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

第180章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第180章

小说: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的时候,林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编程或者在网络上冲浪。

从亚瑟家搬出来之后,他立刻去计算机商店购买了一台ibm的笔记本计算机,然后将经过他完善和优化之后的linux安装了进去。

他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minix平台,所有工作都可以在linux下完成。

笔记本的配置,虽然没有台式机好,但是胜在轻便,方便携带。

再加上,林鸿特别针对笔记本的硬件进行了优化,运行速度也非常快,比市场上流行的微软和苹果的操作系统的效率要高很多。

在海蒂*拉玛的影响之下,林鸿对尼古拉斯*特斯拉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他对特斯拉的好奇与钦佩程度,甚至超过了达芬奇。

考虑再三之下,林鸿决定做一件事情——编写他的第一个蠕虫病毒。

林鸿现在对病毒的认识也比较深入了。

自从他使用计算机以来,已经碰到过多次中毒事件。

当然,那是他还是新手的时候。

后来由于他使用了和其他计算机并不兼容的minix和linux,就很少中毒了。

实际上,林鸿对病毒一直在关注。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林鸿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种代码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就好像生物细胞一样。

自我复制和传播,可是生物体的特征,而现在,却出现在了计算机里面。

似乎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例子。

自从林鸿第一次中毒之后,他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上次愚人节音乐病毒,竟然让sam协会的其他成员都中招了,这点对林鸿的冲击尤其大。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决定深入研究这种在本质上有点邪恶的技术。

实际上,病毒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于破坏的,只不过是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工程师所编写的一个名为“核心大战”的游戏。

那个游戏本身就是模仿大自然而编写的,两方进行对垒,刚开始都只有一个点,然后对周维的东西进行吞噬和复制,谁将包括对手在内的所有资源吞噬完毕,谁就取得胜利。

后来,经过计算机工程师们的不断优化和扩展,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彻底被打开了。

黑客们喜欢这种东西,因为它更能体现自己的技术,也更有意思。

写一个病毒,就好像创造一个新的物种一样,让他们有一种充当造物主的成就感。

在计算机病毒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病毒叫做蠕虫。

蠕虫和普通病毒的区别在于它具备网络特性,能够自主地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且,蠕虫可以自主独立存在,不需要附加在其他程序内,也不用别人去手动执行,这些事情,它自己都可以搞定。

相比起普通的病毒,蠕虫更接近于一个有机生命体。

最初的蠕虫,是计算机工程师们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而发明的辅助工具。设计目的是当网络空闲时,程序就在计算机间“游荡”,并不会带来任何损害。当有机器负荷过重时,该程序可以从空闲计算机“借取资源”而达到网络的负载平衡。

不过,在1988年,这一情况有了改变。

在mei国康乃尔大学,有一个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名叫罗伯特*莫里斯,他为了求证计算机程序能否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自我复制传播,就写了一段试验程序。

为了程序能顺利进入另一台计算机,他写了一段破解用户口令的代码。

1988年11月2日早上5点,这段被称为“”(蠕虫)的程序开始了它的旅行,它果然没有辜负莫里斯的期望:它爬进了几千台电脑,让它们死机,并造成了经济损失高达9600万美元的记录。

两年后,莫里斯因为制造了“莫里斯”蠕虫,被纽约地方法律判处了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

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正式登上计算机的历史舞台。

林鸿是在一本计算机杂志上读到这个故事的。

这个故事,让他产生了一个灵感,正好可以解决他这几天来一直在构思的一件事。

由于关于特斯拉的信息基本都被mei国政fǔ给封存起来了,于是林鸿决定通过黑客技术来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他相信,随着现在计算机的普及,肯定在某台政fǔ机构的计算机的硬盘中,存放着有关特斯拉的详细档案。

可是,具体在哪一台计算机中他却无能为力。

网络上现在存在着这么多计算机,他不可能一台一台入侵过去。

而“莫里斯蠕虫”却给了他一个灵感——他决定也编写一条“特斯拉蠕虫”,用于专门搜集有关他的情报。

林鸿从凯文那儿得知,mei国政fǔ情报机构或者军方,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大部分都是vaxvms系列。所以,他决定编写一个只针对vaxvms平台的蠕虫,这样对大众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比较小。

林鸿仔细分析了莫里斯蠕虫,觉得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例如,莫里斯蠕虫会造成计算机故障,而林鸿却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搜集情报,当然是“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所以,他得让蠕虫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排他性质,也就是说,当这台计算机上存在着蠕虫的时候,就不用再继续自我复制,否则可能会造成占用太多资源而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其次,因为是搜集情报,所以找到的内容必须得发送出来。

最常见的方式自然是使用电子邮件。

但是这种方式容易被人追踪到,一旦被人追踪到电子邮件服务器,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蠕虫的真正目的所在。

而林鸿搜集特斯拉的信息,也希望能够保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他决定将这个蠕虫和比特信使结合起来,一旦发现信息,就通过比特信使传输到另外一个在线运行的客户端中,这样其他人就算发现了蠕虫的存在,也追查不到具体信息的去向和内容。

……

正文第247章勘探者火箭

'奇qisuu书网'更新时间:2012…9…923:52:09本章字数:5642

全文字无广告第247章勘探者火箭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名为卡纳维拉尔角的地方,是众人皆知的航空海岸,附近有肯尼迪航天中心和卡纳维拉尔空军基地,美国所有的航天飞机和大部分火箭都是从这两个地方发射升空。全文字无广告

卡纳维拉尔角之所以被选中作为火箭发射基地主要是因为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球的自转,在赤道附近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最大,要想利用这股离心力,火箭升空后必须向东飞行同地球的自转方向保持一致。

另一种考虑是如果发生意外,火箭飞行的下程是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失事火箭掉入大海是最好的结果。尽管美国有很多的地方靠近赤道,并且临近大洋,比如夏威夷和波多黎各等等,但是佛罗里达同它们相比有非常便利的后勤与运输条件。

卡纳维拉尔角的最尖端就是卡纳维拉尔空军基地。

此刻,卡纳维拉尔空军基地内部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就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自己手中的工作。

因为几个小时之后,这里又会有一次发射任务,十五米高的勘探者火箭将从这里发射,里面主要携带的东西,主要是美国宇航局和一些大学的实验项目。

原本,这样的发射,空军基地每个月都有发射,但是这个项目的运气似乎并不怎么好,每次轮到它之后,总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问题。例如一个月前本来就应该将其发射,但是到了发射前的半个小时的时候,却发现勘探者号上面的计算机出现了一点小故障,排除这个故障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便错过了最佳发射时间,这个发射计划被推迟。

火箭的发射,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

错过了一个时间窗口,就必须等下一次了。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今天,天气晴朗,天空万里无云,是一个绝好的发射时机。

美国宇航局的帝国疆土分布非常广泛,从马里兰州到加利福尼亚州,从欧洲到日本,这些地方都有美国宇航局的分部或者办事处。

航天发射是一件非常高端的工作,必须各大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够共同完成。

此刻,马里兰州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刚刚开始上班,他们相互打着招呼,然后回到自己的作为上,泡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提提神,坐在椅子上顺手打开了计算机的电源,他们要登录到自己的计算机中,查看一下邮箱里面有没有多出什么电子邮件,并且安排今天一天的工作日程。全文字无广告

可是,他们发现,今天的计算机似乎有点问题,开机之后进入系统的速度非常缓慢,仿佛开着一台老爷车的感觉。

好不容易等到显示器中的登录画面出现,他们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又是一阵漫长的登录过程。

今天的网速似乎也非常慢,好半天之后他们才看到了熟悉的工作界面。

他们想要敲入字符,调出自己的邮件客户端,可是却发现计算机对键盘的响应也竟然慢到了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敲击一个按键,竟然要至少延迟一到两秒的时间才在显示器上出现。

除了慢,还是慢!

慢!慢!慢!

这简直太糟糕了!

大家相互一问,结果发现这还不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爆了一句粗口:“bull**!”

一天的好心情,就被眼前计算机那慢得出奇的响应速度给完全糟蹋了。

正当他们想要打电话给系统管理员的时候,显示器上突然弹出了一个方框,方框中间有着一段文字:

“yoursystemhasbeenlocked!(你的系统已经锁定!)”

紧接着这段信息便消失,然后显示器上开始逐行逐行地出现以下信息:

文件删除中…成功!

文件删除中…成功!

文件删除中…成功!

文件名4)文件删除中…成功!

……

前面文件名显示的文件名称,都是他们保存在磁盘中的重要文件名称。

美国宇航局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信息之后,立刻陷入了慌乱。

他们有的尝试着按下终止程序的快捷键想要对其进行终止,可是按键完全不起作用。计算机完全忽视了他们的输入指令。

美国宇航局的雇员们身份背景也千差万别,有研究人员、也有科学家,这些文件,有的是他们的工作报表,有的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另外还有一些最新的观测数据,并且很多文件都没有进行备份。

换言之,这些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

慌乱之中,有人发现了在显示屏的下方,还有一段小字:

如果你不想所有文件都被删除赶紧的话,请立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终止!

在这行文字的下方,有一个输入框,一个光标在这里不听地闪动着,提示着当事人进行输入。

很多用户看到这个信息,都不假思索地就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填了进去。

果然,刚刚显示器上出现的信息立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平时非常熟悉的工作界面。

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是立刻去查看磁盘上的文件,看它们到底还在不在。

让那些人都大为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些文件都好好地呆在那儿,一个没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