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当道 >

第136章

庶女当道-第136章

小说: 庶女当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晴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觉得与聪明的人说话就是省事。又嘱咐了一番:“听闻荣国府如今由二房夫人当家,此人一向爱交际,消息自是灵通百倍,嬷嬷可千万别忘了去问她哦。”

林嬷嬷迷惑了一阵子,后来又想到了什么,这才笑了起来,“姑娘提醒的是,老婆子知道了。”

林嬷嬷走后,下头那些杂役的洗浆洗的,厨房的又一窝蜂地涌了来,这个问如晴:皂角没了,怎么办?那个问,厨房里的米面食材好多都告急。

如晴捧着腮邦子,笑眯眯地道:“这事儿急不得,慢慢来,让采买的去买就是了。何须问我?”

那负责采买的婆子却面有难色,“可是姑娘,这银钱已经不够了呀。”

如晴问先前嫂子通常给多少采买,采买的婆子道:“70两银子。后来老太太和姑娘来到府里头,就给了百把两银子。如今夫人和二姑娘三姑娘一来,却只加上二十两银子。我问奶奶,这些钱根本不够使,哪知奶奶却说,这你就自己想办法吧。然后便不管了。姑娘呀,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呢,这样样都要银钱,没了银钱,如何挪得动地儿呀?”

如晴暗道何氏果然好手段,居然把这烂瘫子丢给她处理。

那采买的婆子见如晴不说话,也急了,上前两步,急道:“姑娘,您可要作这个主呀,这手头没银钱,让老婆子如何去采买?这府里上上下下,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要银子?可奶奶只给了这么些银子,早就花光了呀,姑娘可得给个主意才是。”

34看如晴的本领

那采买的婆子见如晴不说话,也急了,上前两步,急道:“姑娘,您可要作这个主呀,这手头没银钱,让老婆子如何去采买?这府里上上下下,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要银子?可奶奶只给了这么些银子,早就花光了呀,姑娘可得给个主意才是。”

如晴淡淡道:“咱家除了大哥哥的薪俸外,还有其他收支没?”

采买的婆子迟疑了下,“我只是负责采买的事儿,这府里一切开销一直由奶奶把持着,我并不怎么清楚的。”

然后如晴又问去何氏,何氏拿着算盘与如晴细细算了来,娘家在京城的陪嫁铺子约有十四间,每月有百十两银子的进账。但因是半年才给付一次,有好几间下半年才到租期,所以一时半刻也还拿不到银钱。陪嫁的庄子在京城效外,今年收成不大好,这时候庄稼都还在地里呢,还没到丰收的时候,也暂时收不回租子。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就只有自己家设的一间米行,但这米行看着生意好,实则竟争激烈,利润早已被摊薄了不少,一月的进账也刚好够府里的开销,一月120两银子真的已是她的极限。再来,知礼的薪俸完全忽略不计,因为一直是只出不进,从未有剩下的,因为官场上,人情往来的,用银子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所以,李氏母女及一干下人的生活开支,不是她抠门不肯给,实是无能为力了。

交代了收入来源后,何氏又歉然地对如晴道:“我知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可是,四妹妹,你就忍心让我顶着这么个肚子还为这些生计愁苦?更何况,遇上太太这样的人,我也没法子的,只能请四妹妹代为想个主意了。”

如晴仰天长啸,原来叫她当家是假,拿她当枪使对付李氏才是目的。

如晴才不会相信何氏会这么穷,一月就这么点银子,当初他们夫妇进京的时候,知礼可也带了不少银钱。再来远在海宁的大伯父和堂姑妈也送了不少礼,何氏持家有方,开源有道,哪会这么没钱。这就是所谓的装穷埋富,欺骗政府了。而这个政府嘛,目前指的就是自己了。

但如晴又无法指责何氏的狡猾如狐,因为,她也很讨厌李氏的算计与越来越爱占便宜的性子。更何况,老太太也说的对,对付李氏这样不要脸面的人,凭何氏的本事,可以想出十种不要脸的法子。但为着名声着想,何氏却不好出面对付的。

在这古代,一向讲究的忠孝仁义、及家族荣誉,一人得了道后,就得扶持老家所有的族人。如果族人有难向你求助,不管事情是否棘手,都得硬着头皮相帮,再者,若老家来了人,管他三五个,三十个,甚至一百个,都得想法子安顿。吃喝拉撒的还要侍候好,若有怠慢的,就会被视为薄情寡义之徒。

李氏是知义的继母,如善如美又是知礼的亲妹子,这继母虽比不得嫡母祟高的地位,却也是长辈,在一向重孝道的天子脚下,是万万不能怠慢的。

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亲妹子来了,吃喝拉撒的也得一应照顾周全。稍微有个不是,知礼夫妇的名声也就毁了。

估计李氏便掐准了知礼夫妇的顾忌,更加肆意胡乱挥霍。

如晴稍稍看了半月来李氏等人的花用,确实令人乍舌的,虽然李氏外出应酬来往人亲方面的花用都是自个儿掏的腰包,但其他吃穿用度的,及丫环们的各项开支,用的全是何氏的银子,也难怪何氏会上火了。

如晴双手环胸,斜眼睨着何氏,插着八字脚,一副茶壶状,“想让太太主动离开,或是自动掏银子付生活费,也不是没法子。不过,事成之后,嫂嫂要如何感谢我呢?”

何氏笑道:“就知道妹妹不忍心看我受委屈。只是妹妹要如何对付?”

“天机不可泄露。”如晴卖了个关子,然后又道:“你可别转移话题,嫂嫂还没回答我呢,事成之后,要如何感谢我?”

何氏神秘一笑,“放心,到时候自会给你一份神秘大礼。”

下午,如晴告诉采买的,“你仍是去找先前与咱家合作过的铺子,先让他们把货佘给咱们。你把理由直接与他们说了吧,就说咱家来了好多亲戚,府里头开支渐紧,就先佘着,等我爹爹进京后再一并付上便是。若是不肯,就拿了房契与他们吧。”

采买的大吃一惊,“佘………佘账?”

如晴无耐,“除了佘账外,妈妈还能想出其他法子吗?”

“有呀,让太太付些银子…………或是让她们搬出府去…………”

“那,妈妈与太太说去。”如晴笑眯眯地道。

“这…………”采买的一时语塞,她也是何家的老人,深知这里头的门道,老家来的亲戚,可也怠慢不得,遇上脸皮薄些的,倒好打发。就怕遇上脸皮厚的,又特别不要脸的,明明出钱又出力了,却因一时的怨怼反而还没落得个嫌贫爱富、不忠不孝的名声。

何家虽家大业大,却也有好几门穷亲戚,这些穷亲戚每每上门来打秋风,为着名声,倒也多少给了些,或帮扶几把。遇上脸皮厚些的,何家夫人也一向是给钱了事,实在打发不走的,就避不见面。若遇上像李氏这样长住家中的,则是个头痛问题了。骂不得打不得,给冷脸人家当作没看到,给冷语人家耳朵被堵住了,也听不到。唯一的法子便是……………

采买的狐疑地望着如晴,在心里暗道:“不会吧,这四姑娘才多大年纪,居然就能想得出这种老练的法子?该不会是,老太太给教的吧?”

如晴原以为当个家是威风凛凛的,大权独揽,并且油水丰富,否则王熙凤不会那么爱揽事儿,李氏也不会一直把持着理家大权多年不放。

自从真正当了家后,才知道,这当家做主的活儿,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至少先前只与花嬷嬷学了些纸上谈兵的本领,成天没事绣绣花,练练字的她来说,却是异常艰巨的任务。

何氏只给的一百二十两银子,不到月中就用得精光,几乎无剩余。她想抠点儿起来也是不可能的了。外头佘了一屁股的账,采买的拿着账单回来,脸色有些发绿,“姑娘,至目前为止,咱府里头已欠了外账三百多两银子了。”

采买的语气带着颤抖,不知是替自己紧张,还是替如晴紧张…………如晴这个家,当的真的很不好。

如晴拿了帐单细细瞧了来,忽然问了道:“妈妈在嫂子身边多久了?”

采买的婆子不料如晴会这么一问,有些奇怪,却也老实回答道:“回姑娘的话,老婆子原先是服侍太太的。奶奶出嫁后就陪嫁到方家来,如今跟在奶奶身边已有四年时光了。”

如晴点头,“这么说来,妈妈在嫂子身边已有四个年头了。”

采买的婆子点头,正想说什么,如晴却天外飞来一句,“既然妈妈跟在嫂子身边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清楚嫂嫂的脾性呢?”她把账单移到采买的面前,语气仍是温和,“妈妈且看吧,嫂嫂先前曾就说过,咱家有一间米行和一间胭脂铺子,按理说,自个家花用的都应当自家供给吧,怎么妈妈却去别的铺子采买呢?这是不信任自家的东西,还是…………”

采买的婆子连忙笑道:“姑娘有所不知,咱家铺子里的大米呀,全都效外出产的,奶奶主子们都吃腻了,所以都改吃江南那边的。再来,这胭脂水粉的都是替太太和二姑娘三姑娘,采买的。姑娘有所不知,太太对这胭脂可挑剔了,指名要艳阳坊的,老婆子我也没法子呀。”

如晴淡淡一笑:“这我倒是奇了,太太才来齐州城不久,如何得知艳阳坊的大名?”

“这…………太太交游广阔,成天与那些太太小姐们打交道,应该是向她们打听了的。”

“真是这样吗?”

“是,当然是啦。姑娘若是不信,大可去请了太太来询问便是。老婆子若有半句不实,定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如晴淡淡一笑,“妈妈不必如此。不是如晴信不过您,而是我觉得这艳阳坊华而无实,这卖出来的价格远远高于同行。更何况,妈妈为人一向好,对嫂子又忠心耿耿的,可不要因那些蝇头小利的,就让嫂嫂生疏了你,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采买的面色一僵,强笑一声:“姑娘在说什么呢?怎么老婆子却听不懂?”

如晴伸了个懒腰,“听不懂就算了。妈妈好自为之吧。”然后起身,带着账本,走了没几步,又闲闲抛出几句话,“我倒要去问问嫂子。一向素有御贡之乡的德惠大米居然还及不上江南来的那些米。真令人奇怪。”

那采买的吓得魂飞魂散,连忙拉过如晴,陪着笑脸,“姑娘,姑娘,奶奶有了身子,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姑娘切莫把这些烦心事与奶奶听才好。姑娘,都是老婆子一时鬼迷了心窍,误听了那卖米的说这江南的大米又香又糯的,这才一口气买了百十来斤。老婆子已经知错了,请姑娘千万别告诉奶奶去。”

如晴叹气,“妈妈,看样子,你是瞧不起如晴呀。”

采买的心里一跳,强笑道:“瞧姑娘说的,哪有这回事,姑娘多想了。都是老婆子猪油蒙了心,一时糊涂误听他人神吹,请姑娘就饶了老婆子这么一次吧。”

如晴盯了她半晌,又重新坐了下来,“我查了先前的账本,都几乎上对的上账,也对的上号,唯有这个月………”说到这里,如晴似笑非笑地望着她,“我才一当家,妈妈就换了采买的地儿,价格还与先前高出不少,还有咱家吃的米,从先前平均28斤涨到42斤一天,妈妈,您这是在给如晴下马威呢,还是在考验如晴?”如晴身边的沉香立马眯着眼盯着采买的婆子。玲珑玉琴侍书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准备如晴一下命令,就上前把这婆子拿下捆绑起来。

这采买的哭丧着脸,连忙跪倒在地,“姑娘冤枉呀,就算给老婆子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的。”

那采买的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原不是她的本意,实是外头知道她是方府的采买,全都争着来巴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