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164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164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想到,这位昭阳郡主这就来了。朱宣不时的冷笑了,这个如意算盘不能让你打。
  以前想得太好,成了亲只想到第二年就抱孩子了,妙姐儿一直没有喜信,朱宣也着急,先开始一个月夜夜陪了她,也是为孩子。
  看玉妙也紧张得不行,朱宣一个字也说不出口。蒋家弄了药,还以为自己到处搜寻很不容易。事后蒋大夫又好好对朱宣解释了,那些药也是不容易才找全的。
  朱宣只是听了不说什么,在我身边两年,我是作什么的。她是什么样的身子骨,我能不知道,不是一直几个医正跟着。
  看了北平王陪了昭阳郡主一脸的得意,朱宣打定了主意,有我在,你就别想这个主意。气都上来了,我还没有孩子呢,就这么步步紧逼的。
  看了看身边的玉妙,刚和好没有几天,心里长叹一声,好在这个孩子喜欢我,我还能把握她的心思。
  靖海王不时看了朱宣,这只花蝴蝶一向在这个方面最在行,难道你看不出来北平王是什么意思。
  再看朱宣手抚在南平王妃的肩上,靖海王心里想,到底是年青人,知道昭阳郡主有采邑一千亩的嫁妆吗?
  哼,年青人新婚情热,娶一个天仙玉美人就晕头转向了。花蝴蝶不上,我自己来。
  沈玉妙玩得开心不代表心里没有警惕,在回去的路上一个人静静地想。
  那位昭阳郡主来求聘,不和一些年龄相当的未婚青年在一起,反而就跟了北平王在一起,后来靖海王也过去,明显一看就是献殷勤。
  靖海王的王妃早早就走了,她年事已高,近五十岁的人了,儿子几个,封了世子的就是她生的,她才不吃这种无名醋。
  到底是上了年纪,也看得明白,不能让北平王娶了昭阳郡主去。靖海王一示意王妃回去,王妃就走了。
  王妃心里有别的主意,你就只管去闹吧,封了世子的那个儿子今年二十岁,已经成亲了。可是还能再娶,靖海王妃想让昭阳郡主成为世子侧妃。
  人年纪大了,只为孩子想,不再为自己考虑。
  倒是朱宣没有过去,他只陪了玉妙在她身边轻笑抚首笑语,昭阳郡主倒是看了他几眼,最合适的还是南平王。
  可是他不过来,南平王妃真的有那么好。朱宣微微一笑,你看我,我就要过去。偏不过去急死你。
  你就不能等一年,这么急着嫁,等一年再来京里,我第一个去下聘。哼哼,现在,可不是这么好说的了。
  朱宣总是很有把握,明年一定会有孩子哇哇落地。
  回去的路上,玉妙认真的想了想,有些危机四伏的感觉。
  一整天朱宣都在身边,玉妙觉得问不出口,又落了一个吃醋的名。如果表哥真的想要,应该也会过去。
  想想这种局势已经是他这个东风压了我这个西风,一出去几天不回来,回来了还有理的很。我有点不高兴,太夫人就劝了我。
  不相干的人要来看笑话。玉妙觉得还是不问的好。
  朱宣送了玉妙回房,就出来了到外面书房里去见幕僚:“去看一下,昭阳郡主这一次进京里相中了什么人?”
  然后才进来看玉妙,又是窗下独坐了,脸上是在思索。真的不知道天天在想什么。
  想想一天不都高兴得很,坐了车回来就这种表情了。就问她:“你是给谁在做衣服呢?”
  玉妙这才想起来,看就了朱宣,他象随便问一问,就笑道:“她穿了也合身,我就送她了。”
  朱宣哼一声,没有什么好声气,想想白天那一对得意洋洋的男女心里就不舒服了。那么个老色鬼陪着,这么高兴。
  玉妙见他象是又有些不高兴了,还以为是为了给沁兰衣服,想想表哥从不小气,玉妙就看了他的脸色。
  就笑着没话找话说:“她穿了那衣服真好看,是不是,表哥?”朱宣哦一声:“没注意。”
  我没事看她干什么。
  玉妙就笑问了:“那表哥在看谁?”朱宣往后在迎枕上靠了下来:“不是一直陪了你。”在看那一对混帐男女,我眼睛不用往那儿瞄,用点儿余光也能看得到。
  北平王笑得呵呵的,昭阳郡主更是无耻。
  (感谢粉票,七点半加更,家里网上不了,明天周末,如果能上网就多加更,不能上就加不了,抱歉了,我已经联络了房东,让他把网络弄好,公司里实在不方便发贴。谢谢)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思虑(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思虑(二)
  朱宣在想昭阳郡主与北平王,耳边上,玉妙还在絮絮叨叨卢瑞:“看了那么斯文的一个人,这样的人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人?”
  朱宣随口就答了一句:“当然是喜欢心意相通的人。”立即就明白了,责怪地看了玉妙,每一次都在我想事情的时候来问我话。
  玉妙笑得象偷吃了腥的猫,又跟着来了一句:“什么是心意相通?”朱宣似笑非笑,伸出了一只手,在自己大腿上拍了拍,见玉妙立刻就难过了。
  朱宣还不放过她,道:“要说话过来说。”今天还捂了脸哭去。
  迎面一个东西扔了过来,是一个迎枕。朱宣呵呵笑了起来,这丫头今天和我来硬的。两个人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锦榻上的迎枕,薄被空中乱飞。
  没有东西可以扔的时候,玉妙才笑着站起来走到内间去,朱宣接住了最后扔过来的一件东西,站起来跟了她进来。
  看小丫头靠在了床上,笑吟吟地看了自己,手里又拿起来了枕头。朱宣笑道:“不许再扔了。”
  一面抢到床上来。玉妙拿了枕头挡在自己身前,道:“你再欺负我试试看。”
  朱宣笑着抚了她双肩抱在怀里,笑道:“陪了一天了,就这么对我。撇下我一个人在外面坐着。”
  原来心里还有一些难过的玉妙一听他这样说话,立即就不难过了,从来倒打一耙是最能的。难道是猪八戒托生的,又忍不住一笑,猪八戒没有这么好看。
  在朱宣怀里蹭了蹭,才回话:“是你欺负我。”
  朱宣扳了她小脸看,气鼓鼓的,笑道:“怎么欺负你了?”我让你坐近些说话,难道不好。又没说别的。
  玉妙还真的想不出来用什么话来说,说不出口。只有一句话:“反正表哥心里明白。”
  朱宣抱了她笑:“我明白,你也明白,妙姐儿,这不就是心意相通吗?”
  玉妙瞪圆了眼睛,就这么解释心意相通。我。。。。。。想啐你。
  朱宣要逗她开心,只能陪了她说话,听她的胡思乱想。就问她:“关心你新认的那个亲戚,她又怎么了?”
  不会又是生不如死的那一种吧。
  玉妙伏在他怀里的时候,一面情思昏昏,一面让自己清醒,声音软软的:“卢瑞不喜欢她。沁兰很难过。”
  朱宣一笑,这是说给我听的吧。我要是不喜欢你,你也会难过。低了头亲了亲她的脸:“哪有那么容易就心意相通了。”
  玉妙就不服气了,从声音上都能听得出来:“可是今天卢瑞不是很惊艳?”
  朱宣笑了哼一声,玉妙觉得他应该是有话的,等了一会儿没有说,才抬头看了他:“说啊。”现成的一个军师加奸细,不用白不用。
  逼了人说话,不说还不行。朱宣道:“重新打扮了又能系得住几天。”脱了那身衣服妆扮,明天还是一个旧人。
  这句话提醒了玉妙,人最难改变的是自己的一些个性与处事方式。沁兰一直那么生活了十几年,一下子不可能改变得过来。
  人心深似海,玉妙把脸贴在朱宣胸前,把玩了他衣上的玉饰。表哥的心又有多深。
  朱宣看她越来越用力,就笑道:“你喜欢就解下来玩。”
  玉妙轻轻叹了一口气,松了手。过了一会儿又怅然的轻叹了一声。朱宣心想,我还没有叹气呢,你倒叹上了。
  听了玉妙又开始絮叨卢瑞与沁兰的一些事情,心里好笑,对于别人的事情这么明白的,到了自己身上就糊涂得很。
  这么明白的人怎么就不明白我有多喜欢你。一个小糊涂蛋。
  朱宣第二天就听说了昭阳郡主的母夫人放出来的话了:“我们昭阳是不会嫁给平常的人的。”
  弄得一些单身但是家势不行的青年们都灰了心,背后里嘀咕:“最好是进宫去,可是皇上是你堂叔。”
  又不能不去,只是一天没有成亲,大家心里都惦着。
  朱宣心里想,是惦着那一千亩的嫁妆吧。
  一个昭阳郡主进京,弄得人心慌慌的。
  整天刀就架在我脖子上,朱宣冷了脸,嫁给家世清白的喜欢你的人不好吗?这些贵女们,就会看人权势。
  朱宣忘了自己也为权势日夜经营。
  徐从安进了来,军功上他最厚,领了官职不能不去,玉妙那里是几天才来一次。
  他是一听到消息就来了。坐下来就说:“王爷,不能让北平王联姻。”说话也不客气。
  朱宣嗯了一声,看了朱寿进来放下双层窗屉,觉得满意,徐从安一进来,从来都是有话说。
  徐从安道:“我听说靖海王也去了,王爷准备怎么办?”徐从安对朱宣的心思比较了解,要先有了孩子才联姻。
  所以徐从安从不交待玉妙什么,不担心她会失宠。现在则不一样了,刀逼到了眼皮子底下。
  帮了北平王一把,也可能被他憎恨,手里有他的证据,说明背地里查了他。
  三个异姓王互相不好,从没有摆在明面上。
  徐从安最关心的还是朱宣怎么做。昭阳郡主要不是个傻子,联姻第一个来找王爷才是。徐从安昨天是没有看到那个场面,如果看到了也就明白了。
  昭阳郡主一进京,就有北平王来时时探望,风声一放出去,门前车马不停。又是贵女,嫁妆丰厚,又有点学识。
  赵氏母夫人与昭阳郡主都是一个心思,我们这么好,你南平王不应该主动来上门,就象眼前来的这些人一样赶都赶不走。
  朱宣倒是想明白了,昨夜玉妙絮语她的,一派孩子话,朱宣应付的嗯着,心里想明白了。不来找我她是个白痴。
  一定是知道了我新婚一个月不出府门的事情,一个是为了孩子, 一个是看了两年我才到手,我能不情热?
  妙姐儿为我了出门几天不陪她还不高兴呢。这位昭阳郡主我还没有打算喜欢她呢,就开始同妙姐儿别苗头了。
  一定要我自己去上门,才显得她尊贵。新婚的我,上门去看她,哼,这主意打得不错。
  这种人我一看就心烦,不过眼前我不能坐着不动,也不能主动上门,不然我也被她看扁了,事情就不好做,我等两天再看看。
  你进京这才几天,就能定下来嫁给北平王那个老色鬼吗?朱宣不着急,又不是我急着嫁人。
  面前的徐从安还看了自己,看不出王爷是什么表情。
  朱宣就对徐从安说别的:“妙姐儿这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学的易旧移新,帮了别人家里出主意,天天就会胡闹。”
  徐从安听了朱宣说了玉妙插手别人的家事,当即大笑,往自己脸上贴金:“我虽然没有教过,但是那么聪慧的,跟了王爷身边,一定是王爷那里学的。”
  朱宣淡淡一笑,肯定不是我。我对她说话从来注意,不喜欢她牵扯到这里面来。卧榻之边有个曹操,觉都睡不好。
  再想想昭阳郡主,冷笑了一下,真的是同我玩花样,我就不客气了。
  想想很烦,我还没有孩子呢,逼得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