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101章

古代幸福生活-第101章

小说: 古代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一出来,薛名时过来请罪,他那才是害怕呢。他还是个战场上杀人无数的将军呢。你这叫害怕吗?恃宠而娇。
  看了眼前的药碗,又微皱了眉。这就是和我赌气赌出来的一场病。
  朱宣忍不住想笑,又走到玉妙身边坐下来,把她重新揽在了怀里,见玉妙紧抓了自己的衣襟,就一个人坐在那里笑,拿药没有出完气,再拿我的衣服来出气。玉妙就低了头哭,两个人一个笑,一个哭,都是自己的心思。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实话
  若花关上了房门,坐在房门口守着,也一个人在想心思。朱禄拿了新开的药方走进来,若花对他摇摇手,朱禄无声地看了房门,再看若花。
  若花就用手在眼睛上做抹泪的样子,朱禄笑一笑,就向一块太湖石上坐了下来等着。朱禄心里想,总算哭了,哭比跟王爷赌气好多了。
  抬眼看了若花眼睛看了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朱禄心想,若花这个样子,倒是不多见的。她天天都是精神百倍,时刻带了要训人的样子。
  若花在想,姑娘一哭,王爷就束手无措了。哭有这么管用吗?我要是对了朱喜哭,不是对他凶,他会是什么样子。
  若花一直是说话爽快的,撒娇的眼泪是什么感觉,她一点儿也不明白。
  朱宣再走出来时,对若花道:“睡着了,你去照看一下。”从朱禄手里接过药方看一看,让朱禄重新去抓药,自己从玉妙院子里走出来。
  玉妙一直到中午才起来,懒待吃饭,脸又是通红一片,刚睡起来不吃药,怎么也不吃。朱宣一天就伴了她坐着,训也不行,哄也不行。
  若花看了王爷,有些埋怨,这会儿百般有耐心,早哄一哄不就没有事了。
  朱宣心想,病好了我再来对你说,最会拿自己身体不当回事,就会折腾人。
  一直到第二天玉妙才又见了姚氏和紫琼。
  紫琼看了一下,以前的妙姐儿又回来了,昨天的那个竟然不知道是哪一位。
  因为自己是病中,玉妙歉意:“婶婶姐姐昨天刚来,就怠慢了很多。”
  姚氏笑:“你生病了,我们来打搅你了。你虽然睡去了,别人招待得我们好,劳动你倒给我们准备了几件衣服。”姚氏觉得对自己也不错了,红香等人来了,也是准备了衣服,走的时候都拿去了。
  红香拿了衣服回去还说,妙姐儿一定是怕我们穿得不好丢她的人。姚氏紫琼都不觉得,给东西难道不好。
  紫琼住了一夜,有人服侍,不象在婆家那样捏心,心情好了许多,笑道:“我在想,我和妈来得也是时候。病了的人总是要有人陪的,你只管随意歇着,想说话我和妈就来陪你,懒待动了我和妈就出去逛去,可好?”
  玉妙微笑,还真的是说对了,生病了当然想有熟悉的人来陪。又笑道:“姐姐说得很对,有时想请你们来呢。不过有一句话说出来千万别见怪,因为我不舒服,想得不周全是有的。这一次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如果有请说出来,可办的就去办了,这样大家都便宜。”
  姚氏感激地笑,昨天喝药那一出,足以证明妙姐儿在王府里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看出来有时王爷还要担待几分。
  不过这一次来并不是求办事的,而是亲戚们都来了,自己不来不好。而且带了紫琼来散散心。
  紫琼觉得这感觉更熟悉了,更象是以前的玉妙了,笑道:“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来看看你。”
  就看了母亲一眼,才含糊道:“我成亲了有几个月,总是不得闲功夫,妈带了我来你这里散心的。”
  玉妙也就明白了,成亲以后过得不好的人很多。不穿越的人结婚后立即与结婚前不一样的人也属于大多数中的大多数。
  觉得头又有些疼了,不想说不开心的事。被朱宣熏陶日久,什么高兴听什么,哪里开心去哪里。
  停了一停,见紫琼不说,知道是体谅自己病了。就笑道:“虽然我是病了,可是家里陪的人很多,婶婶和姐姐一定要多住几天,好好陪陪我,等我好了,再好好陪你们。”
  就往外喊:“朱禄。”朱禄就走进来,姚氏和紫琼都认识的。
  玉妙就笑道:“我不舒服,你安排了婶婶和姐姐每天出去玩半天,多让人跟了去。”
  朱禄一笑,家里就是跟的人多,不用动跟姑娘的人。就答应了,又出主意说下午半天去哪里玩,还是一会儿就出去,中午在哪里吃饭。
  紫琼是出来玩的,一听就要去了。玉妙送了她们到门口,若花见客人走了,才把药送来,再闹一出,姑娘一点儿面子也没有了。
  玉妙与那药较了一会儿劲,这一次没有吐。若花赶快让人去报王爷。然后看到朱禄进来:“都安排好了,客人们出去了。”
  玉妙笑一笑,随口问了一句:“跟的什么人?”听了都是不认识的,就有些诧异,对朱禄含蓄地道:“我房里人就不少,用别人会怎么说?”
  很多事情上都是自己注意了再注意,不愿意自己来了客人,就弄得满府里张扬,想想表哥那天的表情,又委屈了,我事事都小心着呢。
  朱禄笑道:“这个我安排得动。”自从跟了姑娘房里,比在书房里还要趁心,要钱要人要东西,一切都走公中。
  在书房侍候只管书房那一摊子,朱寿现在对自己很羡慕,又要敲自己酒,说这个美差当初他没有争,是双手奉送了给自己的。朱禄一口答应下来,进京去好好灌你一下子。
  玉妙会意,一下子又觉得羞涩了,和表哥赌气了这么久,自己不过还是他身上的一棵菟丝花。就问了一句:“表哥,他还在生气呢。”
  朱禄陪了笑,劝了一句,自己也不能一句不劝,不尽责任,笑道:“奴才有句话不知道对不对,是姑娘在和王爷生气呢。”
  玉妙一下子飞红了脸,用手扶了额头装头疼,含糊道:“我知道了。你安排得好,去吧。”
  朱禄笑笑就走了,就这一点好,说什么话她也听。
  下午王氏来了,对玉妙笑道:“订了成亲的日子,特地来请姑娘那天去坐坐,给您叩个头也是我们的心意到了。”
  见玉妙病了,又笑问道:“真的很不舒服也不敢请了,如果能去坐一坐都是好的。”
  玉妙最喜欢吃喜酒了,看别人成亲还没有看够,一听就笑眯眯:“还有几天呢,我好了一定要去的。我要看你的新嫁衣。
  王氏就细细地描述了衣服给她听,又笑:“有什么好建议的?”因为病了,不敢久坐,只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薛夫人,尹夫人是最早得知消息说她病了的,都跑来看她,也只坐一会儿。
  薛夫人就笑道:“丽娟想来看你,可是说惹出了事,不好意思来见你。”
  玉妙心里又觉得沉闷,在这个时代生活的女性如果不温顺乖巧,就会随时惹出了事。轻轻叹了一声,又问道:“她现在好吗?”
  (五一放假期间,早八点开始更新,两小时一更,晚上老时间更新)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夜梅
  薛夫人就笑道:“好得很呢。没想到她那么鬼灵精,听说李英华要雇人,就想到了自己身上。她又勤快,李英华也喜欢她。晚上睡下了还抓空绣针指拿出去卖,说存够了钱要去找她的父母。”
  想想余丽娟这样退了亲,薛夫人也有点难过,又对玉妙道:“怎么就遇上了这样的一个人?”
  小三留了一条命,枷了三个月,还关在监狱里带枷。
  一直没有说话的尹夫人却道:“那婆家一点儿亏也没有吃,说丈夫不好,也要拦着,怎么把这种丑事往王爷面前揭。一提起来退婚就立即同意了,要的银子除了当初余姑娘的身价,也抵了这些年她在婆家的吃用,再说她平时做活也挣些钱给他们家。”
  玉妙一点儿不生余丽娟的气,有机会不用吗,对薛夫人道:“早知道是这种人,早就应该让她退亲。”就不会惹表哥生气了。
  大家都唏嘘,不出事情哪里知道是这种人,尹夫人带了笑看了丫头们站得远,才悄声笑道:“难怪我刚认识妙姐姐的时候,丈夫也劝了我少来。”
  玉妙就白眼她,我树大招风着呢。
  薛夫人,尹夫人也只坐了一会儿就走了,病人么。两个人走了王府才说悄悄话:“你有没有对妙姐儿说?”
  尹夫人不知是被熏陶的,还是有些懂事了,悄声道:“我没说,丈夫也交待我了,说又吓着她。”
  薛夫人就点头笑道:“不好的话不要对她说。”
  两个人各自上了轿,各自回想,王爷还是杀了人。
  小三留一条命,杀了另外一个出主意的,还杀了一个因为整顿而抓起来的地痞,都是**偷抢的那种。
  那么大的城市里,并不只这两个。剩下的或打或罚,就放了。
  玉妙什么也不知道。但连氏一家恨余丽娟入骨,有必要把事情作成这种样子,养了这么些年,不讲一点儿恩情。
  有一点儿高枝就不认人了。
  石姨娘进来看玉妙,见玉妙精神这一会儿好,就笑道:“我来得是时候,有事情回姑娘,可巧姑娘这会儿看着气色好。”
  玉妙笑道:“我吃了药刚睡了起来,姨娘有什么事?”
  石姨娘为她重新换了热茶来,笑道:“夜梅年龄大了,回了王爷要放出去嫁人,来对姑娘说一声。”
  玉妙眼睛一亮笑道:“这是喜事。若花,”若花走进来
  玉妙笑道:“夜梅要出去嫁人了,你按着旧例赏她银子。”好在有若花,什么都去查了京里姨妈那里的旧例赏人。
  石姨娘忙行礼道谢,接了银子。玉妙又拉了她说话,笑道:“嫁的什么人,是可靠的人吗?”
  想想余丽娟也算是最糟的那一个了。
  石姨娘感动了,回去把银子给了夜梅,夜梅也很高兴。
  因为要走了,两个人灯下说话,石姨娘就把玉妙的话说了,笑道:“关心你嫁的是不是可靠的人,我回了是你以前订的亲。一直在等你。”
  夜梅就笑道:“我天天在这里惹姨娘生气,我走了有好的来。”
  两个人都有些感伤。
  到了走的日子那天,夜梅给石姨娘叩了头,对石姨娘说了几句真心话:“看王爷这样的宠爱她,以后只怕是要专房专宠的了。
  姨娘以后自己保重想开,好在王爷也都有照顾。打了胜仗,也有赏赐到姨娘这里,只是和姑娘房里是不能比的。
  以后再进人,还是象我这样说话随意给姨娘惹气,姨娘只想着我们好一场,别跟她生气就行了。姨娘这里是不能挑三挑四挑人的。“
  石姨娘哭得跟什么似的,这傻丫头心里明白得很,到临走了说得也很干脆。
  两个人哭成了一团,夜梅又开始说傻话了:“听人说,北平王,靖海王府里人多得很,隔一,两年就打发出来几个。如果姨娘将来不趁心要出来,娘家不想回去,我愿意接了姨娘去。”
  石姨娘带了泪又笑了道:“还是个傻丫头,王爷这里没有几个人。把姑娘惯得上了天,只有多余的,没有不足的。她会计较我们这些零风片雨。
  出去了靠谁,王爷是念旧情的。年节赏赐按京里老姨娘的旧例,当然不和姑娘比,这王府里都是她的,谁去和她比。”
  夜梅也带了泪,摸摸自己的头,也笑了道:“我也不知道是说的什么,不过姨娘自己保重。我就嫁在这城外,逢年过节的,我还来看呢。”
  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