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137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137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才夫听了,却没有高兴的神色,只觉得眼睛一阵乱跳,看了眼前的这位一直跟随了的主人,他明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正文 第两百三十二章,乌云(二)
  章严之自己笑完了,才看了万才夫笑道:“怎么你不觉得好,我这条计策可是不容易想出来的。”北平王这个胆小鬼,天天就会背地里恨南平王,居然没有胆子上,只有我自己出马了。好在刑部里我的门生比较多。
  万才夫勉强一笑,还是提醒了章严之:“南平王并不是好惹的。”章严之立即神色冷冽了:“我让你帮我出主意的,不是让你来夸南平王的。他再厉害又怎么样,我这一次可是策划了许久了的。”
  万才夫下一句话就没有说出来:“听说南平王身边有一批死士,都是他江湖上网罗来的。”这句话也不必再说了,章严之已经做了,已经招惹到身上了。
  万才夫在心里紧急地想了想,见章严之还看了自己,忙笑道:“端的是好计策,亏了大人怎么想出来的?”
  心里却骂他糊涂,这样就能扳倒南平王,如果你不能一下子扳倒南平王,南平王是人人皆知的一头老虎,回头咬你可不是好玩的。
  章严之信以为真,就呵呵笑了道:“好计也要用在好时候,今年皇上大兴整顿吏治,我就发现是个机会。牵扯进去的罪臣都是三位异姓王的,说明皇上对三位异姓王不满了。”
  万才夫心里更是惊骇不定,眼前的这位大人不会想一个一个地扳倒三位异性王吧。这与你有什么好处?
  就试探地问了一句:“大人的意思是?”章严之一笑不语,当然不能对他说太多。
  万才夫又坐了一会儿,借口天晚了就告辞回自己的住处去,一路之上,风雪交加,有如万才夫的心情。
  他是住在鲜花胡同的最深处,已经是半夜了,街上寂静无人,万才夫开了门,他只是一个门人清客,还没有家人,平时只是在外面吃。
  推门进来,就觉得有些不对,房里象是有人。忙惊疑地问了一句:“谁?”
  一个黑影转了出来,道:“才夫兄,别来无恙?”万才夫听声音是有些熟悉,但又不是很熟悉,又害怕地问了一句:“是哪位仁兄?”
  黑影在月下现出了身形,笑一笑道:“是我。”万才夫这才放下心来,有些后怕地道:“是从安兄,你要把小弟的魂给吓没了。”
  徐从安看了他回身关上门,轻笑了一声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才夫兄难道忘了。”万才夫一下子想起来了今晚刚刚与章严之的谈话,不说话了,也不点灯。两个人静静站在房里,徐从安也没有催他点灯。
  房间里太静,只听到两个人的轻轻呼吸声。
  过了一会儿,徐从安才道:“才夫兄,王爷思贤若渴,难求一面呐。”
  万才夫苦笑了,才道:“怎奈我无颜去见王爷。”
  徐从安一笑道:“刑部步步紧逼,与兄无关,兄为何自责?”徐从安是奉了朱宣的命来见万才夫的,朱宣认真排除了人选,章严之也是嫌疑最大的一个人选。
  万才夫长叹了一声,苦笑了:“章大人还觉得自己一条好计。这才发动,你就找到我这儿来了。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小弟也是拿俸禄的,只知道办事。”
  徐从安一笑,这不是等于变相承认了。就轻笑道:“这个当然,王爷是最体谅人的。不过请兄处事上,留一些以后相见的余地。”
  万才夫沉默了,过一会儿才道:“请上复王爷,明日章大人让我去刑部看了他们审讯,我想章大人不会是没有证据就敢动手的人,只是我不知道他手里有什么证据。”
  徐从安只关心他明天去刑部的事情,关切地道:“明日去刑部,还请手下留情。”
  万才夫声音里透了忧郁:“九老爷今晚能不能熬过去还不知道呢。听章大人的语气,是要屈打成招了。”
  徐从安对这个倒不担心,笑道:“刑部里我们也有人,九老爷今晚不会再吃亏了。明天的事情还很难预料呢。”
  王爷让人明天陪了九老爷外面那个女人的家眷一早就去顺天府擂鼓去,明天么,可是热闹得很。
  九老爷虽然是个生意人,可是南平王府里宗族做官的多得很,刑部的人也不傻,刑讯逼供是一回事,刑讯致死,他们有什么好处,这件事情可不是好玩的。
  徐从安还关心的是一件事,章严之也是做久了官的人,不会做这么蠢的事情,背后一定与人勾结,这个人是谁?
  万才夫倒真的是不知道,他也想知道,今天后来又旁敲侧击了章大人,也是没有问出来。万才夫心想,你们这些当大人的,用到我们时,都是好的。真正做起事来,是不会相信我们的。
  见徐从安问,万才夫就如实回答:“是真的不知道。”
  徐从安又问了:“那平日里与什么人来往得密?”
  万才夫想了一想,轻声道:“晋王,梁王,三皇子这些都是常来往的。”
  徐从安用心听了,才含了笑容对万才夫道:“现今军中多缺人手,兄何不改换面目,到军中去谋出身,不强似于在京中做个穷京官?”
  万才夫心想,我连个穷京官都不是呢,只是个门客罢了。面对了徐从安的邀请,认真的想了一想,看到窗外一缕月色照在桌上,光华清净。
  长叹一声道:“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拜托从安兄多多美言。”
  徐从安轻笑了,却突然手一翻,黑暗中一道雪光一闪,却是一把利刃握在了手里。万才夫后退了几步,受惊道:“你,你。。。。。”
  徐从安呵呵一笑道:“就这么说定了,指着此刀为誓,我恭候了。”然后收起了刀,开了门,投身于黑夜之中。
  万才夫这一惊不小,看了徐从安出去了,腿一软向后退了几步直至靠到了墙上,才觉得冷汗流了下来。
  门外风把门吹得啪啪响,万才夫这才勉强站了起来,扶了墙去关了门,点了灯,桌上放了一堆银子,是徐从安刚才留下来的。
  对了这堆银子,万才夫不由得又苦笑了,扳倒南平王,谈何容易,就这一个徐从安,都是来去自如,手里敢握了雪刃上门来。
  章大人是吃错了哪门子的药,倒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正文 第两百三十三章,贴心(一)
  第两百三十三章,贴心(一)
  万才夫第二天就知道了顺天府告状的事情,心里想,南平王还手还真的是一个快。就有心看顾了九老爷,九老爷象是身体健壮,很能熬刑,只是身上有鞭伤,人还是很精神。
  九老爷也是个机灵人,见来的这个人对自己象是很照顾,没有动刑,也没有逼问,只是说一些询问的话也不是太离谱,一下子明白了。
  就口口声声喊冤枉。刑部里的几位章严之的门生想动刑也不行了,九老爷的太太也去了顺天府告状了,也是告的刑部,顺天府里来了人在刑部看着审。
  一个公堂上会了两拨人,袁大人是章严之的门生,看了顺天府来的朱大人,明白这是南平王的人,他是跟了南平王军中出来的骁将,原本不是宗亲,因为同了姓,后来就联了亲。觉得这件事情有些棘手,不象老师说的,只要画了押,有了口供,就可以了结这么简单。
  就看万才夫,你不是老师派来的,该你说话了吧。
  万才夫就装聋作哑了,我又不是官,轮到我说什么,见袁大人看了自己,又不能不说话。就清了清嗓子开了口,刚想说话,顺天府的朱大人就客气地拱了手:“敢问大人是何等职位?”
  万才夫心想,正好,我不用说话了。回去也有交待。
  而九老爷外面的那个女人家属,更是波皮,朱喜把银子给足了,让他们找了一帮人来在刑部门口大哭大闹:“有什么罪名,就抓了来,一夜不放回来。是个女人,以后还怎么嫁人,难道你接回家去当娘不成?”
  朱喜去都没有去,听了人来回报,笑得不行。
  到了下午,九老爷与那个女人一齐放了出来,朱宣就亲自赶到了九老爷家里去看,见九老爷受了刑,眼睛里也含了泪。
  九老爷也带了泪:“王爷。。。。。。不必难过,还要留了精力应付人呢。”
  房里没有别人,朱宣就对九老爷保证:“小侄一定给九堂叔一个交待。”
  九老爷看了朱宣眼里的熊熊怒火,一直对他比较了解,倒也放心,只是说了一句:“事事要小心。族里都靠了王爷,我们房里也靠了王爷才如此有钱。”
  朱宣拭了泪,答应了,还要赶回家去,家里今天请了玉妙的外家。
  走在路上,朱宣心里愤恨不已,三皇子,五皇子为了争皇位都与自己交好,只有晋王,与自己不好。又与章严之太过亲密。
  想到了这里,骂了一声,从圆通那里搜出来的书信这回有了用场了。
  玉妙又一次感觉到朱宣不高兴,双眸只看了朱宣就没有说话。朱宣强打了笑容,抚了抚她的头,陪了进去招待客人。
  蒋太夫人精神很好,与太夫人多年不见,以前蒋大夫袖手没有帮忙,后来也不好意思走动了。人家大富大贵了再走动,哪里好意思。
  因为要看新房,太夫人就带了她们去看新房,看了一派奢华,蒋太夫人倒是很高兴,越郑重越好。
  又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媳妇们笑道:“你们回去要重新安排房子,不然妙姐儿回来住,是不够住的。”
  又坐下来和太夫人说成亲的一切事情,又说了要接玉妙回去住。太夫人就看了玉妙,笑了一笑道:“这几天只怕她真的是不得闲儿,西山的房子她还没有收拾好,虽然是起身时候从您府上走,可是西山的房子也要收拾好了,天暖和了那里住着舒服。还是提前了三天再去住吧。”
  玉妙也笑,这些话是自己对姨妈说的。
  蒋家长媳还在考虑着,外甥女儿一派天真,有失教导,还是早一些接回去好好指点规矩,就对了玉妙说了一句:“你的意思是怎么样的?”用眼光示意她。
  玉妙才不看她,微笑着喊了一声:“若花。”若花不等她吩咐,出去喊了朱宣进来。
  太夫人是不奇怪,母子两人天天交待玉妙,不要轻易答应了回去,朱宣进来一点也不奇怪。蒋家的人倒是不高兴了,还没有成亲就这么娇懒的,事事都拿了王爷出来说事。
  更觉得没有规矩。
  朱宣听了,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本来心里就不高兴,对蒋太夫人道:“停一停再去住吧,乍一认识,只怕是不习惯的地方很多。”
  现在不想再生什么事情了。
  蒋家次媳就接了话,笑道:“王爷说得是,所以要提前接了去住几天,大家好好亲热一下。”
  大家商议来去,才定了下来,过个四,五天,等玉妙房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先接了玉妙去住一,两天熟悉一下。
  朱宣不情愿,太夫人也不情愿,母子两人只是却不过蒋家人的这种热情,蒋太夫人完全是真情流露,只能先同意下来。
  蒋家两个媳妇就看了玉妙笑,看你还能有什么鬼主意,在王府里住得好是不是,太不象话了,没有成亲住在婆家丢死人了,你知道不。打定了主意接了她来,好好的训诫她。蒋家门风严谨,可不能出笑话。
  玉妙却没有注意到她们的表情,如果注意到了也就明白了,玉妙心里只是在想,表哥为什么很不高兴。
  这种不高兴不是因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