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

第161章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第161章

小说: 超脑黑客 疯狂小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安娜处理过很多类似的侵权案例,通常情况下,都是公事公办,以法律的名义让对方停止侵权。

但这个案子似乎有点特殊。sam公司毕竟是学生创业公司,社会上对这种类型的公司都是抱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要是德州仪器去控告这样一个公司,会对他们公司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至少会戴上一顶“以大欺小”的帽子。

不过戴安娜经验丰富,自然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此类事情,所以她详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很有信心能够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整件事情都按照她所预料的方向顺利进展着,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上司最为重视的红外线传输协议的所有权并不在sam公司手中,而是属于私人,也就是眼前这位十四五岁摸样的亚裔少年。

为了让这个少年搞清楚自己所在公司目前所处的状况,她将随行律师进行准备资料重新给对方解说了一遍,然后要求对方立刻给出明确的答复。

“不好意思。”林鸿实在受不了对方这种半威胁办谈判的谈话方式,也不愿意和她虚与委蛇,“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一个答复,红外无线专利我暂时还没有卖掉的打算。”

刚刚还一脸自信的戴安娜听到林鸿的话之后不由脸色一变。

“我希望你不要轻易做出决定。”

“这是我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戴安娜小姐,如果你想将sam公司告上法院,那么请自便。不过我想提醒你一下,sam公司从来就不是一个非常盈利的公司,我想你们不会是想从我们公司申请一笔赔偿吧?sam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主要是cdad装置,而这个装置是我们自己发明的设备,已经申请专利。如果说涉及到侵权的话,这是sam协会或者说我个人的行为。

据我所知,美国的法律历史上还没有类似案件的判决。我破解计算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纯粹是为了技术研究或者说兴趣而已。”

说完,林鸿将手中的文件丢在茶几上。

律师瑞斯和戴安娜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从中看出了惊异之色。

林鸿所说的话,实际上他们早就知道,这也正是这件案子的关键所在。

也不知道他们是早就有高人指点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sam公司涉及到有可能侵犯法律的事情,竟然全部是sam协会做的。而sam协会本身就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起诉协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之前故意将sam协会和sam公司两者的概念等同看待,这个策略对于sam公司的其他人的确有效,却没想到这个小把戏,却完全被眼前的这个异常冷静的少年给看穿了。

戴安娜闻言顿时轻轻地拍了几下手,赞道:“厉害,果然不愧是sam的核心人物。林先生,之前如果有什么地方冒犯到你们,还请原谅。你知道,这些行为在商业领域都是很正常的,不是吗?”

戴安娜见计划a已经行不通,立刻选择了b计划,之前事情,就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并且,戴安娜的态度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立刻变得彬彬有礼,善解人意起来,笑容也爬满她的脸庞。

她的变脸绝技让林鸿心中都有些惊异。

他发现,自己利用直觉感知对方情绪的方式第一次出现了偏差,刚刚对方的表现,将他完全骗过了。他之前所说的话,是他和菲丽丝讨论过后的结果,并不是说探知了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林鸿突然之间觉得眼前这个女人很恐怖,对方的演技精湛到连她自己都欺骗了,完全代入到其中。

“女人心,海底针。”古人果然说得没错,林鸿心中叹道。

戴安娜想要继续和林鸿谈下去,并且向他正式提出想要收购他的红外无线协议的方案,不过林鸿却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和她谈,说自己还有事情,要谈以后再说。

戴安娜这次无功而返,不过她走之前,专门向马修他们正式道歉,很快就博得了他们的原谅,仿佛已经忘记了之前对方还气势汹汹地想要到法院告他们。

这个女人的交际手段简直让林鸿叹为观止。

戴安娜临走之前,重申了德州仪器公司想要收购sam公司以及林鸿的红外协议专利的想法,让他们想通之后,再打电话联系她。

针对sam公司,她提出了第二个收购方案,价格仍然不变,可以不包括红外协议专利,但是必须包括sam协会,以及目前的所有的核心成员。

德州仪器公司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想要将sam协会收编,将其控制在自己的管辖之下,以便更好地为公司的产品服务。

至于林鸿的红外协议专利,戴安娜并没有报价,只是让林鸿想通的时候给她打电话,只是说德州仪器公司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对于钱,自然是多多益善,林鸿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自己出面,让专业人士去做这件事吧,回头托菲丽丝帮自己找一个代理人。

sam协会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决定不了,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大家便暂时将这件事放下了,回头再说。

由于诉讼危机相当于已经消散于无形,cdad装置的委托加工计划被继续提上日程,火炬开始打电话和工厂联系,压在手里订单已经有不少了,再不进行生产,估计那些用户都要骂人了。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林鸿想起自己今天的计划,于是和亚瑟一起去波士顿市区购买书籍。

不过让他失望的时候,他只在书店买到了基本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posix标准相关书籍并没有找到。

林鸿还特别询问了书店的老板,对方连posix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

亚瑟也没听说过这个标准,当他听林鸿说是和unix有关的时候,说晚上的时候他帮忙向父亲打听一下。

“posix标准?”当亚瑟问起奥兰多的时候,对方显然对此感到非常惊讶,“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是stone在找这方面的资料,他最近在研究unix,你知道。”亚瑟随口说道。

“stone,看来你的学习已经非常深入了,真是不错!”奥兰多不由赞道,一般人可不知道这个标准的存在,只有业内人士才会涉及到。

“我也是从朋友那得知这个标准的,只是拿来做参考。”

“这些资料其他地方可找不到,不过mit图书馆倒有两套藏书。”

“真的?”林鸿顿时高兴不已,找了这么久,终于知道哪个地方有这套书籍了。

“当然。当初我做研究的时候曾经借阅过。”奥兰多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这样吧,我明天去学校图书馆给你办理一个借阅手续,这样平时你想找什么书籍,都可以直接去mit的图书馆,那里面可是个大宝藏。”

“太好了!”林鸿此刻的心情只能用惊喜来形容了,“uncle,太感谢你了!”

“呵呵,不用。我想,你中学毕业之后,如果申请mit,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林鸿的优秀程度,维娜和他都看在眼里,这个来自中国的交换生,是他们曾经接待过这么多学生当中最优秀的一位。

……

正文第225章黑客圣地

'奇qisuu书网'更新时间:2012…9…923:51:53本章字数:5768

在波士顿的西北方,越过查尔斯河,便是鼎鼎大名的剑桥市

剑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30年,最早在波士顿地区定居的英国清教徒在此建立的“纽敦镇”1636年,哈佛大学的前身、北美洲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学院在这里创办人们希望此镇能成为跟英国剑桥一样的大学城,1638年,将小镇改名为“剑桥”该镇于1846年升格为剑桥市

奥兰多很快就将林鸿的借阅证办好了

两天后,林鸿将手中的几本籍全部看完,趁着周末的时间,他独自一人,骑着亚瑟的自行车,穿过波士顿市区,渡过哈佛大桥,来到了世界闻名的剑桥市

小小的剑桥市中,坐落着两所世界性的大学,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它们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剑桥市也因此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及研究的最典型模范,剑桥市之名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各地莘莘学子心向神往、趋之若鹜圣地

经过几十分钟的路程,林鸿便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校区

刚开始林鸿还很奇怪,为什么一直没有看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校大门,下车找了一个人询问才知道,他此刻已经深入到了校区内部,在不远处就是学院的主楼了

原来,美国的所有大学都一样,并不存在诸如校门和围墙,他们的大学是和社会融为一体的,和其他建筑并没有任何区别,公交车、观光车、出租车任行其便,游客、参观者也随便进出

我竟然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黑客的圣地——MIT

自从看过《黑客》那本之后,林鸿就对MIT一直心生向往,虽然MIT离波士顿并不远,可是他一直没有抽时间过来

他曾经很多次幻想着自己来到这个黑客圣地之后,会遇到什么事情,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却没想到,自己已经进入MIT校区却毫无察觉

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林鸿若有所思地看着身边不断擦肩而过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的MIT学子,心中已然有了模糊的答案

林鸿并没有着急着直接去图馆,而是骑着自行车在这所当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中穿梭着,想亲自观察一下,这所《纽龘约时报》笔下“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麻省理工学院,是公认的世界理工大学之最”,其名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各地莘莘学子心向神往,趋之若鹜的科学圣殿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

另外,麻省理工研发高科技武器和美国最高机密的林肯实验室、领先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世界尖端的媒体实验室、和培养了许多全球顶尖首席执行官斯隆管理学院也都是麻省理工赫赫有名宝贵资产

林鸿在此之前,就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将马圌萨圌诸圌塞州称为“麻省”,后来查询有关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个名称是源于清朝的译文,早期国人将英文“State”翻译为“省”,直接将马圌萨圌诸圌塞州简称为“麻省”,至今海外华人社区还习惯这样称呼

大圆顶建筑、学生宿舍、牛顿大楼、实验室大楼、体育场、博物馆、达尔文大楼……

林鸿走马观花地将MIT里面的主要建筑看了一遍,不过他并没有找到图馆所在地,最终停在了大圆顶建筑旁边的学生宿舍前,他在学生宿舍入口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CDAD装置

想了一下,林鸿从口袋中拿出自己的计算器,然后打开短信程序,给左手发了一条消息

【STONE:现在有时间吗,我在MIT10号学生宿舍楼前】

左手是MIT的学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见过面,林鸿既然来了这里,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见一见

认识多的人,能够让自己受益这是林鸿从以往经历中所得到的经验

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正在慢慢改变着,要是以前,他根本不会这么做,他最排斥的就是和陌生人见面,甚至连打电话都不愿意

原本林鸿也只是试着发信息询问一下,如果对方此刻没有收到,或者正在忙其他事情,他便自己去图馆了

却没想到,仅仅在十几秒之后,左手就回信了

【左手:等我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