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像一阵季风飘落 >

第13章

像一阵季风飘落-第13章

小说: 像一阵季风飘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怪我不争气的身体,那几天我不舒服,每天考试根本就是半晕半睡的,你想能考好吗?奇怪是,一考完我就啥毛病没有了。真的想不明白,是撞了哪辆车?”

  一听儿子的不高中别有原因,父亲立刻叹气:“咳,运气呗,人一背运,走平路也要摔跟斗,这是运气哟。”母亲跟着附和说:“我就说吗,城里念书的会比不上乡旮旯的?运气真的说不清。”

  用了“运气”,田真算渡过了二老一关,可面对将来,他没了主见,尤其在遭受心爱女孩拒绝的打击后,他整日心猿意马,灰心丧志。他躺在床上,常常会看见那个女孩的笑脸,三年的每一个值得让他品味的一幕,都一一跳出来,时光似乎倒退,他发现了那个女孩,优雅而温醇,活泼而美丽。她是一颗磁石。一千多个日夜啊,有多少多少的思想是与她相联的啊,起初他淡淡的感受,畏惧地隐藏,慢慢地他便深陷,不可自拨。当终于揭开一层笼罩的面纱,直面那久久想望的事实,答案是他承受不了的。她走了,他就孤守着自己的墓志铭悲哀。他一想到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她,或失去了角逐的机遇,一种裂肠般的痛楚便折磨着他。他有时恼恨自已的自知之明和软弱,为什么不死缠烂打?或许,他爱她,还有一面神圣的尊敬。若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保证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若有机会,若她晚一些走若……事实终归没给他挽回的余地。他别无选择。

  他翻开留言册,第一面是全班的合影照,在众多的脸谱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她那天穿的是浅蓝色的衣服,头发扎成温顺的一束,她微笑着,女生中她最美,她是男女生的焦点。她的美,她的优秀,她的气质,给每一个高中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后面一排的男生中,有一个眼光内敛,面部表情淡然的男生,他的外貌含着缺少自信的元素,但又不乏认死理的顽固。他和她同时被凝固在胶片上,只有在它上面,他才找回了点点希望。

  二十年后,她会从照片上走下来吧,像聊斋里的狐仙……

  用坚强和放达发挥自己,让人瞩目。

  秀美的文字里满含殷切地期望与热情地祝愿。

  是谁“用坚强和放达”来“发挥自己”,从而“让人瞩目”?是她希望(不如说要求)他“用坚强和放达来发挥自己”。对了,是她,是她要他这样做,亦是他对她的保证,因此,无论她或他,他都要做“让人瞩目”。让人瞩目,饱含了多少因素呢?它不仅是希望,更是信心意念的动力!

  “田真,记住,你只有用自己的坚强和放达来发挥自己,才能让人瞩目”。*秋说完这句话,给了田真甜甜一笑,迅速化灭无影。

  田真酒醒似的“喔”一声。他答应了她,也答应了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7,复读生
27,复读生

  田真又回到了学校,重回校园的感觉真好,像孤儿有了家,暂时没有了焦虑和烦恼。为说服父亲同意他的这一决定,他可下了番工夫,父亲本想让他和一个表哥到广州打工,在农村只要失去了念书出头这条正道,唯一出路只有打工。他以自己只是运气出错为借口,说再怎么着要争回面子吧,为田家的光宗耀祖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一谈到光宗耀祖,含着烟嘴的父亲就有了点盼头。儿子志气可嘉,重新来过吧,有谁不栽回跟斗的?没准这回通都大衢。田真感谢有些迷信的父亲,他要让人瞩目,为一个目标重操旧业,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他要在失败的地方重塑尊严。

  复读,很大程度上冒了风险,尽管有过失败经验,也不能自信可以成功,而且,你放眼望去,凡是高考失利的人,没有几人选择复读。道理相当简单,好马不吃回头草。那些复读的家伙,不是十足的书呆,准是自以为是的“水货”。田真熟门熟路,很轻易就进入一个班学习。班上的同学都是原先低一级的,与他们做同学,田真在经验上占优势,除此,一律劣势,你想想,哪个人瞧得起复读生?同学们在知道他是上一届的准差生时,个个觑了眼,谁都不挨他坐,最后他索性独个一排,倒宽敞,但不乏寂寞。他骤然想起那个高个子叶倩,记得她那时和现实的他遭遇一样,在没人同桌的窘况下,独自生存。一个人一排,实际上不是优待,是以十敌一的针对,把那“一”孤立、冷落,幸亏他早有思想准备,又习惯于一个人的世界,并且对冷眼讥讽早已如鸿毛般看轻。

  经过一段时日,田真发现,其实自己不算多丢人现眼,更不必自卑,因为除他是复读生外,还有三个复读生,在其他班而已。只要不是他一个人干这蠢事,他就可以抬起头来走路。虽则如此,亦不乐观,这是风毛鳞角呀,好似濒临灭绝的朱鹮,太边缘了,容易被人遗忘,如此,复读生们只有自求多福了。

  田真听课仍旧抱着恭敬的态度,完成作业谨慎认真,但总觉不够新鲜,念过的书再重念,一点没有老朋友见面的亲切,那书本泛起冷峻的光芒。在几十个学生中,田真自认为是听话不遭人话柄的一个好好生,老师应该另眼相看,至少选他当个班干部,官不要很大,一个小头目就行。可复读生好比是被人拣了千百遍卖不出去萝卜,到与新一批萝卜混杂着卖时,仍然没人瞧上它。田真只是一个逃难到另一个国家来的难民罢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他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这样就不能不摆出一副见人脸笑的神态,他想,消除人际距离只有如此,微笑是亲和力的重要武器。哪想,他融不进一个民间团体,那些小组织快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根本不需要他这生鲜剂。他是异类分子。

  班上有个小不点,小小的个头,走路像只老鼠,俗话说人小鬼大,这小不点鬼名堂多;喜欢无事生非。田真就被他整过几次。小不点暗里叫田真哈巴狗,每当田真进出教室,背后总有个声音叫。

  “哈巴狗,哈巴狗,鲁迅老爷爷的哈巴狗!”

  小不点似乎出了口恶气,连比带划叫着,好几个女生听着好笑,小不点更加得意,加劲卖力。

  田真真想揍小不点一顿,凭啥要恶语侮辱他,他好歹是这一届的老大哥,江湖都讲究个长幼辈份资历,这些毛孩儿不大不小像不可调教的猴子。——既然是老大哥,肚量就不该狭小,随人怎么说吧,他又不会少块肉。见了几个和他一样的复读生,他像见了多年老友,上前热情招呼,那几个复读生只简短礼节性的回应,表情与他成反比,他遭此冷遇,冷天喝了凉水似的,不痛快。静心一想,一来没得罪他们,二来没在任何时候与他们发生过冲突,怪了?

  复读生呀复读生,谁叫你吃了败仗还要回到营地。

28,被娘家逐出门
28,被娘家逐出门

  有一点,田真足以值得自豪,他是文学社的社员。他由衷感谢*秋,不是她,他只是个复读生,多么乏味枯燥的名词,复读生加上文学社社员,听着脖子就粗,他把文学社当成娘家,在外受了委屈不快,便借助文字形式抒发,然后交与文学社。他信赖文学社,认为它是自己唯一一块寄托心情的地方。

  文学社加入的新社员对他都比较友好,有几个社员甚至还请他指点呢。他一一传授自己的那点家宝,阴霾之情一扫而去,他欣慰快乐,总算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世上总还有一些人赞同他,不贬低他。

  可是,新社员犹如走进新院子的孩子,没摸清情况的时候,对谁都是一样的可亲,讨好巴结每一个人,待知道文学社每个社员的根根底底,那份讨好与巴结便如热锅里的奶糖,化了。

  田真见他们没来找自己了,很是纳闷。一次社会后,他叫住一个新社员,问:“紫风铃,这段时间干什么呢,怎么没看见你?”

  紫风铃是这个社员的笔名,听他自己说,他由于喜欢周惠的“风铃”,又喜欢紫色,笔名自然该叫紫风铃。是个很女性化的名字。紫风铃哼哼鼻子说:“我忙着,哪有时间瞎混,像你们老资格的,当然不用担心啥,到时又来个转世投生就是喽。”

  说的啥话呀,田真听不懂,感觉不对劲。

  他又找到另一个社员,同样问她不来找他的原因。这是个笔名叫四季花的女生,文章颇有深度,很受社长青睐。四季花白白眼说:“来找你,多不脸红!只有你老元勋才有空串门子,我可忙着平步青云啦。”

  四季花戴的也许是六百度的眼镜,眼珠球转动得失真,田真隐约听出对方的不客气,他转题说:“噢,你的那篇文章很好,我看一定登上社报。”

  “当然好了,不过比起你差远啦。”四季花走了,语气不容商量。

  田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四季花和紫风铃原来对他毕恭毕敬的,怎么一下子就冷冷淡淡,难道是沙漠的气候,说变就变?

  当他无意间看到他们和他的反对派在一起时,恍然大悟明白了,有人挑拨,有人在暗处离间他与文学社社员的关系。是谁?似乎人人都有嫌疑。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田真大感意外。

  一次社员聚会上,社长,那个铁面无私的呆板老头,发给每人一张纸,发到田真身边时,狠狠瞪了田真一眼。

  “大家看完后,发表各自意见。”

  田真看着纸上的一篇无名文章,似曾相识,仔细看下去,哦,是他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与此同时,好几个社员看着看着就捧嘴嗞嗞笑,女社员们则红了半边脸,没看完便扔一边,背着文字,不再瞧一眼,仿佛是一颗毒瘤。

  “大家都是本校精英,没有理由当作没看见。”铁面无私环视一圈,目光盯准田真,笑里有笑,“田真,你来读一读其中的一段,从‘我看见了她开始’。”

  田真局促立起身,觉得空气压抑,要他念自己写的东西不难,而要当着这么多人念,不仅别扭,而且具有考验性。

  “念!”命令如山。

  田真拈起纸,开始念道:“我看见了她……她横躺在林里……她的美无法形容……”

  社员们开始轻声发笑。

  “她由于穿得少,身上的轮廓非常显明……我,我吻在她唇上,心神荡漾……解开了她的上身,胸上的山峰露了出来,放射诱人的光彩,一颗如豆的草莓璀璨生辉……”

  田真念不下去了,感觉耳热脸烫,羞愧难当。

  社员们笑得明显,见田真停了,就叫嚷催逼:“念呀,念呀!”

  “那……那是她的*……”

  “哈哈哈!”

  “*!哈哈哈……”

  田真的手发颤,脸上一阵阵滚烫,心里一阵阵惊惶。

  “都别笑了!”铁面无私吼叫一声。室内立刻雅雀无声。

  “我不想针对哪一个人。”社长训话了,像个老政委,“你们是国家、社会的未来,正处在接受教育的时期,是绝对纯洁的时代,不容玷污,可是近些年来,一些标榜啥‘新人类’,‘西方化’的艺术家,大胆地创造什么‘开放’,都是屁话!他们毁坏传统,将几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弃一边不顾,自私自利,特别是一些作家受到这股风潮影响,引进欧美*内容,挑拨读者发挥想象。你们可以看到,这股风连纯洁的校园都给污染了。这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