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

第9章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9章

小说: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岁那年,我的母亲也去世了。当时我在鞋厂里已经是熟练工,但镇上的工资水平很低。每年冬季,从摩拉维亚都会偷偷跑过来的一些捷克人,他们要求的工资很少,因为他们那里的食物要便宜很多。”

    “在亲戚们的建议下,我来到柏林,打算通过几年的努力赚取一笔回乡娶亲的费用。但是柏林工厂的待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而且每月的开支又如此巨大。在来到柏林的第一年,我和我的一位工友以及他的母亲和妹妹,一共4个人租住在西郊的一间只有6平方米的公寓内,两张床就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不过好在这儿交通方便,每天早晨还可以节省十几分钟上公共厕所排队的时间,能多睡一会。”

    “虽然环境很艰苦,但我还是满怀希望的憧憬着未来。哈德罗夫先生答应我,等我干满一年,就给于我和本地熟练工人一样的待遇。工资能增加三成,工作时间则可以缩短一个小时,从每天12小时减少到11个小时,并且每月还可以有三天的假期。”

    “半年后,有一天晚上工友的妹妹说我想弓虽。暴她,其实那天是我的生日,稍微喝了点酒,并非故意的。不过,两周后我还是被迫从公寓中搬出来,重新找了一个住处。新找到的住处依然是两人一间的小公寓,但只有两个单人床,是我和一个马车夫合租的,租金自然比原来高出了不少。”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哈德罗夫按照约定给我涨了工资,我高兴极了。那个月我拿到了32马克,扣除房租8马克以及餐费12马克,我还能剩下12马克。如果能一直这样工作下去,六年后我估计可以攒齐1000马克,到那时就能够家乡置办一处田地了。但是我仅仅高兴了一个月,1887年的三月份,不知为什么一夜之间所有的食物都涨价了,黑面包的价格涨了一半。就这样,辛苦工作一年下来依然所剩无几。”

    “更为麻烦的是,不久后,我的身体变差了。医生告诉我,如果继续这样劳累下去而不注意休息,我最多还能再活十来年的时间,而眼睛要不了5年就会坏掉。乡间的农夫们不生大病的情况下也能活个40多岁,想想自己辛苦做工,命运确是如此悲催。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不辛苦就得挨饿,可是如此辛苦的活下去到头来又能如何?生活没了奔头,人就真正懈怠了。”

    鲁道夫眨眨眼睛,出神的回忆着自己的往事。

    “1888年下半年,同室的那个马车夫死去了,因为柏林的公共交通换成有轨电车后,他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房东说他大概死于营养不良。新来的室友是一位从波兰逃过来的俄国人,名叫乌里扬诺夫,他年纪不大却秃着头,德语说的还算不错。他没什么正经职业,但似乎有些积蓄,倒不至于挨饿。他总有闲暇时间读书看报,也能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当我抱怨食物太贵的时候,他对我解释说,这都是俾斯麦首相增加了对俄国关税导致的,他说‘俄国的黑面包的价格只有这里的一半’,那一刻我惊诧万分。”

    “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人们偶尔说起的社会主义者,受到俄国政府通缉才跑到德国来。他向我解释了为什么工人永远都是受苦的命运,告诉我只有工人们联合起来组成工会并使用暴力才能战胜工厂主和贵族政府,结束自身受奴役的命运。”

    “有一段时间他告诉我说,他被便衣侦探盯上了,要我每天帮他带一些食物和报纸回来。后来,他为了感谢我的帮助请我去哈姆特舞场玩了一个通宵。”

    “不久后,乌里扬诺夫先生动身去了瑞士。新来的室友汉斯则是个酒鬼,他原来在铁厂工作,挣的工资也不少。因为未婚妻和一个有钱人跑了,所以变成了酒鬼。我也跟着他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偶尔也会去哈姆特舞场快活一次。去年年末,我被检查出换了一种叫梅毒的严重的生理疾病,医生说即便花钱治疗也活不了多久了。我曾想过要回乡下去,可身边仅有的一点余钱,什么都做不了。这时候,汉斯在大醉了一次后再也没有醒来。看着灰暗的天空,我想起了乌里扬诺夫的话……”

    听完鲁道夫的自述,威廉百感交集,他万万不能想到,此时的欧洲的工人阶层生活是如此的困苦和艰辛。也难怪每年都有大批怀揣自己梦想的德国人漂洋过海到美国去。

    “不必起诉了,十日后绞死。”

    威廉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走出了审讯室。

    从这一刻起,改善工人待遇问题成为威廉心中的头等大事,他是个有历史尝试的人,所以他害怕布尔什维克远甚于什么英国、法国和俄国。

    可能有些读者不能理解一百年前的欧洲,人们生活如此困难。其实确实是这样,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生活改善都是拜科技进步所赐。

    18世纪,加勒比种植园的奴隶们工作苦不苦,但英国本土的童工比他们更苦,女工的收入比他们更低;

    1850年,普通法国人的预期寿命是40岁;

    整个19世纪,英国手工工厂的人均工资是欧洲最高的,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工作效率远高于法国,也高于普鲁士;

    一战前,占英国88%的人口只掌握了全部财富的7。5%,这个基尼系数现在无论放到哪个民主国家都够造反好几次了。
第十二章 经济危机
    接下来的几天,威廉接连不断听到来自西部工业区的坏消息。有企业主破产跳楼的,有因为债务纠纷打架拼命的,至于老板关闭工厂,工人集会罢工简直不再是新闻了。

    看来经济形势真的如历史上的那般惨烈啊!

    威廉看着当天的报纸,不住的叹息着摇着头。

    “陛下,谢林亲王求见。”芬克推开门,恭谨的向威廉说道。

    谢林亲王是奥尔登堡侯爵,是皇后奥古斯塔的亲叔叔,对威廉来说这算是至亲的自己人了。

    俾斯麦去世前并没有明确chayexs。。chayexs。推荐首相的继任人选,而威廉放眼国内的高级官僚也很难找到一位有足够威望的人来担任首相。这一点要说还得怪俾斯麦,他在任期间只顾自己专权,却不注意培养后续的梯队力量,于是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无奈局面。

    按照俾斯麦早先的打算,他是希望把自己的儿子赫伯特培养成为他的接班人的,无奈赫伯特其他方面没有学会,只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学会了酗酒。在俾斯麦看来,出色的外交官必须要酒量好,但赫伯特的酒量却始终锻炼不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赫伯特和自己的妹夫一样都变成嗜酒如命,但沾酒就醉的醉汉。

    让能力平平的醉汉赫伯特出任首相显然是威廉和国内大多数势力都无法接受的。

    最终,鉴于国内外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威廉选择让时任联邦议员主席的谢林亲王担任首相,一方面是不得已的过渡之举,令一方面谢林亲王虽能力不足但至少不会坏事,更不会自作主张,这一点也是威廉看中的。

    “陛下,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经济便出现了不景气的征兆,最近一个月,柏林和法兰克福的证券市场更是暴跌了一半,威斯特伐里亚的工人们的有组织的集会和罢工虽然均被迅速镇压或和解,但情势依然十分严峻。”谢林站在威廉的正对面,神色如常的说道,一副典型的官僚主义做派。

    威廉很清楚,历史上的1890年经济危机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

    1889年年底,由于阿根廷的政治危机引发了阿根廷金融危机,由于到期的国债无法偿付,作为阿根廷国债的最大债主,信用良好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兑风潮,从而引发全欧洲市场的通货短缺。

    1870年后,新生的德意志资本开始频频出手海外的铁路债券市场,到1880年代,阿根廷铁路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标的之一,德国资本亦介入颇深,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在加上,1887年开始德国和俄国开始的贸易大战使德国工业品出口受阻,这一系列因素促成了1890年德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持续两年之久。

    这场危机,严重打击了高速发展中的德国工业。

    直至1896年后,依靠内生性增长、同时也受益于世界范围内黄金产量的大幅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效应才得以恢复。

    经济危机给德国造成的另一项重大损失便是人口的加速外流。在19世纪中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美国则是最大的移民输入国。

    德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在当时的欧洲各国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识字率方面更是名列第一。普鲁士王国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从1807年耶拿会战结束后便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准。

    高素质的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廉不希望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但当时的美国恰恰正是德国移民的首选目的地,良好的气候,肥沃的土地,适宜的人文环境对很多处在温饱线上的德国人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那么当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按照后世的经验,国家在面对严重经济危机时,或者推行凯恩斯主义,延缓危机的爆发,造成俗称“软着陆”的局面;或者直接付诸战争,达到转嫁危机的目标。前者是以大规模发行公债、加剧通货膨胀为代价,在金本位时代推行不易;后者则更需慎之又慎,否则弄不好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想到这里,威廉便开口道:“说说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谢林道:“内阁普遍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扩大出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不过开拓新市场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奏效的,除非能够迫使俄国对我国降低工业产品的关税,从而恢复我们工业品在俄国的传统市场。”

    “传统市场?很可观吗?”威廉不解的问道。

    “是的,陛下。我国早在10年前便已经稳稳占据了俄国进口工业品50%的份额,但是自从三年前俄国对我国提高制成品关税后,出口便开始大幅下降,目前只能占到俄国市场的27%左右,整整降低了一倍。如果能够恢复这一传统市场,那么德国企业每年将获得高达2亿马克的新订单。”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的,想必也有很多困难吧,你们打算用什么手段迫使俄国让步。”威廉道。

    “诚如陛下所担心的那样,最近几年来我国和俄国的关系一直不太顺利。三年前,俄国贸然提高了对我国工业品的关税,为了报复俄国人,俾斯麦首相下令对来自俄国的农产品征收25%惩罚性关税。后来俄国又禁止我国商人在俄属波兰购买地产,而俾斯麦对此的应对则是禁止俄国公债在柏林交易所上市。不过,眼下我国和俄国的《再保险条约》面临到期,俄国公使舒瓦洛夫已经再三催促。我觉得俄国是希望和我们续约的,如果以此为契机迫使俄国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还是有可能的。”谢林道。

    威廉皱着眉,考虑了片刻,说道:“虽然关税问题迫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