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867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867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对顾冰晶道:“你倒是睡会儿吧,给母亲请安倒不用太早去,母亲就是管家,也不是起来的过早,给祖母请安,也还差着钟点儿呢。”和大哥朱睿一样,毅将军也交待“请安不用去太早。”
  得到这样体贴的顾冰晶却也要起来,只是为毅将军没有走,不好含羞坐起来,先只答应一声,眼睛在房中看着,却又一笑道:“这上面东西就是你说的,拿的大哥的东西。”
  毅将军也对着那白玉吊瓶等摆设看一看,再低头系腰带道:“可不是我要来的,大哥是好大哥,做兄弟的相中了,他还是给的。”
  这就是朱宣一听到次子问世子要东西,要拿手里的东西砸他才行。毅将军成亲又和朱睿争上了,把大哥房里的东西一个一个想过来,觉得不错,自己用得上的,这成亲就是一个机会,就可以趁机要几件。
  顾冰晶手捂着锦被在肩头上,只是笑:“明儿我还大嫂去,借来摆一摆使得,你这就是想据为已有了不是?”顾冰晶与毅将军也算是青梅竹马,对毅将军的心思还是比较了解。
  嬉皮笑脸的毅将军走到床前只是笑:“大哥不要,就摆着罢了,你倒是真上心,等我去了军中,你留在京里服侍父母亲,倒要事事上心,替我尽孝才行。”
  这就伏下身子扳起低头害羞的那张芙蓉面孔轻轻一吻,朱毅再低声道:“新媳妇儿,你已经是我的人,可以不用再害羞了。”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三章,舔犊(二十三)
  第六百三十三章,舔犊(二十三)
  毅将军成亲还没有几天, 一封紧急的书信送进京里来。坐在书房中的朱宣一看到那信上熟悉的火漆印,觉得跟自己料想的也差不多。这个时候秋天水草肥美,正是打仗的好时候,大家都有人有马有粮草,而且率先挑起战争的人他要准备过冬。
  看过信以后就让人喊两个儿子朱睿朱毅过来,军中群龙无首,这两个儿子得走一个。南平王想想挺为难,为着孙子想让世子留下来,可是朱毅刚成亲,不能让他走才是。
  这样在想着的南平王,听到脚步声进来,然后是两个儿子的喊声:“父亲。”随手把书案上的信给两个儿子,朱宣在房中静候一时,待儿子们看过信,刚抬起眼眸。世子朱睿就道:“儿子明天就启程。”
  毅将军也跟着道:“我也去。”看一看父亲和大哥都看自己,毅将军赶快道:“我和大哥在一起习惯了,我势必要去。”
  世子还有些怜惜弟弟,想让他留下来。朱宣倒是有笑容在面上,这才是我的儿子呢,新婚就要流连,算什么好子弟。当下点头道:“你们明天一起去吧。我刚才让人送信进去给你母亲,让她为你们收拾行装。”
  南平王重回书房后坐下来道:“打虎也要亲兄弟,好,你们亲近,我看着很喜欢。”再往下想,朱宣依然是不改初衷:“闵儿让他留在京中,与这官场上的人斡旋,我要改改他的性子,暂时不放他去。”
  两个儿子一起答应下来,朱宣这才挥手道:“去吧,去先商议一下,看看这仗怎么打才是。”这才让两个儿子出去,外面不多时,就有脚步声进来,是幕僚们进来,然后就是低语的声音。
  心里其实痒痒的朱宣也想去,坐在这里回想着当年一接到战书,就带马出京,就象是在昨天。儿子大了,一只一只象是小老虎,做老子的当然是安乐。
  安乐的南平王这就从后面走出院门,再看看后面这几间房子里,哥儿们正在上学,负手再出门来,就往马棚里漫步而去。
  管马棚的小厮迎上来笑语:“奴才想着是王爷来了,王爷的马刚才就嘶鸣呢。”朱宣看着那马,对着自己昂首走上两步,南平王也走上两步过去,在马身上只是注目在看,心中陡然是豪情满怀,我是不能去了,这马却还是当年健壮样子。
  马棚外数棵大树,绿叶挂枝头上,无风也自动。老骥伏枥的朱宣对着马棚里扬蹄的座骑,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身后传来细细地脚步声,全不回头的朱宣更是微笑道:“你看看我的马,还是一样精神。”不用回身看,只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来的是妙姐儿。脚下光影子地里就可以看到妙姐儿头上的步摇轻轻在晃动。
  “表哥又来看这马了,”妙姐儿是从房中过来,走到朱宣身后感受一下他的心思,看着他高大的身影,深情地道:“表哥一片辛苦,把儿子教养成人,表哥数十载辛苦,还是在家里的好。”
  朱宣呵呵笑起来,道:“你又来劝我了,我说过儿子大了我只陪着你,当然说话算数。”虽然说是说话算数,心里却回到那一片茫茫绿草的草原上,战鼓时时敲击人心,马声长鸣人声欢腾,朱宣的心思一下子就飞出去多远。
  一旁站着的妙姐儿看的一清二楚,这就微微一笑道:“不要说是表哥,就是我也有些想念,”妙姐儿对朱宣出一个主意道:“表哥要去只管去就是,只是把我带上,我就不拦着你。”
  轻轻长叹一声的朱宣回想起时永康说自己在京里是红光满面,一定不想军中诸将,这就对妙姐儿道:“真是冤枉,时小将军居然说我不想他们,”伸出自己的大手在妙姐儿发上轻轻抚摸一下,朱宣这才转为笑颜:“不想就不想,你我带着孩子们在京里承欢于父母膝下,人生何其乐也。”
  家里移植的有几株红叶,有一株在这里可以看到此许嫣红,朱宣挥去思念的心,对妙姐儿重起一片疼爱的心道:“晚上备酒给儿子们饯行,世子和毅将军都去。”
  妙姐儿这就诧异,赶快道:“毅将军成亲这才几天,这就打发他去,只怕亲家会怪。”朱宣不经意地挥挥手道:“他自己要去,也是应该去帮世子的,要说亲家怪,当初订亲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嫁的是什么人。”
  看一眼王府里雕梁画栋,这富贵本就自军中来,京里谁人他是不知道的?
  夫妻一同走上两步,前面小亭子旁边站着老侯爷,却是满面笑容:“你们又去看马了,我一早刚看过,倒是有几匹好马我相中了,给孙子们换了吧。”
  由朱宣和老侯爷,个个都还是上着心,妙姐儿看一看朱宣答应下来,老侯爷这才觉得放心,道:“听说孙子们要走,我当然要为他们先看看马匹装备才行。”说过这一句的老侯爷这才开始走回去。
  目送老侯爷走开,朱宣并不回书房去,和妙姐儿一起往房里去,这是夫妻之间时时会有的散步,一左一右相携着手,有时只是并肩而行,不管周围是春草气息,还是冬雪冷侵,倒都走的自如自在。
  回到房里去,朱宣挥手命人退下来,这才坐到妙姐儿身边去,对她是笑容可掬的开始说话:“妙姐儿,表哥同你说件事情。”
  妙姐儿对上朱宣这样的客气,平时是相亲,这一会儿的客气就要让人小提一下心才行。嫣然一笑的妙姐儿回话道:“表哥请说才是。”
  “就是毅将军来对我说,”朱宣想想次子实在是太挑剔,可是他说的或许也有道理。但是不管毅将军没有道理,既然儿子提了,南平王都要对妻子说说才行,其实在朱宣的心里,也觉得毅将军说的有对的地方。
  “孩子说你偏心呢。”朱宣这样对妻子说上一句,看着她错愕的面容,更显得眼睛黑亮有彩,这惊奇神色中更见标致才是,朱宣含笑道:“毅将军说你两个媳妇待的不一样。”
  妙姐儿这才明白过来,脸上先是紧绷的神色,慢慢绷起脸儿来,还没有绷到十分,再就是一笑,这话只能一笑置之,不然还能怎么样,过上这些年,毅将军又要开始说偏心,这一次是只对着母亲,是为着新进门的媳妇。
  “我哪里偏心了,表哥给我指出来才是,”当事人妙姐儿是不知道自己哪里偏心,只能站起来给朱宣倒一杯茶,好好地讨教讨教才是。
  朱宣是觉得毅将军说的对,真的要他说,他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只能把儿子原话套过来,毅将军是这样说的:“母亲对大嫂和冰晶不一样,要是笑也是先对着大嫂笑,走路扶人也是扶着大嫂,冰晶三朝回门的时候,备的礼物和大哥当初是一样的吗?。。。。。。”话只说到这里,又被父亲随手砸过来的一件东西给打断了。
  “我听到这里,手边是一个臂搁,我就拿那臂搁砸他呢,这孩子接住了就拿在手里,到现在也没有还好。”朱宣把原场景说给妙姐儿听,看着她以袖掩面只是笑,南平王有些遗憾:“那臂搁是我刚心爱上的一个,我还没有看够呢,这又让他猴了去。”砸毅将军的东西从来有去无回。
  朱宣说到这里才觉得有些可气:“我一听他又争究上了,我就想拿个什么给他一下子才好。现在大了,不是小时候,可以随意些,拉倒就动板子。在军中也是管着多少人的将军,让人再说在家里还挨打,怕他颜面受损,说不得我这做老子的只能吃亏。”
  下面是怪朱寿:“我想着那东西我没有看够,把毅将军撵出去,把朱寿喊进来骂了一顿,我手边怎么放的都是我心爱的东西,我就是砸人也砸的挺心疼。”说着话,把手里的茶喝完,以袖掩口在笑的妙姐儿赶快站起来接住这薄胎白玉茶碗,对朱宣道:“表哥当心,这可是我喜欢的,可不能砸的。”
  朱宣膝下是一个小杌子,时常是放在这里,给端慧来坐,或是胖倌儿有时候也来争一下。此时觉得委屈无比的妙姐儿坐在朱宣身边,抬起一只脚踏在小杌子上,只是回想着:“我几时偏心来着,就是回门,世子的东西本来就是要多些,我问过秀珠,她说她不争究这些,我还格外给二媳妇添上些东西,怎么落在这孩子眼里,我还是个偏心?”
  “那你就不对了,按规矩来,添什么添。”朱宣先说不对,再帮着妙姐儿找她的错儿:“或许是你,对两个媳妇说的话不一般多吧?”
  妙姐儿这就板起脸来对朱宣:“表哥你这是欺负我呢,你这就欺负上了。”刚才在马棚外面还要说表哥教导儿子辛苦,才把儿子教导成人,这就要翻天覆地,板着脸的妙姐儿道:“这是表哥教的好儿子,这样孩子给他什么颜面,只管打就是。”
  我偏心?妙姐儿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这才两个媳妇就偏心上了,要是四个媳妇那要怎么说我?
  这里还没有找到偏心究其何因,外面有急急的脚步声,然后是丫头们赶快回话:“管事的回王妃,太后命人刚刚拿了闵将军进宫。”丫头们的声音也有些慌乱,外面站着的管事是经老了事的,虽然不是惊慌失措,却是觉得事情蹊跷。
  听到里面即刻让进,管事的赶快进来回话:“一队宫中侍卫,说是奉太后的命,进来就拿人。世子在外面照应,却是问不出来什么,请他们候着回王爷王妃一声,也说不行。”
  朱宣和妙姐儿一起站了起来:“看看去。”两个人心里都纳闷的很,眼前能有什么事情会得罪太后,一直行到外面去,路上的不少家人都是强自镇定,世子匆匆往这里来,迎上父母亲道:“请父母亲不必担心,却不是什么大事情,说三弟冒犯康宁郡主,太后亲自吩咐她宫中来人,刚把三弟带走。”
  与毅将军和幕僚们在书房中议事的世子朱睿,是出来最早的一个,一出来就看到朱闵正被侍卫们带走,世子匆忙赶上去塞银包问了一句,就只知道事情是由康宁郡主而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