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衙内闯三国 >

第231章

衙内闯三国-第231章

小说: 衙内闯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璋面上温言有加,心中却只有苦笑。貌似自个儿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难保,哪有心思去管别人国内政事。

心中存了这个念头,言语间便少了些诚意。葛思辅政多年,岂有看不出之理?微一沉吟,当即做了个举动,却让刘璋几乎无言以对。

“上国皇叔容禀,我扶余小国内事,本不该劳烦上国大王。只是如今我扶余实在无力自保,今伏地泣血哀告,若上国肯于相助,下国愿将公主奉上为皇叔侍妾,两国结为姻亲之国……”

口中说着,已是一手一个,拉着那个少年依虑和女孩儿依罗,就此跪在刘璋面前,满是痛苦绝望的哀告。

依罗此时不过才五六岁,哪知姻亲是什么意思,只是隐隐觉得跟自己有关,心中不觉害怕。两眼泪水涟涟,怯怯扯着哥哥袖子,跪在那儿,令人望之心酸。

依虑却是双目血红,两手攥成拳头,咬牙低头不语。但额头上青筋突突跳着,嘴唇都咬出血来。

让他以妹妹来换取王位,他本来怎么也是不肯的,但经不住叔叔一再哭求,让他以国家大事为重,以他死去的父亲,还有为了营救他而死去的那些族中勇士为重。

第269章:扶持(2)

依虑想起一张张为了保护自己的族人,在血泊中期盼的眼神,终是支撑不住内心的煎熬。他虽只七八岁,但生在皇家,如何不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但此番屈辱,却让他一颗心宛如被万蛇噬咬,感受着妹妹小手拽着自己的无助和彷徨,他连转头看一眼妹妹的勇气都没了。

刘璋张大了嘴,听着拔都翻译过来的话,再瞅瞅那个叫依罗的小女孩,老半天没反应过来。

等了许久,好容易醒过神来,忍不住兴起深深的哀叹中,却也不由怒火中烧起来。

他本是后世而来,对于他来说,什么扶余,什么高句丽,后世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东三省的同胞手足。

对于古时,来不来的就用女子和亲,将本该由堂堂男儿扛起的天空,却付托于一个稚弱的女子,用她们一生的屈辱和不幸,去换短暂的,甚至不对等的和平和政治目的。这种手段,是刘璋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于是,他愤怒了!出其的愤怒了!

“你…你…。放你娘的狗屁!”刘璋猛然间跳了起来,满面铁青,额头上青筋蹦起老高,一脚将面前的案几踢飞。

这猛然而来的一记,不但葛思等人吓了一跳,便是贾诩等人也是吓了一跳。

他们与刘璋相处日久,也曾见过刘璋不高兴的时候,也有刘璋生气的时候,但曾几何时,却见刘璋如此暴怒过?

大帐中,随着刘璋的忽然暴怒,先是一静,随之,却是哇的一声大哭响起。

哭的正是那位扶余小公主依罗。她原本就受了不少惊吓,打从今晚被叔叔和哥哥拉来这里,忽然感觉一直时刻疼爱自己的兄长,也不再看自己一眼,这让小姑娘心中的惧怕和惶恐,一直便处于临界点上。

刘璋这忽然的暴怒,旁人固然是吓得浑身发抖,依罗却是再也承受不起了。

刘璋一句大骂出口,猛然听的依罗大哭,只觉的心中大疼。两步跨过去,一把将依罗搂过来,眼眶红红的,待要安慰些什么,却觉得心中发堵,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这一动,却又将依罗吓了一跳,哭声先是一顿,随即便是拼命扭动身子,两手直向依虑伸出,口中嘶声大叫着什么。帐中众人,莫不大惊失色。

拔都等人是满面羞愧,只道主公真个来不及了,竟然如此急色。葛思却是先惊后喜,在接下来却是一脸黯然。依虑却是忽然浑身大震,霍然站起身来,两手来夺妹子,口中一叠声的叫着什么,满面的愤懑不屈,帐中一时间,竟是乱成一团。

刘璋见依虑兄妹的模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动作,只怕更是吓坏了孩子,连忙松开手,任凭依罗大哭着扑进依虑的怀中。

他满面悲忿的站起,一探手扶住依虑肩头,登时让依虑感到如同肩头压上一座大山一般。依虑只当他要用强,虽然心中惧怕,却为了妹妹依然拼命反抗着。

刘璋两眼通红,霍然转身对任泉怒道:“你…你跟他说,你说我不要他的妹子,要他放心,要他答应我,一生都不许用自己的妹妹去交易!他如果做不到,别说帮他复国,老子腾出手来,必定先带兵来踏平了扶余再说!”

第269章:扶持(3)

任泉本来被眼前的状况搞得目瞪口呆,被刘璋忽然这么一喝,下意识的想也不想,当即便将刘璋的话原原本本的翻译了出来。

等到说完,这才猛省,感情自家主公刚才压根就不是什么急色,那番怒色,反而是因为对方用依罗为条件而惹来的。想到这儿,心中陡然一阵触动,两眼中已是露出崇敬之色来。

他这边心思如此,拔都和贾诩也是反应过来,都是大为欣慰。毕竟,再怎么样,也没人愿意自家主公是禽兽的。

只是任泉翻译过来的这番话落到了葛思和依虑耳中,葛思却是登时面色苍白,心中一片死灰。他只道这是刘璋恼羞成怒,彻底表态不管的意思。

而依虑却是蓦地住了口,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刘璋,待见了刘璋双眼中看向妹妹的眼神,全是怜爱痛惜之色时,忽然福至心灵,拉着妹妹噗通跪倒,对着刘璋就是一通磕头。

口中大哭着叽里哇啦的说着什么,只几下,额头上便是一片殷红,竟是磕出血来。

刘璋急忙上前扶起,目光却向任泉和拔都看去。

任泉长叹一声,恭声道:“他说,谢谢主公对依罗的疼爱,他保证,就是他死,也不会再让妹妹去换皇位了,无论给什么都不换!”

刘璋面色和缓下来,轻轻拍拍他,这才转头对葛思叱道:“国家之事,自当有我辈男儿汉扛着,来不来的就用女子去换取,就算得来了江山,你可有脸面去坐?枉你活了一把年纪,竟还不如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你要换江山,怎么不拿你家老婆,拿你家姐妹、女儿去换?堂堂男儿,若连自家亲人都护不住,还谈什么保国安民?一个一心想着靠出卖家人,出卖一个六岁侄女儿的人,你有何资格与我谈什么国之大计?”

说罢,大袖一甩,又转头对依虑道:“你记住!男儿当自强!便有万般屈辱,也当由自己承当,任何时候,都不能,也不允许有任何借口,去用自己姐妹、爱人换取任何东西!若做不到这点,如何敢称男儿?又与禽兽何异?你这件事儿,我自应了。今日天色已晚,你先回去休息,待我细细想过之后,咱们再来说话。”

旁边贾诩听他竟然就此答应下来,眉头不由的微微一皱,随即却又似想明白了什么,轻轻一叹,将两眼微阖,不再多言。

任泉自是大喜,将刘璋话一字不落的翻译给依虑听了,依虑两眼放光,小脸上涨的通红,重重的点头,扑地再次跪倒磕头。

刘璋这次却没拉他,任他磕了头,这才将他扶起。这番举动,自是算正式答应他的表示。旁边葛思此时方才明白,刚才刘璋忽然暴怒是为了什么。

脸颊如同被人左右开弓打了一般,只觉火辣辣的,低头不敢再说半句。只是心中却大是不解,自古和亲一事,便当年以汉武也曾为之,何来到了自家这儿,偏生受了这般闲气?只是如今既得了刘璋允诺,哪里还敢多事,唯唯诺诺的跟刘璋等众人施礼告退,带了依虑兄妹出帐而去。

这边,待几人尽皆出去,贾诩才睁开眼睛。刘璋才要说话,贾诩却只摇摇头,轻声道:“诩乃谋士,主公既已定计,谋划自在贾诩。”说罢,自顾出帐而去。

刘璋微微一呆,望着贾诩风中略显孤寂的身影,忽然间,觉得世上人,又有哪个真的了解了这个毒士?

远处天际,一朵素洁的轻云飘过,随着月光明暗,忽黑忽白起来…。。

第270章:金瓶可汗(1)

第270章:金瓶可汗

王殿上,高建成微微蹙着眉头,略有些焦灼的来回踱着步,面上则是一片若有所思的神情。

袅袅的檀香淡烟中,丞相萨隆两眼微眯,一手捻着半黑半白的胡须,瞄了瞄高建成的身影,开口劝慰道:“王上何必焦虑,如今整个北地,乌桓部虽离汉地最近,但各部互不统属,单纯一部的话,哪个更能比我高句丽为大?而今,扶余又新换其主,民心浮动,别磻更要仰我鼻息,汉帝之封,便如何算也只当王上所得才是正理。”

高建成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面上神色微缓,但却仍是微微摇头,轻轻一叹道:“寡人岂有不知此时之局?我担忧者,不是其他各部是不是敢与我高句丽相争,而是汉使忽然此刻而来,究竟有几分可信?我闻中原之地,情形混乱。先是太师董卓,后有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偏偏还有个皇叔,据说另外扶持着汉之少帝,也是无人敢犯。这会儿来的,又是哪一方的?那玉册金瓶真到了我高句丽这儿,其后所奉,又当如何选择?唉,便是这个让寡人为难啊。”说着,长长叹了一口气出来。

萨隆听着高建成一番话,也是微微皱眉,只是略一沉吟,便即舒展开来。

“王上,汉室此次册封,实为我北地一统之难逢良机,不可错过。王上之忧,其实大可不必。他们既然自己都分不清,我们又何必强要去分?”萨隆两只细长的眼眸中,闪着幽幽的烁光,如同一支千年老狐狸一般。

“嗯?怎么说?”高建成微微一愣,愕然转向萨隆,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嘿,王上,咱们所需的,只是大汉皇帝的封号,只是一个名义罢了。至于究竟是哪位皇帝所封,其实并无任何干系。北地各部势力犬牙交错,便大汉境内,据老臣所知,只那幽州境内,便非只一方势力存在。那么,这般复杂局势中,咱们受了册封,按规矩虽要遣使入朝谢恩朝贡,但路途不靖,又岂能怪的我等?无论哪位大汉皇帝,也不会因此而发兵来打吧。那么,究竟是哪位皇帝给予的册封,又有什么关系?届时不论汉使如何要求,王上只管应着就是,做与不做,却在咱们。”萨隆嘴角微翘,两眼眯成一条缝儿,透出得意之色。

高建成听的目光闪动,半响,忽然也是哈哈大笑,方才忧虑之色,一扫而空。返身往殿上王座中坐了,面上现出睥睨之色,宏声道:“传寡人之旨,令礼部速派接应使,以迎天朝使者,务必将使者与玉册金瓶,接入我高句丽境内……。。”

…………………………………………………………………………

“…。。汉天子要册封最强部落为北疆共主,赐下金瓶可汗之称,诏发玉册记之……”

这个消息不知什么时候起,如旋风般传遍整个北境。得闻此报,各部落中稍大者,都在暗暗盘算着,计算自己所部的得失胜算。

第270章:金瓶可汗(2)

其中,乌桓诸部登时纷乱,更不复往日之盟。自幽州境内往北延伸,各部心思各异,都将目光放到汉境往草原上的通道。

乌桓各部如此,高句丽如此,东扶余刚刚得了君王之位的别磻,更是如此。一场风暴,随着这个消息的出现,便突兀的在北地的上空,悄然酝酿着。

原本平静的草原上,忽然多出无数探马斥候,往来之际,但不同部族的,皆互相怒目而视,小规模争斗,在草原各个角落时有发生,却又在各部头人不约而同的约束下,各自忍耐着。

没人知道汉使何时到,又或者走哪条路。而对于这个消息来源的确定性,汉室出奇的失了声,一直在保持缄默,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