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萤窗小语 >

第17章

萤窗小语-第17章

小说: 萤窗小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人波折破碎,只是一张效果唱片。他们或以高亢沸腾的音符,戢然而止;或以沛然丰盛的交响,完满结束;或以幽逸淡远的绵延,轻轻消逝;或以抒情引人,华丽渲染,澎湃激荡,徐缓而渐归宁静。突然机器经过长期的运转,关闭时,常需要逐步进行,事则容易出故意。刚从火里出的玻璃器皿;常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逐渐冷却,否则容易炸碎。方才塑制好的陶器,常需要加以阴干,才能放进炉里,否则容易破裂。突然的停顿,突然的失意与得意,对于一个人,也就如同突然的静止,突然的冷却与加热,对于一件物的不适当一样。选书与择友最近有位出版界的朋友对我说,一本畅销书应该合于几个条件。第一:是封面和书名吸引人,第二是纸张和印刷精美,第三是厚度够,最后才考虑到内容。原因是读者到书店选书,经常先被封面和书名吸引才去翻阅:看的时候,最初注意的则是印刷和纸张,然后估计价钱与书的厚度相当,拿在手上也很有重量,就会掏钱买。至于内容,因为在书店没有太多时间注意,所以并不极重要。与买书同样的道理,我们择友,也经常是先注意相貌、衣着、财富与地位,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在。粗犷中的细腻张大千的画,经常在泼墨山水中,加上工笔的点景人物;在勾勒细致的花卉里,又加上粗笔写意的叶子。但是因为安排和谐,感觉更有味道。为人不也如此吗?粗犷中的细腻最见精神,拘谨中的豪迈更见天真,问题是要表现得自然。火气、霸气、油气为文就如同为人,少之时感情丰富,才华外露,难免失之火气;中年时局面渐开,信念愈坚,难免失之霸气;老年时饱经世事,轻车熟路,却常循旧途,难免失之油气。若能将少年的真挚、中年的创意、老年的洗练合而为一,便能成最佳的文章、最美的人生。不朽的凭借我们常认得一个人的脸孔,却记不起他的名字,可惜他的肉体是会死亡的,所以百年之后人们就将他完全遗忘了。我们常背得一首诗,记得一篇文章或定理,或想不起作者和发现者的名字,不过幸亏诗文不会死亡,而能流传永远,所以经过追索考证,人们就能知道它的作者。由此可知,我们的身体和名字都是多么短暂而有限的东西,唯有伟大的创作能千秋万世而不朽;也唯有依靠那些不朽的作品,才能使我们的名字流传下去。爱的教育某年冬天,我在国外参观一所小学,当时正落着籁簌的雪花,学校里每个孩子都穿着冬衣,戴着帽子,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操场旁边一个撤尿小童的雕像也戴上了毛线帽,并披着一件夹克,看起来非常滑稽,我就问校长:“为什么连雕像都穿衣服,难道它也怕冷吗?”校长郑重其事的回答:“对!在儿童的眼中,雕像也是怕冷的。为了给予孩子爱的教育,并使他们由幼年就培养出同情心和爱心,所以我们为雕像穿上寒衣。您想,儿童连一个假的石像,尚且不忍它受冻,如果看到真人,还会不伸手援助吗?”爱的教育岂止是在课堂上啊!

第五部(22)

两耳菩提我曾对一位学禅的朋友说:“真希望能有到庙里住一阵子,享受那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朋友回答说:“你的呼吸便成梵唱,脉傅跳动就成钟鼓,身体便为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呢?”时间的痕迹常听人说时间是没有痕迹的,其实时间的痕迹却处处可见,几乎由我们接触到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读出时光的过往。欣赏一幅画,我们可以想到上面的每一笔,都是画家时间和精力的叠合;读到一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上面的每个字,都是作家花时间写出来的;看到一尊雕像,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匠人刀斧的声响,每一片斑驳与剥落更是岁月摧折的痕迹。不舍昼夜的流水,阴暗圆缺的明月,沧海桑田的变幻,树的枯荣,燕的来去,人的死生,甚至落在案上的小小尘埃,都能使我们感到时光的过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刻刻警醒,爱惜光阴呢?古筝在听完两位著名古筝家的演出之后,我问同行一位研究古筝多年的朋友,最欣赏的是哪一位。这位朋友回答说:“他们两个人都弹得好极了,可以说一点暇疵都没有。前者演奏时感情洋溢在脸上,随着铮铮的乐音,演奏者全身都跟着震动,仿佛下了极大的力量和情绪。但是我更叹服后者,因为他融合各种乐器的优点于古筝之中,却能丝毫不露痕迹,他脸上平适宁静,但是琴音蕴含无限的情思而幽远;他的身体与双臂不见什么抖动,凝坐如敬亭山,但指间泛出的音符,忽而如行云流水,骤而若铁马金戈,空冷如入无人之境,敛止如老僧入定,雄壮如两军交战,飞扬如鸽长鸣。令人心随琴音,如驰天马,突发于千里之外,突归于所发之处,由始至终,但觉浑然如一,了无痕迹。”所谓参天地之机,而与造化争奇的艺术境界,大概便是如此吧!节制情绪节制,则能养气;饮食节制,则能长寿;金钱节制,则能致富,所以一切福份皆生于“节制”二字。但是节制也当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情绪节制得心如铁石,饮食节制得营养不良,金钱节制得近乎吝啬,就过犹不及了!绿色的火焰我有一次在冬残春至的时候到韩国去,发现那儿的树木前半天还可能是光秃秃的枝干,一夜之间就能抽出整片新绿。那种绿似乎来得特别翠,也特别快,玲瑰剔透又娇嫩欲滴,仿佛绿色的火焰,一夜之间点燃了整个山头。据说愈是寒冷的地方,春天树木的发荣愈快,叶子也特别绿。冬天的寒霜,更能染成嫣红的枫叶:山风凛烈的绝峻,更能塑造对挺的枝干;坎坷的境遇,更能历练出伟大的人格,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磁铁伟大的老师就像是磁铁:它能连串地吸引学生,并使学生影响更多的人。它能使平凡的针成为罗盘,散乱的铁砂排列图案。它固执自己的道理,凡是对的都加以吸引,否则就将之排斥。最重要的是: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它是大的铁块,或是小的铁屑。穿地黑暗有一位朋友,最近由高雄坐夜车来台北,当我问他坐夜车是不是很苦的时候,他笑答:“当你在苍茫的暮色中,登上夜车,睡眠里,不知觉地穿过黑暗,再醒来时,投入的是一个新的环境和早晨的光明,除了有如获新生的快乐,还可能会感到会夜车的痛苦吗?穿过黑暗,改变环境,投向光明,就是新生,这真是生活至深的感受。

第五部(23)

漏雨前些对家里屋顶的瓦破了,请工人修补之后,下了一阵小雨,屋子已经不漏水。但我碰到泥水匠时仍不放心地问:“下大雨会不会漏啊?”他笑着回答:“小雨不漏,大雨就不会漏;大雨不漏,小雨却不保险。因为小雨水流缓慢,专渗缝孔;大雨固然声势不小,却多半倾泻而过,毫无影响。”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常震惑于那些外表惊人的事物,而忽略了潜在细微的力量。地基我有一位艺术界的朋友,研究国画已近十年,每天仍孜孜于传统技法的练习。当人问他为什么不早一点积极从事创作的时候,他说,“建十层的大厦,得打两层以上的地基,地基愈稳,楼也愈坚固。同样的道理,我要从事创作的岁月有五十年,打十年的基础又算得了什么呢?”古人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张大千在五十岁之前致力于传统的研究与临摹,而能在其后的十余年间,名闻国际,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吧!春秋与晨晚就太阳照射的纬度而言,春与秋有什么分别呢?但是春天就那么欣欣向荣,秋日却就得萧瑟肃杀。就阳光照射的斜度而言,清晨与傍晚有什么分别呢?但是早晨就那么朝气蓬勃,傍晚就那么趋于沉寂。大概就为了挣出冰冷的地面,望穿深垂的夜幕,所以指向繁荣与喧闹。也许就为了经历夏日的煎熬与正午的阳光,所以归于宁静与安眠。春天与清晨、夏日与正午、秋月与落霞、冬寒与夜凉,季节时光移转的道理,不都是一样的吗?不似而似“有一个喜欢沽名钓誉而实在不高明的画家,来求我题字,在耐不住他三番两次的请托之下,我给他题了‘似而不似’几个字,他拿去之后珍惜万分,竟高悬在正厅,岂知‘似而不似’与‘不似而似’意义相反,实在是我对他的讽刺啊!”一位国内著名的艺评家对我说。绘画是艺术家所表达出的胸中境界,他的目的不在真实物体的再现,而在精神的把握,所以决以气韵为主,形似其次。若逸笔草草,表面虽不逼真,但能给人实在的感受,总比刻意求工,却呆板迟滞高明多了。这也就是画论中“无似何画”,画其神耳”的道理了。蝴蝶与毛虫今年孟夏与几个朋友一块去阳明山郊游。当时公园里到处都翩飞着蝴蝶,五颜六色非常美丽。但是也有不少毛虫,或是爬行于亭台之上,或是牵丝吊在树林之间,稍不注意就会被吓一跳。这时候有一位同行的朋友抱怨地说:“真是煞风景,‘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的美景都被这些毛虫破坏了!”这不是大家常患的毛病吗?我们总是赞叹那完美的成品,却厌恶它发展的尴尬时期;喜于见到耸立的高楼,却不愿看到施工中的杂乱。也就如同爱蝴蝶,却恨未蜕变前的毛虫一般。距离与心情抗战末期,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即使不相识的人也兴奋地在街头拥抱。有我们有喜气的时候,看到的每个人,似乎都变得特别可爱而和善,更多的好运也常跟着来到。愉快的心情,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能使我们令人亲近,能使眼前的世界变得更美,旦带来更多的快乐。健忘有三个以健忘苦恼的人在一块儿聊天,谈到各人避免遗忘的方法。甲伸出右手说:“你们看!每当我有重要的事,就把绳子系在手指上,因为经常产生提醒的作用;所以不会忘。”乙伸出左手说,“你们看!每当我有重要的事,就把手表反着戴,当我看钟点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件事,所以不会忘。”丙伸一只脚说:“你们的办法对我都没用,我必须把鞋子反着穿,一直有难受的感觉,才不会遗忘。”甲和乙问丙说:“可是当你睡觉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不可能穿着鞋睡觉吧?”丙说:“很简单!我把鞋子放在餐桌上,第二天早上看到鞋子,就会想起来了!”以上虽只是我编的一个笑话,但身处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为了避免遗忘,制造些特殊情况,或是在自己常见的东西上做个记号,以提醒记忆,谁说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呢?灵感的火种灵感人人都有,只是“灵”相同,各人的“感”却不一样。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词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只是一霎时特殊的喜悦。灵感是一闪即逝的火种,我们的资质与素养则是可供燃烧的薪柴。薪柴没有火种固然无法燃烧,接受火种之后放出的光热和持续的久长,则要看薪柴的数量而定了。你想捕捉更多的灵感吗?你想使灵感变为光热的能量吗?请在平时就不断充实你的柴房。

第五部(24)

幸福的真义幸福是世间最脆弱的东西,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快乐的家庭,一个人的突遭不测,家庭便笼上了暗影;美丽的田园;一阵突来的天灾,田园便成为荒芜。战争、疾病,甚至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