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爱到浓时情已殇 >

第52章

爱到浓时情已殇-第52章

小说: 爱到浓时情已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届五十的李煜山教授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沉静地陈述着他的理念,自有别样的风采,难怪艺术系的同学选他的课会挤暴学校的服务器。
  
  “艺术家依然是知识分子,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是与当下共呼吸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苏联写实主义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努力进行改革和探索,他们希望以更开放、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写实’,从而再现中国写实绘画的辉煌。”
  
  默默正要悄然地离开,突见一位身穿鹅黄色套装的女记者堵住了她的去路,一个话筒伸到了她的面前:“陈默菡小姐,我是A市电视台文化播报栏目的记者,我想请您谈谈对这次画展的感想可以吗?”说话间,一个肩抗摄像机的小伙子已经同时把镜头对准了她。
  
  女记者态度亲切,声音非常好听,真人比屏幕上还要瘦。
  
  默默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会在今天遇到媒体,但第一次面对镜头她还是略有紧张。
  
  “很感激我的教授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稚嫩的作品能展现在观众面前。”默默深吸一口气,轻轻地呼出。
  
  该来的总会来的,让我彻底面对吧。
  
  “用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用画笔来描绘这个世界,是我很小时候的理想,感谢西藏纯净的空气洗涤了我的灵魂,也感谢父亲的勇敢和坚毅给了我勇气。”
  
  “说到您的父亲赵子善,我想问您几个私人问题,可以吗?”女记者打量着这张稚气的脸,虽然看起来大方端庄,但一想接下来她将面对的问题,便有着些许不忍。是的,是不忍。
  
  “可以的。”默默微微一笑,答应的非常痛快,倒是让女记者非常意外。
  
  “您的名子叫陈默菡,可是我刚刚看到,你的父亲叫赵子善,……。”女记者小心地说。
  
  来了,默默暗想。
  
  “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只有十岁。”默默深深吸了口气,“唯一的亲人爷爷重病,我流浪到了亲戚家,并患了严重的自闭症。我失聪失语,不能上学。是父亲的战友陈豫北找到了我,带我回家给我治病。”
  
  此时的大厅已经变得静悄悄的,对李教授的采访已经结束,几乎所有的媒体记者都围了过来,默默的面前至少伸了十几个话筒,还有各式录音笔。
  
  “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我的病慢慢好了,为了送我上学,陈豫北替我改姓陈,做为他的侄女把户口迁到本市。众所周知,在中国,上高中是需要户口的。”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发出赞叹的声音。
  
  “原来是这样,这应该是个很感动人的故事。”女记者如释重负,露出了微笑,话峰一转又接着问了下去,“可是,我记是前段时间,曾有媒体曝料曾说,您和陈豫北的关系很暧昧,不知道这个报道是否属实。”女记者认真的履行着职责再次发问,虽然她不忍,但是她不问别人会问的更尖锐。
  
  “不只是暧昧。”默默微微一笑,慢慢伸出手,从领口拎出了项链,简单的铂金细链,上面套着款婚戒,“这是我的结婚戒指,我现在已是陈豫北的合法妻子。”
  

43、反击 。。。
  这是一个猛料。
  
  在四周围着静观其变的媒体终于沉不住气了,不待A台的女记者作出反应,便纷纷抢着发问。
  
  “陈小姐,请问你们什么时间结的婚?”
  
  “你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这婚姻合法吗?”
  
  “之前《星星娱乐报》上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一石激起千重浪大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默默抿了下嘴唇,往远处看了一眼,李煜山教授正在冲她微笑并点了点头,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我们是一年前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的,在那里的小白教堂举行了婚礼。那里规定女子满十八周岁就可结婚。但由于我还是个学生,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天啊,还这么小呢。”
  
  “是的,因为我最后一位亲人,爷爷去世了,他急切的想给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想成为我的亲人。”默默的脸上有着动人的温柔,“而我,更怕这样一位优秀的男人被别的女人惦记着夜长梦多,所以我就欢天喜地地跟着他去注册了。”
  
  众人被她的用词逗的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看来之前的报道都是真实的对吗?是因为陈豫北对你进行了性侵犯,所以才不得已给了你婚姻掩人耳目?”
  
  这是一位年轻的男记者,问题尖锐而让人难堪,脸上的鄙夷明显,似是有目的而来。
  
  “《星星娱乐报》的文章我看过了,我不知道那位记者对事实了解了多少就写出了那样枉顾事实的文章。在我十七岁之前,陈豫北一直是我的父亲、兄长和老师。他甚至为了照顾已经长成少女的我,愿意娶一个他并不爱的女子以给我一个完整的家。但是,”
  
  默默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忽然透出了一丝顽皮的神情,“他却不知道少女长大了,心智也成长了,对他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陈豫北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是和我朝夕相处的亲人,他身上的成熟男人魅力已经让初长成的我对他产生了异样的感情,让我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他。”
  
  此语一出,惹来一片哗然,“哗!怎么会是这样。”
  
  “太正常了啊,换了是我也会爱上那个人的。”有人力挺。
  
  “陈豫北却只当我是他的孩子,他征求我对他结婚的意见,可是我却已经爱上了他,我出自本能,想要阻止他娶别的女人。我请求他不要结婚,等我长大了嫁给他。
  
  “陈小姐,你很勇敢!”电视台年轻的女记者赞叹,却不是因为她一往情深的爱,而是她有勇气在这里坦承。
  
  “谢谢。”默默微笑。“可惜陈豫北开始并不明白,他当我是孩子话,他逃避我。这让我非常难过和痛苦,而他则很彷徨和尴尬。在我们的最初的关系中,他一直是被动的,这就是事实。”
  
  此时,记者们像是被女孩子沉静的回忆和坦白的语言带到了故事中。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我在巴黎参加绘画大赛颁奖礼的时候,我正式请求他,让我做他的女朋友,他同意了。”
  
  “啊,为什么是巴黎?是因为那里是浪漫之都吗?”
  
  “这个时候他也爱上你了吗?”
  
  真不愧是八卦记者,这种白痴问题都问得出来。默默有忍俊不禁的笑,两排编贝样的牙齿特别漂亮。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组委会的金奖,就是那幅《父亲》,这让我同时明白,爱上他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对我也来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获奖给我增加了自信,我希望我是将来可以站在他身边的女人,而不是让他护在羽翼下的雏鸟。而在他眼里,我也像是忽然间长大了,这让他吃惊,这也使我们的关系开始转变。”
  
  “可是,文章揭露说,你们匆匆去了美国,是因为你们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迫于舆论的压力,而不得不离开A市。而且曾有人看到过陈小姐曾到医院曾打胎。”
  
  默默猛地一听,突然就愣住了,继而是忍不住笑了一下。仍然是那位男记者,默默此时已经想起,这个人就是那天在餐厅对着她和姜小舟拍照的人。
  
  “太离谱了。”她似自语般说了这句,然后迅速镇静下来,睁着一双黑幽幽的大眼睛,很认真地问那个记者:“请问,一对恋人如果情不自尽有了亲密接触现在都称做不正当关系吗?请问现在有多少谈恋爱的男女没有婚前的性行为?还是因为和我谈恋爱的这个人是陈豫北就变得不正当了?”
  
  默默移开了眼神,抬头望向远处,目光变得朦胧而恍惚,隐约间,似有着淡淡的微笑,“坦率地说,外人永远也不会了解从十三岁之后,我的心里想的是什么。那个时候,我的生命里只有陈豫北一个人,我是那么希望自己能溶入他强壮而辽阔的生命里,跟他同呼吸,共命运;我是那么急切地渴望在我的生命里烙下陈豫北的印记!”默默语气坚定,完全不似平时甜糯的样子,那种不顾一切的勇敢令人震颤。
  
  “不愧是八零后啊,很特立独行!”有人赞叹。
  
  “可是你不觉得这女孩子的坦白真诚让人感动吗。”
  
  “我们离开,一是因为我要求学,二是陈豫北准备开拓海外市场,更主要的是,想给我们的爱情一个宽松的环境。”她扫视全场,远远地,那挺拔的身材正和她的教授并肩而立,脸上隐约的担忧让她心底柔软。
  
  “众所周知,我是从十三岁起就一直是他养大的,我刚从老家被被接到他身边时,由于营养不良发育不好,我只有七岁孩子那么高,头发枯黄,皮肤粗糙,腮上有着两团高原红,可是他一直待我如亲生女儿,你怎么会认为他不喜欢孩子?如果我们有孩子,他会不顾一切让我生下来的,你怎么会认为这样一个爱孩子的人会杀死自己的孩子!”小姑娘的眼神变得严厉,声音也尖锐起来。
  
  那个记者仍不想放弃,挣扎道:“对不起,可是有人看到他带你在美国就医。”
  
  “就医就是坠胎?”默默失笑,“我们在美国生活近三年,你不会认为我从来没有生过病吧?”
  
  这样的问话明显让旁观者都觉得那记者问的幼稚。
  
  “因为我曾亲眼目睹父亲的牺牲,父亲至死都是怒目圆睁和我双手紧握,我的身上染满了他的血。从那之后我一直患有创伤性应激反应障碍和自闭症,并治疗了多年。并且,这个病症一向伴有诸多的共病,最著名的便是消化系统常常发生状况。我前面说过,我刚到陈豫北身边的时候,失聪失语,情况非常严重,如果你真正对我的过去有所了解,就会自知你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
  
  默默的眼神霎时变得冷淡和疏离,像极了陈豫北的某此时候。
  
  现场响起了吵杂的议论声音,能把自己身体的这种病痛暴露在公众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勇敢。因而人们不仅对这位记者的穷追猛打有些非议。
  
  “对不起。”那个男记者终于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他似乎惹了众怒,也似乎为她叙述父亲牺牲时的情景而震撼,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曾被误导的有多离谱。
  
  “对于《星星娱乐报》的不实报道,以至有人在暗中造谣诽谤操纵舆论,我会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
  
  默默话锋一转,口气变得凌厉,言词也犀利起来,“陈豫北是我父亲的生死战友,是一位功勋警察,他抚养我,是因为父亲的嘱托,也是他对战友遗孤的责任感使然。即使他现在是商人,他也是一位正义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他每年用于慈善事业的善款达几个亿,在我重回那曲的时候,才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在为那里做着贡献,陈豫北在我的眼里,不只是爱人、丈夫,他还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和我的父亲一样,应该是受到我和这个社会尊敬的人,所以,我不能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