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224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224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丁正岩在军中还不敢喝酒,初来不懂,几位当幕僚的旧友为他接风把酒,先还不敢喝,后来经劝了,才知道王爷对文人从来宽厚,不交战的时候,少许饮酒是不会怪罪的。
  丁正岩听了旧友们都说南平王怎么怎么好,就放松了警惕,每日寻了人,或人寻了他,饮酒作乐去,颇有些乐不思蜀了。
  这一会儿在马上想想,丁正岩后悔的不行,今天要是能战场上保住命去,军中再不饮酒了。
  这一奔就是一个时辰,五皇子累得不行,看了身边跟从的士兵们,都是精神百倍,跟了自己的人也是还行,看来自己还是个公子哥儿。
  丁正岩他们也累了,平时打马,也可以歇一歇,这一会儿一口气奔下来就不停息,在这茫茫草原上不知道要奔到什么时候。
  南平王到底去了哪里。直到近傍晚的时候,才与南平王会合。离了老远,那硕大的帅旗在晚风中飘扬了,这一行人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
  南平王并没有出迎,离了老远可以看到银袍的他在帅旗之下冷然肃穆着,徐从安代他出迎了,五皇子倒不觉得有什么,刚才一路之上,也险些与吐蕃交锋,只是薛将军带路带的好,绕开了。
  五皇子到是明白了,这象是在抄吐蕃的后路。
  吕明文决定把这一条记下来,回去对五皇子说去,不出迎监军,这也不对吧?
  徐从安引了五皇子右翼去刚站定了,又听到哗哗马蹄声,站在五皇子身边的薛名时对徐从安笑了笑道:“前锋将军把吐蕃残兵赶过来了。”
  五皇子瞪大了眼睛,才勉强看到了这一大堆茫茫的人马后面,依稀象是前锋将军霍将军的旗帜。
  站在帅旗下的朱宣这才微笑了,前锋将军这一仗打得不坏,先败后荣。
  前锋将军跟在后面追击,已经是杀得一身的血,到了这里也笑了,他带住了马,身后的士兵们也停了下来,前锋将军手指了前方:“王爷在前面呢。咱们的事情算完了,就地等着吧。”
  身边都是血人儿一样的将军士兵们听了也都笑一笑,就有人立即说了一句:“那边还有一支吐蕃军队过来了。”
  前锋将军定睛看了一看,马上又来了精神:“打了精神,好好看着。前面来的是达玛。”
  五皇子听了身边站着的徐从安与薛名时说了,也打起了精神好好地看一看这位吐蕃的王爷,年纪约在四十多岁左右,紫铜色面庞,眼睛有如铜铃一样,五官粗重。五皇子认真看了,就是这位吐蕃王爷,前朝时让南疆局势溃乱,这人是南平王的老对手了。
  朱宣与达玛并没有认真打过几次照面,朱宣南缰领兵后,达玛很少出战,他和朱宣一样,也是政治军政样样来的,当时吐蕃也是处于立新帝的时候,朝中也是混乱。
  南诏许了公主,才打动了达玛的心,他初一出战,就败在了朱宣手下,他自己也是少年盛名,听说了南平王与自己差不多少年就征战了,更起了斗一斗的心。
  再说输了一仗以后,回去咽不下这口气,身边还有南诏公主时时催促:“几时发兵,胜败兵家常事,再赢回来。”
  达玛听人说,偷袭不成,也怕有诈,就自己亲带了兵过来接应,与南平王这一次是正式的碰面了。
  马上的达玛也认真的看了朱宣,帅旗下一位银袍将军,达玛一笑,这就是南平王,长得象什么汉人书上写的面首。
  他并不怎么看汉人书,还是南诏公主与他闲说笑时说到了的。都是长得脸白白的,南平王生得倒是不错。达玛大乐了,等我生擒了你,献给太后去。
  朱宣见他马上看了自己一阵不怀好意的大笑,心里想,这样的人要是寻常遇到,还以为是哪一个贩马贩牛的贩子呢,长得这么粗野。
  吐蕃人大多都这样,朱宣就马上拱了拱手,朗声道:“王爷,别来无恙”
  达玛听了翻译,又是一阵大笑,也大声回道:“你看了也不错。”
  朱宣也听了翻译了,心想,这问候不错,这些子夷人,平时不看圣人书,想来朝中禀对,也是这样的对话格局不成。
  朱宣又大声道:“王爷请了本王来,我已经来了。”
  达玛马上又是一阵狂笑,也回了一句:“来得好。”马上抽了弓箭,认准了朱宣面门,就是一箭射了过来。五皇子吓了一跳,没有想到说来就来,这话听了象是还没有说完,这就一箭过来了。
  耳边听了弓弦响,朱宣一看他手一动,也是一箭还了回去。两位王爷都是身经百战,见箭飞过,侧身让了一下。捏住了箭尾就手收了箭,接着弓弦响,又把对方的箭还射了回去。
  两箭在两军阵前相撞,碰落在了地下。五皇子正得目眩,一声:“好”还没有说出来。又是弓弦响,两支羽箭又飞了出来。
  手执帅旗的朱喜侧身让了一下,一支箭从他颈上擦身而过,一支箭笔直的钉在了手中的旗杆上,朱喜庆幸了一下,幸亏我让了一下,不然帅旗要落。
  朱宣一笑,雕虫小技,笑容未完,他手上也是两只箭笔直对了达玛身后的帅旗射了过去,一箭射中了旗手的马匹,旗手也是厉害,马一倒地,手还执了大旗跳了起来,然后听到一声响,达玛帅旗哗拉拉落了下来。
  达玛自己在心里也说了一声好,南平王也是一个快箭手。朱宣一看帅旗掉落,抽出了长剑,喝了一声,当先带了人冲了上去。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开演(十六)
  第三百五十二章,开演(十六)
  薛名时护了五皇子往后退,五皇子听见眼前喊杀声起,不由得心潮澎湃,眼前人人象前,只有自己退后。
  徐从安平时多来陪了自己说话解闷,此人才学见识都是雅趣的,他也抽了长剑冲了上去,五皇子有一些遗憾,对薛名时道:“此时大战立功之际,将军不会理会我,只管去杀敌就是。”
  薛名时也想上去,只是不行。对五皇子欠身道:“王爷军令严格,末将是奉命护卫殿下的。”薛名时不无遗憾,周亦玉也带了女兵上去了,怎么不让这些女人来护卫皇子们呢。
  五皇子只能叹一声气,这一次大战就在眼前,喊杀声声震耳,到底是皇族血脉,可能是天生爱斗争,五皇子忘了害怕,看得心动神摇。
  南平王银袍在战场中最为眩目,而且所向披靡。五皇子看他奋力斩杀了一员胡将,奔了达玛而去,不由得喝一声:“好。”
  心情激动之处,抽出了腰中长剑,对薛名时道:“将军。咱们也去吧。”战团越滚越远,这眼前是自己人多,胡人少,这个时候不乘机去沾点战功来,那就是个傻子了。
  薛名时明白五皇子的意思,还有犹豫了,五皇子厉声了:“我是监军,我的话你要听。”
  这句话正中薛名时下怀,马上欠身道:“是。请殿下紧随了我。”五皇子才不听他的,一夹马腹,打了马冲了上去。
  丁正岩等几个人才不要上去,反而又后退了几步,身边有留下来护卫他们的兵马,只能跟了他们后退,都看不起他们,就这个样子还来监军
  丁正岩好笑,赶了书生上战场。后退到了安全的地带,看了远处的战团,越来越远,又暮色将近,只看到黄土灰尘,漫漫扬起,耳中倒是还能听到喊杀声。
  苦中作乐的丁正岩看了这一片景色,心中又起了四句诗,正在心中推敲了字,吕明文也明白过来了,对丁正岩拉了脸道:“丁兄,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让人小瞧了吧。”
  丁正岩一看不远处,胡人就更少了,这老兄抢功抢到这里来了。忙笑应道:“好。”他身边倒是佩了长剑,抽了出来,在手上拿了,心里好笑,我上去送命吗?
  留下来陪了他们的校尉将军们更是好笑,眼前就这几个胡人,也要上去抢军功。只能陪了他们上前,不然有违王爷军令。
  王爷有令,这几个人不能有什么闪失。
  近半夜的时候 ,朱宣大军才回了来,士气高涨的士兵们都杀红了眼,回来时不顾了自己身上的血迹,只是谈笑了。
  朱宣的大帐中更是笑语风生,朱宣和将军们都不及换了血衣,他难得的含笑看了将军们,道:“这一仗杀的好。”
  心里想了达玛那个人,倒是一条汉子,被我一箭射中了右臂,他毫不当一回事,拔了箭不顾手臂上滴了血,带了人杀出去了。
  黑暗中,也能看到他马后一滴一滴的血迹。
  大帐中一片血腥气,汗气,五皇子心里有些作恶,强忍了下去,苦笑了一下,父皇说的对,来军中是磨炼的。
  这些将军们刚刚杀回来的时候,有的人刀剑上,身上战甲上都往下滴了血珠。
  朱宣收了笑容,站起身来,大帐中立时就安静了,看了王爷对了五皇子象天拱了手:“这一仗能大获全胜,多亏了圣上鸿福,五殿下亲临战场监军,将军们一马当先,士兵们奋勇向前,才有些大捷。”
  将军们齐声道:“王爷运筹居中,身先士卒,是我辈的福分。”
  五皇子心里惭愧,说什么五殿下亲临了战场,本来是想往战场中去的,人还在外围,就可以看到人头,断臂在马蹄下翻滚了,半死不活的伤兵在马蹄下呻吟,五皇子出了一身冷汗,宫闱阴森,杀个人还是干净,哪里象这个样子,到处是血。
  想想南平王一力为自己邀功,五皇子心里也存了感激。
  想想收到的密信,两位皇兄在北平王,靖海王军中,象是也表现得不错。五皇子打定了主意这一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来南平王军中,也是不容易争来的,三个皇子都想来朱宣军中,他素来百战百胜,这个军功是一定是沾定了的。
  只有吕明文等人,对这一次大捷并不高兴。
  前方战火不断,后面热闹连连,京里正在过荷花节。
  荷花节那天,京外的荷花塘特别的热闹,头几天开始,就有王侯贵戚家的人来看地方,到了正日子来的不少。
  因为天热而在家里闷得不行的女眷们都盛装打扮了,一乘乘轿子或是马车不时的来到,让看的人看不过来。
  几位艳装的女眷们站在柳萌下,突然有一个人轻声道:“看,南平王妃的大轿。”
  就有另外一个人道:“在哪里?”
  “看那边,十六人抬的那顶轿子就是了。”有人悄悄指了给人看。
  大家看过去,轿子直接进了休息的地方,并不给人看到轿内的人。
  就有人冷笑一声:“听说有了身孕,王爷不在家,就这样招摇。”说话的人是韩国夫人。大家就都不说话了,韩国夫人同南平王爷一直是旧相识,这么多年了,京里人人都知道。
  韩国夫人也是皇亲,祖母是前朝皇帝的亲姐姐,是长公主,业已不在了。母亲是侯夫人,一向宫里走得很勤,家里也有人送到了宫里,是封了德妃。
  朱宣所以不追丫头,贵夫人们追逐不及,还能带来好处。他要相处只是贵夫人,所以有时对玉妙护得那么紧,自己心里明白的很。
  韩国夫人就是北平王妃听到的在宫里抱怨的那一个:“王妃有了喜,王爷就不出来了。”
  韩国夫人很少见到南平王妃,只在宫里远远的见一眼,去拜了沈玉妙的人没有她,她总自恃了身份不肯去拜,只能跟女眷们打听一下,听说是长得好,就冷笑了,去年来了京里,就有人说长得好了。
  嫁给了王爷,攀附的人多,当然巴结的人多,去年就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