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471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471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节妇的妇人姓王,父亲是下官的门生,节妇的丈夫是本月去世了的,节妇年青,今年却才十四岁,公婆喊了我的门生去,说任其自便,愿意守着公婆也养得起,不愿意守着再嫁就由父母领了去。”
  满面红光的申大人笑了一声道:“下官的门生当然是久读了圣人书的,当然是要守节。可是妇人天性呀。。。。。。”说得高兴的申大人全然不管亲母太夫人,还有亲家府上几位女眷都在面前。
  只是自顾自对了王爷炫耀功劳:“是以下官的门生对了他的女儿劝说了,晓以大义,劝说了几天,说动了节妇绝食守节。就来的前一天,我还让人去探问了,已经是绝食了六天,水米不进。这又是我们一乡的表率了。”
  申氏低了头,恨得不行了,从小儿就这样,就会教导了:“妇人天性,都是靠不住的,天生就水性杨花。”想想父亲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什么还要娶小老婆,小老婆的生的女儿更是靠不住的天性了。
  觉得丢尽了人的申氏赶快抬了头看了太夫人,满面笑容的还在和申夫人谈了家常里短,再看看大嫂,微笑了挟了面前的一盘子黄瓜,这样的天气黄瓜是难得的,大嫂又爱吃凉的,也不象听进了父亲的话一样。
  只有方氏带了同情的目光看了申氏一眼,方氏家里是秀才出身,又略认识几个字,会读女儿经,也不是象这样,丈夫一死就要绝食守节的。
  微笑着吃自己菜的沈玉妙安然应付了申氏投来的眼光,这才看了看身边坐着的朱宣,表哥天天说念书不要念糊涂,才不会喜欢这样的话呢。丈夫一死,十四岁的女儿劝了绝食守节,养大一个孩子容易吗?申大人的门生真是糊涂,就是眼前这个申大人也是糊涂的。
  朱宣听了心里也是一股子火上来了,这样的糊涂的事情,我以前居然都报上去了。想想平时比这重要的事情也多,接妙姐儿以前,经常是十天半个月的在外面游历了不在家。
  自从接了妙姐儿,心事只放在自己的亲事上面了,就出去也是走不远,成了亲以后更是没怎么走动过,这样的混帐事情居然就出在自己家里了。
  看了对面的申大人满面红光的,朱明朱辉却没有觉出来,也没有这样的见识,听了只是笑,还在劝酒:“又出了一位节妇,亲家老爷请再饮一杯。”
  申大人笑着站了起来,奉了朱宣的酒:“这都是王爷治下有方,地方上频频出了节妇,请王爷满饮了此杯才是。”
  朱宣面无表情喝了这杯酒,频频出了节妇,看来都是逼死的,逼人去死与逼良为娼区别有多大?
  沈玉妙依然微笑了,忍住了心里的好笑,表哥要是耐性差一点儿,早就发脾气了。这样想了,筷子又伸到了面前去挟那一盘拌得爽脆可口的鲜嫩黄瓜。
  筷子刚伸到了盘子里,就听朱宣不悦地“哼”了一声:“什么天气,只是吃冷的?又想生病了。”看了妙姐儿笑着把筷子换到别的盘子里去了,又回头看了同哥哥们坐在一起的端慧,交待了:“端慧也少吃。”
  朱睿赶快站了起来回了父亲的话:“我看着妹妹呢。”然后看了母亲一眼,道:“请母亲少吃。”
  站在申氏身后的香杏看了王爷夫妻又要开始了,再看看申氏旁边笑着与老侯爷岳父说话的朱辉,心里恨铁不成钢了:怎么就不能也学学王爷一样,对了三夫人说一句,当了娘家人,给三夫人长点儿脸面。
  朱宣自己给妙姐儿挟了菜,看了她道:“那饭再对着看一会儿,也就冷了。”后面站着的如音赶快满面笑容的收了去,重新换了热的上来。
  太夫人依然是对周围看不到听不到,只是应酬了申夫人一个人,倒是申大人夫妻第一次与朱宣同桌吃饭,心里眼里只有王爷两个字。看了朱宣这样的举动,一个西洋景儿。
  忍不下去了的香杏站在申氏后面笑着轻声说了一句:“三夫人的饭象是也冷了,也换一换去。”朱辉总算这才是听到了,回了身笑道:“就是,也换一换去。”
  申大人夫妻听了就一起呵呵笑了,申夫人亦是满面笑容的看了太夫人,不高不低地说了一句:“小夫妻们都是好的。”笑容满面的太夫人谁也不看,只是对了申夫人笑着接了话道:“可不是。”
  这一下子,朱明也开窍了,笑着看了方氏面前的饭碗,方氏笑道:“多谢了,我吃完了。”回头看了布菜的丫头笑道:“倒是给我点儿汤。”
  朱宣这一会儿对了申大人全无一点儿应酬的心情了,逼死人还说是礼义廉耻,还在欣欣然得意吹嘘了。眼前现有老侯爷在陪了,朱明朱辉也在陪了。朱宣就只看了妙姐儿,再回身去看了小端慧。
  “就吃这一点儿就吃好了吗?下半天饿了拿点心垫了,晚上再不吃。”香杏越听王爷对了王妃说话心里就越难过了,眼睛频频看了正在谈话谈得兴高采列的朱辉,对了岳父是理当应酬的好,听一听风土人情又长了见识,朱明朱辉都是这样想的。
  “早上吃的多呢,书房里我又吃了东西了,再添点儿汤吧。”沈玉妙听完了朱宣说话,笑着回了一句,如音赶快添了汤送过来,一面轻声说了一句:“烫呢。”正好朱宣也说了一句:“妙姐儿,烫呢。”端过来就是冒了热气。
  一肚子气,而且越来气越多的香杏给申氏也送了一碗汤过来了,轻声笑着说了:“虽然就吃着,也还是再添点儿汤吧。烫呢。”申氏笑了一下道:“多谢。”
  坐在中间的方氏嘴角边含了笑容,心里想了,我添过了汤,再说添汤倒象是对着干了。一席话吃下来,兴高采烈的没有几个。
  小王爷们和小郡主早就吃好了,朱睿带了过了来,回了长辈们带了弟弟们先回去。沈玉妙坐了为儿子们整了衣服,笑着叮嘱了:“回去就睡了,不要玩雪,鞭炮不要天天放。”
  端慧郡主的奶妈也哄了小郡主先回去了,别的人都是大人了,只是坐着陪了客。太夫人看了谈兴正高的老侯爷,这一会儿又开始谈到了他以前打仗了,笑着了申氏道:“你先回去歇着吧。”再看妙姐儿和方氏笑道:“吃好了都回去吧。晚上再生陪了客人,王爷想来书房里有人候着呢,也请忙去吧。”
  香杏扶了申氏出了门,心里把朱辉恨得不行了,忍不住对了申氏说了一句:“让咱们回去歇着的话,应该三爷来说才是,偏又是太夫人说了。”
  申氏恬然的笑了道:“不招打暮骂的,平时也多守了规矩,还能想了他怎么样呢,不过是少根筋罢了。”然后幽幽的叹了口气,董姨娘没有来。
  香杏继续嘀咕了道:“您又不说,这会子叹气有什么用,我就不信王妃想要什么,不对了王爷说,王爷就能什么都猜得出来。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那一处梅花不错,”申氏只是边走边看花,听了香杏的话笑道:“你自己也说过,就没有见过大哥大嫂这样的夫妻,总跟他们比,咱们要不要活了。这花真好,一会儿我回去了,你记得来掐一枝回去。”这一处更是好,自从有了身孕不怎么出门的申氏回房里的这一会儿好好玩了。
  朱宣带了妙姐儿正在梅林里站了:“要哪一枝?”妙姐儿怀里抱了一枝大的,仰了脸还在看了找:“表哥把那上面的高的那一枝摘了。”一摘就是一大枝子,足在二尺来长,三尺多高,看了妙姐儿把怀里原先的给了丫头抱了,自己抱了这一枝,红衣红梅花,小脸都映红了。
  两个人才重新慢慢往房里走,妙姐儿说话了:“表哥回去给阮之陵大人写信,刚才问了亲家老爷倒是阮大人的门生。”
  “哼,他在南疆是世居,不少人都是他的门生,教出来了这样一个好学生,逼人去死。”朱宣这会子可以发散发散了。看了妙姐儿晶莹的小脸上也是有了一丝生气,朱宣笑道:“妙姐儿写吧,睡了起来下午去书房里,口述了喊了个幕僚写了送给他去,以后再有这样的贞节烈妇,我就只跟妙姐儿算账了。”
  “多谢表哥。”抱了红梅花的妙姐儿停住了脚,认真的给朱宣行了个礼,朱宣扶了她起来,两个人继续往房里走。
  妙姐儿一面闻了自己怀里的花香,对了朱宣笑道:“我正想对了表哥说,这样的事情以后报上来了,我要看看才行呢。”太离谱
  朱宣听完了嗯了一声。看了妙姐儿重新欢欢喜喜的抱了梅花,笑道:“还是表哥摘的合我心意,丫头们摘的虽然好,只是没有这个大,高处也上不去。”表哥手一伸就够到了,而且是自己看着选好了摘的。
  再走了两步,又嫣然笑了道:“表哥看那里,”前面小亭子旁边,却是一株老梅,不是新栽的,枝节四散了,香气四溢,顶上一枝梅花纵横而出,蟠螭小枝斜插而出,妙姐儿一眼就相中了。
  跟的丫头们看了王妃弃了这一枝,拉了王爷亭子旁边去了,指挥了王爷再摘一枝下来,朱宣抖了身上的雪,花枝颤动了,都打在头上身上了,然后笑道:“知足了吧,就这几枝我看你回房里怎么插。”
  一语提醒了沈玉妙,笑着看了如音道:“去个人,让管库房的把上次北平王妃送我的两个大花瓶拿出来,还真的没地儿插了。”
  看了去了一个人,这才重新抱了梅花跟在朱宣旁边往房里走,一面走一面心里想了中午听到的一席话,这样玩了一会儿,都忘不了那悲惨的事情。
  偏又在吃饭的时候说,说得又高兴,想想申大人的脸色象是在对了表哥说政绩一样。不得不叹了一口气的妙姐儿看了朱宣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表哥对了亲家老爷,可千万别发脾气。总是大老远的来看三弟妹的。”
  朱宣哼了一声,淡淡道:“我不用你交待。”这种混帐的话,亏他讲得那么有精神。

  
  正文 第五百零一章,纷乱(一)
  第五百零一章,纷乱(一)
  一觉睡了起来,朱宣与妙姐儿一起去了书房,先喊了一位幕僚进来,看了一身艳装却是板了脸的沈王妃吩咐了:“给阮之陵大人的信,我说了你来写。”
  想想就来气的沈玉妙先平息了一下自己的火气,不由人不生气了,人命不值钱还是女人不值钱?这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男尊女卑,可是女人就象是不是人一样。丈夫一死,绝食守节。妇人天性,就是不好,男人死了老婆,再填房就是为了孝道,多有孩子。
  为了朱宣偶尔不回家来生气的妙姐儿,觉得这件事情更为可气。念完了看了幕僚写完了自己看了,才对了书案后坐着的朱宣道:“表哥,这简直是在杀人了。一个小小的乡里就有这么多的节妇,又有这样的事情逼出来的节妇,大白日头底下,不是明着杀人吗?”
  就是赤luo裸的在谋杀而且,找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谋杀了人还欣然自喜,做了好事情。。。。。。
  朱宣头也不抬,嗯了一声,正在看信,信上的笔迹是柔媚的女子笔迹,却是徐从安的心上人,吐蕃的那位慕容夫人写来的:。。。。。。达玛府上,南诏公主与诸公子,势同水火之势。王爷长女双木郡主,不见踪影多日也,闻潜入中原寻长兄。。。。。。”
  双木郡主?朱宣微促了眉头认真想了一下,战场上达玛的四个儿子都是见过的,郡主却是没有见过。
  对了端慧郡主格外的疼爱,端慧长的实在象母亲,有时候看了她娇滴滴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