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212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212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咱们以后就用些心思,能照顾的到的,就照顾一下。前面跟了表哥打仗去,后面也让他放心。”
  朱禄听了就笑道:“王妃说的是。不过也不能太过于明显了。晋王府中一定会有照应的,如果晋王府中不照应,或是有照应不到的地方,咱们再去,也还说的过去。如果咱们跑在了前面,倒象是有意的。”
  玉妙摇了摇团扇,笑道:“你说的很是。”那就象是有意的挑唆了,朱禄是这个意思。
  玉妙想了一想,才笑道:“那这样好了,那几位来拜的夫人们,有几个都是晋王府中的,咱们一般儿对待。”
  朱禄笑道:“就是这个意思了。”看了玉妙还在想了事情出神,提醒了一句:“六姑娘明天要回家了,王妃明天去不去送?”
  玉妙想了想道:“天这么热,我就不去送了吧。你去送送吧。”朱禄答应了,如音走了进来。
  她在外面看了朱禄与王妃谈话就是这么久,也不怕王妃累着,就进来装着换茶,玉妙看了如音进来,就下意识地看了朱禄一眼。
  朱禄觉得这一眼看得浑身打了一个寒噤,忙站了起来笑道:“王妃没有别的吩咐了,奴才要出去了。”
  如音嘴角边有一丝笑意,玉妙也笑了,道:“你去吧,有了事情我再来找你。”朱禄答应一声就退了出来。
  玉妙每一次这样看了他,就感觉朱禄象是在落茺而逃。她抿了嘴儿笑一笑,轻摇了团扇,看了窗外水面上的睡莲,今天早上刚刚有一朵花苞浮出了水面,黄色的花朵在夜风中,虽然看不出来颜色,也可以感觉到那如水一样的温柔。
  朱宣散了将军们,五皇子也散了从人,两个人在帐内谈了一会儿,五皇子才出来,有士兵引了送到为他安排的帐篷里去。
  朱宣这里才坐下来沉思了,刚才五皇子的从人一一也见过了自己,那个辛文,白从光,朱宣一眼就认了出来,是朱禄在孙家客店里看到的搜查自己的人。
  朱禄回来说了以后,然后就是九老爷进来说。有一次在路上,朱寿特意指了:“王爷,就是那两个人。”
  另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自己一直久觅不到手的丁正岩。他今天见了我,象是有一些不好意思,不过立即就不卑不亢了。
  怎么看这个人和晋王怎么不合适,还是象是我的人。朱宣并不着急,你还是自己送到我手下来了,让你自己好好体会,跟晋王的好,跟我的好?
  想想将军们今天开玩笑,说我想老婆了,朱宣微微一笑,听五皇子提起来,还真的有些想了。该收到了我的信了,信里交待她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做的好,天天就淘气去了。
  离京里妙姐儿身子有些显了,这又过了几时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朱宣在军中也是时时后悔了,不如早些送她封地上去,那里很清静,在京里是不得清静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想想也觉得放心,父母亲,卫夫人,蒋家,贴身四位命妇,朱禄带了一应服侍的人,还有。。。。。。
  朱宣又是一笑,眼前军务地图,战报章程,怎么能分了心去想妙姐儿,他收了心思,走到地图前站住了脚。
  朱喜朱寿走进来,帐内无人,就走到朱宣身边,悄声道:“王爷,那些人里就是天天查我们的人。”
  朱宣无声颔首了,朱喜朱寿不说话了,各自去做自己的去了。两个人都是一个想法,在京里得罪我们太深了,居然还敢军中来。
  朱宣也是淡淡的思忖了,晋王这个胆小鬼,派了这些人来试刀。让我看看,是榻边利刃呢,还是一堆无用废铁。
  转思了五皇子,虽然看了是个少年,可是皇子们争斗时,手段一点儿也不差,当然后面有郑贵妃,这位进宫多年的贵妃,一直荣宠不衰,当然是有相当的手段。
  五皇子是附在母亲翼下呢,还是自有主张的人,这一下子可以看得清楚了。皇上有时也装作了无意中探问,卿觉得哪一位皇子可担大任?朱宣无话可回,久不在京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直是不好回话。
  朱宣这会儿觉得精神来了,外面有敌人,身边有对手,不由得他不来精神。
  五皇子进了军帐,看了看帐内摆设,不比朱宣的帐中差,不由得又满意了。他一行跟了有十几个人,晋王送的六个人也在其中。
  见了五皇子与南平王单独谈话,就看了五皇子脸色,只是如常,没有一点儿不乐意或不好的地方。
  五皇子坐下来,命行人们一起也坐了,才笑道:“刚才与南平王谈了,他也说军中得力的人不够用的,让我把带来的人安插到军中各处去。我特意来听一听你们大家的意思,都想去哪里?”
  跟了五皇子的从人都说道:“我们是来服侍殿下的,殿下才是监军,我们就跟了殿下。”五皇子笑道:“好,你们就跟了我吧。”
  这才看了晋王送来的那六个人,笑道:“丁先生,你的意思呢?”
  丁正岩见五皇子点名问自己,不能不回话,沉思了一下道:“我随了殿下来军中,也是侍候殿下的。殿下去哪里我理当去哪里,不知别的先生有没有好的建议?”
  就看了一旁坐着的吕明文,这才是晋王真正的亲随,白行光也好,辛文也好,都是退后。这位吕明文是晋王府中的家生子儿。
  吕明文这才道:“晋王爷送了我们来,都是服侍殿下,为殿下分忧的。五殿下来军中明是监军,实为陛下磨练栽培的一番苦心。”
  五皇子笑听了,心想,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听了吕明文又继续说下去:“只是我们来了,一点儿事情也不做,只是随了殿下左右,回去也难见陛下,既然来了,总是要为军中做些事情。”
  五皇子就笑了:“你的意思是?”吕明文这才笑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最为重要。我和一位先生一同帮了看管粮草,丁先生和一位先生一同只管为王爷打仗献谋献策,白先生和辛先生只管了士兵们事情,军马,饮食,医药等。打仗,士兵最是第一要关心好的。
  刚才王爷帐中,足可见王爷平时待将军们都是好的,将军们才敢和王爷取笑。王爷手一挥,笑声立止,可是王爷平时军规是极严的。
  这带兵的事嘛,过严恐生哗变,过松则管不了人,这军中嘛,到处都有事情忙呢。”说到了这里,觉得自己条理分明,不由得得意地抚须微笑了。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开演(一)
  第三百三十七章,开演(一)
  五皇子就笑了,这人太过阴险了,粮草,军马,医药,饮食,样样都插手了。他微笑道:“先生说的清楚明白,足见经验老道,不过我年纪小,初来军中,考虑不到这么周到,请先生细细写了条程来,什么人办什么事,我也好去和南平王说。”
  五皇子是不打算为晋王皇叔背这个黑锅去,刚才与南平王已经说的明白,这几个人都是晋王送到了母妃宫中,不由我不带来。
  想让我为你们去说去,可以,留个证据下来,我亲手帮你给南平王去。
  吕明文听五皇子这样说了,象是首肯的,高兴的很。五皇子又问了旁人没有事情就笑道:“咱们都劳累的很了,我要歇一会儿去,你们也歇了来,写了来就送给我。”
  大家就都散了。丁正岩等的人帐篷在五皇子帐篷旁边,是两个人一个帐篷,大家虽然都知道吕明文是晋王亲信,可是这几个人里面,最有能耐的还是丁正岩,就先到了丁正岩帐篷里坐了。
  吕明文这才笑道:“老丁只是藏拙,不肯回殿下的话,我是不得不说话啊。”言语之中,还是得意的很,而且也有一些看不起丁正岩的意思。
  晋王送了我们来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抓南平王的错,你不各处都看了,怎么能找到错。
  丁正岩笑道:“不才今天才算是明白了,什么是井底之蛙,吕先生条理清晰,还要来取笑不才,真的是让不才羞愧难当了。”
  吕明文呵呵笑了,这位丁先生,晋王一向是爱如珍宝一样,在这个人身上赢了南平王一场,吕明文不觉得他有什么能耐,能让晋王殿下这么用心思。
  丁正岩看了他笑,也只是一笑,然后几个人安排一下谁去看粮草,谁去管军马采购等,刚才吕明文当了五皇子虽然是指派了人,可是下来以后,也知道还要商议,犹其是那位辛文,一向巴结得晋王好,才把书房里的丫头赏了给他做老婆。
  吕明文好笑得不行,辛文投了晋王爷以前,是一个穷书生,没有晋王爷为他指了人,他哪里能成亲去。
  再说书房里的那位丫头,一向是王妃看得心烦,虽然不是多好的姿色,只是一个善于献媚,弄得王妃同晋王爷说了几次,晋王爷也腻了,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指给了辛文。
  可笑辛文还以为他多么地得晋王的欢心,晋王府里的人一看了这位辛先生就都掩了口笑。
  吕明文是跟了晋王书房出来的小厮,年纪大了,就出来了做了管事的。这一次晋王送了几个秀才给五皇子,一定要有一个自己心腹的人。
  听了辛文还在大呼小声的,吕明文就笑了,辛奶奶是与自己一同在书房呆过的,也算是一个有旧情的人了啊。
  丁正岩坐在一旁听了,有时也插几句,都是不痛不痒的话。这些人也不需要他有什么主张性的话出来,一个一个都心情高涨了,要好好的拔一个头筹去。
  总算议定了,丁正岩才得了安静,帐内只余了两个人,丁正岩借口说要躺一下,睡在了军床上,心里盘算了自己这一次来军中。
  丁正岩一点儿也不想来,晋王与南平王不好,清楚的很,这样身份跑来,不是送上门来惹南平王。
  以前就得罪过了他,因为投靠的事情。丁正岩先是不知道他们的为人,只想着来了京中功名不成,一时无处就馆,有人推荐,就投了晋王。
  没有想到南平王主动来寻,丁正岩当然不能三心二意,婉拒了南平王后,打听了一下,就吓了一跳,南平王不是什么好名声。
  听来听去,是有恩有报,有仇也不藏着那一种,丁正岩很是担心了一段时间,怎么一跑来京里就夹在了达官贵人的恩怨之间去了。
  后来无事,南平王又总在封地上,丁正岩才是慢慢放心了,不想这一次又要来到南平王军中。丁正岩走的时候才会交待了妻子:“去拜一下南平王妃去。”听说南平王妃是他的恩亲,一向是待的好。
  这个丁正岩倒是明白了,他在晋王门下,又得罪过南平王,就慢慢打量了南平王爷这个人。越看越是吃惊,这个人是一个人物,好战喜功,最是好名,也许是少年是太过于孟浪风流了,没有什么好名声的原因,这就是丁正岩对南平王私下里的评价了,不过只放在心里,连晋王也没有说过。
  南平王成亲后,又是一个好名声。不忘母恩,丁正岩这样的男人侧面都听了,南平王妃行步动步是如何的尊贵,丁正岩只是一笑,如果不对她好, 岂不是辜负了母恩。
  至于南平王有时出门,依然身边是贵夫人不断,丁正岩更觉得自己看的不错,对了王妃好,全然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朱宣如果此时知道了他这样腹诽自己,必然会暴跳如雷。
  丁正岩由此推算了,王妃在南平王心里,必然是要占一定的位置,因为母恩。然后又有了身孕,宫里也有赏赐下来。
  丁正岩又暗自推算了,皇上对于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