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懒人成功有方法 >

第3章

懒人成功有方法-第3章

小说: 懒人成功有方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朗俊D愕墓ぷ魇亲龀朔āS形恍枰阕ㄒ导际醯纳倘苏夷惆锼鲆桓鏊闶跆猓郝蘼硎諧DXXXIV(即434)乘以IX(即9)是多少。无需提醒,当时阿拉伯数字还未被引入欧洲,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掌大小的计算器更是1000年之后的事情。好了,答案是什么呢?要知道这还算是个简单问题。那个商人本可给你出一个超出小学四年级水平的难题:  CDXXXIV  × IX  MMMMMCCCXL  -M  -CDXXXIV  ========================  = MMMDCCCCVI  (或更准确些)  = MMMCMVI  但是不用害怕,救星来了。骑着骆驼穿越沙漠而来的正是东方###教国家的阿拉伯邻居们。他们从印度那里借来了印度基础数字,包括一个全新的概念——0。阿拉伯和印度数学专著在11世纪被翻译成拉丁文,最终(经过了又一百年或更长时间)新数学传遍了欧洲。不用说,这一数学上的简化改变了计算的难易程度和快慢速度。现在我们的商人可以无需借助你这个修道士的计算,给你省出了更多的祈祷时间。他自己就可计算出4434×9=39906。这又是一个以少成多的例子。事实上,这个例子体现的是以无(零)成多。  数码世界  电脑进一步简化了已经很简单的印度阿拉伯数字,让人类向前更跃进了一大步。现在一切都可以简化成1和0的组合——单词、数字、照片、声音、音乐、声响和电影。这的的确确是以少成多。  德式懒惰  你听说过有个德国军事领袖提倡甚至奖励懒惰的故事吗?你肯定觉得这荒诞不经。因为整个德意志民族从来就是极其勤劳的,出这样一个领袖似乎是不大可能。然而,这事儿是真的。当然,他是个异类。但他确确实实存在过,而且还是个重量级人物。他就是赫尔穆斯·冯·默特克将军,曾于1858至1888年间任德国参谋总长。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军队发展成为所有现代军队的楷模。  冯·默特克将军根据军官们的智力和生理特征,将所有军官分成四种截然不同的类型:(1)迟钝而懒惰型;(2)聪明而勤奋型;(3)迟钝而勤奋型;(4)聪明而懒惰型。  迟钝而懒惰的军官们干的是简单、重复而没有挑战性的活儿。  冯·默特克将军认为聪明而勤奋的军官过分注重细节,成不了好领导。所以,他从来不将此类军官提升到参谋部的指挥职位。  

第3章  追求轻松(4)
至于迟钝而勤奋的军官,在冯·默特克将军看来则十分危险。他认为这类人是些会走路会说话的麻烦制造机,必须时刻提防着。由于这些人制造麻烦的速度比修补的速度还快,成了很大的障碍,都被遣返了。  而我们的英雄,那类聪明而懒惰的军官,则是冯·默特克大力提拔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聪明到足以看清需要做什么事,又懒到要找出最容易简单的方法来把事做成。当然,这类军官决不会让自己的手头沾上太多琐事,而是宁可让勤快人去操心。  不劳无获  不劳无获。是谁想出了这么无聊的话?答案是举重运动员。  对那些兢兢业业实践这一哲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的人们,又有什么闪亮的回报在等待他们呢?  他们获得了举起更重杠铃的能力,从而又可以重新感受到举重的辛苦了。  下一章  找到以少成多的杠杆是成功的关键。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找到这个杠杆以及在何处可以找到这把成功的钥匙。那么我们就可一劳永逸地抛开努力工作这回事儿,以后就再不用使劲费力了。  

第4章  如何不劳而获(1)
第1节:享乐和游戏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呢?生活必须像玩耍一样。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要反对劳动本身。我只不过对它敏感而已。一想到劳动,我就会面部抽搐,五脏六腑都不舒服,脑子里就会盘算逃走的对策。  这就是我。如果你不介意干活儿让别人坐享其成的话,那我自然也不会介意。若你要的是成就大事,过着随心所欲的日子,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记者们都一窝蜂地要采访你,那么我就要警告你,没有哪种劳动可以帮你实现这样的目标。你所要的和劳动完全无关。  要成就大事,你必须理解享乐、游戏、欢笑和嬉戏的价值,必须理解玩耍的价值。你必须要看到玩得越厉害,成就就越大。而玩得越少(意味着劳动越多)……哎,那可真是不堪设想,无需多说了。结论嘛:别劳动了,开始玩儿吧。赶快啊!  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辞去工作或离开现在的事业或岗位。我的意思是,不要把工作当成工作,而要把工作当作玩乐。  你的工作(我甚至不愿说出这个讨厌的字眼)应该成为享乐。纯粹的、不掺一点杂质的享乐。你的工作(噢,上帝,我又说了)应该带来幸福,许许多多的幸福。如果不能,我建议你还是赶快溜之大吉。  所有想成就大事的个人或企业必须接受认真玩耍这个概念。在这个事情上,玩耍应该是我们惟一要较真儿的。  鼓吹努力工作的人想让你相信工作场合中的玩耍是闹着玩儿的,别信他们。恰恰相反,玩耍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它是个人和企业成功的基础。  玩耍让心灵无拘无束地流动,不惧拒绝和否定,勇敢地去探索,去实验,去询问,去冒险,去探奇,去创造,去改革,去成就事业。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视享乐为“没有职业操守”、“不合适”、“烦琐”或者“不入流”的话,就会窒息创造和发展的进程。这就好比你在参加一场竞争激烈的赛跑,一只脚却卡在了木桶里一样。  搞熟了我自己的各项事业,我已看出了什么能刺激增长,什么会导致溃败。享乐能刺激增长,否定享乐会导致溃败。享乐是通往目标的最快捷径,因为享乐本身就是目标(至少是其中一个目标)。所以及时行乐吧!什么都玩,什么都可以成为你的玩耍内容或伙伴:东西、点子、机器、同事、顾客、字词、食物、织物、颜料、学术、金钱、音乐、科学、技术、电脑、孩子、朋友、祖母等等。首先,你现在在做什么,你就玩什么。  我相信如果你做的事情不好玩的话,你就是在浪费自己成功的机会。  与众不同之言  我这一辈子,自打能够记事以来,周围总是有人告诫我要成熟起来,要有责任感。那么,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是,他们都错了。我所做过的所有有意义的事情都是在玩时做出来的。  ——《蒙蒂·派桑的空中马戏团》,动画设计者特瑞·吉利安(1940…)  需要并非发明的惟一源泉  人类许多非常重要的发明、进步、发现和理论原本是为玩耍而构思的,或者是玩耍的结果。莱特兄弟本来并没有预见到他们的飞行运动有如此之大的实用价值。他们把一堆自行车零件弄到天上去只是为了好玩。  爱迪生和伯尔林纳尔也是完全没有料到他们发明的留声机会被用于复制音乐。  马可尼可曾想到他瞎弄的第一部收音机最终会产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PR、MTV和Pampers牌尿片的电视广告吗?不大可能。  发明家通常不会预见到自己的发明会有什么实际用途。他们只是乐在发明的趣味中。  信不信由你,当有人(巴克明斯特·福勒)认为相对论有实用价值时,连爱因斯坦本人都大吃一惊。  世上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发现甚至都不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产生的。  

第4章  如何不劳而获(2)
哥白尼在完善他对行星运动的划时代阐述时,还是受雇于波兰弗伦堡天主教堂的一个教士。但他的雇主们并没有以同样的审美热情来认同他的“课外”天文观察,而是断然结束了他的神职生涯。  伽利略原本是学医的,却喜欢摆弄各种物体找到其重心(他也因此青史留名)。  格莱格尔·门德尔,一个修道院的修道士,因爱好园艺而成为遗传学之父。  为了躲避瘟疫,牛顿爵士将自己在市区的工作放在一边,到乡下暂避。百无聊赖之中,他就用想想万有引力理论来打发时间。  在瑞士专利办公室做店员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  发明的乐趣  许多发明并非应某个特定的需求而产生,而是来自于一种“工匠”的感觉,即发明者从创造中获得的快感。  ——《发明之源》,约翰·朱克斯、大卫·索尔斯、理查德·斯蒂勒尔曼  傻瓜物理  理查德·费恩曼博士心急如焚。他在康奈尔大学教物理,但是觉得自己在理论物理方面永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闲暇时读了《一千零一夜》,费恩曼决定要像年轻时那样,纯粹为了好玩才搞物理。他发誓要随心所欲地玩物理,而不去担心它是不是有什么重要性。  有一天,有个学生在餐厅里抛盘子闹着玩儿。费恩曼博士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盘子上下晃动着,而盘子上红色的康奈尔校徽也随之转动。他还注意到校徽转动的速度比盘子晃动的速度快。  他当时无所事事,便开始计算起盘子晃动和旋转的关系。结果发现这是个很复杂的公式。  他后来给一位同事看了公式,后者询问公式有什么重要性。费恩曼博士说没什么重要的,他当时只不过是闹着玩儿罢了。  “那时我算出晃动的公式后,便开始思考电子轨道是如何开始相对移动的,然后又想到了电动力学的迪拉克公式,随后又想到了量子电动力学。就跟玩儿似的 ……  “非常容易。玩儿总是轻松的。就像一打开瓶盖,所有的东西都毫不费力地流出来一样,止都止不住!我所做的当时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它的重要性最终还是凸显出来。所以,我因此而获诺贝尔奖的图表公式和其他成就其实都是晃动盘子玩出来的。”  那么费恩曼博士提到的伟大的物理学家迪拉克博士又是如何评价20世纪20年代量子物理学的发展的呢?  “它是一种游戏,一种人人都可以玩的有趣的游戏。”  (摘自《你肯定是在开玩笑,费恩曼先生!》,理查德·费恩曼 著)  诺贝尔奖与闹着玩  阿尔伯特·迈克森博士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美国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将生命中那么多时间都用来计算光速时,他回答说:“因为这很好玩。”  芭芭拉·迈克林托克博士因其在遗传学方面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奖。而她是这样描述她的工作的:“我做这件事是因为它好玩。我每天早晨都迫不及待地要起床!我从来没把它当成科学。”  实现目标是好玩的事,但玩也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换言之,成功与玩耍互为因果。如果你发现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好玩的话,你就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谈论自己的工作时,假如你也能像迈克林托克博士那样:“我做这件事是因为它好玩。我每天早晨都迫不及待地要起床!我从来没把它当成工作。”那么这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几点鼓励玩耍的贴士  玩与工作场合并不矛盾。好玩的态度是创造型思维的关键。好玩的工作环境比常规的工作环境更能促进生产力。如果人们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就能想出很多新的点子。你还会发现玩是会传染的。人人都喜欢参加有趣的事情。  取消严苛的规定和处罚,在共同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