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汽车超级读本-3 >

第217章

汽车超级读本-3-第217章

小说: 汽车超级读本-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216国道在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岔口。一路景色优美,草长莺飞,路上有很多哈萨克族牧民点。 
    到甘沟乡后,有路前往小渠子牧场和昌吉市的庙儿沟牧场。 
    柏油路面,路况很好,弯道多,人少,车少,上下坡时注意减速鸣号。 
    (三)省道111线:乌鲁木齐市……米泉市……阜康市……天山天池(101公里) 
    此路现在已被吐乌大高速公路部分替代。 
    由乌鲁木齐到天池岔口是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后即进入天山浅坡地带,有清澈的河水,有哈萨克毡房,在白杨沟口有门票收费站,每人60元(夏季),行车不久,车要停留在停车场,人坐缆车(15元,上下山)。 
    收费站:卡子湾(5元),甘泉堡(10元)。 
    (四)省道201线:昌吉榆树沟……呼图壁县……克拉玛依市(260公里) 
    此路实际为呼(图壁)克(拉玛依)公路,是克拉玛依市修建,目前正在重新修建为一级公路,预计2003年十一通车。目前路况不好。 
    此路段,只经过呼图壁县,在五工台镇接312国道和乌奎高速公路。 
    路途为县市乡村和兵团农六师的芳草湖、新湖垦区、石河子莫索湾、下野地、克拉玛依小拐垦区,有部分沙漠路段,有生长在北疆的胡杨林(北疆叫梧桐树),景色优美。 
    (五)省道203线:哈密市……哈密门子……巴里坤县(133公里) 
    这一线路是进入东疆巴里坤县的惟一道路。 
    大约行驶60公里后,就进入了东天山,山势不高,山顶有天山庙。在进山时路况不好,石子路面,水毁路面。 
    巴里坤草原的风景十分优美,可以到白石头、松树塘、巴里坤湖等景点游玩。 
    从巴里坤湖,走省道303线可到达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奇台县,再到乌鲁木齐;从红山乡,可走97公里的302线到伊吾县,再去老爷庙口岸。 
    (六)省道205线:博乐市五台(道班)……博乐市……阿拉山口(109公里) 
    五台是312国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由此西去上赛里木湖到伊宁市,北上就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博乐市,从博乐市可走87公里的304线到边境小城温泉县。 
    从博乐市经乌图布拉格乡,沿艾比湖边缘到达本线的终点阿拉山口。 
    路况较好,车辆很少,注意弯道。 
    阿拉山口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但这里常年刮7、8级的大风,草少,石多。 
    (七)省道210线:库车县……齐满乡……沙雅县(60公里) 
    此线路为村镇较多的路段,这是南疆典型的道路特色:路窄、路况差,人多,驴车马车摩托车自行车多,巴扎多,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南疆行车,最好时常鸣笛,避让行人。 
    路况一般,车速80KM。 
    (八)省道212线:阿图什市……吐尔尕特口岸……托云……吐尔尕特山口(149公里) 
    是帕米尔高原西部的路线,荒凉,寂寞,无人烟。托云是个小乡,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从此路以后就行进在帕米尔高原上,景色逐渐壮美起来,过往的车辆也稍有,但大多是货车。 
    吐尔尕特山口的对面是吉尔吉斯共和国。 
    路况差。车速不宜过快,虽然人少车少。不建议行进。 
    (九)省道215线:巴楚三岔口镇……巴楚县……阿瓦提镇……荒地镇……莎车县(228公里) 
    实际上,这条路叫巴莎公路,一般由此进入西藏阿里地区、新疆叶城、和田地区的车辆较多。 
    村镇道路,乡村、巴扎、人、驴特多,路况较好,在乡村路段,车速控制在80KM以内。 
    (十)省道220线;伊宁市……特克斯县……昭苏县(180公里) 
    出伊宁市经伊宁县的托格拉克、阿热吾斯塘镇,一直沿着伊犁河行驶,路上村庄多,道路狭窄,常有晒场的农民。 
    过阿热吾斯塘镇后到巴依托海乡,然后经过一个叫雅马渡的地方。这里是喀什河、巩乃斯河与伊犁河的交汇渡口,景色优美,牧草、林木葱茏。在过雅马渡大桥时,车速不能过快,来往的车辆也很多,尤其要注意拖拉机和牧民的羊群。 
    过雅马渡大桥后,路中央有棵巨大的榆树,传说中是哈萨克人的救命树,因此,在修路时没有砍去它,而将它修在了路中央。树上有哈萨克族甚至蒙古族在上面绑了很多寄托的五色布条。 
    在阿克吐别克乡,有条路东去了巩留和新源县,向南去特克斯县。这一路是草原平缓的地带,路面平坦。但在经过特克斯达坂时,路面变窄,石子路面,常有洪水、泥石流冲毁路段。车速控制在40……60KM以内。 
    特克斯是中国惟一的八卦城,全城以八卦形状建筑,可在县城登上八卦中心眺望全县,八卦城尽收眼底。 
    由特克斯县到昭苏县,一路草原风光,路途上会经过昭苏军马场、突厥石人等。但路面不好,窄、粗糙、石子铺地,草原上常有转场的牧民,注意避让羊群。 
    昭苏是个草原小城,人少,草原特色浓郁,气温较低,即使在夏季也不过在18、9度。在昭苏可以去县城边5公里的圣佑庙参观,这个庙是蒙古族喇嘛庙,已有近200年历史。 
    由昭苏,可以经兵团77、76团到特克斯河边的76团6连附近的格登山,参观乾隆皇帝御笔的《格登山记功碑》以及波马古城,如你的车允许,还可以去以苏木拜河为界限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中国一侧的7号界碑。 
    还可以从县城经77团、察汗乌苏蒙古乡、75团场到风景极其优美、尚未被开发的夏特柯尔克孜乡。这里是最原始的草原风光,由夏特乡,可以远眺白雪皑皑的木扎尔特达坂。但这个达坂无法穿越,只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有人穿越达坂到达南疆的温宿县,至今50年间再无人穿越。 
    从夏特乡可以去兵团74团附近的木扎尔特口岸和蒙古城,但这里是边境区域,要有边防通行证。 
    上述道路路况不佳,行驶困难。 
    (十一)省道221线:塔岔口(国道217线)……托里县……额敏县……塔城市……巴克图口岸(296公里) 
    这条线是进入塔城地区的唯一道路。起点在217国道克拉玛依南的塔岔口(即十八公里道班)。 
    路上经过的庙儿沟镇前后是山势不高的峡谷地带,路况不好,常有泥石流冲毁路段;路面窄,弯道多,牧民转场多,注意减速,车速控制在80公里以内。 
    这里又叫老风口,常年刮西北风,风势很凌厉,遇风最好停驶。 
    托里县城很小,没什么特色。到额敏、塔城市的路属二级公路,路况尚佳。车速一般在100公里以内。 
    塔城市是新疆西北部的一座老城,沙俄和苏联时期这里曾经繁华过,现在只有一个巴克图口岸,对哈萨克斯坦国开放。 
    塔城市最有特色的是阿西尔达斡尔族乡。 
    (十二)省道227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58公里) 
    路况好,柏油路面,但时常回有沙子侵蚀路面。车速:80……100KM。 
    由哈巴河县可向北经铁热克提乡到白哈巴村,那里是哈萨克、蒙古族居住的小村,还可继续前行到那仁夏牧场,这里是无人的草原区域,没有污染,没有尘埃,是个世外桃园。 
    (十三)省道228线:奇台县土园仓(三个庄子乡)……将军戈壁……萨尔托海牧场……青河县(356公里) 
    这条路现在几乎已无人经行,原先这条道路是国道216线,但从阿勒泰经准噶尔盆地五彩湾修建的新216国道通行后,这个老216国道就逐渐废弃。但这一线的风光是粗旷有力的。 
    经奇台荒漠半荒漠植物保护区时,公路一般,路上有很多哈萨克牧民,车辆较少。公路在进入保护区后,20多米高的沙丘围住公路,梭梭、灌木丛生,弯道多,注意鸣笛,不要麻痹大意。 
    出了保护区,到芨芨湖边防检查站。由于由此向东北可达北山煤窑和北塔山牧场以及乌拉斯台口岸(中蒙),因此,要有边防通行证才可通行。 
    去北塔山牧场的景色是亘古的荒原,这一地域被称之为“将军戈壁”,有硅化木园、恐龙化石沟、石钱滩、一棵树、雅丹地貌区、奇台魔鬼城等粗朴、旷世的景观,是摄影和地质考察、史前研究的最佳地区。 
    从芨芨湖检查站径直向北就是准噶尔盆地的东缘,荒漠、沙丘、戈壁、黄沙,无人经过,有将军庙,偶有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立在空旷的大地上。 
    路很难走,几乎全是石子和鹅卵石,要备足水、食物,防止轮胎被碾破。 
    大约有200公里是无人区。偶有的哈萨克、蒙古牧民也很怕偶来的你或他。注意和他们打个招呼,送给他们的小孩一些学习用具、糖果、玩具之类的,就会有沟通。 
    途中最大的一个牧民点是乌伦古河边上的萨尔托海牧民点。再往前,是阿热勒托别哈萨克族乡,之后就到达了青河县。 
    青河县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经过的蒙古草原。这里的蒙古族已经不多,而哈萨克族在草原、山间点燃他们毡房边的炊烟,繁衍着他们的生活。 
    不建议自驾车行进,除非你的车有越野性能和充足的准备。 
    但这条线又是极其经典的大漠荒滩亘古荒原的实在割舍不下的摄影佳地。 
    (十四)省道301线:吐鲁番大河沿镇……托克逊县……伊拉湖乡……阿拉沟矿区……乌拉斯台牧场(235公里) 
    这条线路在元代和清代为丝绸之路“天山道”,但当时的起点是吐鲁番的交河古城。 
    大河沿是吐鲁番的一个镇,在天山山脉的南坡,吐鲁番火车站就是它。 
    从大河沿到312国道大约有15公里,路况一般,车辆极少。在与312国道大河沿立交的桥上向南经吐鲁番的独山子,到托克逊县。这一带戈壁石头很大,要穿越三十里风区,春秋两季,注意防止12级的大风将车吹翻,刮起的硕石将车玻璃砸碎。 
    经托克逊县城后即向西进入伊拉湖乡。两边是低矮的柳树、沙枣树、榆树和白杨树。路况很好,几乎可比一级公路,但更要留心的是路上驶过的摩托车和赶着驴车的维族老乡。 
    驶出这片小绿洲后,就行驶在中天山南麓的阿拉沟地带。路平坦,宽阔,车少人少,注意控制车速在100公里以内。在到达阿拉沟镇后,路左边有一巨大的土石构筑的烽火台,为清朝在新疆建筑的最后一座烽火台。 
    过了烽火台,就进入了从天山一号冰川发源的阿拉沟河。由于原先的阿拉沟是乌鲁木齐的南山矿区,在沟谷里建立了很多军工厂,军工厂陆续搬迁出山沟,现在乌鲁木齐撤消了这个城市建制区,所以,沟谷里的路已经逐渐废弃,很多路段被洪水冲毁,通行不到终点拉斯台牧场。 
    (十五)省道302线:哈密门口子……伊吾县(97公里) 
    路况一般,翻越东天山。路途有硅化木、胡杨林、古城、千年烽燧等。 
    车速:80……100KM。 
    (十六)省道303线:大黄山……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木垒大石头乡(228公里) 
    目前,新疆的公路、经济学者正向国家建议修通这条路,直接由此路经内蒙古到北京,这样,新疆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在3000多公里内,日夜兼程,2天就可到达北京。但目前,这一线路只是一条经济意义不大的省道。 
    从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结束后,向东继续行驶,首先经过吉木萨尔县,路况很好,不经意会将车速提高到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