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156章

打飞机-第156章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么总统先生准备给予我国减免多少债务?”听了蒙特的说话后,斯大林眼角一跳,马上追问。减免债务,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苏联为了抵抗德国的侵略,可谓倾全国之所有,如果没有美国当初通过租借法案及时向苏联援助,恐怕苏联支持不到现在。但正因为如此,苏联欠美国的债务,数以亿美元计算,这将成为战后苏联最大的负担,可能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还得清。难怪斯大林对此心动。

“昨晚我同我国代表团的成员商量过,认为可以考虑减免贵国所拖欠的一成债务。”蒙特笑了笑,向斯大林伸出了右手食指。

“呵呵,总统先生未免太小气了吧,既然是减免,我认为最少也应该是这个数,不然作用意义不大。”斯大林磕了磕左手中大烟斗的烟灰,右手五指张开在空中扬了扬,狮子开大口地说到,然后又抽起了他的大烟斗,烟圈弥漫在整个房间之中。

“呵呵,人家都说元帅阁下的胃口像狮子那样好,而我现在亲眼看来,这绝对是个错误。”蒙特的眼睛霎时间瞪大,凝望着斯大林那业已苍老的面,过了一会才说“依我看,总统阁下的胃口还胜过河马。”

“多谢总统先生的夸奖,其实我们彼此彼此。请不要忘了,一但建立起大联盟国,能为贵国带来的利益,要远多于我国,总不能让我国只办事不拿好处吧。”斯大林说的也是实话,按照美英两国的计划,建立大联盟国只是战后一系列计划的开端,以后更多的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及军事组织将挂靠在这之上。斯大林也很明白美英两国如此迫切地要组建大联盟国,实质上是要制衡苏联,价码当然是开得越高越好。

“时间宝贵,我们无需把精力浪费在讨价还价上。”直截了当一向是蒙特的作风,虽然罗斯福的本意如何,蒙特并不知道,但既然现在由自己来作主,那当然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办事。蒙特用右手向斯大林伸出三根手指,在空中扬了扬斩钉截铁地说到“一口价,减免贵国三成债务,外加不收取剩余债务的利息。”蒙特脑内的灵魂此时不免有点得意,拿美国的庞大金钱,拱手送给苏联,来换取对中国未来有利的决议,也只有自己才能做得出来。

“好,我们成交。”斯大林用他的大手握住了蒙特伸出的三根手指,满意地点了点头。作为老练的政治家,见好就收,是立于不败的不二法门,斯大林凭直觉知道这是美方亮出来的底牌,再纠缠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遂接受了对方的条件。

“具体的条款,就交由你我两国的代表团成员在明天或者后天商谈拟定。”蒙特终于轻松地笑了几声,他的这一番苦心做得不着痕迹。正是德黑兰的这一决议,为中国战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写下了重要一笔,成为难以推翻的条文。就是日后罗斯福及其继任者想反悔,也没有办法了。

“总统先生,很高兴能同你进行这次单独会谈,希望我们两国日后能继续合作,我们等会再见。”斯大林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是3时15分了,对他来说这短暂的会谈收获却是不少,斯大林于是从坐位上站起来,告辞离去。

斯大林刚走,房间的门便又打开了,屋内的烟圈被吹进来的寒风一下子吹散掉,三个人前后快步走了进来,正是霍普金斯、马竭尔和阿诺德三人。

“蒙特将军,你刚才答应给苏联的条件大大超出了我们昨晚定下的底线,你必须对此作出解释。”显然刚才蒙特同斯大林的谈话受到了监听,霍普金斯挥手让翻译员离开房间后,马上向蒙特大声质问起来,昨晚商讨时只是准备减免苏联一成的债务,与蒙特刚才最后答应斯大林的条件出入实在太大。

“霍普金斯先生,不下重本,又怎能赚大钱。”蒙特对于霍普金斯的质问,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语气轻松地说到“这只是金钱数字游戏,诺言许大一些又有何妨。依我看战争结束后,苏联人未必就真的会那么讲道义,如数把欠我国的钱还回来,与其到时他们赖帐,还不如现在就用来换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关键是斯大林现在同意了组建大联盟国的基本框架的方案,以后苏联人想脱身就难了,我们还用愁不能连本带利地赚回来吗?”蒙特的这一番话,并不是乱吹乱说,而是有板有眼,霍普金斯听了后,一时难以反驳。

“蒙特说的也有道理,我也认为战后苏联未必就会真的乖乖还钱,把握好眼前的利益最重要,然后才能把眼光放长远些。”阿诺德将军对于霍普金斯经常钻在钱眼上的情况,显然有些不满,每年在商讨军费预算时,他们两人没少争吵。

“事情已经定了下来,就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在这上面,有时间还是好好商讨部署一下,今天的下一步行动吧。”马竭尔将军是个务实的人,大手一挥阻止了大家就此事的争论,显然他也赞成蒙特刚才处理事情的手法。

十五分钟后,美苏英三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都聚集在苏联大使馆的正厅中。大厅经过了一番刻意的装饰,一幅画有1812年拿破仑军队,在俄国莫斯科州莫扎伊斯克区一个名叫鲍罗季诺的小村庄战败情形的巨大壁毯,被悬挂在大厅的主墙之上,墙的前面竖立着苏联、美国及英国的国旗,气氛显得庄严肃穆。

三国代表到齐后,英国步兵仪仗队的军乐手吹起了苏联及英国的军乐。英国首相丘吉尔代表英王乔治六世,向苏联人民的代表斯大林赠送宝剑的仪式正式开始。

“我谨代表英国乔治六世国王陛下,对于苏联人民在保卫斯大林格勒城,抵抗德国侵略者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伟大精神,表示衷心的赞赏。为表敬意,特向斯大林格勒城赠送宝剑,借此向全世界的人类颂扬苏联人民伟大的反纳粹反侵略精神。”丘吉尔的发言虽然短暂,却慷慨激昂发自内心,二战时德国所发动的侵略,苏联和英国是主要的受害者。

丘吉尔从英国步兵仪仗队的卫兵手上,接过了托在波斯羔羊皮和深红色丝绒软垫上的宝剑,隆重其事地把宝剑从鞘中抽出来让大家欣赏。这是一把非常漂亮典雅的宝剑,青铜镀金的剑柄上镶着水晶石和银片,装在一个金红相间的剑鞘里。当丘吉尔把宝剑抽出剑鞘时,波斯冬天微弱的阳光,刚好照射到剑身之上,宝剑光彩熠熠,闪闪生辉。这把宝剑是由英国铸剑世家精心铸造的,剑上刻的铭文是:‘赠给坚强如钢的斯大林格勒人民,英王乔治六世代表英国人民致敬。’丘吉尔把宝剑归鞘后,双手赠送给斯大林。

“我代表斯大林格勒人民,向英王乔治六世表示我深切的感谢。斯大林格勒人民将格外珍惜这件礼物。请首相先生,向国王陛下转达他们的谢意。”深受感动的斯大林双手接过宝剑,作了简短的答辞,并在剑柄上吻了一下。然后把宝剑递给了扮成罗斯福默默坐在一旁的蒙特观赏。

蒙特双手接过宝剑,入手沉重,这是一把长而厚重的阔剑,剑鞘和剑柄上都镶嵌着宝石。蒙特左手拿鞘,右手拿剑,‘铛’的一声轻响,整把宝剑完全出鞘。蒙特双手捉着剑柄,把宝剑高高地举起,铸造精美的钢剑闪着寒光,耀人眼目。宝剑在手,蒙特身上的气机借着宝剑不经意地散发了出来,浓烈而逼人的剑气迅速压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上,淡淡的阳光照射下让人更觉气势不凡。

“他们确实是坚强如钢”‘铛’又一声轻响,察觉到自己有点喧宾夺主的蒙特,马上还剑归鞘,迅速收敛起身上的杀气,不好意思地向丘吉尔和斯大林笑了笑后说到。随后双手托着宝剑,还给了正若有所思的斯大林。久经战火洗礼的斯大林显然也察觉到,刚才蒙特散发出来的惊人气势。有点疑惑地接过宝剑,转身随手交给站在一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

“铿锵”一声,意外的事情再次发生,不知道是斯大林交宝剑时心不在焉,还是伏罗希洛夫不慎失手,宝剑掉在大理石的地面上,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再次震动着三国代表的神经,大家都吃了一惊。

第一百八十章 做半天总统(三)

在如此庄严的仪式上,把英国赠送的宝剑掉在地上,多少有点不礼貌的嫌疑。一个站在旁边的苏联卫兵立即快步上前,拾起宝剑交还给伏罗希洛夫元帅。伏罗希洛夫这次可是托稳了宝剑,隆而重之地把宝剑悬挂在大厅主墙之上。而斯大林却一言不发,只是眼带歉意地向丘吉尔看了看。

丘吉尔的面色变了变,但但随即又恢复了正常,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转移了目光,向大厅四周看了看,伸手指了指凉台上通往会议厅的高大木门说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建议一起在这个位置上照相留念。”丘吉尔的声音并不大,大家却听得十分的清楚。

“好提议,大家能聚集在这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扮成罗斯福的蒙特双手鼓了几下掌,出言支持丘吉尔的照相提议。斯大林也乐得缓解一下气氛,也点头同意。

三国代表团的成员也随声附和。于是工作人员马上麻利地搬来三张椅子,并排地摆在大门前。扮成罗斯福的蒙特在卫兵的协助下离开轮椅,坐在了中间的椅子上,斯大林和丘吉尔分别坐在两旁,三国代表团的成员也高高兴兴地站在三人的身后。随着摄影师的闪光镁灯的一闪,历史在这一刻被定格了。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后来传遍了全世界。

照相完毕后,仪式也正式结束。美苏英三国的代表便先后离开大厅,转移到旁边的会议厅,准备召开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依旧采取圆桌会议的模式,美英苏三国的代表团团围坐在会议厅中的一张大圆桌旁,就关心的问题展开谈论。

“今天下午的会议内容,主要是确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表。”蒙特充当罗斯福,一本正经地主持这次会议。他清了清嗓子,环视了在座众人一眼后,又继续说到:“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时间不等人,希望今天大家能得出个一致的决议,这将有利于盟军未来的整体行动的协调。”显然蒙特已经完全投入到角色当中,顿了顿又说到“我建议,先让上午开过军事会议的将军们做汇报。以利于三方首脑最后作出决定。”

于是英帝国参谋长布鲁克、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相继发言。(具体的情况就不写了,毕竟这不是一本历史记实书。)美国和苏联两方一致认为必须尽早实施在法国登陆的‘霸王’计划,而英国却对此依然持不坚定立场,还在兜售巴尔干计划。

各国参谋长发言后,斯大林和丘吉尔之间就何时实施‘霸王’计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蒙特反而成为了一个旁听者,这是一种很怪的感受,也让自己见识到何谓针锋相对的辩论。众所周知,斯大林和丘吉尔都是口才极好,辩论能力超强的人。斯大林一向独断专权,而且不容异见,是个容易动怒的人。丘吉尔也是个性格执着甚至顽固,是个著名的死硬派作风的人,为了英国的利益绝不动摇。

“按照首相的意思,‘霸王’计划要到明年8月才能实施,那我认为这只能是嘴上说说而已,那时的天气情况根本不适合登陆作战。”斯大林同丘吉尔已经无法再辩论下去,他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回头对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说道:“我们走吧,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