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旧石器时代 >

第118章

回到旧石器时代-第118章

小说: 回到旧石器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脑子烧坏了就变傻子了,他觉得那种状态很奇妙,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会变成傻子了呢?难道就真的记不住自己了吗?

大脑真的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算了,不想了。”王扬摇了摇头,起身给自己烧了杯温水。

烧温水的碗便是木碗,木头的传热度很低,而且也会被烧掉,只能提得很高,慢慢的烧,每一杯温水都极难形成,更别说烧开水了。

好在这个年代的一切都是纯天然,无污染,也不在乎这么多了,只要别喝冷水就行了。

木碗的底部已经出现了碳化的痕迹,被王扬用了很多次,他又烧了几杯水,拿给其他生病的三个人。

他们的病态不需要像王扬一样掩饰,所以每天看上去都病殃殃的,没有一点活力。看着都难受。

当然了,最难受的是王扬。他得憋着啊。

驱赶者和小红来到了王扬身边,探讨未来的迁徙计划。

情况很明显。他们现在有三条路走,西边,南边,东边。

西边是最先排除在外的地方,没事儿去西部干啥,那里是这条大河的上游,地势肯定更高,而且他们迁徙的目的便是避过冰期的影响,往西部走。还是没有改变。

而往东走的好处很明显,这条河是往东延伸的,实在不行可以靠水吃水,利用现有条件捕获食物。

往南就不必说了,迁徙不往南迁徙还往哪迁徙?

所以他们商量的还是往东迁,或者往南迁。

在这一点两,驱赶者和小红两人都没有异议,觉得要往南迁徙,因为漫长的冬季实在是过够了。再也不想过了。

只是他们更想听听王扬的想法。

王扬闭着眼睛,皱着眉头,脑袋里一片浆糊,过了半晌。才眉头一挑,说道:“我想磕点儿药。”

……

很显然,王扬现在的情况不乐观。发烧严重影响了他的思绪,他一时也不知该往哪迁。

好在迁徙之事不急于一时。众人没有食物的贮存,不可能继续上路。

他们留在了这里。而在此时,王扬发现,最近捕获到的鱼越来越多,有大量鱼群从上游来到此处。

他估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一个井喷似的小**,将有大量鱼群到来,那时候便可以贮存大量的食物。

他开始为此而准备,将所有的绳子都结成了网,有了七张大网,随时等待鱼群的到来。

这一天并不遥远,半个月后,河中出现了极其繁荣的一幕,经常冒出几十头一群的鱼群。

他们每天捞到的鱼,从几十头迅速扩张到几百头,每天消耗掉的食物,最多十分之二,剩下的十分之八,全都是未来的贮存。

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能力贮存食物。

贮存食物,在这个年代下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熏干,熏掉大量的水分,然后再让风吹过滤一道。

而要熏干食物,便需要木材,他们没有多余的木材了,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给小家伙磨牙。

没有火焰的热度,几乎根本不可能排除掉肉类的水分,他们也尝试过风干,但发现效果差强人意。

因为天气太冷,水分还没有被风带走就结成了冰,将肉冻住,冰冻的肉也许可以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保存一个月,但极难保存两月之久。

毕竟不是真的冷藏冰箱,多少会有些影响。

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就保存了一个月的食物,可他们还可以再带一个月的食物,不免有些浪费劳动力。

但不管怎么说,众人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王扬和其他三人的低烧退了,这得益于他们的身体素质良好,比现代人拥有更强的免疫力。

鱼潮很快过去,众人大捞一笔后,便不再大量捕抓,只获取每天所需的部分。

又是十几天过去,鱼潮的数量开始慢慢降低了,从高峰期的几百头,到了维持日常生活的几十头。

而且可以肯定,时间越到后面,鱼群会越少,逐渐会变得不够众人一天的消耗。

王扬算了算时间,现在冬季到了第八个月了,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春天就会来临,到了那时,冬眠的动物都会出来,食物不会这么紧张。

刚好,王扬等人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个月,虽然很有可能保存不到一个月,随着季节的改变,温度和湿度都会发生变化,加速食物腐烂自然不在话下。

“是时候出发了!”

现在的话题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往哪走?

这个问题对于如今的众人而言不是问题,众所周知,河流中的鱼会越来越少,往东走,食物应该不会太缺乏,毕竟没了鲑鱼之流,还会有其他的淡水鱼,而且这个年代的鱼类很多。

但是,终究不是众人迁徙的理想之所。

他们走向了南。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气温慢慢回升,地上的积雪渐渐消融,许多积雪变得泥泞不堪,一脚下去,带出来一地水花。

当雪完全消融之后,地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大地一片生机。

这不是重点,这真的不是重点,因为远处的地平线上,冒出了树尖。

没错,他们又到了林木线。

众人欢欣鼓舞,疯狂的向那处跑去,久别的森林,我来了!

不过到了近处,他们一个个愣住了,他们确实看到了森林,大片大片的混交针叶林,林中有鸟,有兽叫,欣欣向荣。

但问题是,这道林木线是一个深渊万丈,两个悬崖之间相隔了十几米。

王扬看到此处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深渊前的沉思

深渊万丈,咫尺天涯。

下方深不见底,悬崖陡峭笔直,期间有云雾缭绕,氤氲翁翁,哗哗的拍岸声,碰壁而上,与白烟飘出悬崖,阻隔两崖之间。

崖对面比这处低几米,树木高耸入云,竟有十几人高,林子不密,有消融的雪水,从青绿的针叶尖上淌下,一滴接着一滴,砸入黑泥混沌中。

只以欣赏的角度看,自然是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

只可惜王扬在另一片寸草不生的悬崖上破口大骂,破坏了这个气氛。

“混蛋,太混蛋了!”他很生气,本来在远处看到树尖的时候,以为林木线就是个下坡而已,结果到了近处一看,却发现是个相隔十几米远的万丈悬崖。

这么远的距离,如何过去?

王扬真希望这里有座泸定桥,再不济,来一棵二十几米高的树木也行。

不过人生不能事事顺心啊,上一次大难不死把人品都用光了,这次没人品了。

他来到悬崖边上,往悬崖两边看去,附近没有合适的下崖路,远处氤氲缭绕,大雾笼罩,寻不到一处下脚。

“牙疼,真牙疼。”对岸有十几米远,这么长的距离,找来跳远冠军都不行,跳是绝对不可能的。

众人十分失落,所在的这处悬崖啥都没有,连块像样的大石头都没有,荒凉得让人难以置信。

他们很失望,难道又要绕道?天知道要饶多久才能饶到对面去,如果这道深渊足够长,还不得浪费几个月?

驱赶者和小红等人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如何跨过这条天堑。

他们望向了王扬,其他人同样如此,面对困境时想不到办法,总是将难题抛给王扬。

王扬已经想出了对应之策,想过去以他们现有的装备绝对能过去,只不过需要一点点想像力。

他摸着下巴看向众人。打算给他们点提示,让他们多多思考一些,对大脑开发有很大作用。

他翻着后背的皮囊,将网找了出来,放到地上。

一共七张网,全部铺到了地上,然后指着网,又指指自己的脑子,要他们用网这个东西,发挥想像力。

众人和王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越来越依靠图画和手势交流。因为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他们基于越来越多的想法。学的很快,此时看懂了王扬的意思,低头沉思。

用网能干什么呢?网有啥用呢?它还能做些别的什么呢?

驱赶者思考的时候喜欢借助图画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这一点已经非常像做数学题时的打草稿了。

这一点不是王扬教的。而是他经常把思路搞混乱,自己琢磨出来的。

其他人同样如此,可能他们还不习惯用脑子解决一切。

这玩意儿就像后世的草稿和口算一样,一般的孩子总是先打草稿,等年纪慢慢成长,知识多了以后,口算的就比较多。

驱赶者先画出了网的最直接作用,设置陷阱,捕获猎物。

这一点也是其他人能想到的。

而后。他不停的憋了半天,都快憋出便秘了都憋不出一个点子,老脸一红,无辜的望着王扬。

其他人还在绞尽脑汁的想着,他们并不知道王扬已经有了主意。

这时候。李四怯生生的站了出来,很显然,他有了点想法。

王扬微笑点头,将树枝给他。

他拿过树枝后,先指着驱赶者画的那幅图,上上下下的比划,众人没看懂。

他只好再画,他画的是猎物从树上放下来的样子。

众人还是看得莫名其妙,干嘛画这么一幅图。

他见众人眉头大皱,以为自己的想法太过天真,没被众人接受,只好低下头来,走到一旁。

不过王扬好像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了,他是想表达,网不仅可以收起,还可以放下。只不过李四是写实派画家,思想还有所禁锢。

于是王扬决定点醒他,他直接站在网的中间,提起网的绳子,竟然把自己网住。

然后对着李四叫了声,李四转过头来,见他将自己网住,又指着悬崖,刹那间双目绽放出闪烁的光芒。

他拿起树枝,将之前自己的画抹去,重新画了一幅图,图中,众人站在悬崖边,一个人正在网中间。

然后他又画了一幅,众人一点一点的将那人放下,由于有网支撑着他,他可以慢慢触碰到底。

他画出这张图像时,众人哗然,茅塞顿开,是啊,网不仅可以收起东西,还能放下东西。

众人只要在上面一点一点的放下,就可以将人放下悬崖,至于可不可以再上另一个悬崖就不重要了,因为此举一旦可以成功,他们就省去了走下这座大平台的时间。

“晤晤……”众人嘿嘿笑着,摸了摸李四的脑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李四很开心,对着王扬微笑,这一切都是王扬点醒他的,他一开始只是想告诉众人网可以收起来,也可以放下去,可从来没想过人站到网中间,那是野兽被杀死的地方。

直到王扬站在网中,指着悬崖,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人也可以站进网中,可以放下悬崖。

王扬微微一笑,有进步,不错,李四很聪明,但是还没有足够大胆的想像力。

这一点也是其他人的缺点。

有了李四的图画,众人便可以往这个办法延伸下去。

他们开始讨论绳子够不够长,有的人觉得很可能够,他们有七张网,把六张网全拆了,留一张,其他的绳子全部连接起来。

十根绳子就是五十米长,而一张网少说也是十根绳子编织起来的,六张网就是至少三百米长,还怕下不了悬崖?

有人反驳,当然下不了,下方能见到的地方都有几百米,被云雾环绕的地方谁知道多少米?万一到不了。岂不是白费功夫?

那人再反驳,谁说到不了,下方有一小块突起的平台,大家先吊到那里,再往下吊,说不定又有个小平台,再吊,连吊几次,不就下去了吗?

他们讨论得相当激烈,持着各种观点大辨特辨。

王扬在旁边欣慰的笑着。嘴中喃喃:“好事。好事!别人华山论剑。你们华山论网,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