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35章

燃烧的海洋-第235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黄峙博已经放弃了攻打首尔的想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能够顺利打下衙洞,黄峙博就会让一个集团军南下,趁美军主力部队参战之前攻打首尔。可是现在没有打下衙洞,而且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五日之前也无法打下来。

只是,黄峙博不能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

原因很简单,他答应过傅秀波,在攻打开城的时候攻打首尔。

当时,他没有放弃攻打衙洞的行动,只是在做做样子,让傅秀波相信,志愿军已经尽了全力。

此外,攻打衙洞,对攻打开城也有帮助。

别的不说,只要志愿军的突击部队还在衙洞附近,联军就不会向开城增兵,而会把重点放在衙洞。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打下衙洞,哪怕错过了攻打首尔的时机,也能打垮韩军的士气。

受此影响,黄峙博没有向衙洞的突击部队增兵,只是要求突击部队不要撤离,至少在打下开城之前,必须留在衙洞附近。

随后,黄峙博给开城的进攻部队下了命令:务必在十一月四日之前打下开城。

只有这样,志愿军才能在美军发动反击之前调整防御部署,然后在三八线上顶住美军的反击。

问题是,这个部署与黄峙博的承诺并不一致。

十一月一日下午,黄峙博接到陆风烈的电话,把工作交给参谋后,他启程返回北京,向总参谋长与元首汇报作战情况。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正在组织转移。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志愿军司令部将转移到平壤。严格说来,这不是黄峙博的安排,而是朝鲜当局的要求,似乎只有志愿军司令部在平壤,朝鲜领导人才能放心,而不会担心联军什么时候打回来。

黄峙博不是笨蛋,知道陆风烈为什么要叫他回去。

回到北京,他仍然先去见了陆风烈,然后跟陆风烈去见了傅秀波。

“元首,我的想法是,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攻打首尔。”黄峙博必须把话说清楚,毕竟他当面承诺过。“现在,志愿军的状况很不理想。攻打开城的四个集团军都很疲惫,而且缺员率都很高,主战装备也没有补充到位。以志愿军的补充能力,我只能尽快让另外三个集团军尽快恢复战斗力。再过几天,美军的两个主力师就将参战,而我们却还得为部队的补充问题发愁。可以想像,博茨曼不会甘于守卫三八线,而会主动发起进攻。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打下开城,稳住整条战线。接下来,我们得在三八线上挡住美军的反击,然后才有机会考虑攻打首尔。”

傅秀波笑了笑,朝陆风烈看了一眼。

“其实,这次叫你回来,就是要跟你商讨这件事情。”

黄峙博愣了一下,也朝陆风烈看了过去。

“首先得承认,志愿军已经尽了全力,首批入朝的三个集团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休整过,官兵都很积极,也很勇敢。只是,在战场上,勇敢解决不了所谓问题,我们必须正面现实。”陆风烈长出口气,说道,“你的判断没有错,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美军即将发起反击。”

“有新的情报了?”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刚收到的消息,美国空军把首批列装的F…35A派往韩国,准备在近期发动反击。此外,除了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之外,美国还增派了两个国民警卫队师,并且正在重组第七步兵师与第二步兵师。虽然赶不上这次反击,但是预计在本月月底美军的作战部队就能恢复到六个师。”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变得异常凝重。

“从军事角度看,博茨曼会分两步走,首先在三八线上取得突破,争取机会歼灭我军的有生力量,然后再发起战略进攻。”陆风烈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我们认为,目前不是攻打首尔的最佳时机。我跟元首谈过,都觉得你的部署没有错,打下开城后,志愿军得转攻为守,争取在三八线上挫败美军的反击。如果有机会,我们将在此之后,也就是本月中旬发动第三次战役。”

“可是……”

“可是什么?”傅秀波开口问了一句。

“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以补充速度来看,即便到了中旬也不见得能够发起进攻。”

“兵力上的问题吗?”

黄峙博摇了摇头,说道:“朝鲜就那么大个地方,七个集团军足够了,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能用空降军顶替部分防御任务。关键是,打过三八线后,我们得在韩国作战,主要是在大首尔地区。相对而言,大首尔地区的地形较为平坦,非常适合装甲部队作战,而且攻打城市也需要装甲部队。我们的问题是,各支部队都损失了大量主战装备,很难在十一月中旬之前获得必要的装甲力量。”

傅秀波笑了笑,朝陆风烈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所以我跟元首决定,在军事产能上来之前,从其他部队抽调主战装备补充给志愿军。”

“这……”

“到底需要多少坦克战车,你得给我一份详细清单,而且越快越好。现在安排的话,中旬之前肯定能让七个集团军恢复战斗力。至于兵员方面,我也会帮你想办法,只是现在只能从武警抽调。”

“兵员不是问题,关键是装备。我会尽快提交一份详细的装备补充报告。”

“后勤保障方面,我们已经与朝鲜达成协议,由朝鲜当局动员施工人员,我们提供工程装备与物资,争取在中旬之前修复通往开城的铁路线,并且按照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应对联军的空中打击。”

“把开城作为前进基地?”

“不,是平壤,物资暂时送往平壤。等到你们打过三八线,再以开城为依托。”

黄峙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风烈的意思。

“黄将军,我们会竭尽所能的为你提供支援,你也得做出承诺。”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站稳了脚跟,我们会与美国进行停战谈判,而且得积极争取达成停战协议。只是,志愿军不能放松。和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如果不能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争,你就得在战场上结束战争,所以你得为攻打首尔做好准备,通过攻占首尔让联军做出让步。”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我会重新部署,争取在第三次战役前结束这场战争。”

傅秀波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导火索

离开元首府,陆风烈没有返回总参谋部,而是送黄峙博去机场。

“陆总,元首的态度……”

“你也看出来了?”

黄峙博点了点头,随即叹了口气。在此之前,傅秀波非常强硬,丝毫不肯妥协,可是现在却露出了跟美国妥协的意思。这让黄峙博不得不担心,毕竟傅秀波是国家元首,他的态度足以决定战争走向。

“这次,不是我让你回来的,而是元首让你回来的。”

黄峙博皱起眉头,朝陆风烈看了过去。

“昨天,元首召开了高层会议,主要商讨战争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

“什么影响?”

陆风烈笑了笑,说道:“我跟你一样,都是军人,那些经济问题怎么搞得懂?”

“可是……”

“问题很严重。”陆风烈叹了口气,说道,“可以说,我们能坚持到现在,还没有导致严重的国内问题,与志愿军取得的战果有很大的关系。说得简单一些,至少绝大部分民众都相信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对胜利的信心与希望盖住了很多问题,可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钱的问题。”

黄峙博锁紧眉头,打仗肯定得花钱,这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在决定参战之前,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说得准确一点,这场战争足以压垮我们的国民经济。为此,元首不得不力排众议,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领域,允许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开办存贷类银行。”

“这事我知道,当时搞得还挺大的。”

“那么,你知道元首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这……”黄峙博苦笑了起来,他是军人,不是经济学家。

“其实,我也不大明白,只是听黎平寇说过。我们的最大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太多了,或者说印的钞票太多了,而这些钱有没有落到老百姓手上,导致国内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有钱的人非常有钱,而没有钱的人一贫如洗。当钱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必然产生问题。当然,社会问题我们不好说。只说一件事,这几年,移民的富人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富人都在准备、或者已经移民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这些人先富起来,而且是社会的支柱力量。”陆风烈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恐怕要不了几年,我们这个国家就会空心化,社会矛盾将更加突出。”

“这么说,战争成了好事?”

“知道元首是怎么想的吗?”

黄峙博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元首早有预料,而且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说得简单一点,富人移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人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害怕什么时候社会矛盾大爆发,导致个人利益受损。人都有私心,完全可以理解。二是国内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可以做的赚不了钱,而赚得了钱的又不能做,处于国家垄断之中,加上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越有钱的人越担心钱贬值。也许老百姓只是觉得买东西贵了,可是对那些有几亿、甚至几十亿身家的富人来说,如果没有理想的投资渠道,货币贬值就是在掠夺他们的财富。”

“陆总,这个问题,我们搞不明白,也没有必要搞明白,反正我是穷人。”

“难道你觉得我是富人?”陆风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不能回避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而是得想办法解决他。当然,这不是军人该做的事。只是从目前来看,这场战争无疑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什么作用?”

“目前,国内已经有四家私营银行,而且规模都不小,注册资本近三万亿,按照中央政府出的政策,资本放大五倍后,能够融资十四万亿。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这些钱大部分都得用在朝鲜。”

“朝鲜?”

“为志愿军购买军事物资,以及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

“这……”

“打了三个多月,已经花掉了大概七万亿。”

黄峙博一愣,笑着说道:“陆总,这不是还剩了七万亿吗?”

“你想得好,这仅仅是战争开支,还没有考虑战后重建。按照朝鲜的规模,战后重建所需资金不会少于十万亿。”

“要这么多?”

“这还只是开始,如果我们在朝鲜的资源开发项目顺利展开,朝鲜当局还得自筹一部分资金。当然,这些都是元首与黎平寇说的,我也不懂经济。只是有一点你得知道,我们剩下的战争经费不多了。”

“还有多少?”

“我也不清楚,不过也就这一两个月,得考虑结束这场战争。”

黄峙博锁紧了眉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实际上,这些钱,现在还在我们手里,或者说流入了国内市场。花掉的七万亿,几乎全部用在军火采购上,仅支付给军火企业的就多达五万亿,然后再通过军火企业支付给了其他企业,比如矿山、钢铁厂、化工厂、电子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