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工业大明 >

第149章

工业大明-第149章

小说: 工业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是被王承恩给说服了,又或者是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崇祯最后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在张雷的奏章上面用红色的笔写上一个准字。



过了一段时间,张雷接到了崇祯的消息,说是批准了他的奏章,并且也下了圣旨来,上面写明了巢县和徐家营建设防御工事的最高规格。



张雷自然不会浪费一点时间的,他马上便组织人员了城墙修筑的工作,并且对于所有的木头房子都进行了改造,变成用砖头和水泥铸造起来的更加牢固的多层房屋。



整个冬天张雷都在做这个事情,崇祯七年开春的时候,整个徐家营已经是固若金汤了,石灰窑后面的山洞成为了张雷明目张胆堆积武器的地方,里面的所有沟壑凹凸不平全部被他用水泥给补上了,外面七重大门,若想要用蛮力进行攻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数百名训练有素的海贼突然之间出现在巢湖上,见人就杀见了东西就抢,不管是官方设立的巢湖巡检司还是民间自发的船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一时间损失惨重,巢湖上的贸易减少了七八成,给朝廷也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刚刚建设好徐家营的张雷却是不惊反喜,他赶紧上书崇祯,以消灭贼寇为由,将海外的所有战士和装备全部往回驻扎在巢湖周围,数万士兵再加上强大的火力,这数百人简直就不够看,只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海贼给消灭了个干净。而他们也找借口留了下来。专门在巢湖上面操练,刚开始崇祯还颇多顾虑。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巢湖上治安一片大好,也就放松了对张雷的控制。



巢县的军事力量逐渐形成,张雷为分散崇祯的注意力,让他不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自己扩军上面,便花费巨资将徐光启所留下的手稿中的《几何原本》的后半部分和《泰西水法》还有王徵之《远西奇器图说》等数理著作全部结集出版,引得天下仕林震动,崇祯果然被吸引,听王承恩说就是他不处理朝政的时候也会随手翻阅这些书籍。



《泰西水法》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称“是书皆记取水蓄水之法。”第一卷为龙尾车,用挈江河之水;第二卷为玉衡车,用挈井泉之水;第三卷为水库记,用蓄雨雪之水;第四卷为水法附余,讲寻泉作井之法,并附以疗病之水;第五卷为水法或问。备言水性;第六卷为诸器之图式。总目又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进行了比较,对水利学作了较高的评价。明确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而《远西奇器图说》虽然早在崇祯元年便刊行,但是时值政局交替,流传不广,此次张雷重新刊行。采用的是经过他自己修订的版本和廉价的油墨印刷,只不过数月时间便在全国成为尽人皆知的奇书。



之所以称之为奇书。是因为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与那些儒教经典完全不同。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力学基本知识与原理,包括地心引力、重心、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求法、重心与稳定性的关系、各种物体的比重、浮力等。第二部分叙述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与计算,包活杠杆、滑轮、螺旋、斜面等一般知识。第三部分介绍各种实用机械,共54幅图说,包括起重11图,引重4图,转重2图,取水9图,转磨15图,解木4图,解石、转碓、书架、水日晷、代耕各1图,水铳4图。最后一卷为“新制诸器图说”,共载九器,包括虹吸、自行磨、自行车、代耕、连弩等,这一卷实际是王徽自己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人第一部近代物理学著作。



当然,张雷若是仅仅是出版这些图书,那恐怕儒林学子便不会买账,于是他又刊行了诸多儒家经典,那些他认为属于积极向上的东西全部出版发行。因为成本低并且缩小了体积携带方便,使得儒家学说流传更广,整个儒教对他也是赞誉有加。整个天下,都在谈论着格物院出版的专著和所办的报纸,看报纸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成了习惯。为此,格物院卖书所得的税收,也让崇祯大赚了一笔。



这些都是后事,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这崇祯七年二月,徐敏三个月的守孝期满,徐家营建设完成,张家第一卫队已经在巢湖上展开了科学系统的训练,于是便带着碧瑶返回京城,到松江府的时候,恰逢苏彤也已经将工作安排了妥当,便一同往京城而去。



到了应天府,张雷却停了下来,这里是格物院的所在地,近一段时间以来格物院可是风头正劲,现在徐光启去世了,这里就只有仇崖一个人,不但管理着格物院,并且还要兼顾军工厂方面的事情。



刚刚进入到格物院的办公场所没多久,三女的都有些晕船,于是便让她们去休息,刚刚安排妥当,仇崖便找上门来了。



一段时间不见,他整个人变得更加容光焕发了,穿着也讲究了起来,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



“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嘛,比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感觉都年轻多了。”张雷打趣道。



仇崖叹了一口气,满脸愁容地说:“张大人快别这么说,你看我现在都累得跟狗一样了,天天往格物院和军工厂两边跑,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估计这样折腾下去,不出几年我就得下去伺候先生去了。”



“哈哈,你说的这话就严重了。我现在看你的精神就很好啊,正所谓能者多劳。你还是在应天府这一个地方,就不要抱怨拉,我京城应天府松江府庐州府到处跑,我都没说什么呢。”



“张大人这才是能者啊,不过我还是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我想请张大人下令,让李烁来管军工厂吧,反正他啊就一直是在那里的。让他来管再合适不过了。”仇崖说。



听他说起李烁,张雷便笑起来,说道:“是了,这家伙已经很久没他的消息了,他在做什么?”



仇崖说:“上次你不是给了他设计图吗?他现在估计就在捣鼓那个东西呢。”



“那好吧,就让他接替你的位置,你就专心致志地在格物院好了。”张雷说。



然后两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话。仇崖便准备走了,临走之前他对张雷说道:“张大人,明天卯时你来格物院吧。”



“做什么?”张雷问道。



仇崖说道:“难不成张大人你都不看报纸的吗?我可是在上面发起了书友会啊,每个月都在格物院进行讨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你是不知道,现在好多人专程赶到应天府来。就是为了看你啊。现在张大人来了,怎么可以错过?”



“书友会?唔……是个不错的主意,大家交流讨论才能够共同进步嘛,那行,明天我会去的。”张雷说。



到了第二天早上。张雷便准时来到了这格物院设在应天府的办公区。虽然说是准时,可是当他到来的时候。屋子前面的小广场已经聚集了许多人了。



“这位兄台是?今日刚到吧?面生得很哪。”他们都各自在讨论着,看到身穿便服的张雷到来,便有一人走上前来说道。



张雷楞了一下,赶紧笑着说道:“是啊是啊,我就是昨天才到的,我看你们都听熟络的,想必已经认识有一段时间了吧?”



“这里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这几天大家都会到这里来,久而久之自然就熟悉了。在下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人,任江西分宜教谕,被这报纸吸引,便过来一观,这几日果然获益匪浅。”此人作了一揖,说道。



“你……你是宋应星?”张雷一听这名字,顿时如雷贯耳,有些失态地说道。



宋应星也是吃惊,问道:“不知道你是?怎知在下名讳?”



张雷一愣,自己本就是搞图书出版的,若是市面上有这《天工开物》,那下面的人一定会报上来的,此时恐怕这《天工开物》还没开始写吧。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从朋友那里听过你的名字,你是不是在写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书?”张雷赶紧改口说道。



“你又是如何得知?不知阁下是?”宋应星更加吃惊。



张雷笑道:“我就是张雷,无名无号的张雷,你们直呼其名就好了。昨天仇大人叫我今天过来的。没想到遇到你了。”



“啊?原来你就是张大人,下官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这就给你陪个不是。”宋应星又是长长地作了一揖。



张雷将他扶起来,说道:“行了行了,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再说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你也不用如此大礼,现在我没穿官服,你就把我当个读书人吧,尽管我连私塾都没进去过。”



“张大人实在是太谦虚了,在读书人这个圈子里面,恐怕除了孔孟,谁也比不上张大人你名头大了。一直想要见你一面,而如今偶遇,真是幸运了。”



两人在这里谈话,周围的人自然是知道的,当得知这人就是他们一直想要见到的张雷的时候,顿时像是平静的湖面丢下了一大块石头,整个人群都炸了锅,纷纷围拢过来。



张雷不得不一个个地应付过去,但是让他很失望的事情却是,这些人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像宋应星那样在百年后搬上历史教科书的人物了。



幸好有仇崖的到来才帮张雷解了围,今天的书友会因为有了张雷的参与,大家都士气高涨,纷纷慷慨陈词,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



虽然他们谈论的基本上都是时政,和科技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张雷也不愿意扫了他们的兴致,只是想着等今天的事情完了之后好好给仇崖提个醒,少谈论朝政,小心惹火烧身。



过了一会儿,张雷来到宋应星的面前,说道:“宋大人,本官想和你单独聊聊。”



“嗯?张大人有什么吩咐?”宋应星有些意外地问道。



张雷说道:“到我书房里面来说吧。”



宋应星点点头,然后两个人来到了后院张雷的书房。张雷吩咐丫鬟去泡茶,然后指了指自己右边的椅子对宋应星道:“宋大人坐吧。”



“不敢不敢。”宋应星屁股稍微粘着点椅子,就那样坐了下去。两人分主次坐了,张雷开口便说:“宋大人,不知道你那《天工开物》写到哪里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这群大儒



这个问题倒是张雷十分开心的,他上辈子不是学历史的,所以对于这方面没有什么概念,之所以知道《天工开物》还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面学过的。



“说来惭愧,那才刚刚起了个头,里面许多东西下官还要想办法去验证,因此很是缓慢。”宋应星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天工开物》必须是在忙完了公务之后抽空才能写的,而在写的时候又要有诸多实验,为了这些试验,往往把那为数不多的俸禄都给花费掉了。



张雷一想,看宋应星现在还这么年轻的样子,恐怕这本神书也没那么早就出来,不过现在既然已经遇见了,那要是不干预一下那肯定不是张雷的作风。



“宋大人无需惭愧,著书立说乃是慢工出细活,急躁是做不来事情的,而且本官对于宋大人关于实践的态度是十分赞赏的。”张雷老神在在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