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475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475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音过来接了王妃手里的酒壶,看了王妃重新坐了下来,举了酒杯看了众人笑道:“今儿尽兴,请满饮了此杯。”然后自己先喝了。
  太夫人也喝了,方氏看了申夫人还是有些怔怔的,举了自己杯子笑对了申夫人道:“大嫂一向不吃酒的人,今儿也这么有兴致,亲家太太一定要多吃几杯。”然后也干了。
  只有申氏笑看了,只是吃菜。现在总算想了起来,这位年青的妇人是王妃身份的申夫人也有了笑容,干了这一杯,心里却是吃惊不小,在公婆面前简直就是随意惯了的。
  偷眼看了一眼申氏,正笑着和沈王妃在说话,三个妯娌坐在了一起,方氏也笑着插了一句,三朵颤悠悠的金色牡丹花并排在一起,眼前个个是玉人。申夫人这一会儿认真看了,花心中间却是几颗珠子为花蕊,申氏就这么随意的笑了,与妯娌们言谈欢笑了,是几时一下子出落了,不再是家里那个时时垂了头的小姑娘。
  “都说陈太医的脉息好,我还是看了大嫂的医生吧。”笑眉弯眼的申氏半带了撒娇的对了沈王妃笑着说了一句。申夫人含笑听了,倒也很会巴结,一下子有了身孕,不得不赶着来亲亲热热的看了她。
  太夫人一张笑脸,来陪的女眷们俱都是笑脸了,只是初看了年青的那位沈王妃,当了公婆客人亲戚们,全然不管男女老幼都在,板了脸发脾气。申夫人往纱幕外看了,那位让朱家显赫的王爷居然一点儿也不计较。
  “昨儿我送你们的香粉,是丫头们自己在房里摘了梅花蕊熏的,比外面买的要澄净。。。。。。”说笑着的沈王妃回了头来看了如音一笑。如音会意上前来又倒了酒,
  又让服侍的人都给女眷们倒上了酒,沈王妃再次含笑了对了申夫人举杯了:“亲家太太请,母亲也请。”手中的琥珀一样的酒液只得半杯,陪了大家一连饮了三杯,最后两杯如音只倒了半杯,也无人去计较。
  对了方氏使了一个眼色的妙姐儿与方氏重新站了起来,笑着对了申氏道:“你坐着吧。”就是太夫人也含笑点了头,对了申夫人笑道:“我们妙姐儿,是最知礼。”正觉得沈王妃太过于随意的申夫人只能笑着附合了道:“我也这么看呢。”
  如音先出了去,对了老侯爷和王爷行了礼笑道:“王妃出来敬亲家老爷酒了。”这一会儿外面厅上不敢再乱说话的申大人心里未必是服气的,这一会儿一听了这个,赶快站了起来摆了双手笑道:“这个怎么敢当?”
  耳边听了环佩叮咬,沈王妃已经出了来,方氏后面跟了,有孕的申氏只是坐着看了笑。外面厅上的人也站了起来了,戏台上的打鼓的人也有眼色,这一会儿住了戏鼓声。
  老侯爷坐了,朱宣坐了,看了徐从安欲站起来,也说了一句:“徐先生坐着。”一个厅上,小王爷们也站了起来了,只有这三位端坐了不动。
  大家看了二夫人方氏执壶,沈王妃端了酒杯,先敬了老侯爷酒。再敬朱宣时,双手把酒送到了朱宣手上的妙姐儿抬了眼睛看了朱宣,不由得微微笑了,朱宣也笑了一下,饮了这杯酒把酒杯还到了妙姐儿手上时,缠绵悱恻的低声说了一句:“生受妙姐儿。”
  一旁听到了的方氏含笑了,亚似没有听到,看了大嫂微红了脸,再过去敬了徐先生。徐从安站了起来还了半礼在几个幕僚艳羡的目光中喝了这杯酒。
  慢慢回了魂的申大人这一会儿才对了这个蓝衣锦袍的人关注了。沈王妃进去了,厅上的人才重新坐了下来,戏台子上戏鼓声重新响起来。。。。。。
  “这位是。。。。。。”申大人低声地问了老侯爷,老侯爷笑了笑,回答了申大人:“徐从安先生,王妃座师,世子座师。”
  看了亲家老爷恍然大悟了,徐先生的名字在封地上也是如雷贯耳了,一位名士。不由得申大人多看了徐从安两眼,原来这样年青,原以为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认真看了,只得三十多岁。
  沈王妃敬过了酒,申大人夫妻觉得面子上重新有了光辉,刚才真是觉得没面子。一位老侯爷陪了,一位太夫人陪了,酒又过三杯,重新一团高兴了。
  “妙姐儿,要留亲家多住了几天,京里哪些好玩的,一一安排了人陪了去玩去。”太夫人满面含笑对妙姐儿道。
  妙姐儿答应了一声笑道:“父亲要与亲家老爷骑驴冲雪去呢,幸好这雪没有化,听说城外还有得赏。”眼睛看了一眼方氏,方氏却是笑着不看了大嫂,不想陪了亲家太太,不是怠慢了三弟妹,只是今天这一席话听了,就不是能说到一起的人。
  听了老侯爷要去骑驴冲雪去,太夫人笑了道:“老侯爷骑的那是一头大骡子。”大家都笑了起来,以为太夫人在说笑话,家里几个媳妇和几个出嫁的女儿互相看了笑,真的是一头大骡子。
  蝉云接了笑道:“想来父亲母亲也是会玩,问了妙姐儿要了两头神气的脚力,就这么一路玩回了京。什么时候我也借了来去玩一天去。南人坐船,北人骑马,现在赶的马车上,只图了轻便,一头骡子倒走的快。”
  宝云跟了笑道:“想是大姐与姐夫要学了父母亲吧。”年青的妯娌们,姑嫂们嘻嘻笑了一回。
  绿云却看了妙姐儿道:“今年妙姐儿种了这些花,我看了你什么地方都不放过了,想来你在封地上也是这样,我只想了明年去你那里坐坐客,玩上一年去。”
  妙姐儿手里抱了手炉,含笑说了一句:“表姐们去了,也可以陪了我。”宝云笑伏了绿云的肩笑道:“你陪了妙姐儿上殿去,倒是一个绝好的丫头呢。”绿云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用丝帕接了捂了嘴,笑个不停。
  太夫人看了自己面前重新添满了酒,笑着嗔了三个女儿笑道:“看看你们说话,只是不改。妙姐儿长妙姐儿短的,那是大嫂。”然后再嗔了妙姐儿道:“你又表姐了,那是妹妹们。”
  说完了不管了女儿和妙姐儿笑,只看了申夫人笑道:“让她们自在说话去,咱们还是乐咱们的。”
  只顾了听说话的申夫人举了杯对太夫人也笑道:“我们四姐儿在家里,也是个爱花的。”申氏在家里排行是行四,听了申夫人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这样的称呼,申氏只是微低了头装了吃东西,香杏在后面也低了头:见事学事,听了喊王妃妙姐儿,四姐儿就出来了,在家里几时这样叫过,正眼儿也没有看过。
  朱寿外面进了来,对了太夫人行了礼笑道:“王爷说放一回鞭炮醒醒酒。”爱热闹的太夫人这一会儿也是坐得有些疲倦了,看了申夫人笑道:“这个好,小王爷们买了好些炮仗呢。”
  一行人都出了来,丫头们留在了厅上,把残香去了,重新焚了香,看了那香雾从香炉里喷了出来时,外面已经响起了炮仗声。
  太夫人怀里搂了端慧小郡主,正带了她看一丛丛升起来的烟花;老侯爷则抱了闵小王爷,爷孙两个正在笑;朱睿与毅将军手拉了手站在父母亲膝下笑嘻嘻,指挥了小厮们放炮仗:“那个大的先放。”
  回身仰了头看了父母亲,父亲把母亲耳朵捂了,半搂在了怀里。身边的人都当作看不到,离得远的宗亲只顾了看烟花更是看不到。
  烟花升腾声响中,朱宣对了妙姐儿说了一句:“这个还不够好呢,明儿表哥去买的好来。离过年还有日子呢,卖好炮仗的还没有出来。”眼前的空地上,一边儿是二踢脚,声音震耳;一边专放烟火,空中不时升起了朵朵烟花。
  毅将军过去了拉了祖母笑道:“祖母祖母,母亲有了妹妹和弟弟,也放了烟火了呢,有我的时候有没有放过?”太夫人疼爱的也搂了毅将军笑道:“那是当然要放的了。”这样说了,毅将军才舒服了,再看了哥哥,又问了太夫人道:“有哥哥的时候,一定是放这么大的吧?”用双手抡圆了比划了。
  妙姐儿看了朱宣一笑,朱宣也是一笑,一定是放这么大的,一只手不够比划,两只手抡圆了比划了这才满意了。
  怀里是娇妻,膝下是四子,朱宣仍然是捂了妙姐儿的耳朵,凑到了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炮仗声也怕惊了你,不如这耳朵不要了。表哥晚上咬下来如何?”只得了妙姐儿的一记白眼。
  朱宣还在低了声音在妙姐儿耳朵旁边说了:“小耳朵咬下来就不怕惊到了你。”
  足的放了半个时辰,这才放完了。冬天时分天黑的早,晚上入席的也早,太夫人对了申夫人说了要好好的陪了她乐一乐。看了这一会儿星空深远了,看了沙漏,时间却还早。
  申夫人不过四十多岁的年纪,平时在家里也是睡得晚,正是有兴的时候。宗亲们要早散的却是趁了这功夫散了。
  重新进了厅上,看了刚才的酒席都撤了去,重新换了新的席面,一桌子热气腾腾的没有动过的酒菜,就是酒杯也重新换过了。
  一群人重新进了厅上,看了足少了一半人,有明天家里有事情的,有年高累了要睡的。太夫人手挽了端慧郡主笑问了她:“小郡主该去睡了吧。”端慧郡主睁了眼睛,很有精神地回了祖母的话:“我睡着了再回去好了。”
  笑了的太夫人看了申氏笑道:“你回去歇着吧,坐了倒有一个多时辰了。太累了不好。”申氏红了脸答应了一声:“是。”扶了香杏去了。
  方氏看了大嫂笑道:“我倒是还想了玩,只是想回去换个手炉再过来,怕丫头们找不到。”看了大嫂会意了,笑道:“我也想回去再过来。”厅上香雾酒气,两个人都想回去洗一下脸重新梳妆了再过来。
  往厅上走的太夫人停住了脚笑道:“那就早点儿来,这戏子闹腾的头疼,停了吧。让人抚了琴听一听就行了。”方氏与妙姐儿两个人也行了礼走下了厅来。
  犹自听了厅上太夫人还在问了朱宣:“妙姐儿一向身子弱,想是累了。”然后是朱宣回了母亲的话:“不妨事的,淘气着呢。为了晚上看炮仗,下午又在书房里睡了好一会儿子呢。”沈玉妙看了方氏,笑了一声。
  方氏笑着埋怨了一下自己:“怎么我就想不起来下午睡一会儿呢,中午睡了起来就一直坐着了。”两个人手拉了手,又仰了头看了天上蔚蓝色的星星,在梅林旁边分了手。
  妙姐儿扶了如音,听了如音笑道:“刚才让小丫头们回去说了,先备了水,厅上酒气太重了,我也觉得有些难过了呢。”
  青芝后面跟了笑道:“五房的老爷们还算能把得住,七房的老爷们喝得出去吐了又回来喝。。。。。。”
  大家正在笑,后面小丫头抿了嘴儿笑了道:“王爷也回来了。”妙姐儿站住了脚,回身去看,果然树下面走过来的是朱宣,说了一句:“怕你一会儿不认得路了,表哥陪了你。”
  携了妙姐儿的手,两个人在说炮仗:“我记得白云观门前的集市的时候,有一家摆摊子的才是好炮仗呢。放出来的各种花儿在晚上看了才好看。”
  妙姐儿取笑了道:“表哥说的是哪一年的事情,是象睿儿这么大的时候,还是象闵儿这样大的时候呢?”看了朱宣真的想了想,道:“应该是妙姐儿这么大的时候,那一年我从军中回京里来,经过了那里就买了。”
  “哦,象我这么大的时候吗?”妙姐儿越发要笑了,偏了头看了朱宣笑问了:“那个时候应该是将军了,将军驻马买炮仗,是个什么样的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