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有氧信息 >

第6章

有氧信息-第6章

小说: 有氧信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雅典时代,就有很多人依靠出众的演讲能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成功之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位叫做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家。从先天条件来讲,德摩斯梯尼恐怕是最不适合做演讲家的人。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对于一个热爱演讲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每次当众开口说话,他都会招来无数的嘲笑。
  但德摩斯梯尼没有气馁。为了改变含混不清的发音,他在口中衔着石子对着大海练习演讲,还请来专业演员纠正自己的发音。为了改变气短的毛病,他每天一边登山,一边大声朗诵诗歌。为了改变耸肩的坏习惯,他甚至在头顶上放一把剑做演讲训练。我们中国人苦学的极至不过是“头悬梁”,德摩斯梯尼却能做到“头悬剑”,实在让人叹服。
  就这样,原本最不擅长在公众面前说话的德摩斯梯尼在刻苦练习了数年后终于成为雅典最著名的演讲家。他的口才为他赢得了名声、地位和财富。进入雅典政坛后,他发表了数篇反对马其顿国王的演说。当这些演说词传到马其顿国王手中时,这位君王竟然感叹地说:“如果我亲自聆听德摩斯梯尼的演说,恐怕也会支持他反对我。”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功力可见一般。
  德摩斯梯尼的演讲词大部分已经失传,我能找到的只有《金冠辩》一篇。德摩斯梯尼那简单明快的演讲词中包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雄辩力。无论你的立场如何,知识底蕴如何,只要你能听懂他的演讲词,就一定会赞同他的观点。这种获得他人认同的力量正是有氧信息的三大要素——“有趣”、“简单”和“实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3)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演讲——这一有氧信息的重要形式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加速发展。因为演讲而声名鹊起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既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如希特勒。
  作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这个名字始终和罪恶、残暴、专制等负面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不过,谈起他的演讲能力,却没有任何人表示质疑。希特勒从一个流浪汉成为纳粹的党魁,靠的是演讲;从纳粹党党魁成为德国的元首,靠的是演讲;把德国从和平的崛起者拉入战争的泥潭,靠的还是演讲。可以说,没有演讲,就不会有希特勒的独裁统治,甚至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依靠着收音机的普及,希特勒能够让他的声音传遍德意志帝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为他那出众的口才所折服,并进而投票支持希特勒的决定。那么,希特勒演讲成功的秘诀有哪些呢?
  希特勒没有读过太多书,但是他非常擅长利用演讲煽动人的情绪,尤其是仇恨方面的情绪。虽然这是一种极具破坏作用的演讲,但其威力的来源却仍旧是“有趣”、“简单”和“实用”这三大有氧信息要素。
  希特勒的演讲是有趣的,他是个极富表演天分的演说家。从史料中遗留下来的照片看,希特勒非常擅长使用一些夸张的手势来强调自己的思想。希特勒也非常擅长利用语气和节奏的变化保持听众的聆听兴趣。
  希特勒的演讲是简单的。即便是德意志最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可以听得懂他们的元首讲的是什么,并忠心支持他。追溯起来,希特勒最初的演讲对象只是流浪者收容所里的一些流浪汉。他必须要把自己的话说得足够简单,才能引发别人的回应。
  希特勒的演讲是实用的。他为所有雅利安人奉献了两份十分受用的礼物——自尊与复仇。通过宣扬人种优越论,希特勒争取了德意志最主要的公民的忠心支持;通过宣传反犹思想和清算“一战”,希特勒满足了大多数德国人复仇的欲望。
  有氧信息的威力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威力也是一柄双刃剑。剑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它的人为它赋予了善恶的意义。希特勒把有氧信息使用在错误的方向上,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灾难。如果把有氧信息使用在正确的方向上,那么我们的社会也会以同样的速度进步。
  3。书面语言
  人类文明的延续和进步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人类开始使用书面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活动,我们人类的知识积累速度就开始以几何级数激增。如今,书面语言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各类书籍和文章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信件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工具;笔记是我们总结个人思想的载体;日记是我们与自己心灵沟通的桥梁……很难想像,离开了文字,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与口头语言不同,书面语言具有非即时性、可保留性等特点,因此,当我们书写文字的时候,会经过比说话时更长时间的思考,为了配合书写的速度,大脑在书写时的思考频率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是变得更慢一些。
  书面语言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前面的演讲或者日常会话,它具有一些特有的语言组织方式。还记得你上次收到的来信吗?把它拿出来,重新看一下。无论你是否还清楚地记得这封信的内容,有一点你是能够清楚地看到的:信中所使用的语言与写信给你的人平时说话的口气很不一样。如果是一个经常与你聊天,之前却从未给你写过信的人写的这封信,你甚至会觉得信里的语气很陌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4)
书面语要比口头语言更正式、更严谨。如果这不是所有人的观点,起码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很多人在写东西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在平时说话时并不会用到。比如我们常常在信件的最后面所写的“此致,敬礼”,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就很少去说。反过来更是这样。因此,从现象来看,似乎书面语言天然就要比口头语言严肃得多、正式得多。可事实上,这并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没有人规定书面语必须非常正式、非常严谨。也没有人规定口头语言不能用纸笔写出来。人们之所以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界限划分得如此清楚,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无氧信息占统治地位时遗留下来的产物。在有氧信息时代,这些带有无氧信息时代特征的习惯到了该变革一下的时候了。
  书面语同样可以很随意、很轻松、很幽默,也就是说,它可以变得非常“有氧化”,甚至比口头语言还简单易懂。从现象来看,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区别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明显了。白话文运动的目的,也是拉近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距离,很多口头语言就是由书面语言演化而来的。而在网络逐步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书面语言甚至比口头语言还要简单易懂。
  虽然书面语言几经简化,但是到目前为止,书面语言仍然是有氧信息在众多信息表达方式中最难以攻克的阵地。
  我们过去常把读书人学习的过程称为“苦读”。这里的“苦”也包含了“书面语本身难以理解,并造成难以阅读”的因素。很多古籍都写得晦涩难懂,非得通过大量注解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甚至有的书籍的注解本身也十分晦涩难懂。这给读书人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以至于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古训。实事求是地讲,在书写工具很不发达,每写一字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竹简时代,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加以浓缩,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来,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在文房四宝都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仍然满足于用这种落后的表达方式,并人为地造成对文字理解的偏差和困难,就让我们很难理解了。
  也许,让被统治阶级无法轻易接近统治阶级的文化,正是无氧信息的重要使命。只是这一使命延续了太久,直到现在,也仍然有人以别人看不懂自己所写的东西为荣,尤其是在学术领域。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对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是十分不利的。将文字信息有氧化的道路,我们还远没有走完。
  但另一方面,正因为有太多人选择使用无氧信息传播他们的思想,才给那些使用有氧信息的人提供了迅速传播信息的捷径。在到处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书籍的海洋里,那些掌握了有氧信息原则的作者们能够让自己的著作轻松地脱颖而出,让人们接受他们的思想和主张。
  因此,尽管书面语言在有氧化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这也是有氧信息最容易立竿见影的领域。
  关于将文字信息有氧化的技巧和方法,没有谁比畅销书的作家们更清楚。在茫茫书海中,总有一些书籍能够从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书店里大力推广的畅销书,并迅速地卖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册。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也许你的志向并不是做一名畅销书作家,你甚至从来不去阅读那些排行榜上的畅销书,但你依然需要用文字与自己、与他人沟通。当你在日记中奋笔疾书时,当你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时,当你撰写你的学术论文时,当你想要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时,当你为你的组织撰写文件时,当你撰写年度总结时,当你在论坛里发帖或是在QQ上与人聊天时,当你拿你的笔或者触摸你的电脑键盘时,都需要用到与畅销书作家们曾经使用过的技巧——驾驭有氧信息的技巧。所以,无论你现在做什么,你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都能从畅销书作家的身上学到真正对你有用的东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有氧信息形式(5)
将书面语言进行有氧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你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习惯和态度;它需要你放弃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它需要你把信息接受者的利益放在你的利益之上。这些事情没有任何一件是你能够轻易做到的。但是它值得我们去尝试,用书面语言表达有氧信息将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好处。你越是了解这些技巧,就越是能够自如地将文字信息有氧化,让它们更适合自己及他人阅读,你会爱上你所写的一切,阅读它们将成为一种享受。而当别人同样热爱你所写下的这些文字,并给出发自内心的赞赏时,你将更加珍惜自己曾经在这本书中学过的制造有氧信息的技巧,并在实践中持续应用。
  4。电影
  与书面语言不同,电影是一种天然的有氧信息。从它诞生开始,就具备了有氧信息的众多要素——有趣、简单、实用。
  早期的电影都是反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工厂下班、工人浇花,等等,说起来和我们现在流行的DV###很相似。只不过那时的电影都是无声的,而且画面也是黑白的,形式上的缺陷并没有妨碍到艺术大师们对电影艺术的诠释和人们对电影的理解。比如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他拍摄并担任主演的很多电影,如《淘金记》、《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等优秀电影作品都是黑白无声的,而电影院里的观众却能在捧腹大笑之余思考更为深刻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逐渐发展到有声、彩色的阶段,其表现力自然是大大增强。过去限于表现形式无法用语言或文字表现的东西都可以用电影来表达。电影,已经突破了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