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荷香田园 >

第15章

荷香田园-第15章

小说: 荷香田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开春了就送大宝去学堂。”



第二十五章徐婶子弟弟



黄氏本是打算说小山和小君的,但是想起赵氏的脸色就没有说出口,倒是赵氏听了黄氏这么一说,脸色和缓了很多,过了一会儿,又悠悠的开口道“既然是这样的话,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做吧,小山那孩子也着实可怜,这么小就没有爹了,以后若是。。。。。;你们做二伯二娘的照顾些也是应该的,晚上二牛回来让他到我这儿来一趟。”



赵氏本来是想说,如果小山的娘以后也有去处的话,小山就变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但是看到林荷在这里,也就没有说出来。



说完便走出去了,林荷觉得奶奶倒这里闹一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还是转回了原点,但是说了叫自己的爹去一趟,看是又要编排娘的不是了吧。



中午的时候林二牛回来了,今天在镇上,脚不沾地的,也没有请到先生,其实林荷开始也料想到可能是这样的结果的,这个年代,像林家村这样的地方怕是百年难得出一个读书人的,就算是镇上要稍微好点,但是先生也不是那么好请的。



尤其是读书人都是有傲气的,一般都是不愿意去人家家里教学生的,去人家家里教等于是在别人家打工,总有点寄人篱下的意思,除非是官宦人家或者富贵之家,像一般的穷人家里都是读不起书的,更别说是请先生回家了,所以像那些中了秀才的人,宁愿在族里的学堂教书,过清贫些的生活,也是不愿意寄人篱下的。



想到这里,林荷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不是说隔壁徐婶子有个弟弟是个秀才吗,好像是中了秀才之后,又去过县里进学,考过几次,但是屡屡失败,现在正闲在家里,上次二狗子不是还说他舅舅教他认字的吗,徐婶子和他们家关系很好,加之也是知根知底,应该是极好的。



林荷想着,也跟林二牛提到了徐婶子的弟弟,二牛拍了下大腿,站了起来,道“是啊,现成的就有一个,我怎么没想起来呢,还是咱家闺女聪明,我这就跟徐婶子说去。”



说着拔腿就要走,黄氏叫住他说“你等等,从家里拿点东西过去。”



黄氏走进屋里,二牛从街上买了些肉回来的,割一半放到篮子里,又拿了些白面,让二牛拿去,林荷觉得这个娘还挺会来事的,知道求人办事,这些礼是不可少的。



其实林荷是想错了,黄氏可没有想是不是求人办事要送礼,自己觉得以往自己家里穷的时候,徐婶子经常接济他们家,现在家里好些了,也要把这些人情给还上。



林二牛走去徐婶子家里,小宝也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小宝经常和二狗子一起玩,听到爹说要去二狗子家,愣是要跟去。虽说是住在隔壁,但是还是有点距离的,小宝人矮腿也短,在路上看到好玩的东西又不肯走,也走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样子到了徐婶子家里,徐婶子和李叔叔都在家,二狗子正在院里的矮墩上坐着,也是很无聊的样子。



李叔看着二牛来了,马上站起来了,迎了过来说“二牛兄,今儿咋过来了呢?”



林二牛把东西递给徐婶子,说“我家媳妇让我拿来的。”



徐婶子也不客气,笑着把东西接过来说“你看,我跟你媳妇可是好姐妹,你们还这么客气干啥呢,我就不客气,收下了啊,你和小宝中午在我家吃饭,我这就去做饭哈。”



二狗子看着小宝来了,从矮墩上蹦起来了,“小宝,你最近干啥不来我家玩呢,二丫和三丫也不来了,我可是闷死了,娘天天要我在家里写字,我都不喜欢呢。”



小宝和二狗子两个小不点,在那里小声说,大声笑的,也不知道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



二牛在这边喊“徐嫂子,你别客气了,我今儿来可是有个事情求你的,饭我不在你这里吃了,我家媳妇等着我回去的。”



徐婶子听到二牛说是有事情求她,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走过来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二牛把想请他弟弟来做先生的事情说了,以及给先生的束修各方面都说了一下。



徐婶子听了,可高兴坏了,说“每个月有四两银子的月钱,还包吃住,这可是个大好事呀,不过呢,我最近也没有回娘家,我今下午就回去一趟,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不过如果我弟弟来的话,就不住在你家了,吃的你也只要包中午一餐就可以了,我让他住我家,我家有房子,毕竟也方便些。”



林二牛听了,确实是住在徐婶子家方便些的,也答应了。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了,林二牛也没有在徐婶子家吃饭,倒是小宝不知道和二狗子跑哪里去了,二牛也由的他,,徐婶子说等下他们回来,吃过饭让二狗子送小宝回去,二牛就一个人回去了。



徐婶子也是个性急的人,中午吃过饭,便一个人匆匆的往娘家赶了,一是这份月钱确实是不低的,自己弟弟自从不再进学之后,也天天是闲在家里的,农活也不会做,在家也有点郁郁不得志,二是大宝那些孩子都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也都是好的,二牛一家更是忠厚老实的人家,弟弟能到这里来教书,晚上还可以教二狗子认些字,是最好不过了。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事情。



徐婶子走到娘家,跟自己的爹娘和弟弟一说这个事情,家里人都是极高兴的,尤其是弟弟更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终于是有些作用了,多少月钱他倒不是最在乎的,左右是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就行,又可以发挥所长,又可以养活自己这不可不说是一举两得的。



古时候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有些迂腐的,他们读了些书,都觉得自己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在家里农活不愿意做,也不屑经商,甚至骨子里是有点看不起经商的,所以能做的事情也是很有限的,这徐婶子弟弟就是在家闲了很久,正愁着不知道做些什么呢。



徐婶子娘毕竟是妇道人家,自己家里虽说不上是什么富贵人家,但是自己的小儿子也一直是没有做过农活,娇生惯养的养在家里的,如果自己的儿子说要去别的地方她是不会同意的,但是现在在自己女儿那里,又听说了二牛一家都是极好的,也觉得是件好事。



徐婶子一家当天就帮他弟弟收拾好了东西,背着几个大包袱来到了徐婶子家里。



第二十六章先生到了



徐婶子带着弟弟大包小包的回到家的时候,天都差不多都黑了,徐婶子也没顾得上别的,又去了二牛家跟二牛说,自己的弟弟已经来了,看二牛是不是要过去看看,二牛本来是不打算去的,但是想先生来,自己去打个招呼也是应该的,便跟着徐婶子过去了。



徐婶子弟弟叫徐天正,今年不过十八岁的年纪,从小便读书识字,在家一直都是被爹娘宠着的,这么大还是自己第一次出来挣钱,难免是有点兴奋的。



徐天正在房子坐了一阵,便听到自己姐姐说话的声音,忙迎了出去,二牛以前也是见过徐天正的,看到后,竟然叫了声“徐先生”。



徐天正忙着摆摆手说“二牛兄,你以后还是称呼我为天正就好,不要那些个虚礼。”



徐婶子也在一边笑了起来,说“是啊,二牛兄,怎么这么客气呢,你又不是没见过他,你跟着我们叫他天正就好了。”



二牛笑了笑,也觉得自己好像是夸张了点,以前都是叫的天正的。脸红了红,又接着说“天正,是这样的,我家呢有几个孩子,大的大,小的小,这几年你也知道我家过的也是很艰难,现在好些了,我就打算让几个孩子读些书,也不希望他们个个都要考功名,左右也要认识些字。家里最大的孩子有十岁了,最小五岁,有好几个孩子,还有连个女娃娃。”



二牛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又接着说“女娃娃年纪也不大,最大的也就七岁,也平时偶尔来旁听一下,主要还是希望你把重心放在几个男娃身上,我们家的情况呢,徐婶子应该也跟你说过,大致的情况也就是这样,你看着可行?”



徐天正昨天就从大姐的口中了解了这些情况,也跟二牛说“二牛兄,鄙人也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别的事情倒是不敢说,但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教几个娃娃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既然二牛不嫌弃小弟不才,愿意把小孩子交给我,我自然会尽力把小孩子教好。”



二牛对徐天正倒是很满意,就说好了明天用过早饭就过去,二牛带着小孩子在家里等他。



二牛回到家,跟家里的小孩子都说好了,明天有先生来教他们功课,要早点起床乖乖的在家里等先生,又让黄氏和林荷去了周氏家里,说了让小山读书的事情,周氏听了小山也能跟大宝他们一起读书,感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说明天一大早就让小山过来。



回到家,一家人都早早的睡下了,准备迎接先生的到来。



第二天一大早,林家全家都站在门口等先生的到来,终于等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样子,徐婶子带着徐天正过来了,林荷打量着这个徐天正,个子不高,皮肤很白,样子倒是很斯文,穿着一身半旧的水墨色衣服、头戴一片毡巾,一副书生打扮。



站在院里,眼不斜视,只是看着身边的这几个自己将要教导的小孩子,二牛一个个的让他们跟先生见了礼,便让先生领着他们去书房了。



林荷对古代的教学也是有些了解的,不过是之呼者也这些东西,她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为了掩饰,总也要去偶尔旁听几次的,不然以后自己说认识字,会看书,家里人问起来也是不好交待的。



其实这也是林荷为什么坚持要把先生急着请回来的原因,现在自己想出什么主意总是要编些谎话去应付家人,等到读了几个月书以后,以后自己想出什么好主意就可以说是在书本上学来的。不管想出什么好主意或者赚钱的事情来,大家都不会把她当怪物看待。



徐天正和所有的先生一样,第一天教他们的便是背三字经,讲解其意思,林荷看着小君和小山倒是比他们几兄妹更要努力些,可能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是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不敢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林荷看三丫像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撅着嘴看着眼前的书,有点不耐烦的样子,林荷好笑的望着她,三丫看着林荷看着她,还一边跟林荷做鬼脸,看林荷不理她,又垂下头趴在桌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宝也很努力在听老师讲课,相信大宝学起来也是有些困难的,他可能天生也不是喜欢读书的人,但是林荷觉得大宝就是不喜欢读也一定要逼着他读的。



毕竟他和三丫不一样,古代的女子讲究的是无才便是德,加之三丫还小,以后稍大些,家里人教她几年,能认识些字也就算了,但是男子不认识字,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突然林荷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她今天在旁听一直觉得有点不对劲,现在突然想到是什么问题了,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名字。



以前大宝二丫的叫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先生也这样叫,就觉得有些别扭了,趁着休息的时间,三丫跟徐天正说了这个事情,让徐天正帮他们起个大名,晚上再和爹娘商量一下,以后家里人都用大名。



林荷想好了,她自己原本就是姓林,来这里还是用原来的名字,就叫林荷,而且荷这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