光是看到这个市场的份额太小了,可是却没关注到这个市场里的高利润。人家日本人光是每年靠卖给你的那些特殊钢,就能够赚到他们每年生产几倍量的粗胚钢的产值了。。。”

老头子在最开始介绍的时候语气还很是平和的,可是说道后来这情绪就有点激动了,甚至还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而李逸帆也是被这个老人的知识面给震住了,老头是九十年代中期退休了,现在看来身子骨还特别的硬朗,不过这年纪怎么也得六十多了吧,可是人家说起话来依旧是口齿清晰,最关键的是人家到了这个岁数,却还一直在关注着国内的特殊金属市场。

而且还了解颇为的详细,确实这年头国内的造船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以及汽车产业的大潮还没有爆炸开来的时候,国内对特殊金属钢材的需求量确实不是很大。

但是当几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房地产大潮,造船狂潮,以及汽车行业的狂潮到来之际,人们才会木然发现,原来我国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居然这么差?

别的暂且不需说了,光是一个汽车用的防潮防锈的镀锌钢板,我们和人家差的就不止十万八千里,别说和日本的技术比,就是和韩国产的钢板比,我们都比不过。

其他的什么汽车用的变速轴承,还有特殊笼架式的车身结构上使用到特殊钢,就更别提了,咱们几乎是没有一样能够自己生产的出来的。

以至于到后来,别人玩烂了几十年的航空母舰,咱们国内偷偷摸摸的搞来人家一艘破烂的不知道几手货回来自己改装的时候,才发现,咱们居然连航空甲板的特殊钢都搞不定,最后还不得不花费了大价钱,从俄罗斯搞来的技术。。。。

想起那些林林总总的时候,真是让人感到阵阵的无语,和阵阵的揪心。

“李师傅,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在关心国内的特殊金属冶炼市场呢啊?”

李逸帆心里一动,有了些想法。

“哎!干了一辈子了,对这玩意是有感情了,不是能够说放得下就放得下的。”

老头一提起这个就是长吁短叹。

“嘿嘿,老爷子,我接手这家工厂,其实就是为了重振咱们华国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的,我呢打算从国外引进一批设备,还有更新咱们的生产技术,专攻建筑用的特殊金属型材,还有造船,造汽车用的特殊金属的,如果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到时候来咱们厂当个高级顾问怎么样?”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本初说道,这个李本初看得出还是有些本事的,不过让他直接当这个厂子的厂长,李逸帆还有些不放心,还得考察一段时间。

不过这么一个经历过那样年代的人,干起工作的时候,肯定会相当的认真,而现代华国的工业企业,最缺乏的就是认真这两个字,所以李逸帆想要让这位老一辈的工程师,再来自己的企业里发挥一下余热。

而李本初在听到李逸帆的这个邀请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有点发懵,他没想到这位新工厂的东家,居然这么看重自己,邀请自己这个老头子,回工厂里来当一个高级顾问,他的心情一时间有些复杂。

“小李先生,你们真的打算来搞这种特殊金属冶炼的公司?要知道这样的公司的投入可是相当大的。”

“哈哈哈,你就放心吧,老李先生,这一点我们早有准备,我们从国外已经引进了不少的技术专利,就比如那些建设高楼大厦用的大梁钢,角钢等等,这些建筑型材的技术,我们现在就有。还有那些汽车和轮船上面使用的轴承用特殊钢,主要是使用特殊金属冶炼技术,中频煅烧,还有高频煅烧,以及最后的静置的热处理手段技术,什么的我们现在也有,要不然你以为我们就真的什么都不管就来搞这个企业的吗?”

“真的?那可太好了,不过要搞这样的企业投入,恐怕也不小呢吧?”

老李一听李逸帆这么一说,也是真的高兴了,确实如果李逸帆真的有这些技术的话,那这个公司就绝对有搞头。

具体赚不赚钱倒是不要紧,最让老李高兴的是,他终于能够回到他最爱的特殊金属冶炼产业了,这些年来他虽然退休了,可是原来的老本行可一直没扔下,一直在关注着国内国际的特殊金属冶炼行业的发展,每每看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的时候,他自己也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

可是国内愣是没人愿意搞这个产业,这也让他倍感揪心,现在居然有人愿意搞,而且还有技术储备,还要请他来当顾问,这下子这老爷子如何能不高兴?

根本就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就拉着李逸帆,开始绕着工厂四处转,还悄悄的耍着小心眼,想看看李逸帆到底打算怎么干。

“李总。。。”

“诶!您年纪比我大,别叫我李总,还是叫我小李吧。。。”

“那好,小李,你别看咱们这个工厂,现在是满地的荒草,可是底子可还在呢,当初都是那帮老苏联专家,过来帮忙打的基础,只要把这些荒草都除掉,你就能够看到咱们的来料车间,还有生产车间,以及储存车间的基本方位布置了,很合理,只要在稍稍的做一些改动就可以了,你看这里,可以摆放咱们的中频真空感应炉,那边可以放低频真空感应炉,像你之前说的那些建筑用的大梁,角钢什么的,用这些设备就能够生产了,可是如果想要生产那种汽车或者轮船用的轴承,恐怕这些设备就有些不够了。。。。。。”

老李的试探,李逸帆也不拆穿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嗯,我已经让人从国外引进现在最流行的真空感应炉设备了,而且还有之后我会请专人过来,在帮梦设计几个厂房,我还打算开展粉末冶金的产品,在那边的厂房里,我打算一进几个粉末冶金的设备。。。”

老李不说话了,因为这时候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他的脸已经乐成了菊花了。。。

788。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李本初在听说了李逸帆关于一些新工厂的设想之后,根本就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过来帮他当顾问的邀请。

中午李家父子一行三人也没走,就在附近找了个饭馆一起吃了顿饭,顺便还邀请了这位李本初这位老专家。

李立强和李广利两个对着特殊金属冶炼行业,了解的不算太多,席间也没怎么说话,不过李本初或者李逸帆这个算是懂点皮毛的半吊子老板,倒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路上都是在不停的说着这特殊金属冶炼的事情。

这位老爷子可能是憋屈了多年,今天遇上李逸帆算是让他突然有了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