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814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814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情了,我又可以轻松几天。
  门前这就分手,康宁郡主对马上的朱闵和胖倌儿道:“送我回家去,我要去裱画儿。”两个胖胖的画趁心如意地到手上,康宁郡主正在心里寻思,门上贴门神儿说是避鬼,房里贴胖胖会不会康宁也胖些,免得母亲说康宁生得好,就是瘦了些。
  到家的郭水灵回到房里接着被郭将军追问,郭将军是满面笑容:“女儿啊,你们今天去了哪里,说的什么?”杨姨娘跟在后面也是想问这个,听着郭将军罗嗦一大堆,最后笑容满面地交待郭水灵:“跟出去,小郡主和小王爷说什么好,你就要说好,千万别拧着。”
  在身后听得一心闷气的杨姨娘先走出来在外面候着,房里这些话听不下去,自己又没有说话的地方,一直候到郭子民出来,杨姨娘才说自己的心思:“姑娘哪里会跟这样的有身份人相处,今儿晚上老爷在小郡主面前,应该辞去才是。又教姑娘不要拧着,老爷您,不是糊涂了吧?”
  杨姨娘是忍无可忍,忍不下去,姑娘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就是我没有身份,可眼前看来看去,只有我为着姑娘着想,一切人都是不中用的。只是伤心我说话不中用,姑娘从来不听。
  “你想到哪儿去了,”郭子民外表是粗壮的武人,这一点儿明白还是有的,觉得哭笑不得:“我倒是想呢,水灵这模样儿,小王爷们也相不中,”
  杨姨娘觉得可以松下来半口气去,姑娘的亲事是亲戚们人人在笑了,要是老爷有了不相衬的想法,招人耻笑的还是姑娘,丢连累最多的也是姑娘,杨姨娘再接着要追问到明白才行:“那老爷您是什么意思?”
  再出去不要同小郡主和小王爷们拧着,分明再说还要同小王爷们见面才是,杨姨娘紧追不舍,只是看着郭子民。
  这一位姨娘平时颇顾身份,难得有几次固执就是为着郭水灵,郭子民就把实话说出来:“你看看水灵这模样儿,京里的人家我看是难找了,她又自幼跟着我学武艺,是你说姑娘家学这个不好,学一阵子就丢下来一阵子,现在看看不如明天起,让她天天起早练武去,军中当个女将军吧,或许能有亲事。”
  哪怕是找个武人呢?郭子民随着女儿长大,依然是胖墩墩,家里没有别的玩的,也坐下来绣花,手指头粗的捏不住绣花针,这样的想法郭子民是早就有的,今天更是触动,对杨姨娘道:“去别人那里,女兵倒不方便,南平王帐下现就有一位周将军是女将军,跟小王爷们玩得亲热,去那里寻亲事吧。”
  武人脾性不改的郭子民叹气道:“军中那么多单身人,不会没有一个相得中水灵的,不就是胖些结实些随我,眉眼儿倒是随你。我虽然积蓄不多,找一个穷当兵的女婿,给他们置办院子的钱也还拿得出来,要是他愿意招赘,那我也愿意。”
  杨姨娘这一会儿不觉得话难听了,姑娘入军中就为着一大堆单身汉穷当兵的里面挑一个。杨姨娘听着反而眉开眼笑,对着郭子民端端正正行上几个礼,才道:“原来老爷一直是放在心上,倒是我妇人家,哪里有许多见识。”
  “当然是放在心上,”郭子民瞪瞪眼睛:“去上一天回来,你也跟着说不去,你知道这贴子是容易得的吗?原本是下给侄女儿的,是我好求了哥哥嫂子,才把这贴子弄到手,侄女儿亲事是打算订给嫂子的娘家亲戚,所以她不去也倒罢了。”
  家里有两个未成年儿子的南平王府开这种赏花会,官场上的人一看就能明白是挑亲事,就是这一会儿不挑亲事,上门认识以后走动勤些也好。杨姨娘目瞪口呆地听着郭子民道:“今儿我才知道,这一张贴子外面倒要一两金子才有人肯转。”
  在榻上坐下来的郭子民不理听得发呆的杨姨娘,只是自己先要想一想:“这贴子没有白求,过年的年礼儿给哥嫂的要比往年的重些才行;一两金子转一张贴子,过年再给侄女儿打一件金首饰送去;再备上些好礼,水灵要是能在小王爷们和小郡主面前说上一句半句话,把礼物趁热打铁送去,就便儿求事情才是;长公主那里也要一份给小郡主才行,虽然说咱们拿不出来什么好的,只是郑重些也倒罢了。。。。。。”
  再走出房门来的时候,杨姨娘是欢欢喜喜了,老爷果然还是疼姑娘的,年纪也已三旬的杨姨娘最为担心的就是郭子民填房,如果不喜欢姑娘,会把姑娘的亲事一直耽搁下去,此时杨姨娘才算是放下心来。
  回到房里来,先搬着自己的私房查看,房中侍候的一个知心些的丫头只是奇怪:“姨娘又查这些做什么?”不是说着留给姑娘当嫁妆的。
  低着头只有盘点的杨姨娘脸上俱是笑容:“我再点一点有多少。”这是累年来杨姨娘的积蓄了,数来数去只是不多,只有一百多两,可是杨姨娘还是再认真数一下。
  一百两,乡里屯里的地可以看几间,就是老爷续弦,姑娘的亲事不再上心,杨姨娘觉得心里放下好些,老爷的这个主意不错。而且杨姨娘也有了主心骨儿,去陪小郡主和小王爷们的不是姑娘自己,老爷就是以后不说,姑娘自己也可以说。只要去到军中,家里无田无产的女婿还是可以招一个的。
  杨姨娘想一想就心花怒放,女人没有丈夫还怎么行,在这一会儿杨姨娘心里,只觉得军中到处是光棍儿,只候着郭水灵一去就能挑一个回来。
  把私房数好要收起来,想一想杨姨娘又取出一块银锭来,私房本就不多,仔细想过不能太简薄,挑一个五两的银锭出来放在袖子里,把这私房银子放好,再打开首饰看一看,叹一口气,只得这些,不过再多两亩地罢了。
  杨姨娘重新出房来,往郭水灵那里去。郭水灵正在房里准时准点儿地吃自己的夜宵,看到杨姨娘进来,只抬一下眼睛:“姨娘又来了,父亲说我可以吃。再说今天我吃不多,在外面吃多了。”
  一盘子下去一半,郭水灵觉得自己吃的不叫多,比平时少了好些。杨姨娘满面笑容:“姑娘吃吧,我来对姑娘说个事儿,”把手里的银子给郭水灵,低声交待她:“虽然说是身份有高低,以后常出去也要回个礼儿才是,这银子不多,姑娘看着请吧。”
  晚上还觉得应该辞了不再出去的杨姨娘现在心里只想着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常出去,第二步是好说话儿,第三步去军中,然后是一大片没老婆的男人候着郭水灵来挑。想到这里,杨姨娘笑的眼睛都没了缝。
  “姨娘收着自己用吧,”郭水灵往后面榻上小桌子上指一指:“父亲刚给过。”一锭五十两的银元宝放在小桌子上,看得杨姨娘眼睛更没缝了,还是老爷上心,看着面前的郭水灵把银子推回来道:“姨娘自己用吧,前儿说夜里咳,倒是再找个医生看一看,不要只是自己撑着。”
  郭水灵偶然这样的话语,杨姨娘就感动的要落泪,眼睛里一下了就湿润有水气,还是把五两银子留下来:“我没有多的,就这一点儿,姑娘还是带着吧。”郭水灵的月银她全部是吃光光,分毫也没有,杨姨娘是知道。
  “那我拿着,再出门给你找药去。”郭水灵这才拿在手里,对着剩下的半盘子宵夜发呆:“我可吃不下去,这可怎么办,今儿白天我吃的太多了,那熊掌别人都不吃,独我和胖倌儿分着吃。”
  杨姨娘从房里走出来,再回身看一看房里烛光下对着半盘子宵夜发愁的郭水灵,想想她刚才关心自己夜里咳,心里一直感动到现在,足可以感动几天。夜风吹来,杨姨娘又咳上几声,可是心里却是温暖无比。
  郭子民的心愿没过几天就达成了,这一天在宫里白天当值,朱宣从皇帝宫中出来,无意中看到郭子民,想想他女儿就想笑,招手命郭子民过来:“郭将军,你们家姑娘倒是有把子力气。”分明就象是一根柱子,哪里是姑娘家。
  南平王想想这位郭姑娘,这几天里在家里倒是隔一天出现一次,都是跟着康宁郡主,胖倌儿,朱闵在一起,南平王总是要心思不正地想起来,我的端慧多好看。
  在家里准备得不错的郭子民巴不得这一声儿,赶快跪下来道:“回王爷,末将有一事相求。”朱宣听完以后,只是一笑,南平王为几个儿子日夜操心,眼前这位郭将军也是舔犊之情,朱宣倒是没有想到去军中找亲事,只是想想那胖妞去军中倒有条出路,看这样子是嫁人不成。
  朱宣很是理解,听着郭子民继续道:“听说周将军入军中的时候是十岁,末将的女儿与周将军是差不多的年纪,可是武艺生疏,末将想求王爷,让她明年去周将军帐下当个女兵吧。”
  朱宣一口就答应下来,然后要回家去,就转身走了,郭子民对着南平王的身影一阵激动,明天赶快把礼物送过府去才是。
  十一月的天气越发的冷起来,马上的南平王一身锦衣是不觉得冷,适才宫中见过皇帝,君臣商议来去,不过还是还政的事情,另外就是明年的军费开支。
  皇帝只在南平王军中亲临过一次战场,其实的还是弄不大明白,这样的事情也不能由着兵部报上来,也不肯只听哪一个人的,兵部里官员们见过,就见的是南平王。
  朱宣此时在马上只掐指算着日子,妙姐儿过年前倒是能生下来才是,时临腊月要添一子,冷风中的南平王在马上是笑容满面,眼前这冷风中看他表情倒象是在春风中。
  回到王府门前,先看到门前依然是停着车马,朱宣下马来把马缰丢给朱寿,大步往房里去。进到房里来,看着是妙姐儿一个人坐在房里,那身子越发的大了,朱宣解下披风搓搓手上的凉意儿走过来,把妙姐儿搂在怀里抱一抱:“今天觉得怎么样?”
  “好着呢,”面颊贴在朱宣身上的妙姐儿闻着朱宣身上熟悉的气息,也觉得总是留恋。重新坐好的朱宣才当成一件笑话说给妙姐儿听:“郭将军的女儿,胖的可以跟胖倌儿比的那一个,他今天求我,要到周将军军中去。”
  不说这么明白也知道说的是哪一个,妙姐儿倒觉得新奇:“他倒有这样的想法,到军中去?”身为女性的妙姐儿是猜出来几分,或许是与亲事有关。朱宣还在笑:“别的倒罢了,去军中我觉得她倒还行,倒有胖倌儿的一半力气。”
  对着朱宣在微笑,妙姐儿只是拿眼睛瞄瞄:“表哥只是笑,这有什么可笑的,不就是胖了些,咱们胖倌儿不是也很胖。”
  “男孩子和姑娘家能一样?”提起来胖倌儿,朱宣颇有些自得对妙姐儿道:“胖倌儿是最讨我喜欢的孩子,学功夫最好。以后诸兄弟中,功夫最好的一定是他。”别人也没有胖倌儿那么大的力气。
  妙姐儿倒是褒奖朱宣:“这是表哥磨出来的,”朱宣也觉得很对:“你是好好疼疼表哥才行,真是花了不少心思,所以郭将军今天对我说他女儿的事情,我就同意了,为人父母也不容易。”朱宣对着妙姐儿感慨一下:“如今我被四个儿子磨着,想想父母亲那时候也是一样心情。”
  今天很是孝顺的南平王感慨完了,听着妙姐儿要说正经事情:“杨广明人在工部,怎么又去和刑部的人,吏部的人只是扯清楚,朱禄今天进来说,章严之大人象是要回京里来,京里一般的寒冷,倒不如找个温暖地儿休养晚年的好。”
  “他舍得不回来,”朱宣听过以后,一点儿也不觉得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