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金梭银梭 >

第169章

金梭银梭-第169章

小说: 金梭银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大的事情,是该征得江总的同意。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我们先拿出个初步的操作方案来,再给江总打电话联系吧。不然的话,让江总也不好答复。是不是?”一见祝玉凤发话,柳云涛及时地把话茬给接了过来。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和杜民生二人虽然加盟成立了南京公司,思想弯子一时还没有完全的转过来,依然完全站在武汉公司的位置上说话,到了该两相兼顾的时候了。

  卢朝忠道:“我觉得,这商量归商量,江总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意见,江总本来就是想利用南京公司销售取利的,越销的多越有钱可赚,他有什么不同意的?这其中关键还是个价格问题!从上海港提货五千一百元一吨和从天津港提货五千一百元一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里面的运输费用可差了不老少呢!我们大家虽然在合作,又是同一个公司的股东成员,这鱼粉的进货价格江总说了是不算的,还得由你们哥俩做决断。”

  卢朝忠一针见血地一点,杜、柳二人不禁同声笑了起来。柳云涛道:“您老兄真是吃谁向谁,这一到较真章的时候,立场马上就鲜明了。这账要是这么算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两个港口运距不一样,运输费用自然是不会一样的。江总要的这五千吨都是板上钉钉了。另外再从天津港调货,价格我们可以另说另论嘛!”

  听柳云涛这么细细地一剖析,卢朝忠和祝玉凤二人都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柳云涛又道:“说来说去,咱们终归是一家人。为了冲抵运费方面的差价损失,从天津港提的鱼粉可以适当再搞点补贴吗!杜总看这个办法怎么样!”杜民生一笑,说道:“就照老规矩,每吨再补贴五十元的运费差价吧!反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烂还在一个锅里。”

  “那咱们就这么拍定,五千吨之内由江总自主支配,五千吨之外由南京公司自主销售,咱们大家就尽力而为吧。”柳云涛郑重地提议着。杜民生道:“就照这个操作方案由祝小姐和江总通个气吧。如江总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赶过来召开个临时董事会决定一下。这样处理更规范些。”

  叶琼芳一直没有参加讨论,她性格内向,自视清高,一向不大喜欢参与这种是是非非。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见大家讨论得已有了眉目,天色渐晚,便催促道:“杜总、云涛忙忙碌碌地赶过来,还没得落脚呢,快去安排吃饭吧。吃罢了饭好让杜总、云涛好好休息休息。有什么不了的事情明天再议吧,现在都快要七点了。”

  “那好吧,咱们先去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足了精神才好去冲锋陷阵哪!”卢朝忠甜甜地笑了笑,随即站起身来走到写字台旁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领着杜、柳、祝、叶四人从从容容地向下楼的电梯走去。

第三十五回(5)披坚执锐勇拔上海港  先声夺人威震黄浦江
第三十五回(5)胜利在望

  晚饭过后,卢朝忠又安排杜民生、柳云涛二人住进了火车站附近的交通宾馆。为了准确把握全国各地鱼粉的预售促销情况,柳云涛接二连三地把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代表的电话依次打了一遍,这才躺回到床上和杜民生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着准备就寝。

  被胜利在望的信息冲击和包围着,杜、柳二人都兴奋得难以入睡。

  “有太湖、千岛湖、高邮湖、湖泽湖、洪湖这几位老总保驾护航,上海港这个战役我们当可稳操胜券了!”杜民生欣喜地自我欣赏着。

  “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利在握!这是我们的乒乓国手经常讲得一句话,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不能象当年的基辛格先生那样,把‘和平在望’的口号喊出去之后,就再也找不着北了。商业竞争的战场意外情况太多,我们可不能让眼前的胜利景象冲昏了头脑。大意失荆州啊!出了水才能看到两腿泥呢!”柳云涛向杜民生的头上浇着冷水。

  “您老兄是不是有些多虑了。上海港这里已经锁定胜局,天津港辐射的华北、东北地区又是您的老根据地,预售数量又这么大,有上一半的客户履约就不得了,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杜民生不以为然地反问道。

  “这可不是放心不放心的问题。”柳云涛认真地解释道,“不要忘了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这句古训。慈不带兵,义不拢财,商人大都是见钱眼开的。现在,在我们的身前身后都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一旦这些竞争对手对我们狠下杀手,局势是很难控制的。只要这些竞争对手开列出更加优惠的价格条件,我们的客户就会轻而易举地随风让人拉过去。人若到了走麦城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朋友!”

  “不管怎么说,太湖的这五千吨,洪湖的的这一千吨都是预付了订金的。这两个大户总不会流失吧。千岛湖的林总那里刚刚订过的两千吨又签好了合同,不会就马上翻脸无情吧!而且我们的销售价格又定的这样低。”杜民生依然信心十足地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我不是对上海之役没有信心。上海港这一万吨,不会有大的风险。就是有些闪失,还有我们湖北市场兜着。问题主要在天津港,很难说有什么大的把握,货一天不出手,就存在一天的风险。要知道,我们现在手中虽然已经赚了点钱,要面对上万吨的压力,是无法承受的。一旦市场机遇把握不好,就得连根子也跟着烂了。在上海港,我们一是货到的早,二是凭着优惠价格硬砍硬杀,这才有今天这样的销售形势;若是在天津港唱起对台戏,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自打武汉一出发,柳云涛心里就打着这个结,结果出不来,很难把这个心结解开,面对大好的销售形势,柳云涛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担心。

  “真要是遇上对手和我们打擂,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的进货价比这些中间商便宜几十美元呢,大不了少赚点,还能塌了天。你老兄就别瞎琢磨了,快点睡觉吧。明天我们还要去上海呢!”杜民生的语调中充满了置身沙场的豪迈。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就卯足劲拼他一把吧!”柳云涛和杜民生相互鼓励着。

  连日的车马劳顿使二人疲劳已极,话未说出个结局便各各进入了梦乡。

  六月的上海是个多雨的季节,自六月七日到八日,断断续续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雨,直到九日清晨,当火红的太阳跃上海平面之际,人们才又迎来了一个万里如洗的新世界。

  经过五六天的日夜抢卸抢运,惠达公司在上海港登陆一万吨的进口鱼粉已经全部运进了货场。粗粗算来,除满足对洪湖、千岛湖、高邮湖、洪泽湖四大水产养殖公司的供应量外,又给长沙的薛俊亭留足了两千吨。在太湖永祥水产养殖公司提走一千吨白鱼粉和两千吨红鱼粉后,在货位上存放的鱼粉除了名花有主的存货之外,余下留给零散客户的鱼粉已不足一千吨了。

  此时此刻,一直为鱼粉销售的前景而日夜困惑担心的杜民生和柳云涛二人,心中就如同万里如洗的碧空一样,格外澄净。三千吨的鱼粉供应缺口和其他零散客户的迫切需求,更使他们二人有了一种扬眉吐气之感。兵贵神速,后到的鱼粉再多,已不能形成任何压力,现在他们已全然有资格去天津港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

  这次上海港的攻坚战,惠达公司除留下郑玉萍一人看家坐阵联络外,葛忠、靳连峰、吴青莲、阮丽、龚绍忠等全部主力都拉了出来。又加上有南京的卢朝忠、祝玉凤,以及常建军带来的小毕等人两支生力军,实力大大增强,使现场管理、销售结算、装货发运等各项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共同的利益追求把大家凝聚到了一起,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

  眼见得平地里突然冒出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惠达公司在港内大张旗鼓地销售鱼粉,又闻知其销售价格压得异乎寻常之低,后到的两船鱼粉的主人没等到泊船卸货就一下子给撞懵了头;还等得他们摸清底细,又见其货场上的鱼粉已散去大半,更是不知如何应对。

  在这种气势夺人的形势之下,两家竞争对手兵力未曾展开,惠达公司已经快要凯旋收兵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薄利广销,速战速决,惠达公司精心策划的促销战略为自己赢得了又一个回合的胜利。

  连日来的劳累并未减弱大家的斗志,九日一早,还未等到早上七点,三国四方的参战人员就聚集在海港宾馆的餐厅里,开起了餐桌工作会议。因为有数千吨鱼粉等着向外调运,尚余的一千吨鱼粉又急需抓紧落实买家,在天津港主持鱼粉卸货的狄良友又频频来电告急。为了保证两地销售和调运工作的顺利进展,马上就得兵分两路去支援天津港开辟的新战场了。

  海港宾馆的早餐是时下时兴的自助餐,杜民生、柳云涛、常建军、葛忠、卢朝忠、祝玉凤等十多个人各取所需,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边吃边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轻松。

  “祝小姐、朝忠兄,我和杜总、常总就要赶赴天津了,你们二位还有什么要交待的事情没有?”柳云涛关切地询问着。

  卢朝忠呵呵笑道:“现在的胜局已定,就只剩下鱼粉调运和打扫战场了,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了。有几个预约的客户还没到,我们在这里再坚持两三天,他们来就来,不来的话,我们也就收拾收拾回去了。你们就放心走吧!”

  祝玉凤一脸倦态,让人看起来却平添了几分妩媚,她扬起头向柳云涛注视了一下,笑吟吟的说道:“杜总、柳总可不要忘了。天津港有我们两千吨鱼粉呢!到时候可不要失言哪!”  

  杜民生应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有给别人的,难道还没有咱们自己用的。我们按计划执行就是了,你就和江总讲吧,不会有错的!”又道:“千岛湖的林总也在天津港要了一千吨,到时候你们两家就合租一条船去运吧,水路运输总要比铁路运输便宜些!”

  “我看这样吧!朝忠兄!”柳云涛补充说道:“在上海港这面现在只有您和祝小姐两个人也忙不过来,我们把葛总和小阮留下,再协助你们二位坚持两天,绍忠也留下,有个车在港口方便些。有什么事,你们二位尽管吩咐,不要客气。”

  又对葛忠说道:“葛总等会儿抓紧把帐清清,该还给银行的贷款本息先给他们打足了,剩下点零花钱就全部打到咱们公司自己的账户上去吧。银行的事情千万不可马虎,我们千万不能给帮忙的朋友增加麻烦。一定要把事情处理得既干净又利索。

  葛忠和阮丽都点头答应着。

  祝玉凤道:“留下两位朋友帮忙我们感谢,龚师傅的车你们几位就带走吧,到了天津港没车也不行啊!”常建军大嘴一咧,笑道:“没事,没事,我手上还有一部车,由我拉他们去就成了,祝小姐就不要客气了!”

  看着大家都已经把饭吃完,柳云涛又向吴青莲问道:“吴大姐出来十多天了,家里还离得开吗?要是家中有事需要的话,把上海港的事情办完后,你可以先自己回去。省得心里老记挂着。”

  吴青莲嘻嘻笑道:“没有事的,没有事的,儿子正在上大学,天天不回家,我们家那位也用不着我伺候,家里的事情牵累不到我。好容易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