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待遇 >

第14章

待遇-第14章

小说: 待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过佛香和购物卡,两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准备告退。冯国富说:“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两人说:“冯主席有何吩咐,尽管开口,领导指向哪里,我们奔向哪里。”

冯国富笑笑,说:“我可不是你们的领导,哪敢在你们面前指东点西?是这样的,春节后政协换届,现在正紧锣密鼓摸底考察新的政协委员。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请李总来做委员,也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总故作谦虚道:“听说政协委员都是有名望的社会贤达和成功人士,我有这个资格吗?我可是想都不敢往这方面想过。”冯国富说:“你就是楚南工商界的成功人士嘛,还没有资格?”朱崖也在一旁附和:“李总还是楚南佛教事业的有功之臣哩,做个政协委员,可说众望所归。”

李总说:“两位是鼓励我了,我做得还很不够。”

冯国富一听就知道李总乐意做这个政协委员,说不定他出资赞助文史委和佛教协会的活动,又跟朱崖去敲黄主席的门,就是冲着这个委员来的。当初还以为李总不见得稀罕这个委员,看来是对李总认识不够。冯国富也就说:“李总不要再推辞,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先把你的大名推荐上去,到时有关委室会跟你联系,办理相关手续。政协偶尔有些会议和活动,李委员以后要舍得时间跟委员们多来往,打成一片哟。”

朱崖笑道:“李总听到没有,冯主席都改口叫你李委员了。”

李总感谢冯国富的栽培,表示以后一定按委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决不辜负冯主席的殷切期望。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在身上摸摸,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冯国富,说是新印的,联系方式跟过去略有变动,以后找他,就拨上面的手机和电话号码。

冯国富瞧瞧名片,李总果然换了手机号子。

两位走后,冯国富立即去给黄主席推荐李总。敲开主席办,满屋都是浓郁的檀香味,黄主席桌上也放着一只陶瓷香炉,佛香缭绕。

黄主席说是佛教协会秘书长朱崖送的,只字不提李总。冯国富说朱崖刚才也给他送去一盒。黄主席说:“你喜欢这种香味吗?”冯国富说:“黄主席喜欢的我当然喜欢。”黄主席笑起来,说:“不见得吧?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冯国富说:“你是主席,我们要和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嘛。”

“冯主席就爱说笑话。”黄主席笑道,“朱崖那小子,是要熏掉些我身上的俗气。”冯国富说:“黄主席都俗气,那我等就俗不可耐了。”

冯国富不是来讨论佛香的,转入正题说:“上次文史委和佛教协会举办的那个楹联征集活动,是花花公司的李总给的赞助。在紫烟寺办的颁奖会,李总也去了,我对他的印象还不错。现在政府不是在大力提倡发展私有经营么?花花公司有些规模,在楚南也算是私企大户了,对地方贡献不小,我就推荐李总做政协委员吧。”

冯国富明白自己说了一大堆李总做政协委员的理由,其实句句都是废话,不说黄主席也知道李总是谁。然而有时废话也有废话的特殊作用,不说这些废话,黄主席怎么好表态让李总做委员呢?果然黄主席点头频频,说:“这个李总我虽然没打什么交道,却也略有所闻,口碑甚佳。这样吧,冯主席也就推荐这么一个人,我会很重视的。不过光你推荐还不行,还得由工商联报送名字,统战部摸底考察,最后才能定夺。当然这只是个程序,只要李总条件基本符合,他的政协委员就铁定下来了。”

这个道理冯国富自然明白,程序往往只是程序,程序背后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李总想做委员,也就不直接来找你和黄主席,而先去找工商联和统战部了。

总算可给李总一个交待了,冯国富心里也就落到了实处。

第十章

两天后,黄主席将冯国富找去,说:“工商联报上李总名字后,统战部已做过考察,李总完全符合委员的条件。”

这是预料之中的,做个政协委员,能有什么不符合条件的?但冯国富还是用感激的口气说道:“让黄主席费心了。”

“冯主席的事,费费心也是应该的。只是……”黄主席看看冯国富,欲言又止的样子。

冯国富以为哪里出了偏差,有些讶然。他是在黄主席一再催促下,才将李总推荐上去的,黄主席已表过硬态,李总又符合条件,那还有什么可“只是”的呢?冯国富说:“政协委员又不是权重如山的肥缺,难道有人从中作梗不成?过去我见得多,一些实权部门有了好位置,组织上刚定下人头,着手考察,关于考察对象的举报信就雪片般飞向常委领导和组织部门,常常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无法收场。莫非李总要做委员,有人不服气,举报到黄主席这里来了?”

黄主席直摇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想得远了。若政协委员果如你所说的,如此受人关注,那政协工作也就有地位了。”冯国富笑道:“在我心目中,政协工作可是很有地位的,不然我也就不会跑到政协来做黄主席的副手了。”

“政协工作的地位问题,下次我们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今天还是商量一下李总这个委员的事吧。”黄主席笑着说道,“李总的材料摸上来后,我特意调去看了看,觉得他是个非常不错的私企业主,对楚南的经济建设贡献很大。市委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支持私人企业的发展,我想我们也应该跟市委政府协调一致,拿出实际行动来。所以对李总有了更多了解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觉得让他做一个普通政协委员,有些不够似的。”

不做普通政协委员,那就是政协常委了。黄主席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朗。这个李总,工作做得挺到位的嘛,竟然让黄主席下得了这样的决心。冯国富也就笑道:“黄主席觉得李总做个普通委员还不够,那李总肯定就普通不了。”黄主席说:“李总最后普不普通,并非我一个人能定得了的事,否则也就不找你来商量了。”冯国富说:“找我商量有用吗?我可不是分管副主席和统战部长。”

黄主席挠挠秃顶,说:“凭李总这个条件,让他做政协常委,谁也不会有异议的。只是常委名额非常有限,而且早已分配到各个界别,安排到个人,想叫谁让个常委名额出来,恐怕不太容易。”冯国富说:“李总属于经济界人士,经济界别是个大界别,常委名额也相对多些,难道都落实下去了?”黄主席说:“经济界别的常委多不假,可经济界人士都是很有份量的,谁做常委都响当当的一个,经济界别的常委名额也就比其他界别落实得更早。想从经济界别腾出个常委名额来,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没有可能,就让李总做个普通委员得了,何必这么煞费苦心呢?这当然是冯国富肚子里的话,他知道黄主席另有想法,说:“你是想从别的界别挪个名额过来?”

“我叫你来,就是跟说这个事。”黄主席微哂了。他早盯上了社科联的政协常委名额。社科联有一个副主席是政协常委,因到龄退休,他的常委将由同单位的马副主席继任。黄主席的想法是,将常委的名额用在社科联那样无足轻重的地方,实在有些可惜,还不如挪给李总,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冯国富一下子明白过来,黄主席是叫他去做马副主席的工作。

黄主席还真没找错人。

说起马副主席,还曾在组织部做过正科级副科长,也算是冯国富的老部下了。照理在组织部呆过,应该深谙官场游戏规则,懂得藏头缩尾的道理,不想马副科长却因能写两句文章,常常一副恃才傲物的样子。有才可恃,有物好傲,也无可厚非,还不失文人本真。可惜的是马副科长才并不高,文章写得也平常,组织部比他有才的笔杆子不乏其人。偏偏他又爱贪点小便宜,给下面单位弄篇材料,写个报道,也伸手朝人家要好处,有时甚至搞得部里领导没有面子。组织部那样的地方,说没有任何好处,难以令人置信,只要不太打眼,别人主动送上的好处适当收一些,也算不了什么。伸手要好处,那就不同了,说明没素质。组织部的干部都是有素质的,领导只好把没素质的马副科长弄到社科联去做了副主席,表面算是提拔,实际上却有点明升暗降的味道。

叫冯国富做别人的工作,他心里确实没底,叫马副主席让出常委头衔来,还多少有些把握。倒不是过去做过马副主席的上级,两人关系如何,主要是冯国富知道马副主席的软肋在哪里。君子爱财,终是君子,爱贪小便宜,往往只能算是小人。这世上对付小人的办法,总比对付君子多。

冯国富先联系了李总,要他出血请社科联的马副主席。李总自然早从黄主席那里得知让他做常委的事,明白请马副主席的意图,满口答应下来。接着冯国富又给马副主席打去电话,说有位老板请客,要他露露面。

这面也不是谁想露就有露的。得有面子,得够面子,不然你拿什么去露?像马副主席呆在社科联,没什么可跟人家交换的,不好说没有一点面子,至少这面子不是很够。也就年头到年尾清水洗牙,人家请吃请喝的电话拨错号拨到了火葬场,也不可能拨到社科联去,今天猛然接到冯国富电话,说有老板要他露面,马副主席还不答应得飞快?

电话没打完,秘书科长进了办公室,手上拿着一个电话记录本。冯国富跟马副主席说过再见,问科长有何贵干。科长指着本子上的记录,说明天下午市委中心学习小组组织理论学习,请冯国富参加。

这个中心学习小组是以市委常委成员为主要成员,四大家领导和其他在职市级领导参加的学习形式,两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冯国富记得二十多天前才学过一次,这么快又要学习了,估计这次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别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金部长离开了楚南,新任的孙部长已经到位,也许是要让他早些跟市级领导见面,才将这次学习提前了一个月。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下午的学习多了一个陌生面孔。不用说就是才到楚南的孙部长了。年纪轻轻,不到四十岁的样子。

一个地方的班子成员,只要看年龄大小就大体能知道其来历,年纪大的绝对来自下面,年纪小的往往是从上面下来的。一般来说,下面的干部从科员到科长到局长,或从股长到乡长到县长到县委书记,总得有个二三十年吧,若五十左右能熬个市级领导,已是官运亨通了。在上面却完全不同了,三十出头弄个副处正处,纯属家常便饭,被人看中,外放提个副厅,自然小菜一碟。所以地方上干部常说,干的不如叫的,跑的不如泡的,爬的不如跳的。在下面爬几十年,辛辛苦苦爬到市一级,没威风两年就要下去了,哪像人家,从上面往下轻轻一跳,弹回去就是省级高官。

冯国富正这么想着,吴书记开始介绍孙部长。说他虽然很年轻,才三十八岁,却已是省直某部门多年的老处长,本来要提副厅长的,只因对楚南感情笃深,主动要求下来,要为楚南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然后将在座各位领导介绍给孙部长认识。介绍到冯国富面前,孙部长特意点头道:“组织部的同志已给我说过,冯主席曾是咱们部里的老部长。”冯国富拱拱手,感谢他这么知根知底。

介绍完毕,吴书记补充说:“在家的市级领导今天都已到场,只有人大杨主任带人下县搞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