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书香贵女 >

第59章

书香贵女-第59章

小说: 书香贵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想办法买下来。”赫连熙欣喜,“日后我自有道理。”幸好,彩茧现在还未出现。买卖一座桑园很容易。

段淑妃微微皱眉:“一定要那里的么。你舅舅回来说,桑园的地契不在那户人家手上。早年给了姑奶奶做嫁妆,后来姑奶奶死了,地契一直没要回来。若是要买,少不得还得一番周折。附近也有其它的桑园,出的丝也很好。”

“必须是那里。”赫连熙斩钉截铁,“那就让他们要回地契。一定要办好这事。很重要。”

段淑妃点点头:“知道了,回头我给你舅舅送消息出去。”小事一桩,只要放出景乡侯府的背景,小小桑园手到擒来。不甚在意,转而关注其它:“陛下说是要给你们哥四个修建府邸,地方已经挑好了。这就开工筹建。到时你搬出去,府里没个人可不好。你既不愿娶正妃,先娶个侧妃如何?让娉婷先嫁过去,也好有人打点家务。”

赫连熙不在意这些,上辈子也是段娉婷先嫁过来:“就依母妃。”

段淑妃心满意足。

冯氏走后,黄氏又代管上了家务。这一日,接到一封从江宁送来给林二老爷的信,署名江宁秦家。正疑惑着林海峰哪儿认识的朋友,忽灵光一闪,想起前头原配可不就姓秦。

林二老爷回来,赶紧着将信给他,关切的坐在一旁。

渣爹丝毫没有察觉妻子在一旁等消息有何不妥,拆开浏览完毕,放下信纸:“秦氏兄长写来的,说是嫁妆里头有一座桑园被人看上了,愿意出重金收购。地契在我们这儿收着,问卖是不卖。”

黄氏狐疑:“怎么好好的有人收购桑园,前几年也没这消息啊。”

“管他为什么。”渣爹将信纸递过去,端起一杯茶:“依我说卖了也好,横竖咱们拿不到半分收益。卖了还能有一笔进账。若谨今年也十七了,正是相看亲事的时候。索性将那边的桑园茶园都转卖了,拿回银子来给他们兄妹置聘礼办嫁妆。左右六丫头不会嫁到江南去,留着也没用。”

黄氏将信件通篇读完,笑道:“论理前头姐姐的嫁妆我不该问。可眼瞅着谨哥儿和六丫头一个娶、一个嫁,家里少不得要拿银子置办。你也知道,前几年咱们日子不好过,哪有家私余下。姐姐的嫁妆我是巴不得越多越好,全都给他们兄妹,到时咱们脸上也光彩。所以我厚脸皮问一句,姐姐在南边到底有多少地,每年出息多少?人家肯出这么一大笔银子买,定是有利可图。”

渣爹连连摇头:“你不知道。秦氏出嫁的时候没有陪田地,陪的全是整座山头的桑园、茶园。她手下有几个会侍弄的人,每年有不少收益。后来我们回了京,那些人就留在当地帮她管这个。这些人原不是家奴,不过世代在秦家产业里做事而已。她过世后,我们自然收服不动。秦家人便接管了那几处茶园桑园,再没有半分收益送到京里来过。爹说自从秦家老太爷过世,秦家分过一次家,闹的很是伤元气。咱们也别跟他们争这些小利,就当托管的佣金好了。故而一糊弄就是这么些年。”

黄氏这才明了,没有懂行的人,又远在江南,便是再多的茶园和桑园也无法变出银子来给他们。的确是不如变现来的合算。

话说到这里她还有一个想法:“说不定就是秦家自己想买,知道谨哥儿和六丫头大了会来讨嫁妆,索性自家买了合算,假意说是旁人。”

“管他呢。左右在我们手上也产不出银子。”渣爹挥挥手,“你想办法打听一下行价,只要价钱合适,卖给谁不是卖。”

黄氏道:“到底还要和谨哥儿、六丫头说一声。”

渣爹不耐烦:“你一发办了吧。”

第二天,黄氏便叫了他们兄妹两个过来,拿出秦氏的嫁妆单子,细细给他们说了这事:“……便是这样,你们父亲和我的意思是咱们都不懂这个,地方又远,不如变现合适。你们看呢?”

林若谨道:“嫁妆我不要,都给妹妹。”

“谁听你的!”林若拙立刻回嘴,“母亲的嫁妆我们一人一半,就这样。”

见林若静又要说话,黄氏赶紧道:“这些事以后再讨论,先说说江南的茶园和桑园怎么办。”

林若拙飞快接话:“我瞧着这嫁妆上茶园和桑园很多啊,写的都是一座山头一座山头,好大的地方呢。”

黄氏没好气:“地方大又如何,不懂行,离得远,鞭长莫及,再好的东西也没用。”

“可是,万一咱们有人去了江南呢。”用二十一世纪的观点来看,特么再多的银子也比不上地值钱啊!整座整座山头,那是什么概念?有整座山头的茶园和桑园,那是什么收入?肿么能卖?死也不能卖!

“万一,咱们家有人去了江南当官呢?万一,咱们家有人嫁去了江南呢。这么值钱的好地方,怎么能就这么卖了。”她心疼的胃都抽筋,拉住林若谨的手使劲甩:“哥,这是好多钱那。你现在还没考中,指不定将来就靠这些产业养家了。没这些,难道成亲了你要用你媳妇的嫁妆?还是就靠公中的几两银子月钱使?”

林若谨也犹豫了。对比大哥林若愚,那还是中了秀才的,成家后每月日子过的紧巴巴。大伯母曾经要给个通房丫头,大嫂郭氏抹着眼泪算家用,算来算去每年给通房置办头面首饰的钱愣是拿不出来。大哥也帮腔说还是别添通房了,跟着他也是过苦日子,何必呢。当然,通房什么的不是关注重点,重点是林若谨同学被吓了一跳,已经中了秀才的长房嫡孙都银钱艰难。他一穷二白的,眼瞅着几年后成亲,拿什么养家?

林若拙加紧劝说:“是吧,是吧。地方远怕什么,咱们可以派人过去嘛。不懂行可以招懂行的人。林家在京城做官,有的是势。咱们找个能干的大掌柜,让他入股。去南边打理这些。说好每年进益分几成的红利给他。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有心,什么事干不成?别看着这些地能卖银子,你现拿这么多银子出来,能买着这么好的桑园和茶园?定是不能!”

林若谨有些心动。迟疑的看向黄氏。

黄氏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成。林若谨是个踏实少年,奈何文章做的少了些天分,走科举一路甚为艰难。用韩夫子的话来说,努力努力,举人是可以中的。进士就别想了。与其中举后谋个小官,还不如功名在身打理庶务。有林家在京中的势,地方上的人也不敢太过分。林若拙有句话说的很对,林若谨必须有自己的家业。她手上的产业都是嫁妆,将来要留给林若信、林若慎。兄弟三个总不好生活水平差距太大。

“那就这样吧。”她笑道,“谨儿今年十七了。也能担当些事务。不若你就去江宁一趟,亲眼瞧瞧这些产业,自己看看能不能接手。回来再告诉我们你欲如何。”

林若拙一听,立刻眼睛发亮:“我也去!哥,快答应了,我和你一块去!

……………………………………………………………………………………

二更送到……

第六十五章司徒九

说心里话,黄氏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林若拙出门。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她太了解她了。林家六姑娘有着一颗与世间礼法格格不入的心,藏的很深,外表掩饰的也不错。

要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也到罢了。她有的是办法防范于未然。但林若拙不同,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然后死不悔改,这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地方。这样的她,搞不好哪一天就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力。

这是黄氏不知道一句现代形容语,不然她就会觉得很贴切。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身为一个有文化的“流氓”,林若拙怎么能放弃难得一次出远门“游玩”的机会?一脸哀求的对着林若谨歪缠:“我长这么大,连京城都没出过,也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样子。别的地方倒也罢了,江宁是母亲出生、长大的地方。母亲小时走过的路,拜过的寺庙,养育她长大的一方水土,能亲眼瞧上一瞧,我……我是真想……”

林若谨立刻被她声情并茂的诉说打动,觉得这是孝举。便也祈求黄氏:“您看……”

黄氏没好气,她做什么恶人,罢罢,就让林若谨领教一下这个天魔星的厉害:“既然你们一心向孝,我也不好拦着。只是谨哥儿,你妹妹今年十四,已是大姑娘家了。在外头一切小心,切不可弄出是非来。女孩儿家的名声最要紧。”

林若谨犹豫了一会儿,坚定道:“母亲放心,我定会照顾好妹妹。”

事情便这么定下。姐妹们得知林若拙能去江南玩,十分羡慕。尤其是林若贞和林若容两个,她们一个已经定亲,一个正在相看,被童氏看管的很严,连出门上香都很久没有过了。

林若菡和林若芜就更不用说了,林若谨就没待见过她们俩,当然不会带她们去。

林老太太还是有些不放心,言道这两人还是孩子,多带些老成的管事才好。

没过几天,三叔林海屿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庶吉士散馆后,他被分到都察院任监察御史。上头刚好有一个差事,去江南视察河工。他便主动申请。身为中书省参知政事的小儿子,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当即就将这任务指派给了他。正好,顺路送两个侄儿侄女一程。跟着官船也安全许多。

至此,黄氏方放下了心。

三叔身为七品监察御史,只是巡视河工的随行人员,主导官员是谁上头一直没说,只知道是楚帝亲自指派,神秘的很。

到了登船那一日,就见辽阔的江面上,一队长长的官船严严实实占了半条江面,中间一艘最豪华,甲板上森罗站立着密密的侍卫。

三叔从船上下来,指点下人们将林氏兄妹安置在紧跟着豪华大船的后一艘船上。又对林若谨道:“这次巡视河工的是显国公世子,你且随我去拜见。六丫头就不必了。”

显国公世子?林若拙在脑袋里打了个转才想起那是谁。不就是娶了临川那个嚣张公主的倒霉蛋?

仔细想想,她其实是见过司徒九的,在揽秀园中惊鸿一瞥,依稀是个眉目清雅的年轻男子,没有司徒十一那种过分的美,看着很温和。再想,就想不出其它了。司徒九不爱说话,那天也只是稍坐了坐就告退离席。存在感十分之低。

不过,一个尚了公主的驸马,还能被楚帝委以视察河工这样的重任,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

不想了,不想了!特么再不简单和她有什么关系。林若拙大而化之的将一通乱想抛掷脑后,忙着打点起兄妹两人的住处来。在船上要走很久,务必布置的很舒适才行。三叔虽是住在前面的大船上,这里也要留一间房才好。

已经嫁为人妇的夏衣如今升格成她的管事媳妇,外头人叫她许妈妈、许冬媳妇,许冬家的。小喜和小福升成一等丫鬟,二等暂时没有。另有四个三等小丫鬟,皆是十一二岁,这是新选上来,为将来陪嫁做准备的。

来的那天林若拙刚好在读诗,顺口就取下:丝雨、画船、尺素、银钩,几个名字。

夏衣便领着这四个小丫头安置行李,平妈妈带着小喜去船上的厨间准备吃食,小福服侍她洗脸换衣。

换好衣服,又去瞧林若谨的房间收拾的如何。

刚安定下来,林若谨过来了:“世子今晚设宴,知道你一个人留在船上,恐你冷落,让我来带你过去。另设一小宴在偏间。”

林若拙惊讶:“不会吧,随行的就我一个女眷?”

林若谨想了想,颇为苦恼:“好像是的。公主没有来,世子身边也无姬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